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张PPT)
2.我是什么
第一单元·阅读
部编版语文(新教材)二年级上册
激趣导入,猜猜“我”是谁
学习任务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收到了一封来自大自然的神秘信件!信里说藏着一个调皮的“小精灵”,它可厉害了,会变各种各样的魔法。现在它用魔法把自己隐身了,变成了很多事物。想一想,猜一猜,它变成了什么。
像是烟来没有火,
说是雨来又不落,
有时能遮半边天,
有时只见一朵朵。
想一想,猜一猜
云
太阳送我到天上,
风伯送我到四方,
可怜我眼泪汪汪,
才能重返回故乡。
想一想,猜一猜
雨
像花花园不种它,
花儿刚开就落下,
春夏秋季它不长,
寒冬腊月开白花。
想一想,猜一猜
雪
大小豆粒从天撒,
人畜庄稼都怕它,
尽干坏事伤天理,
掌握科技征服它。
想一想,猜一猜
冰雹
它是怎么变的?它到底是什么?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一探究竟吧!
激趣导入
激趣导入
我是什么
初读课文,夯实基础
学习任务二
要求:
1.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圈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
3.读完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初读课文
1
2
3
4
5
本文共有( )个自然段。
5
认读生字
平舌音:
灾
汽 越 温 滴 奔 海 洋 发 器 淹 没 庄 稼 屋 灾 管
qì yuè wēn dī bēn hǎi yáng fā qì yān mò zhuāng jià wū zāi guǎn
后鼻音:
洋 庄
前鼻音:
温 奔 淹 管
翘舌音:
庄
识字技巧
水滴
海洋
水汽
淹没
偏旁归类识字
这些字都跟“水”有关,都有三点水。
体温
识字技巧
汽 洋 淹 稼 管
形声字
左形右声
上形下声
没
mò
méi
没有
没事
淹没
没收
水淹没了庄稼。
小明生病了,所以今天没有去学校。
多音字
汽
越
滴
发
奔
管
屋
海
没
稼
庄
洋
屋
淹
器
灾
识字游戏
太阳 天空 无数 冬天 花朵
江河 海洋 许多 田地 工作
办法 你们 连接 低头 火灾
读词语
再读课文
学完字词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文中的“我”到底是什么呢?
深入研读,探秘水的变化
学习任务三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说说文中的“我”到底是什么?它都变成了什么?把你的发现用铅笔轻轻画出来。
整体感知
我是水,我能变成汽,变成云朵,变成雨,变成冰雹,变成雪。
研读课文
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水”是怎么变成“汽”和“云”的呢?
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叫我“云”。
水
汽
晒
云
升
连成一片
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
研读课文
我是云的时候有几件衣服呢?你见过这样的云吗?
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叫我“云”。
穿上白衣服的“我”叫——“ ”
白云
穿上黑衣服的“我”叫——“ ”
乌云
早晨披红袍的“我”叫——“ ”
朝霞
傍晚披红袍的“我”叫——“ ”
晚霞
研读课文
朗读第2自然段,说说“水”又是怎样变成“雨”“冰雹”和“雪”的呢?
水
汽
云
越升越高
体温越来越低
无数小水滴
落
打
飘
雨
冰雹
雪
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词语拓展
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云
雨
越升越高
越来越低
程度加深
越跑越快 越飞越高 越来越好 越来越冷
比一比“落”“打”“飘”,然后再仿句。
>
>
动作力度
降落速度
精读句子
落:秋天到了,树叶纷纷从树上落下来。
仿写练习
打:豆大的雨点打在窗户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飘:蒲公英的种子飘在空中,开启新的旅程。
研读课文
平常“我”住在哪里?读课文第3自然段,圈一圈,画一画。
池子
睡觉
小溪
散步
江河
奔跑
海洋
跳舞
唱歌
开大会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我在池子里睡觉
在小溪里散步
在江河里奔跑
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声音要轻柔,显得安静,睡得香甜。
语速要慢一些,显得悠闲自在。
语速要快,声音要大,显得兴奋。
语速要慢慢减下来,每个字都清晰地读出来,读出欢快、热闹的感觉。
朗读指导
研读课文
请同学们朗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我”对人类做了些什么?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
..
