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课题:第8课 西欧庄园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庄园生活,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帮助学生构建起西欧庄园存在的时空框架,了解其在中世纪西欧的历史时期和地理范围内的发展演变,使学生能够将西欧庄园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和理解;
2.史料实证:通过展示有关西欧庄园的文献资料、图片、地图等,培养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史料来论证西欧庄园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特点;
3.历史解释:指导学生对西欧庄园的性质、功能、地位等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西欧庄园在中世纪西欧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它与封建制度、城市兴起等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
4.唯物史观:引导学生认识到西欧庄园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与当时的封建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同时庄园制度的兴衰也反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5.家国情怀:通过对比中世纪西欧庄园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组织形式和社会结构,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文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重难点】
1.重点:西欧庄园的居民、土地和经济,西欧庄园的司法和庄园法庭。
2.难点:理解西欧庄园的性质和特点,认识西欧庄园在中世纪西欧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任务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38—40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完成西欧庄园档案。
名称 西欧庄园 特点 自给自足的 经济政治单位
时间 9世纪开始流行 11世纪遍布欧洲 地点 西欧乡村 (选填城市、乡村)
拥有者 领主(国王、贵族、教会) 居民 佃户(自由民、农奴)
土地情况 领主保留经营的自营地,和佃户耕种但所有权属于领主的份地
生活情况 阅读41页知识拓展,完成课后活动1中的(1)(3)和课后活动2
2.课后活动1参考答案:(1)√(3)√;课后活动2参考答案:自给自足。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1.(2022·山东济南中考·17)下图中领主自营地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佃户份地是佃户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这种西欧农业经济组织是
A.庄园 B.城市 C.大学 D.教会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领主自营地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佃户份地是佃户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结合所学可知,这种西欧农业经济组织是庄园。在领主的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庄园的耕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自营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庄园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共同使用。故选A项;城市、大学和教会和题干材料图片无关,排除B、C、D项。
2.(2024·西藏中考·14)9世纪开始,欧洲流行一种新的组织。它大小不一,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这种组织是
A.庄园 B.工场 C.农场 D.城市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结合所学可知,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正是庄园的显著特点,庄园9世纪开始在欧洲流行开来,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均符合题意描述,故选A项;工场指的应是手工工场,这与手工业有关,与题意描述不符,排除B项;农场指的应是租地农场,它的产品推向市场,与题意中“自给自足”的描述不符,排除C项;欧洲城市从10世纪起开始复苏或兴起,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D项。
3.【历史解释】(2024·安徽中考·12)中世纪西欧庄园中有擅长各种工作的人,如木匠、铁匠、金银匠、鞋匠、渔民等,庄园里所需要的绝大多数生产工具和日常用具都是由农奴生产制造的。这反映出当时的西欧庄园
A.自给自足特征明显 B.农奴生活质量较高
C.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奢靡浪费之风盛行
【答案】A
【解析】据题干信息“中世纪西欧庄园中有擅长各种工作的人”“庄园里……生产工具和日常用具都是由农奴生产制造的”可知,西欧庄园内部能基本上自给自足,反映了庄园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故选A项;“庄园里……生产工具和日常用具都是由农奴生产制造的”反映了农奴从事繁杂的劳动,地位低下,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农奴与庄园主的阶级矛盾尖锐,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自给自足,未涉及奢靡浪费的相关状况,排除D项。
4.【唯物史观】(2024·湖南中考·13)9世纪起,法兰克盛行庄园制。农奴须自带工具无偿耕种领主自营地,一般每周3天,农忙时增加,农奴还得向领主献纳贡物和缴纳捐税。这反映了法兰克的庄园
A.采用罗马奴隶制进行生产 B.存在领主对农奴的剥削
C.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中心 D.通过劳动惩罚违法行为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9世纪起,法兰克盛行庄园制……向领主献纳贡物和缴纳捐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庄园里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存在领主对农奴的剥削,故选B项;法兰克的庄园没有采用罗马奴隶制进行生产,而是用农奴进行生产,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农奴对领主的各项义务,没有涉及法兰克的庄园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中心,排除C项;在庄园里惩罚违法行为一般是缴纳罚金,不是通过劳动进行惩罚,排除D项。
5.【历史解释】(2022·山东青岛中考·29)西欧中世纪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庄园里。有人说,那时的老百姓可能对国界毫无概念,但对村界一清二楚。材料反映了西欧庄园的特点是
