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专项培优】组成细胞的有机物(培优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必修1沪科版(2020)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专项培优】组成细胞的有机物(培优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必修1沪科版(2020)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技版(2020)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14 15:4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专项培优 组成细胞的有机物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基于对脂质的组成及其功能的理解,判断下列有关脂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磷脂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同时还能够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脂质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C.维生素D能够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所以在补钙的同时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D
D.性激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它可以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产生
2.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组织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把这些野果带回实验室欲检测其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该野果进行脂肪的检测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
B.若对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酒精灯直接加热出现较深的砖红色,说明该野果中含有大量的还原糖
C.进行蛋白质的检测时可用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直接代替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因为它们的成分相同
D.进行还原糖检测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3.下列叙述与概念图不相符的是(  )
A.若a表示糖类,则b、c、d分别可表示多糖、二糖、单糖
B.若a表示蛋白质,则b、c、d分别可表示多肽、二肽、氨基酸
C.若a表示脂质,则b、c、d分别可表示脂肪、磷脂、固醇
D.若a表示固醇,则b、c、d分别可表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4.将组成细胞的相关物质或结构依次填入如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框号 1 2 3 4 5 6
A 细胞中的脂质 脂肪 磷脂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B 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脂肪 蛋白质 多糖 淀粉 纤维素
C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 多糖 核酸 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
D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质基质 细胞器
A.A B.B C.C D.D
5.下列关于细胞分子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
B.动物组织中的糖原和植物细胞中的蔗糖均属于多糖
C.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
D.质量相同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
6.下列关于糖类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糖原与脂肪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B.甘油可与脂肪酸分子结合,形成脂肪
C.磷脂并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的脂质
D.胆固醇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并参与血脂运输
7.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及大豆种子中含量丰富
B.脂肪组成元素只有C,H,O,且与糖类物质相比,C,H比例低,O比例较高
C.胆固醇也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能够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D.性激素可由性腺产生并分泌,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也是重要的储能物质
8.完成下列概念图,并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脱氧核苷酸
②8种
③5种碱基
④1种五碳糖
⑤脱氧核苷酸链
⑥细胞核
⑦细胞质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9.如图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组成每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20种
B.①过程发生的是脱水缩合
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A的数目
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只与A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
10.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 B.烟草叶肉细胞 C.烟草花叶病毒 D.豌豆根毛细胞
碱基 5种 5种 4种 8种
核苷酸 5种 8种 8种 8种
五碳糖 1种 2种 2种 2种
A.A B.B C.C D.D
11.如图1为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图2为部分肽链放大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124个肽键
B.图2中含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
C.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D.图2中含有的肽键为4个
12.科学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牛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可以将该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若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尿素和巯基乙醇,再将没有活性的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牛胰核糖核酸酶的活性得以恢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胰核糖核酸酶空间结构的形成与肽链的折叠方式等有关
B.这个实验说明环境因素能通过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来影响其功能
C.用过酸、过碱溶液处理胰核糖核酸酶也能导致其结构的改变
D.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了胰核糖核酸酶中的肽键导致其变性
13.肽酶通过作用于肽键使肽链水解,肽酶X专门作用于天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肽酶Y专门作用于天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如图是一个由20个氨基酸形成的多肽,图中编号是天冬氨酸残基的所在位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氨基酸的氨基或羧基端肽键指该氨基酸的氨基或羧基参加反应形成的肽键。
A.天冬氨酸的R基是﹣C2H3O2,这个20肽有19个肽键
B.该20肽至少有5个游离的羧基和1个游离的氨基
C.用肽酶X水解该多肽,5号和20号天冬氨酸会游离出来
D.用肽酶X和Y共同作用该多肽,产生3条肽链、含有13个肽键
二.解答题(共2小题)
14.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可以组成多种不同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可表示如下,据图1回答:
①a→A过程发生的是    反应;a结构通式是    。可以用    试剂检测A物质,产生的颜色变化是    。
②小分子c的名称为    ,C1在细胞中分布的主要场所为    。
(2)研究表明UBIADI是多种细胞的内质网驻留蛋白。为了确定哪部分氨基酸序列决定UBIADI的胞内定位,研究者分别去除UBIADI蛋白N端前20、40、45、50、55、60、65、70、75个氨基酸,发现只有切除前端75个氨基酸的UBIADI蛋白无法定位于内质网。此结果说明影响UBIADI蛋白定位到内质网的氨基酸序列分布于UBIADI蛋白N端第    个氨基酸(填范围)。