温和
暴躁
温和
暴躁
反义词
做好事
做坏事
灌溉田地
好事
发动机器
好事
冲毁房屋
坏事
淹没庄稼
坏事
拓展延伸
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你知道哪些办法?说一说。
拓展延伸
修筑水电站大坝,既可以蓄水、防洪,还可以利用水力发电。
拓展延伸
仿写句子
用“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式将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集中在一个主体,突出主体性格的多变。
句子仿写:水有时候变成小溪,有时候变成海洋。
小明有时候安静,有时候活泼。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
拓展延伸,学写生字
学习任务四
聪明的同学们肯定早已经猜出“我”是“水”了。在日常生活中,水除了变成云、雨、雪、冰雹,还能变成什么?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思考:“水”还可以变哪些事物呢?
霜
冰
露珠
雾
凉爽的傍晚,我在花瓣上滚来滚去,人们管我叫“_______”。
清晨,我变成神秘的青纱,遮住了你的眼睛。人们管我叫“ ”。
秋天,我变成晶莹的小冰花,盖在稻田上。人们管我叫“ ”。
雾
露珠
霜
拓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水能做些什么吗?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水资源?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生活处处离不开水,
我们要节约用水。
拓展延伸
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数
shù
dī
xǔ
zuò
连
lián
低
许
作
zāi
灾
左右结构
hǎi
海
上下结构
学写生字
洋
办
yáng
bàn
半包围结构
法
fǎ
独体字
音序:S 笔画:13画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攵
组词:无数 数字 数学
书写提示:“米”点撇呼应,捺画变点,“攵”捺画舒展。
shù
学写生字
音序:L 笔画:7画
结构:半包围结构 部首:辶
组词:连忙 连续 接二连三
书写提示:“车”多横平行,“辶”捺画伸展。
学写生字
lián
音序:D 笔画:7画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亻
组词:低头 低落 低三下四
书写提示:“亻”撇短竖长,右部斜钩伸展,末点有力。
学写生字
dī
音序:H 笔画:10画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氵
组词:海洋 大海 五湖四海
书写提示:“氵”略呈弧形,“每”折钩内收,最后一笔横长。
学写生字
hǎi
音序:Y 笔画:9画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氵
组词:海洋 洋流 喜气洋洋
书写提示:横画平行等距,竖画下伸。
学写生字
yáng
音序:X 笔画:6画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讠
组词:许多 也许 赞许
书写提示:左窄右宽,“午”撇画稍短,竖画正直。
学写生字
xǔ
音序:Z 笔画:7画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亻
组词:工作 作业 以身作责
书写提示:左窄右宽,右部横画平行,竖直稍顿。
学写生字
zuò
音序:Z 笔画:7画
结构:上下结构 部首:宀
组词:灾害 灾难 幸灾乐祸
书写提示:首点居中,横钩稍宽,最后两笔撇捺伸展。
学写生字
zāi
音序:B 笔画:4画
结构:独体字 部首:力
组词:办法 办公 举办
书写提示:折钩内收,撇画左伸,两点呼应。
学写生字
bàn
音序:F 笔画:8画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氵
组词:办法 书法 想方设法
书写提示:两横平行,末点有力。
学写生字
fǎ
1.在田字格里抄写生字。
2.画一画水的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不同的样子。
布置作业
学好语文
快乐成长/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2.《我是什么》教案
课题 我是什么 统编版 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课时
学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我是什么》是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科学童话,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生动介绍了水的变化形态(汽、云、雨、冰雹、雪等)、生活场所及与人类的关系。文章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语言活泼童趣,既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现象,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 本文是单元“自然与科学”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在趣味阅读中认识事物特征”“学习生动表达”的语文要素,为后续说明文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水的日常形态(雨、雪等)有初步认知,但对其变化原理缺乏系统了解。在语言学习上,已能借助拼音朗读课文,但对多音字(如“没”)、形声字的掌握需强化;对拟人化表达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缺乏对“变化逻辑”的梳理能力。 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猜谜、游戏等互动形式,可通过情境活动引导其主动探究水的特性与变化。