A.等级制度森严 B.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封建制度解体 D.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答案】D
【解析】在领主统治下,西欧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故选D项;题干材料不能说明西欧庄园等级制度森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B项;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封建制度解体不准确,排除C项。
学习任务二、庄园法庭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40—41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西欧庄园具有司法权,其具体表现在庄园设有庄园法庭。
2.庄园法庭的作用是:(1)维护庄园公共秩序;(2)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历史解释)
3.庄园法庭开庭时间、地点不固定,也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一般由领主或领主管家主持,通常以处罚金为惩罚手段。
4.判断课后活动一题二说法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2)√。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6.【历史解释】(2023·甘肃兰州中考·21)13世纪的西欧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这个记录说明庄园具有
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监督权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结合题干信息“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被罚款6便士”等信息可知,这是庄园对佃户的行为失范的处罚,体现了庄园法庭在行使司法权。因此题干内容反映了西欧中世纪庄园具有司法权,故选C项;行政权主要体现于领导机关对一定领域内的决策权,包括决策、指挥、管理、协调等,题干中并未反映出来,排除A项;立法权主要是指制定法律的权利,题干中并未显示庄园具有立法权,排除B项;监督权是指对于行政活动的检查和监督,题干中没有提到庄园法庭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排除D项。
7.(2022·四川资阳中考·11)西欧庄园设有庄园法庭,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等。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A.庄园法庭是维护领主利益的工具 B.庄园法庭行使国家最高司法权力
C.庄园法庭意在维护公共秩序 D.封建君主对农奴实行专制统治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解读题干材料可知,庄园法庭要求佃户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且强制要求庄园的人使用领主的磨坊,这说明庄园法庭是维护领主利益的工具,故选A项;庄园法庭的设立表明庄园具有司法权,但它行使的不是国家最高司法权力,排除B项;从材料内容可知,庄园法庭主要维护领主利益,而不是公共秩序,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只是庄园法庭对领主利益的维护,无法从中看出欧洲的封建君主们对农奴实行专制统治,排除D项。
8.(2023·广东中考·22)1287年,西欧某庄园的庄头将一名农奴带到庄园法庭,指控他装病拒服劳役,但农奴不承认,法庭调查后证实,庄头出于宿怨伪造了事实,故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据此可知,庄园法庭
A.危及了领主人身安全 B.扩大了城市的自主权
C.加速了市民阶层形成 D.有利于维护庄园秩序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庄头出于宿怨伪造了事实,故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表明庄园法庭对违法公共规则的行为进行处理,结合所学可知,庄园法庭起到维护庄园秩序的作用,故选D项;“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不代表危及领主人身安全,排除A项;庄园法庭的审判不会扩大城市的自主权,排除B项;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市民阶级的兴起,排除C项。
9.(2022·湖北宜昌中考·36)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下列符合庄园佃户生活情景的是
A.无需缴纳“什一税” B.通过庄园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
C.免费使用领主的磨坊 D.无需为领主提供劳役
【答案】B
【解析】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庄园设有庄园法庭,佃户之间的纠纷都可以通过庄园法庭来进行审理,B项符合题意,故选B项;佃户需要向教会缴纳“什一税”,排除A项;佃户使用领主的磨坊必须缴纳使用费,排除C项;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排除D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课题:第8课 西欧庄园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庄园生活,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帮助学生构建起西欧庄园存在的时空框架,了解其在中世纪西欧的历史时期和地理范围内的发展演变,使学生能够将西欧庄园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和理解;
2.史料实证:通过展示有关西欧庄园的文献资料、图片、地图等,培养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史料来论证西欧庄园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特点;
3.历史解释:指导学生对西欧庄园的性质、功能、地位等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西欧庄园在中世纪西欧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它与封建制度、城市兴起等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
4.唯物史观:引导学生认识到西欧庄园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与当时的封建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同时庄园制度的兴衰也反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5.家国情怀:通过对比中世纪西欧庄园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组织形式和社会结构,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文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重难点】
1.重点:西欧庄园的居民、土地和经济,西欧庄园的司法和庄园法庭。