(3)人的血红蛋白是由57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含有两条α肽链及两条β肽链(α肽链和β肽链不同)。图2表示β肽链一端的部分氨基酸排列顺序,由图可知一分子血红蛋白中至少含有    个羧基。β链中含有半胱氨酸,其分子式为C3H7NO2S,则其R基由    元素(填元素符号)构成。在该血红蛋白彻底水解的过程中,需要    个水分子。
15.如图1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代表化合物,图中X、Y、Z分别为构成Ⅰ、Ⅱ、Ⅲ的基本单位,E、F是化合物分布的场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Y、Z分别为    、   、   。
(2)图中E、F分别是    、   。
(3)成年人自身能合成的Z有    种。
(4)蓝细菌中的遗传物质是图中的    (填图中标号或字母)。
(5)豌豆的叶肉细胞中,由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组成的核苷酸有    种。
(6)图2为DNA和RNA化学成分的比较概念图,图中阴影部分可表示    。
期中专项培优 组成细胞的有机物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基于对脂质的组成及其功能的理解,判断下列有关脂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磷脂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同时还能够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脂质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C.维生素D能够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所以在补钙的同时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D
D.性激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它可以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产生
【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脂肪的检测.
【专题】正推法;糖类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答案】C
【分析】1、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功能分类 化学本质分类 功 能
储藏脂类 脂 肪 储藏能量,缓冲压力,减少摩擦,保温作用
结构脂类 磷 脂 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的重要成分
调节脂类 固醇 胆固醇 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及雌性动物的性周期
维生素D 促进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调节钙磷的平衡
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橙红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解答】解:A、磷脂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错误;
B、脂质中的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B错误;
C、维生素D能够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所以在补钙的同时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D,C正确;
D、性激素是一种固醇类激素,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脂质的相关内容,要求考生识记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组织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把这些野果带回实验室欲检测其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该野果进行脂肪的检测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
B.若对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酒精灯直接加热出现较深的砖红色,说明该野果中含有大量的还原糖
C.进行蛋白质的检测时可用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直接代替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因为它们的成分相同
D.进行还原糖检测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考点】脂肪的检测;蛋白质的检测;糖类的检测.
【专题】实验原理;蛋白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糖类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答案】A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解答】解:A、对该野果进行脂肪的检测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A正确;
B、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应该水浴加热,B错误;
C、进行蛋白质的检测时不可用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直接代替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因为斐林试剂乙液和双缩脲试剂B的浓度不同,C错误;
D、斐林试剂应该现配现用,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3.下列叙述与概念图不相符的是(  )
A.若a表示糖类,则b、c、d分别可表示多糖、二糖、单糖
B.若a表示蛋白质,则b、c、d分别可表示多肽、二肽、氨基酸
C.若a表示脂质,则b、c、d分别可表示脂肪、磷脂、固醇
D.若a表示固醇,则b、c、d分别可表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专题】正推法;蛋白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糖类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答案】B
【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3、由图可知四种物质的所属关系是:a包括b、c、d。
【解答】解:A、根据能不能再水解,可以把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若a表示糖类,则b、c和d可表示多糖、二糖、单糖,A正确;
B、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不属于蛋白质,B错误;
C、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若a表示细胞中的脂质,则b、c和d可表示脂肪、磷脂和固醇,C正确;
D、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若a表示固醇,则b、c,d分别可表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为识图题,考查学生从题图中获取四种物质的所属关系,并结合所学糖类、固醇和脂质的分类以及含氮有机物的判断,难度适中。
4.将组成细胞的相关物质或结构依次填入如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框号 1 2 3 4 5 6
A 细胞中的脂质 脂肪 磷脂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B 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脂肪 蛋白质 多糖 淀粉 纤维素
C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 多糖 核酸 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
D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质基质 细胞器
A.A B.B C.C D.D
【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核酸的种类及其分布;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答案】D
【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解答】解:A、细胞中的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A错误;
B、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主要是脂肪和淀粉,纤维素参与构成细胞壁,不能为细胞供能,蛋白质一般不作为储能物质,B错误;
C、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多糖、核酸,其中核酸包括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C错误;
D、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质又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属于基础识记类,易得分。
5.下列关于细胞分子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
B.动物组织中的糖原和植物细胞中的蔗糖均属于多糖
C.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
D.质量相同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DNA与RNA的异同.
