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专项培优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4 西安期末)有位同学捉到一只青蛙,他将它放在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可是第二天蛙就死掉了,其死亡的原因是( )
A.无法呼吸到充足的氧气
B.饥饿
C.受到惊吓
D.水质有问题
2.(2024 阿克苏市期末)蜥蜴的皮肤干燥又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
A.爬行 B.自由活动
C.辅助呼吸 D.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3.(2024 潼关县期末)下列关于鳄龟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栖动物 B.用皮肤呼吸
C.体表被毛 D.卵生动物
4.(2024 冠县校级开学)小浩同学在动物园参观时看到很多动物,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
A.蝾螈、大鲵、蟾蜍 B.大鲵、蝾螈、眼镜蛇
C.蟾蜍、鳄鱼、海龟 D.乌龟、青蛙、蜥蜴
5.(2024 海淀区期末)爬行动物玳瑁是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体表覆盖鳞甲
B.卵生,卵表面具卵壳
C.生殖过程不能摆脱水环境
D.体温不恒定
6.(2024 依安县期末)在教材中我们学习了青蛙,它属于两栖动物,下列和青蛙属于同一生物类群的是( )
A.大鲵 B.蛇 C.乌龟 D.青鱼
7.(2024 唐县期末)下列动物中,真正适应了陆地生活的动物是( )
A.两栖动物 B.腔肠动物 C.爬行动物 D.环节动物
8.(2024 铁岭县期末)蝾螈四肢短小,有时也会爬到陆地上来,人们常常会误以为是蜥蜴,那么与蜥蜴相比,以下哪个选项是蝾螈的特征( )
①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②体表裸露
③在陆地上产卵
④在水里产卵
⑤皮肤可辅助呼吸
⑥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9.(2024 龙川县校级月考)海南疣螈(如图)是海南特有的唯一有尾两栖类动物,下列关于该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殖方式是卵生 B.不能自由运动
C.生殖过程脱离了水 D.体表有厚厚的甲
10.(2024 江油市期末)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B.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
C.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
D.由于环境污染和水域面积缩减等原因,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正在减少
11.(2024 潜山市期末)下列不属于爬行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是( )
A.毒蛇能伤人,蛇毒能治病
B.鳖甲可以入药
C.变色龙能捕捉林木中的害虫
D.蟾蜍能捕食农田害虫
12.(2024 泸县校级期末)下列关于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眼睛后有鼓膜,能感知声波
B.前肢发达,趾间有蹼能跳跃和划水
C.头部前端有一对鼻孔,是气体的通道
D.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3.(2024 长安区校级月考)高山倭蛙生活在青藏高原,其皮肤在应对高原低氧、低温、强紫外线辐射等极端环境方面有重要作用。请分析回答问题:
(1)高山倭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 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2)研究人员选择与高山倭蛙亲缘关系较近的、分布在不同海拔的蛙类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如下表。
种类 高山倭蛙 双团棘胸蛙 棘胸蛙
分布的海拔高度(米) 4500 1800 170
皮肤表皮层厚度(毫米) 0.027 0.033 0.042
毛细血管相对含量 0.89 0.03 0.03
皮肤色素相对含量 0.47 0.37 0.35
①高山倭蛙的皮肤具有“表皮层 (填“最薄”或“最厚”)和毛细血管相对含量 (填“最多”或“最少”)”等特点,更好地发挥了皮肤辅助呼吸的作用。
②高山倭蛙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属于 (填“恒温”或“变温”)动物,其皮肤中色素相对含量 (填“高于”或“低于”)其它两种蛙类,这不仅能吸收外界环境热量,也能减轻紫外线辐射的伤害。
③高山倭蛙具有上述特点,使其可以适应高原强紫外线辐射、低温的生活环境。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4.(2024 宁德期末)乌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长寿的象征,齐白石笔下的《龟寿图》栩栩如生。乌龟具有坚硬的甲,白天多居水中,将卵产在陆地巢穴中,卵内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青蛙和乌龟均可栖息于溪流、湖泊等处。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将卵产在水中并完成受精。
(1)乌龟属于 (两栖/爬行)动物,其坚硬的甲既可保护身体,又能 。
(2)青蛙成体的呼吸器官是 。
(3)据资料分析,乌龟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原因是 。
15.(2024 三元区期中)大鲵、扬子鳄和中华鲟都是我国珍稀野生动物,被人们称为“活化石”,对我们研究古地质学、古代动物的兴衰和生物的进化,都有重要意义。据图回答。
(1)图A所示动物通常生活在山间溪流附近,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成体的皮肤裸露,并且能分泌黏液,有 的功能。
(2)图B所示动物体表覆盖有 ,能够保护身体内部结构,同时还有 的功能,使其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3)从生殖角度看图 所示动物在陆地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使后代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期中专项培优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4 西安期末)有位同学捉到一只青蛙,他将它放在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可是第二天蛙就死掉了,其死亡的原因是( )
A.无法呼吸到充足的氧气
B.饥饿
C.受到惊吓
D.水质有问题
【考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A
