/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小蝌蚪找妈妈》知识清单
一、字词积累
1. 生字
生字 读音 部首 结构 组词
塘 táng 土 左右结构 池塘、水塘
脑 nǎo 月 左右结构 脑袋、大脑
袋 dài 衣 上下结构 口袋、袋鼠
灰 huī 火 半包围结构 灰色、灰尘
甩 shuǎi 丿 独体结构 甩开、甩动
活 huó 氵 左右结构 生活、活动
腿 tuǐ 月 左右结构 大腿、腿脚
教 jiāo 攵 左右结构 教书、教给
捕 bǔ 扌 左右结构 捕捉、捕捞
迎 yíng 辶 半包围结构 欢迎、迎接
嘴 zuǐ 口 左右结构 嘴巴、嘴角
龟 guī 刀 上下结构 乌龟、海龟
披 pī 扌 左右结构 披风、披挂
蹲 dūn 足 左右结构 蹲下、蹲守
肚 dù 月 左右结构 肚子、肚皮
鼓 gǔ 鼓 左右结构 打鼓、鼓起
两 liǎng 一 独体结构 两个、两岸
条 tiáo 木 上下结构 条件、面条
哪 nǎ 口 左右结构 哪里、哪能
宽 kuān 宀 上下结构 宽阔、宽广
那 nà 阝 左右结构 那里、那边
短 duǎn 矢 左右结构 长短、短处
孩 hái 子 左右结构 孩子、男孩
成 chéng 戈 单一结构 成长、成功
知 zhī 矢 左右结构 知道、知识
2. 生词
池塘:蓄水的坑,一般不太大,比较浅,文中是小蝌蚪生活的地方。
脑袋:指人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的最前部分,文中形容小蝌蚪的头部。
甩动:挥动;摆动,如文中 “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 。
捕捉:捉;抓,青蛙会捕捉害虫。
欢迎:高兴地迎接,表达友好的态度。
鼓着:高高凸起,文中 “鼓着大眼睛” 描绘出青蛙眼睛的形态。
3. 多音字
教:
jiāo,教书、教给
jiào,教育、教师
哪:
nǎ,哪里、哪样
na,天哪(语气词,“啊” 受前一字韵母 n 收音的影响而发生的变音)
né,哪吒(神话人物名字)
4.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摆动 — 晃动
连忙 — 急忙
雪白 — 洁白
快活 — 快乐
反义词:
宽 — 窄
长 — 短
雪白 — 乌黑
快活 — 难过
5. 词语搭配
动词 + 名词:捕捉害虫、披着衣裳、鼓着眼睛、甩着尾巴
形容词 + 名词: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
二、句式分析
1. 修辞手法
拟人:赋予小蝌蚪和青蛙人的行为和情感,如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生动展现青蛙的形象,让故事更有趣味性 。
比喻:“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虽未使用明显比喻词,但通过形象描写,将小蝌蚪的外形生动呈现,暗含比喻效果。
2. 句式特点
陈述句:“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以陈述的方式讲述故事的发展,简洁明了。
疑问句:“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青蛙妈妈,您把我们忘了吧?” ,通过小蝌蚪的提问,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也展现出小蝌蚪急切寻找妈妈的心情。
3. 特殊句式
文中无明显倒装句、省略句等特殊句式。
三、段落结构
1. 段落划分及主要内容
第一段:介绍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描述了它们的外形和生活状态。
第二段:小蝌蚪向鲤鱼打听自己的妈妈,鲤鱼告诉它们妈妈四条腿、宽嘴巴。
第三段:小蝌蚪遇到乌龟,误以为乌龟是妈妈,乌龟说明它们的妈妈头顶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第四段:小蝌蚪终于找到了妈妈,青蛙妈妈带领它们一起去捉害虫。
第五段:小蝌蚪变成了青蛙,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2. 段落关系
段落之间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层层递进,逐步推进故事情节发展 。
3. 段落作用
开头段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主角,为故事展开做铺垫。
中间段落通过小蝌蚪与鲤鱼、乌龟的对话,以及不断寻找的过程,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故事内容。
结尾段交代小蝌蚪的成长和归宿,点明主题,让故事完整且富有教育意义。
四、文章内容
1. 主要内容
课文讲述了一群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先误把鲤鱼阿姨、乌龟当作妈妈,最终找到青蛙妈妈,并逐渐成长为青蛙的故事。
2. 细节分析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细致描写小蝌蚪的外形,让读者对其形象有直观感受,也为后文它们的成长变化埋下伏笔。