【专题】正推法;蛋白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糖类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答案】A
【分析】1、糖类物质的分类列表如下:
种类 动物特有 植物特有
单糖 六碳糖﹣﹣半乳糖 六碳糖﹣﹣果糖
动植物共有:六碳糖﹣﹣葡萄糖;五碳糖﹣﹣核糖、脱氧核糖
二糖 乳糖(每分子乳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脱水缩合而成) 麦芽糖(每分子麦芽糖由2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每分子蔗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脱水缩合而成)
多糖 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淀粉、纤维素等
2、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四种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和四种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3、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解答】解:A、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质量相同的糖、脂肪分解,脂肪耗氧多,A正确;
B、植物细胞中的蔗糖属于二糖,B错误;
C、细胞核内含有DNA和少量RNA,细胞质内含有RNA和少量DNA,细胞核内和细胞质中的核酸既含有脱氧核糖又含有核糖,C错误;
D、质量相同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不同的,脂肪释放能量最多,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几种重要化合物及其化学组成,掌握几种重要化合物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下列关于糖类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糖原与脂肪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B.甘油可与脂肪酸分子结合,形成脂肪
C.磷脂并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的脂质
D.胆固醇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并参与血脂运输
【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专题】正推法;糖类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答案】C
【分析】1、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单 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 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麦芽糖
乳糖 C12H22O11 动物细胞
多 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 动物细胞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2、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功能分类 化学本质分类 功 能
储藏脂类 脂 肪 储藏能量,缓冲压力,减少摩擦,保温作用
结构脂类 磷 脂 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的重要成分
调节脂类 固醇 胆固醇 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及雌性动物的性周期
维生素D 促进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调节钙磷的平衡
【解答】解:A、糖原是动物特有的储能物质,脂肪是细胞内主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A正确;
B、甘油可与脂肪酸分子结合,形成脂肪,B正确;
C、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C错误;
D、胆固醇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并参与血脂运输,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糖类和脂质,要求考生识记糖类的种类、分布和功能;识记脂质的种类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7.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及大豆种子中含量丰富
B.脂肪组成元素只有C,H,O,且与糖类物质相比,C,H比例低,O比例较高
C.胆固醇也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能够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D.性激素可由性腺产生并分泌,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也是重要的储能物质
【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专题】正推法;糖类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答案】A
【分析】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
1、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2、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3、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解答】解:A、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及大豆种子中含量丰富,A正确;
B、脂肪组成元素只有C,H,O,且与糖类物质相比,C,H比例高,O比例较低,B错误;
C、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维生素D能够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C错误;
D、性激素可由性腺产生并分泌,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属于调节物质,性激素含量少,没有储能的作用,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脂质种类及其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8.完成下列概念图,并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脱氧核苷酸
②8种
③5种碱基
④1种五碳糖
⑤脱氧核苷酸链
⑥细胞核
⑦细胞质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考点】核酸的种类及其分布;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专题】概念图;蛋白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DNA和RNA的比较: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存在场所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C、G、T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RNA 核糖核苷酸 核糖 A、C、G、U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解答】解: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组成元素是C、H、O、N、P,脱氧核苷酸有4种,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NA的碱基有4种(A、T、C、G),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少量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故①脱氧核苷酸 ②4种 ③4种碱基 ④1种五碳糖 ⑤脱氧核苷酸链 ⑥细胞核 ⑦线粒体、叶绿体。说法正确的有5个。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DNA和RNA的异同、核酸的种类及作用,要求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及化学组成,能对DNA和RNA进行比较,掌握核酸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9.如图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组成每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20种
B.①过程发生的是脱水缩合
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A的数目
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只与A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专题】概念图;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B
