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
上
道德与法治
第二课在社会中健康成长
第二框 养成亲社会行为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本册概况
人教版(2025)初中道法八年级上册教材概览与分析
新知导入
一个漆黑的夜晚,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一个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地方,看到一盏昏黄的灯光正从巷道的深处亮过来。走至近处,却发现挑灯者是一个盲人。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挑一盏灯岂不是多此一举?
僧人问:“敢问施主,既然你什么也看不到,为何还要挑一盏灯?”盲人缓缓答道:“虽然我是盲人,但挑了这盏灯笼,为别人照亮了路,别人就不会撞到我。”
盲人挑灯
思考:“盲人挑灯”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核心素养目标:
1
政治认同
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服务社会,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道德修养
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初步培养学生亲社会的意识,做社会的好公民。
3
法治观念
在参与社会活动中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的理念,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4
健全人格
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会在社会交往和实践中锻炼自己,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做准备。
5
责任意识
树立主人翁意识,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关心社会,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
自学导航:
要求:阅读教材P12-15,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亲社会行为的内涵?
01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02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03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04
“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参加宣传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社会实践活动,几位同学就此展开了讨论。
小红: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没有必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小刚:节能降碳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都应该出一份力。
小平: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这个活动很有意义。
小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了解社会。
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赞同小刚、小平、小芹的观点。
理由:节能降碳活动有助于
①推动经济转型,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②应对气候变化,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③提升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道德修养,促进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
有益于社会
有益于他人
促进社会化
生活观察
常考辨析题
生活观察拓展
小红: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没有必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常考辨析题
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课本
知识,实践也是学习成长的
重要途径。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拓
展知识技能、培养社会责任
感、促进个人成长,还可实
现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发
展有重要意义。
因为节能降碳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青少年应参与;
绿色 发展是趋势,该活动有意义;参加实践能了解社会、增长见
识,学习不止课本知识,实践也是学习成长的重要途径
探究新知
亲社会之“生活所见”
下列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吗?说说理由。
谦让
帮助他人
分享
关心社会发展
合作
探究归纳
【笔记】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P13
谦让、
分享、
合作、
帮助他人、
关心社会发展等,
都是亲社会行为。
名言赏析
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
大意:喜欢群居而厌恶独处,相互扶助而又相互独立,这是人之常
情中所乐意的心态。
启示:人们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要养成亲社会的行为,要谦让、
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探究新知
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表现
含 义:亲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表 现: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都是亲社会行为。
探究分享
“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
八年级学生小东和伙伴利用暑假在社区组织了“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每周三和周五下午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一个暑假下来,小东和伙伴们收获了很多“粉丝”,小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们“墨姐姐”“墨哥哥”。为了让小学生们进步更快,他们还一起讨论国画技法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小东和伙伴们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结合你参加的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同学交流分享你的付出和收获。
评析墨哥哥、墨姐姐的行为:
①“墨哥哥”“墨姐姐”利用暑假在社区教小学生书法和 国画,是亲社会行为,这有利于他们在社会中成长;
②他们的行为是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表现;
③是活出生命精彩、实现生命价值的表现,得到了小朋友 们的肯定;
④他们发挥特长、分工协作完成任务,是善于合作的表现 ;
⑤他们钻研儿童心理学和国画技法教学,让小学生们进步 更快,是主动增强能力、提升素质、承担责任的表现。
笔记整理
【笔记】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P13
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
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亲社会行为促进社会进步: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1)
(3)
(2)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今天,很多青少年走进社会课堂,参加社区服务,为建设和谐社区出力献策;参观现代化工厂,体会科技变革的力量;参观博物馆,感受人类文明成果的灿烂辉煌;参加环境保护活动,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和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点拨: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探究分享
探究新知
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社会是成长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个人成长与社会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
首先,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无论是人际交往、职业发展,还是面对挑战与困境,社会中的每一个场景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通过与他人互动,我们学会了沟通与合作;
其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让我们在行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认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通过分析,这句话对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何启示?
A.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探究新知
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B.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
上述图片,对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何启示?
探究新知
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上述图片,对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何启示?
C.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探究新知
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义务打扫社区卫生
参加学雷锋活动
上述图片,对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何启示?