【分析】根据青蛙是两栖动物,其肺不发达,皮肤辅助呼吸分析解答。
【解答】解:青蛙为两栖动物,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由于肺的结构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黏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把青蛙放在有较多水的鱼缸中,水把其浸没,无法完成呼吸而缺氧窒息而死。
故选:A。
【点评】知道青蛙的肺不发达,需皮肤辅助呼吸。
2.(2024 阿克苏市期末)蜥蜴的皮肤干燥又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
A.爬行 B.自由活动
C.辅助呼吸 D.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考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D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解答】解: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可以保持水分,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陆生。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爬行动物保持水分的结构的特点。
3.(2024 潼关县期末)下列关于鳄龟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栖动物 B.用皮肤呼吸
C.体表被毛 D.卵生动物
【考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D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皮肤干燥、厚实,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内受精,陆地上产卵,其卵有坚韧的卵壳,是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体温不恒定。代表动物有鳄鱼、蛇、乌龟等。
【解答】解:AB、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因图中的动物鳄鱼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故AB不符合题意。
C、哺乳动物的体表被毛,具有保护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鳄龟在陆地上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体内受精,所以属于卵生动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掌握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4.(2024 冠县校级开学)小浩同学在动物园参观时看到很多动物,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
A.蝾螈、大鲵、蟾蜍 B.大鲵、蝾螈、眼镜蛇
C.蟾蜍、鳄鱼、海龟 D.乌龟、青蛙、蜥蜴
【考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A
【分析】(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体内受精,大多卵生。
【解答】解:A、蝾螈、大鲵、蟾蜍都属于两栖动物,A符合题意。
B、大鲵、蝾螈属于两栖动物,眼镜蛇属于爬行动物,B不符合题意。
C、蟾蜍属于两栖动物,鳄鱼和海龟属于爬行动物,C不符合题意。
D、乌龟、蜥蜴属于爬行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掌握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5.(2024 海淀区期末)爬行动物玳瑁是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体表覆盖鳞甲
B.卵生,卵表面具卵壳
C.生殖过程不能摆脱水环境
D.体温不恒定
【考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C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解答】解:A、玳瑁是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甲,A正确。
B、爬行动物卵生,卵表面有卵壳保护,卵内储存水分和营养物质,B正确。
C、爬行动物体内受精,在陆地产卵,卵在陆地孵化,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C错误。
D、爬行动物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6.(2024 依安县期末)在教材中我们学习了青蛙,它属于两栖动物,下列和青蛙属于同一生物类群的是( )
A.大鲵 B.蛇 C.乌龟 D.青鱼
【考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A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青蛙属于两栖动物。
【解答】解:大鲵是两栖动物,蛇是爬行动物,龟是爬行动物,青鱼是鱼类,A正确。
故选:A。
【点评】掌握动物的分类常识是解题的关键。
7.(2024 唐县期末)下列动物中,真正适应了陆地生活的动物是( )
A.两栖动物 B.腔肠动物 C.爬行动物 D.环节动物
【考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C
【分析】(一)陆生动物适于陆生的特点:
(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2)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
(4)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二)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故爬行类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解答】解:A、两栖动物水中产卵,水中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因此不是真正适应了陆地生活的动物,A不正确;
B、腔肠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精子必须借助于水才能游到卵巢完成受精,因此不是真正适应了陆地生活的动物,B不正确;
C、爬行动物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因此是真正的陆地生活的动物,C正确;
D、环节动物靠湿润的体壁呼吸,因此不是真正适应了陆地生活的动物,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主要原因.