【分析】1、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1)氨基酸分子的种类不同;
(2)氨基酸分子的数量不同;
(3)氨基酸分子的排列次序不同;
(4)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2、分析题图: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进而形成蛋白质,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图中A是氨基酸;B是肽键。①为脱水缩合。
【解答】解:A、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约为20种,但是并非组成每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20种,A错误;
B、A是氨基酸,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①过程称为脱水缩合,B正确;
C、多肽中B肽键的数目等于A氨基酸的数目﹣肽链数,C错误;
D、蛋白质的多样性与A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的形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0.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 B.烟草叶肉细胞 C.烟草花叶病毒 D.豌豆根毛细胞
碱基 5种 5种 4种 8种
核苷酸 5种 8种 8种 8种
五碳糖 1种 2种 2种 2种
A.A B.B C.C D.D
【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DNA与RNA的异同.
【专题】数据表格;蛋白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答案】B
【分析】1、DNA和RNA化学组成的比较: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C、G、T
RNA 核糖核苷酸 核糖 A、C、G、U
2、细胞类生物的核酸有DNA和RNA,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只含有DNA或RNA,故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解答】解:A、T2噬菌体为DNA病毒,含有的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为4种、4种、1种,A错误;
B、烟草为植物,细胞内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含有的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为5种、8种、2种,B正确;
C、烟草花叶病毒为RNA病毒,含有的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为4种、4种、1种,C错误;
D、豌豆为植物,根毛细胞内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含有的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为5种、8种、2种,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基本单位、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首先要求考生能准确判断各生物的遗传物质;其次要求考生识记DNA和RNA的化学组成,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1.如图1为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图2为部分肽链放大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124个肽键
B.图2中含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
C.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D.图2中含有的肽键为4个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为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该蛋白质是由12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含有一条肽链.图2为图1部分肽链的放大图,其中①是氨基、②④⑥⑧表示R基、③⑤⑦表示肽键、⑨是肽键的一部分.
【解答】解:A、由图1可知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124个氨基酸,所以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24﹣1=123个,A错误;
B、图2的①②中各有1个氨基,R基团中含有2个羧基(⑥⑧),B正确;
C、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②④⑥⑧,C错误;
D、图2中③⑤⑦表示肽键,含有的肽键为3个,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肽链结构示意图,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要求考生识记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能准确判断图2个数字的含义,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2.科学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牛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可以将该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若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尿素和巯基乙醇,再将没有活性的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牛胰核糖核酸酶的活性得以恢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胰核糖核酸酶空间结构的形成与肽链的折叠方式等有关
B.这个实验说明环境因素能通过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来影响其功能
C.用过酸、过碱溶液处理胰核糖核酸酶也能导致其结构的改变
D.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了胰核糖核酸酶中的肽键导致其变性
【考点】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因素;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
【专题】正推法;蛋白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巯基乙醇和尿素可以使牛胰核糖核酸酶(一种蛋白质)酶失去活性,当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去折叠的尿素和巯基乙醇时,该核糖核酸酶又复性,说明巯基乙醇和尿素没有改变氨基酸的序列,只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暂时发生变化。
【解答】解:A、胰核糖核酸酶是蛋白质,其空间结构的形成与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等有关,A正确;
B、分析题意,该实验说明环境因素能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影响其功能,B正确;
C、由于胰核糖核酸酶的化学本质属于蛋白质,因此受到强酸强碱的处理会发生变性失活,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正确;
D、根据题意,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了胰核糖核酸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变性,但该过程没有破坏肽键,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蛋白质变性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明确高温、过酸、过碱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改变而导致其活性丧失,并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项。
13.肽酶通过作用于肽键使肽链水解,肽酶X专门作用于天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肽酶Y专门作用于天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如图是一个由20个氨基酸形成的多肽,图中编号是天冬氨酸残基的所在位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氨基酸的氨基或羧基端肽键指该氨基酸的氨基或羧基参加反应形成的肽键。
A.天冬氨酸的R基是﹣C2H3O2,这个20肽有19个肽键
B.该20肽至少有5个游离的羧基和1个游离的氨基
C.用肽酶X水解该多肽,5号和20号天冬氨酸会游离出来
D.用肽酶X和Y共同作用该多肽,产生3条肽链、含有13个肽键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氨基酸的种类和结构特点.