D.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探究新知
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A.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B.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
C.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D.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笔记】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14 A.B.C.D
社会是成长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阅读感悟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分享了自己青少年时期的人生感悟,并深情寄语广大青年学生:
青年人在求学期间,喜欢思考人生的价值是什么,青春应该在哪里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我在青少年时期特别是七年“梁家河大学”时光里也常思考这些问题。那时,当地老百姓常说:“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我大受触动,感觉农民怎么这么苦,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事情。我曾把郑板桥的诗《竹石》改写为:“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希望你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个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制色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文段赏析:
主动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实践,把对 祖国的对人民的感情融入学习生活,养成 亲社会行为。
探究拓展
青年时期的习近平
启思导行
从小到大,我们了解了很多模范人物的故事。以你熟悉的一个人物为例, 参考下面的提示,探究其成长过程。
从小到大,我们了解了很多模范人物的故事。以你熟悉的一个人物为例,参考下面的提示,探究其成长过程。
答案示例:
人物的成长过程:1974年10月,张桂梅跟随姐姐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边。1983年,她被调到子弟学校当中学教师,从此深深地爱上了“释道、解惑”这一神圣的工作。1996年,她来到华坪。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现状,她决定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2002年起,她就开始为这个梦想而四处奔走。2008年,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终于建成。自此,张桂梅一心扑在女高的学生身上。建校十几年来,张桂梅咬牙扛着全身病痛,帮助2000多名女孩走进大学,用知识改变山区女孩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张桂梅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时代楷模”“七一勋章”“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还当选了党的二十大代表。
启示: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贡献力量。
启思导行
1.亲社会行为的内涵?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4.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3.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A.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B.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
C.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D.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课堂小结
探究拓展
知识归纳
1.亲社会行为含义和表现
含义: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表现: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都是亲社会行为。
(海洋解析: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这是判断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依据,以后在做题中会经常遇到)
2.养成亲社会行为原因
(1)必要性: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P9
(2)重要性(意义):
①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②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
③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生活秩序。
④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课堂练习
1.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下列行为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体育节积极参与“同心协力”比赛
B.植树节踊跃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C.艺术节努力合练话剧,参加集体演出
D.科技节拒绝合作制作航空模型
D
课堂练习
2.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 )
①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②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③服务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④埋头苦读,不问世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A
课堂练习
3.2025年3月18日,济南市举办“谢谢你!身边好人”公民道德建设先进故事分享会,传递了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许亮参加“长征精神红色之旅”研学活动
②大华利用周末时间独自在家钻研物理知识
③小智组织“共植一片绿”网络公益募捐活动
④“凉茶奶奶”徐桂梅36年免费为行人送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①③④: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主要表现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如: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义务植树等。故研学活动、公益募捐、免费为行人送茶等均属于亲社会行为,故①③④符合题意;②:这是独立学习的表现,与亲社会行为无关,故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课堂练习
4.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网诚邀人民群众参加“我向总理活动说句话”建言征集活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建言献策。下列名言警句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
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
课堂练习
5.“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积极帮助他人、亲近社会
B.保持独立思考、拒绝盲从
C.积极融入社会、放弃学习
D.善于人际交往、保持快乐
A
课堂练习
6.2025年学雷锋活动月期间,平遥县某中学的志愿者走进社区进行环保宣传,走上街头清理小广告,走进敬老院帮扶老弱病残.....他们在服务社会中获得成长,展现了青春的风采和力量。这样的活动有利于青少年( )
①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物质支持
③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接纳和认可
④提高网络媒介素养,传播正能量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A
探究新知
7.某社区举办“基层治理潼童'步走”活动,社区青少年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处理,并向居民宣传分类知识。该活动可以引导青少年( )
①主动亲近社会
②践行劳动精神
③参与政治协商
④描绘法治蓝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课堂练习
8.一种全新的、自上而下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众热捧,从贫困儿童的一顿的关注,尽绵薄之力,在新媒体技术播。
(1)在社会中你参加过哪些“做公益”行动
(2)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亲近社会,服务社会。作为中学生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答案】
(1)定期到敬老院做义工,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
(2)A.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B.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
C.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D.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9.2025年5月11日至5月12日,世界田联接力赛决赛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展开激烈角逐。赛场边,700多名志愿者围绕制证、接待、竞赛、翻译、后勤保障等提供志愿服务。他们的行为有助于其( )
①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③从社会中获得更多的物质支持
④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自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课堂练习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