课时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
1.感受科学童话的趣味性,激发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欲,树立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语言运用
1.认读“汽、越、温”等生字,掌握前鼻音(温、奔)、后鼻音(洋、庄)及平翘舌音(庄)的发音;理解“温和、暴躁、灌溉”等词语。 2.学习多音字“没”(méi/mò)的用法,能用“有时候……有时候……”句式造句。
思维能力
1.梳理水的变化过程(水→汽→云→雨/冰雹/雪),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猜谜、拓展想象水的其他形态(冰、雾等),发展联想能力。
审美创造
1.体会“睡觉、散步”等拟人化表达的妙处,尝试用童趣语言描述水的状态。 2.绘制水的变化连环画,培养图文转化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生字词,读通课文,了解水的变化形态及生活场所。 2.理解“有时候……有时候……”句式的表达效果。
难点
1.梳理水的变化逻辑(如“太阳晒→变汽→升上天→变云”)。 2.体会拟人、比喻手法对表现水的特性的作用。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猜谜游戏法、朗读感悟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直观演示法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堂练习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任务一 激趣导入,猜测“我”是谁 1.情境创设:老师收到一封大自然的神秘信件,里面藏着会变魔法的“小精灵”,它变成了很多事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 2.出示PPT中的四组谜语,引导学生逐则猜测(云、雨、雪、冰雹),并追问:“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点?它们可能是同一种东西变的吗?” 3.板书课题《我是什么》,引发思考:这个“小精灵”到底是谁?它还有哪些变化? 积极参与猜谜,说出猜测依据(如根据“遮半边天”猜“云”)。 讨论谜语中事物的关联,初步感知“水的不同形态”。
评价任务 猜谜准确性:☆☆☆ 课堂参与积极性:☆☆☆
设计意图 通过猜谜游戏激活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建立“水的形态”认知,为后文探究“变化”铺垫。
学习任务二 初读课文 夯实基础 1.初读要求: (1)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圈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 (3)读完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生字教学: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区分前鼻音(温、奔、淹、管)、后鼻音(洋、庄)、平舌音(灾)、翘舌音(庄)。 (2)交流识字技巧: 偏旁归类:“汽、温、滴、海、洋、淹、没”均带“氵”,与水有关。 形声字分析:汽、洋、淹、稼(左形右声)、管(上形下声)。 多音字“没”:对比“淹没(mò)”和“没有(méi)”的用法,举例造句。 识字游戏:雨过天晴,彩虹上出现了生字要和我们交朋友。读准生字,和它们成为好朋友吧。 读词语。 5.再读课文:学完字词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文中的“我”到底是什么呢? 自读课文,圈画生字,标注难读字音,同桌互查。 参与识字游戏,用“偏旁归类法”记忆带“氵”的字,用形声字记忆法学习“汽、洋、淹、稼、管”等生字,用“没”的两个读音分别造句(如“洪水淹没了村庄”“我没有迟到”)。 参与词语游戏,积累词汇。 再读课文,尝试猜出“我”是什么。
评价任务 生字认读准确率:☆☆☆ 多音字用法掌握:☆☆☆ 课文朗读流利度:☆☆☆