【专题】氨基酸、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蛋白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答案】C
【分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共21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时形成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解答】解:A、天冬氨酸的R基是﹣C2H3O2,该肽链由2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做肽键数为20﹣1=19,A正确;
B、天冬氨酸的R基上有一个羧基,有4个天冬氨酸参与了该肽链的形成,肽链其中一末端有羧基,所以共有5个游离的羧基。肽链另一末端有一个氨基,所以该20肽至少有5个游离的羧基和1个游离的氨基,B正确;
C、肽酶X专门作用于天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所以用肽酶X水解该多肽,5号和6号氨基酸之间的肽键、6号和7号氨基酸之间的肽键、15号和16号氨基酸之间的肽键都会被打断,则6号氨基酸会被游离出来,C错误;
D、肽酶X专门作用于天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肽酶Y专门作用于天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则5、6、15、20号氨基酸被游离出来,还产生由1﹣4号氨基酸形成的四肽、7﹣14号氨基酸形成的八肽,16﹣19号氨基酸形成的四肽,共含有的肽键数为3+7+3=13个,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对应用层次的考查。找出特殊元素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共2小题)
14.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可以组成多种不同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可表示如下,据图1回答:
①a→A过程发生的是  脱水缩合 反应;a结构通式是   。可以用  双缩脲 试剂检测A物质,产生的颜色变化是  紫色 。
②小分子c的名称为  核苷酸 ,C1在细胞中分布的主要场所为  细胞核 。
(2)研究表明UBIADI是多种细胞的内质网驻留蛋白。为了确定哪部分氨基酸序列决定UBIADI的胞内定位,研究者分别去除UBIADI蛋白N端前20、40、45、50、55、60、65、70、75个氨基酸,发现只有切除前端75个氨基酸的UBIADI蛋白无法定位于内质网。此结果说明影响UBIADI蛋白定位到内质网的氨基酸序列分布于UBIADI蛋白N端第  71﹣75 个氨基酸(填范围)。
(3)人的血红蛋白是由57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含有两条α肽链及两条β肽链(α肽链和β肽链不同)。图2表示β肽链一端的部分氨基酸排列顺序,由图可知一分子血红蛋白中至少含有  8 个羧基。β链中含有半胱氨酸,其分子式为C3H7NO2S,则其R基由  C、H、S 元素(填元素符号)构成。在该血红蛋白彻底水解的过程中,需要  570 个水分子。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核酸的种类及其分布.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正推法;蛋白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1)①脱水缩合 双缩脲 紫色
②核苷酸 细胞核
(2)71﹣75
(3)8 C、H、S 570
【分析】分析图1:根据图1中A1﹣A5的功能,可推知:A为蛋白质,a为氨基酸;根据C1﹣C2的分布特征,可推知:C1为DNA、C2为RNA,故C为核酸,c为核苷酸。
【解答】(1)①分析图1可知:A为蛋白质,小分子a为其基本单位氨基酸,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最终形成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故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根据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这一原理,因此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蛋白质,产生的颜色变化是紫色。
②根据C1﹣C2的分布特征及功能,可推知:C1是DNA、C2是RNA,进一步可推知,C是由C、H、O、N、P组成的核酸,c是其基本单位核苷酸,在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有少量DNA。
(2)研究者分别去除UBIADI蛋白N端前20、40、45、50、55、60、65、70、75个氨基酸,发现切除前端70个氨基酸的UBIADI蛋白能定位于内质网,而切除前端75个氨基酸的UBIADI蛋白无法定位于内质网。此结果说明影响UBIADI蛋白定位到内质网的氨基酸序列分布于UBIADI蛋白N端第71﹣75个氨基酸。