8.(2024 铁岭县期末)蝾螈四肢短小,有时也会爬到陆地上来,人们常常会误以为是蜥蜴,那么与蜥蜴相比,以下哪个选项是蝾螈的特征( )
①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②体表裸露
③在陆地上产卵
④在水里产卵
⑤皮肤可辅助呼吸
⑥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考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D
【分析】两栖动物的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解:蝾螈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因此属于两栖动物。所以蝾螈②体表裸露、④在水里产卵、⑤皮肤可辅助呼吸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动物类群的特征。
9.(2024 龙川县校级月考)海南疣螈(如图)是海南特有的唯一有尾两栖类动物,下列关于该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殖方式是卵生 B.不能自由运动
C.生殖过程脱离了水 D.体表有厚厚的甲
【考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A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如下: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两栖动物的肺发育不完善,借助于裸露的皮肤呼吸。
【解答】解:A.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是卵生,体外受精,发育方式是变态发育,A正确。
B.海南疣螈能自由运动,B错误。
C.两栖动物的受精过程在水中完成,生殖发育离不开水,C错误。
D.海南疣螈皮肤裸露,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D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关键。
10.(2024 江油市期末)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B.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
C.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
D.由于环境污染和水域面积缩减等原因,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正在减少
【考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C
【分析】(1)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2)青蛙等两栖动物是很多农业害虫的天敌,但由于环境污染以及水域面积缩减等原因,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正在减少。应加大保护两栖动物生活环境的力度,同时禁止对它们乱捕滥杀。
【解答】解:A.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为:雌雄个体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水中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A正确。
BC.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并不是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比如海龟,是爬行动物,B正确,C错误。
D.当今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青蛙栖息地和繁殖环境被破坏,人类大量捕杀青蛙都会导致青蛙数量大量减少,环境污染和水域面积缩减等原因,导致两栖动物种类和数量正在减少,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两栖动物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11.(2024 潜山市期末)下列不属于爬行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是( )
A.毒蛇能伤人,蛇毒能治病
B.鳖甲可以入药
C.变色龙能捕捉林木中的害虫
D.蟾蜍能捕食农田害虫
【考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D
【分析】爬行动物的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蛇、鳖等都属于爬行动物.
【解答】解:A、蛇属于爬行动物,蛇毒能治病,但毒蛇能咬伤人,正确。
B、鳖属于爬行动物,鳖甲可以入中药,正确。
C、变色龙又叫避役,属于爬行动物,能捕食昆虫,其中包括危害林木的害虫,正确。
D、蟾蜍属于两栖动物,能捕食农田害虫,但它不属于爬行动物,错误。
故选:D。
【点评】植物爬行动物与人类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2.(2024 泸县校级期末)下列关于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眼睛后有鼓膜,能感知声波
B.前肢发达,趾间有蹼能跳跃和划水
C.头部前端有一对鼻孔,是气体的通道
D.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
【考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B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肺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且能分泌黏液,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黏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
【解答】解:A.青蛙的眼睛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A不符合题意。
B.青蛙的躯干部有四肢,青蛙前肢的四趾无蹼、短小,具有支撑身体的作;青蛙的后肢较长且比较发达,后肢的五趾间有蹼,适于游泳,也善于跳跃,B符合题意。
C.青蛙的头部前端有一对鼻孔,是呼吸时气体的通道,C不符合题意。
D.青蛙的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辅助青蛙呼吸,因此青蛙一般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或离水源较近的环境中,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掌握青蛙的形态结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3.(2024 长安区校级月考)高山倭蛙生活在青藏高原,其皮肤在应对高原低氧、低温、强紫外线辐射等极端环境方面有重要作用。请分析回答问题:
(1)高山倭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鳃 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 肺 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2)研究人员选择与高山倭蛙亲缘关系较近的、分布在不同海拔的蛙类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如下表。
种类 高山倭蛙 双团棘胸蛙 棘胸蛙
分布的海拔高度(米) 4500 1800 170
皮肤表皮层厚度(毫米) 0.027 0.033 0.042