“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低头一看”“笑着说” 等细节,展现出青蛙妈妈对小蝌蚪的关爱和亲切。
3. 人物形象
小蝌蚪:天真可爱、充满好奇心,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青蛙妈妈:慈爱、善良,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小蝌蚪,还肩负着保护庄稼、捉害虫的重任 。
4. 主题思想
文章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蝌蚪到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同时教育学生要像小蝌蚪一样,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还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五、表达技巧
1. 写作手法
描写:对小蝌蚪、鲤鱼、乌龟、青蛙等形象进行外貌、动作描写,如 “小蝌蚪游哇游”“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 ,使形象生动鲜活。
叙述:以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清晰地叙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整个过程,情节连贯,易于理解。
2. 表达效果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充满童趣,运用拟人等手法,让故事更具吸引力,使学生在阅读中能轻松理解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和教育性。
3. 写作启示
写作时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展开情节,让故事有条理;运用生动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或事物形象;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趣味性。
六、思想情感
1. 情感分析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小蝌蚪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亲情的赞美,同时也传递出生命成长变化的奇妙与美好。
2. 价值观引导
引导学生明白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要像小蝌蚪一样勇敢面对,不轻言放弃;让学生懂得亲情的珍贵,感受母爱的温暖;还能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
七、拓展延伸
1. 相关知识
青蛙的生长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变化。
青蛙的生活习性:青蛙是两栖动物,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活动,主要以害虫为食,是庄稼的好朋友。
2. 同类文章
《小壁虎借尾巴》,同样是讲述小动物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故事,充满童趣和科普性。
《小马过河》,以小动物为主角,通过有趣的故事蕴含深刻的道理,和《小蝌蚪找妈妈》风格类似。
3. 实践活动
绘画:让学生画出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加深对青蛙生长变化的理解。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小蝌蚪、鲤鱼、乌龟、青蛙妈妈等角色,表演课文内容,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观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青蛙的活动,或者在合适的环境下观察蝌蚪的生长,写观察日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1.小蝌蚪找妈妈 分层作业
作业内容 分层要求