(3)图示片段的R基上含有2个羧基,血红蛋白含有两条α肽链及两条β肽链,故由图可知一分子血红蛋白中至少含有2×2+4=8个羧基。β链中含有半胱氨酸,其分子式为C3H7NO2S,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其R基由C、H、S三种元素构成。人的血红蛋白是由57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含有两条α肽链及两条β肽链,其上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574﹣4=570个,由于肽键数=脱出水分子数,因此该血红蛋白彻底水解的过程中,需要570个水分子。
故答案为:
(1)①脱水缩合 双缩脲 紫色
②核苷酸 细胞核
(2)71﹣75
(3)8 C、H、S 570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核酸的种类及分布,理解蛋白质合成和水解的过程,从而结合题图信息对本题做出正确解答,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15.如图1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代表化合物,图中X、Y、Z分别为构成Ⅰ、Ⅱ、Ⅲ的基本单位,E、F是化合物分布的场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Y、Z分别为  核糖核苷酸 、 脱氧核糖核苷酸 、 氨基酸 。
(2)图中E、F分别是  细胞质 、 细胞核 。
(3)成年人自身能合成的Z有  13 种。
(4)蓝细菌中的遗传物质是图中的  Ⅱ (填图中标号或字母)。
(5)豌豆的叶肉细胞中,由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组成的核苷酸有  7 种。
(6)图2为DNA和RNA化学成分的比较概念图,图中阴影部分可表示  腺嘌呤、胞嘧啶、鸟嘌呤、磷酸 。
【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DNA与RNA的异同;核酸的种类及其分布.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蛋白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答案】(1)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 氨基酸
(2)细胞质 细胞核
(3)13
(4)Ⅱ
(5)7
(6)腺嘌呤、胞嘧啶、鸟嘌呤、磷酸
【分析】根据题意:Ⅱ和Ⅲ形成染色体,Ⅲ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可以判断出Ⅲ是蛋白质,则Ⅱ是DNA,主要分布在F细胞核,Ⅰ是RNA,主要分布在E细胞质;C、H、O元素和A元素一起构成X是核糖核苷酸,Y是脱氧核苷酸,则A元素是N、P元素;Z是氨基酸,B元素是N元素。
【解答】解:(1)从图中Ⅱ和Ⅲ形成染色体,Ⅲ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可以判断出Ⅲ是蛋白质,Ⅱ是DNA,Ⅰ是RNA,X、Y、Z分别为构成Ⅰ、Ⅱ、Ⅲ的基本单位,则X是核糖核苷酸,Y是脱氧核苷酸,Z是氨基酸。
(2)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所以,F是细胞核,E是细胞质。
(3)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其中有8种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称为必需氨基酸,另外13种是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的,叫做非必需氨基酸。
(4)蓝细菌细胞内既有DNA,也有RNA,遗传物质是DNA,Ⅱ是DNA。
(5)豌豆的叶肉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腺嘌呤组成的核苷酸有两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组成的核苷酸有两种:鸟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组成的核苷酸有两种: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尿嘧啶组成的核苷酸有一种: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所以,核苷酸一共有2+2+2+1=7种。
(6)DNA的化学组成:磷酸、脱氧核糖、4种碱基:胸腺嘧啶、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RNA的化学组成:磷酸、核糖、4种碱基:尿嘧啶、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是DNA和RNA共同的化学成分组成:磷酸、腺嘌呤、胞嘧啶、鸟嘌呤。
故答案为:
(1)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 氨基酸
(2)细胞质 细胞核
(3)13
(4)Ⅱ
(5)7
(6)腺嘌呤、胞嘧啶、鸟嘌呤、磷酸
【点评】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的要点的识记和理解的能力以及识图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