毛细血管相对含量 0.89 0.03 0.03
皮肤色素相对含量 0.47 0.37 0.35
①高山倭蛙的皮肤具有“表皮层 最薄 (填“最薄”或“最厚”)和毛细血管相对含量 最多 (填“最多”或“最少”)”等特点,更好地发挥了皮肤辅助呼吸的作用。
②高山倭蛙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属于 变温 (填“恒温”或“变温”)动物,其皮肤中色素相对含量 高于 (填“高于”或“低于”)其它两种蛙类,这不仅能吸收外界环境热量,也能减轻紫外线辐射的伤害。
③高山倭蛙具有上述特点,使其可以适应高原强紫外线辐射、低温的生活环境。
【考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专题】数据分析型图表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1)鳃;肺。
(2)①最薄;最多。
②变温;高于。
【分析】1、两栖动物主要特征:是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少数种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依赖于湿润的的环境,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2、变温动物是指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
【解答】解:(1)高山倭蛙属于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2)①根据题干的表格数据分析:高山倭蛙的皮肤具皮肤表皮层薄(0.027毫米)有和毛细血管含量高(0.89)的结构特点,提高了其气体交换的效率,更好地发挥了皮肤辅助呼吸的功能,从而适应高原低氧的环境。
②变温动物是指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如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等动物,高山倭蛙皮肤中色素含量高于其他两种蛙类,能吸收外界环境的热量、减轻紫外线辐射的伤害,适应高原强紫外线辐射和低温环境。
故答案为:(1)鳃;肺。
(2)①最薄;最多。
②变温;高于。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4.(2024 宁德期末)乌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长寿的象征,齐白石笔下的《龟寿图》栩栩如生。乌龟具有坚硬的甲,白天多居水中,将卵产在陆地巢穴中,卵内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青蛙和乌龟均可栖息于溪流、湖泊等处。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将卵产在水中并完成受精。
(1)乌龟属于 爬行 (两栖/爬行)动物,其坚硬的甲既可保护身体,又能 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
(2)青蛙成体的呼吸器官是 肺和皮肤 。
(3)据资料分析,乌龟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原因是 陆地产卵,卵内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
【考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1)爬行;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2)肺和皮肤。
(3)陆地产卵,卵内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分析】1、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解答】解:(1)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乌龟属于爬行动物。其体表覆盖坚硬的甲,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2)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3)乌龟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受精卵很大,陆地产卵,卵内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故答案为:
(1)爬行;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2)肺和皮肤。
(3)陆地产卵,卵内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点评】掌握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5.(2024 三元区期中)大鲵、扬子鳄和中华鲟都是我国珍稀野生动物,被人们称为“活化石”,对我们研究古地质学、古代动物的兴衰和生物的进化,都有重要意义。据图回答。
(1)图A所示动物通常生活在山间溪流附近,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 鳃 呼吸;成体的皮肤裸露,并且能分泌黏液,有 辅助呼吸 的功能。
(2)图B所示动物体表覆盖有 角质鳞片 ,能够保护身体内部结构,同时还有 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的功能,使其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3)从生殖角度看图 B 所示动物在陆地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使后代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考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1)鳃;辅助呼吸。
(2)角质鳞片;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3)B。
【分析】图中:A大鲵属于两栖动物,B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C中华鲟属于鱼类。
【解答】解:(1)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图A大鲵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属于两栖类动物。
(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爬行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图B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皮肤干燥,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蒸发,使其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3)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陆地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爬行动物用肺呼吸,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两栖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故答案为:(1)鳃;辅助呼吸。
(2)角质鳞片;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3)B。
【点评】熟知真正适应了陆地生活的动物具有适应陆地生活的呼吸方式和生殖发育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