小朋友们,欢迎来到奇妙的青蛙王国!今天我们要跟着小蝌蚪一起去探险,闯过重重关卡,最终找到青蛙妈妈。每闯过一关,就能获得一个通关印章,集齐所有印章就能成为 “青蛙王国小勇士” 啦!让我们赶紧出发吧! 【基础感知】 第一关:青蛙外形初认识——书写关 小蝌蚪们在探险途中发现了一本神秘的《青蛙成长日记》,日记里的文字被拼音魔法隐藏起来了!只有正确写出对应的汉字,才能解锁日记中的秘密。快来帮小蝌蚪破译拼音密码,了解青蛙成长的故事吧! 1.读拼音,写词语。 池塘里有一liǎng只小蝌蚪,甩着一 tiáo长长的尾巴。nà边的荷叶上蹲着谁?哦,是穿着绿衣裳的青蛙妈妈呀!青蛙妈妈的嘴巴 kuān大,舌头能伸得很远,一下子就能粘住害虫。小蝌蚪们终于明白:自己是青蛙妈妈的 hái子,总有一天会 chéng为捉虫小能手。它们 zhī道,成长的路上要勇敢探索,才能发现更多奇妙的知识! liǎng tiáo nà kuān hái chéng zhī 第二关:词语城堡大冒险 —— 填空关 小蝌蚪们游啊游,来到了词语城堡。城堡里的词语精灵们正在玩组词游戏,快来和它们一起玩吧! 2. 照样子,组词语。 例:皮 肚皮 果皮 皮包 皮鞋 (1)袋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迎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塘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能力进阶】 第三关:动作密码大破解 —— 匹配关 小蝌蚪们发现青蛙妈妈的动作好灵活呀!可是它们看不懂这些动作的含义,快来帮它们破解动作密码吧! 3.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脑袋(dai dài) 灰色(huī hūi) 教给(jiāo jiào) 欢迎(yín yíng) 乌龟(gūi guī) 池塘(tán táng) 4.选字填空。(填序号)填好后认真记住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 (1)青蛙 ( ) 在荷叶上,( ) 着碧绿的衣裳,( ) 着雪白的肚皮,( ) 着一对大眼睛,正在捉虫。 ①鼓 ②蹲 ③披 ④露 (2)小蝌蚪后腿一 ( ),向前一 ( ),( ) 到了荷叶上。 ①蹦 ②蹬 ③跳 5.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迎上去 ②追上去 ③游过去 (1)小蝌蚪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就 ( )。 (2)妈妈下班回到家,我连忙 ( )。 (3)那个阿姨的钱包丢了,我捡起来 ( ) 还给她。 第四关:课文内容大挑战 —— 课内阅读关 青蛙妈妈给小蝌蚪们讲了它们成长的故事,快来回顾课文内容,完成挑战吧! ①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②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6.照样子,写词语。 游哇游 7.请用 ” 画出第2自然段中描写小蝌蚪动作的词语。 8. 青蛙长什么样?( ) A.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B.披着碧绿的衣裳,张着尖尖的嘴巴,鼓着一对大眼睛。 C.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必做题
【拓展应用】 第五关:捕食技能大揭秘 —— 课外阅读关 小蝌蚪们终于找到青蛙妈妈了!它们看到妈妈正在捉害虫,好厉害呀!快来阅读短文,了解青蛙是怎么捉害虫的吧! 青蛙是怎么捉害虫的 ①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它能吃掉农田里的螟(míng)虫、蚂蚱、蝼蛄(lóu gū)等害虫。 ②青蛙有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所以能跳得很高。它们经常蹲在水边的草丛里,只要有小飞虫从身边飞过,就猛地往上一跳,张开大嘴,伸出长长的舌头,一下子就把害虫吃掉了。青蛙捉害虫,全靠它有一个好舌头。它的舌头又长又宽,舌根长在口腔的前边,舌尖向后,还分叉,上面还有很多黏液(nián yè)。等捉虫子的时候,它先把舌头突然翻到口腔外面,立刻就把小虫子粘住了。然后,它把舌头折回嘴里,小虫子就被它吃掉了 。 9.在文中选择表示动作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 )大嘴 ( )舌头 ( )虫子 ( )害虫 10.给下列词语选择近义词。(填序号) ①忽然 ②马上 ③常常 ④许多 很多——( ) 立刻——( ) 经常——( ) 突然——( ) 11.青蛙捕捉害虫全靠 ,它能吃掉农田里的 、蝼蛄等害虫。 12.青蛙为什么能跳得很高呢? 因为它 ,所以能跳得很高。 13.青蛙是怎样捕捉小飞虫的?请在文中用“ ”画出相关语句。 必做题
第六关:语言表达小达人 —— 表达关 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它们的家园正在受到威胁。快来制作一块保护动物的宣传牌,呼吁大家保护青蛙吧! 14.小小宣传员。 请你制作一块保护动物的宣传牌,写上文字,配上图画。 选做题
恭喜你成功闯过所有关卡,获得 “青蛙王国小勇士” 称号!你不仅了解了青蛙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还学会了很多关于青蛙的知识,真是太棒了!希望你能像保护青蛙一样,爱护身边的每一种动物,做一个有爱心的小卫士! 今天我收获了_______颗星,我已经积累了_______颗星,真棒啊,继续努力!