设计意图 通过分层识字活动(认读、归类、游戏),突破字音难点,夯实基础;再读课文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学习任务三 深入研读,探秘水的变化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说说文中的“我”到底是什么?它都变成了什么?把你的发现用铅笔轻轻画出来。 2.探究“变化过程”: (1)聚焦第1-2自然段,小组讨论:“水是怎么变成汽、云、雨、冰雹、雪的?” (2)结合PPT中的文字和动画,梳理变化链: 水→(太阳晒)→汽→(升上天)→云(白衣=白云、黑衣=乌云、红袍=朝霞/晚霞)。 云→(越升越高,体温降低)→小水滴→(聚在一起)→雨(落下来)、冰雹(小硬球打下来)、雪(小花朵飘下来)。 对比“落、打、飘”三个动词,体会用词准确(雨下落力度中等用“落”,冰雹坚硬有力用“打”,雪花轻盈用“飘”),并仿写句子。 3.探究“生活场所”: (1)朗读第3自然段,找出“我”的家:池子(睡觉)、小溪(散步)、江河(奔跑)、海洋(跳舞、唱歌、开大会)。 (2)朗读指导:用轻柔语气读“睡觉”,悠闲语气读“散步”,急促语气读“奔跑”,欢快语气读“跳舞、唱歌”,体会拟人化表达的妙处。 4.探究“水的脾气”:“我”对人类做了些什么? (1)朗读第4自然段,找出反义词“温和”“暴躁”,并列举对应的“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和“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 (2)讨论:“人们用什么办法管住水?”(如PPT中的水电站、南水北调工程)。 5.句式仿写:课文用“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式将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集中在一个主体,突出主体性格的多变。 你能用这样的句式写几句话吗? 朗读课文,圈画描写出“我”变成了什么,明确:我是水,我能变成汽,变成云朵,变成雨,变成冰雹,变成雪。 圈画关键信息,小组合作梳理“变化过程”,派代表用“先……再……最后……”句式复述。 运用动作体会三个动词的准确性,并能够仿写句子。 圈画平常“水”住在哪里,做什么,理解水的存在形式。 分角色朗读第3自然段,根据提示调整语气,感受拟人化写法。 参与全班交流,理解水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和灾害,以及如何利用水。 了解“有时候……有时候……”关联词语的作用,并造句,如“水有时候变成小溪,有时候变成海洋”“小明有时候安静,有时候活泼”。
评价任务 信息提取准确性:☆☆☆ 变化过程梳理清晰度:☆☆☆ 朗读情感表现力:☆☆☆
设计意图 通过“找、读、议、仿”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水的变化、习性,体会语言生动性,同时渗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学任务四 拓展延伸,学写生字 1.拓展思考:“水除了变成云、雨、雪、冰雹,还能变成什么?”(结合PPT中的冰、霜、露珠、雾,完成填空:“清晨,我变成____(雾、露珠);秋天,我变成____(霜)”)。 2.总结:“这个会变魔法的‘小精灵’就是水,它的变化真奇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水能做些什么吗?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水资源? 4.书写指导。 (1)观察本课生字结构和笔画的占格位置。 (2)重要笔画书写指导。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临写。 (4)书写展示,评价。 结合生活经验补充水的变化,并仿照课文说一说。 结合生活经验补充“水的作用”(如洒水车、饮用),并讨论节水方法。 观察生字结构和笔画的占格位置。 书空、描红、临写。 书写,参与小组或班级展评。
评价任务 节水方法合理性:☆☆☆ 生字书写规范性:☆☆☆
设计意图 基础题巩固识字,拓展题通过表达,将文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渗透环保意识。
布置作业 强化巩固 1.分层作业: 基础题:在田字格里抄写本课生字各3遍。 拓展题:画一画水的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不同的样子。 2.作业要求: 基础题书写规范,拓展题注重想象,突出特点。 记录作业内容,明确要求。 每个生字抄写3遍,注意笔画顺序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回忆课文中水的变化过程(水→汽→云→雨→冰雹→雪),结合课堂上了解的水的其他形态(如冰、雾、露珠),完成连环画。
评价任务 书写规范性:☆☆☆ 连环画逻辑性:☆☆☆
设计意图 分层作业兼顾“基础巩固”与“能力提升”,既满足全体学生对生字和文本核心内容的掌握需求,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空间,体现“因材施教”理念。通过“写”与“画”的结合,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实践中巩固知识、发展思维,真正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悟”。
作业设计
1.基础题:在田字格里抄写本课生字各3遍。 2.拓展题:画一画水的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不同的样子。
板书设计
《我是什么》板书设计
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猜谜导入和识字游戏有效调动了学生兴趣,生字教学通过“偏旁归类”“形声字分析”降低了记忆难度。 2.结合PPT中的动画和图片,直观展示了水的变化过程,突破了“变化逻辑”这一难点。 不足之处: 1.部分学生对“朝霞、晚霞”与“云”的关联理解模糊,需补充实景图片强化认知。 2.仿写“有时候……有时候……”时,少数学生句式不完整,需在课堂上增加范例引导。 改进方向: 增加“水的变化”实验演示(如加热水产生蒸汽),增强直观性。 设计“水的旅行”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形态的水,加深对变化过程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