参考答案:
作业内容 分层要求
小朋友们,欢迎来到奇妙的青蛙王国!今天我们要跟着小蝌蚪一起去探险,闯过重重关卡,最终找到青蛙妈妈。每闯过一关,就能获得一个通关印章,集齐所有印章就能成为 “青蛙王国小勇士” 啦!让我们赶紧出发吧! 第一关:青蛙外形初认识——书写关 小蝌蚪们在探险途中发现了一本神秘的《青蛙成长日记》,日记里的文字被拼音魔法隐藏起来了!只有正确写出对应的汉字,才能解锁日记中的秘密。快来帮小蝌蚪破译拼音密码,了解青蛙成长的故事吧! 1.读拼音,写词语。 池塘里有一liǎng只小蝌蚪,甩着一 tiáo长长的尾巴。nà边的荷叶上蹲着谁?哦,是穿着绿衣裳的青蛙妈妈呀!青蛙妈妈的嘴巴 kuān大,舌头能伸得很远,一下子就能粘住害虫。小蝌蚪们终于明白:自己是青蛙妈妈的 hái子,总有一天会 chéng为捉虫小能手。它们 zhī道,成长的路上要勇敢探索,才能发现更多奇妙的知识! liǎng tiáo nà kuān hái chéng zhī 第二关:词语城堡大冒险 —— 填空关 小蝌蚪们游啊游,来到了词语城堡。城堡里的词语精灵们正在玩组词游戏,快来和它们一起玩吧! 2. 照样子,组词语。 例:皮 肚皮 果皮 皮包 皮鞋 (1)袋:脑袋、纸袋、袋子、睡袋、袋鼠 (2)迎:迎来、迎战、迎风、迎春花 (3)塘:池塘、水塘、泥塘、荷塘 第三关:动作密码大破解 —— 匹配关 小蝌蚪们发现青蛙妈妈的动作好灵活呀!可是它们看不懂这些动作的含义,快来帮它们破解动作密码吧! 3.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脑袋(dai dài) 灰色(huī hūi) 教给(jiāo jiào) 欢迎(yín yíng) 乌龟(gūi guī) 池塘(tán táng) 4.选字填空。(填序号)填好后认真记住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 (1)青蛙 (②) 在荷叶上,( ③) 着碧绿的衣裳,(④) 着雪白的肚皮,( ① ) 着一对大眼睛,正在捉虫。 ①鼓 ②蹲 ③披 ④露 (2)小蝌蚪后腿一 (②),向前一 ( ③),( ①) 到了荷叶上。 ①蹦 ②蹬 ③跳 5.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迎上去 ②追上去 ③游过去 (1)小蝌蚪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就 (③ )。 (2)妈妈下班回到家,我连忙 (①)。 (3)那个阿姨的钱包丢了,我捡起来 ( ②) 还给她。 第四关:课文内容大挑战 —— 课内阅读关 青蛙妈妈给小蝌蚪们讲了它们成长的故事,快来回顾课文内容,完成挑战吧! ①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②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6.照样子,写词语。 游哇游 跳哇跳 跑哇跑 蹦哇蹦 7.请用 ” 画出第2自然段中描写小蝌蚪动作的词语。 8. 青蛙长什么样?(C ) A.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B.披着碧绿的衣裳,张着尖尖的嘴巴,鼓着一对大眼睛。 C.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必做题
第五关:捕食技能大揭秘 —— 课外阅读关 小蝌蚪们终于找到青蛙妈妈了!它们看到妈妈正在捉害虫,好厉害呀!快来阅读短文,了解青蛙是怎么捉害虫的吧! 青蛙是怎么捉害虫的 ①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它能吃掉农田里的螟(míng)虫、蚂蚱、蝼蛄(lóu gū)等害虫。 ②青蛙有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所以能跳得很高。它们经常蹲在水边的草丛里,只要有小飞虫从身边飞过,就猛地往上一跳,张开大嘴,伸出长长的舌头,一下子就把害虫吃掉了。青蛙捉害虫,全靠它有一个好舌头。它的舌头又长又宽,舌根长在口腔的前边,舌尖向后,还分叉,上面还有很多黏液(nián yè)。等捉虫子的时候,它先把舌头突然翻到口腔外面,立刻就把小虫子粘住了。然后,它把舌头折回嘴里,小虫子就被它吃掉了 。 9.在文中选择表示动作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 张开)大嘴 ( 伸出)舌头 ( 粘住 )虫子 ( 吃掉)害虫 10.给下列词语选择近义词。(填序号) ①忽然 ②马上 ③常常 ④许多 很多——( ④ ) 立刻——( ② ) 经常——( ③ ) 突然——( ① ) 11.青蛙捕捉害虫全靠 好舌头 ,它能吃掉农田里的 螟虫、蚂蚱 、蝼蛄等害虫。 12.青蛙为什么能跳得很高呢? 因为它 前腿短、后腿长 ,所以能跳得很高。 13.青蛙是怎样捕捉小飞虫的?请在文中用“ ”画出相关语句。 必做题
第六关:语言表达小达人 —— 表达关 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它们的家园正在受到威胁。快来制作一块保护动物的宣传牌,呼吁大家保护青蛙吧! 14.小小宣传员。 请你制作一块保护动物的宣传牌,写上文字,配上图画。 略。 选做题
恭喜你成功闯过所有关卡,获得 “青蛙王国小勇士” 称号!你不仅了解了青蛙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还学会了很多关于青蛙的知识,真是太棒了!希望你能像保护青蛙一样,爱护身边的每一种动物,做一个有爱心的小卫士! 今天我收获了_______颗星,我已经积累了_______颗星,真棒啊,继续努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1.《小蝌蚪找妈妈》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猜谜语
大脑袋,黑身子,细细尾巴水中游,长大变成捉虫手。(打一动物) 谜底:( )
2.查阅资料,了解小蝌蚪的外形、成长特点。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数一数:课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3.在课文里圈画出本课需要会认的生字并读一读,注意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和翘舌音生字的发音。
4.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池塘 脑袋 阿姨 乌龟 头顶 捕食 披着 鼓着
蹲着 快活 黑灰色 游哇游 迎上去 宽嘴巴
5.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填一填。
课文讲了一群生活在( )里的小蝌蚪( )的故事。
(2)借助课文插图说一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谁才是小蝌蚪的妈妈?
学习任务三:深入研读,理解内容
1.读第1自然段,画出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2.读下面的两段话,说说小蝌蚪在从鲤鱼妈妈和乌龟那里得到了关于妈妈的哪些信息。
(1)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2)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①小蝌蚪从鲤鱼妈妈的话中得知他们的妈妈( )。
②从乌龟的描述中,小蝌蚪知道了妈妈( )。
③“迎上去”“追上去”是什么意思?从这两个词语中你看出了什么?
3.小蝌蚪最终在哪里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它们的妈妈是谁?
4.读第4自然段,说说小蝌蚪的妈妈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5.再读课文第2至6自然段,画出描写时间和小蝌蚪样子发生变化的句子。并结合图片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发生了几次变化?
小蝌蚪变成青蛙发生了( )次变化:小蝌蚪开始是( ),先长出( ),再长出( ),然后尾巴( ),最后尾巴( ),就变成了青蛙。
6.画出下面句子中的动词,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 :“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学习任务四:总结升华,学写生字
1.分角色朗读课文,分别扮演小蝌蚪、鲤鱼阿姨、乌龟、青蛙妈妈等角色,体会不同角色的语气和情感。
2.查阅资料,调查:一只青蛙一年要吃掉多少只害虫?为了让我们的青蛙朋友生活得更舒适安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3.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它们没有放弃,一直努力寻找,从它们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呢?
4.观察本课生字的笔画占格位置及生字结构,在田字格里认真写一写。
参考答案:
学习任务一:
蝌蚪。
学习任务二:
2.课文共有(6)各自然段。
5.(1)课文讲了一群生活在(池塘)里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鲤鱼妈妈和乌龟,青蛙才是它们的妈妈。
学习任务三:
小蝌蚪的样子: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2.小蝌蚪从鲤鱼妈妈的话中得知他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从乌龟的描述中小蝌蚪知道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鲤鱼妈妈带着小鲤鱼正朝着小蝌蚪游来,小蝌蚪和鲤鱼妈妈是面对面,所以用“迎上去”。乌龟转过头和小蝌蚪说话,说明小蝌蚪在乌龟后面,所以用“追上去”。“迎上去”“追上去”可以看出小蝌蚪找妈妈的急切心情。
3.小蝌蚪最终在荷花旁的荷叶上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它们的妈妈是青蛙。
4.披着绿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5.小蝌蚪变成青蛙发生了四次变化:小蝌蚪开始是“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然后“尾巴变短”,最后“尾巴不见了”,这就变成了青蛙。
6.“蹬”“跳”“蹦”是连续的动作描写,表现出小蝌蚪长成青蛙后身姿轻盈、动作敏捷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