2.难点:理解西欧庄园的性质和特点,认识西欧庄园在中世纪西欧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任务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38—40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完成西欧庄园档案。
名称 西欧庄园 特点 的 经济政治单位
时间 9世纪开始流行 11世纪遍布欧洲 地点 西欧 (选填城市、乡村)
拥有者 领主(国王、贵族、教会) 居民 佃户(自由民、农奴)
土地情况 领主保留经营的自营地,和佃户耕种但所有权属于领主的份地
生活情况 阅读41页知识拓展,完成课后活动1中的(1)(3)和课后活动2
2.课后活动1答案:(1) (3) ;课后活动2答案: 。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1.(2022·山东济南中考·17)下图中领主自营地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佃户份地是佃户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这种西欧农业经济组织是
A.庄园 B.城市 C.大学 D.教会
2.(2024·西藏中考·14)9世纪开始,欧洲流行一种新的组织。它大小不一,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这种组织是
A.庄园 B.工场 C.农场 D.城市
3.【历史解释】(2024·安徽中考·12)中世纪西欧庄园中有擅长各种工作的人,如木匠、铁匠、金银匠、鞋匠、渔民等,庄园里所需要的绝大多数生产工具和日常用具都是由农奴生产制造的。这反映出当时的西欧庄园
A.自给自足特征明显 B.农奴生活质量较高
C.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奢靡浪费之风盛行
4.【唯物史观】(2024·湖南中考·13)9世纪起,法兰克盛行庄园制。农奴须自带工具无偿耕种领主自营地,一般每周3天,农忙时增加,农奴还得向领主献纳贡物和缴纳捐税。这反映了法兰克的庄园
A.采用罗马奴隶制进行生产 B.存在领主对农奴的剥削
C.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中心 D.通过劳动惩罚违法行为
5.【历史解释】(2022·山东青岛中考·29)西欧中世纪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庄园里。有人说,那时的老百姓可能对国界毫无概念,但对村界一清二楚。材料反映了西欧庄园的特点是
A.等级制度森严 B.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封建制度解体 D.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学习任务二、庄园法庭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40—41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西欧庄园具有司法权,其具体表现在庄园设有 。
2.庄园法庭的作用是:(1)维护庄园公共秩序;(2)既维护了 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 。(历史解释)
3.庄园法庭开庭时间、地点不固定,也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一般由领主或领主管家主持,通常以处 为惩罚手段。
4.判断课后活动一题二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2) 。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6.【历史解释】(2023·甘肃兰州中考·21)13世纪的西欧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这个记录说明庄园具有
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监督权
7.(2022·四川资阳中考·11)西欧庄园设有庄园法庭,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等。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A.庄园法庭是维护领主利益的工具 B.庄园法庭行使国家最高司法权力
C.庄园法庭意在维护公共秩序 D.封建君主对农奴实行专制统治
8.(2023·广东中考·22)1287年,西欧某庄园的庄头将一名农奴带到庄园法庭,指控他装病拒服劳役,但农奴不承认,法庭调查后证实,庄头出于宿怨伪造了事实,故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据此可知,庄园法庭
A.危及了领主人身安全 B.扩大了城市的自主权
C.加速了市民阶层形成 D.有利于维护庄园秩序
9.(2022·湖北宜昌中考·36)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下列符合庄园佃户生活情景的是
A.无需缴纳“什一税” B.通过庄园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
C.免费使用领主的磨坊 D.无需为领主提供劳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5—2026 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课题:第 8 课 西欧庄园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庄园生活,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帮助学生构建起西欧庄园存在的时空框架,了解其在中世纪西欧的历史时
期和地理范围内的发展演变,使学生能够将西欧庄园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和理解;
2.史料实证:通过展示有关西欧庄园的文献资料、图片、地图等,培养学生对史料的解
读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史料来论证西欧庄园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特点;
3.历史解释:指导学生对西欧庄园的性质、功能、地位等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学生能够
深入理解西欧庄园在中世纪西欧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它与封建制度、城市兴起等历史
现象之间的关系;
4.唯物史观:引导学生认识到西欧庄园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与当时的封建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同时庄园制度的兴衰也反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
作用;
5.家国情怀:通过对比中世纪西欧庄园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组织形式和社会结构,使
学生认识到不同文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意识和民族
自豪感。
【重难点】
1.重点:西欧庄园的居民、土地和经济,西欧庄园的司法和庄园法庭。
2.难点:理解西欧庄园的性质和特点,认识西欧庄园在中世纪西欧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任务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 38—40 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完成西欧庄园档案。
第 1 页 共 4 页
的
名称 西欧庄园 特点
经济政治单位
9 世纪开始流行 西欧
时间 地点
11 世纪遍布欧洲 (选填城市、乡村)
拥有者 领主(国王、贵族、教会) 居民 佃户(自由民、农奴)
土地情况 领主保留经营的自营地,和佃户耕种但所有权属于领主的份地
生活情况 阅读 41 页知识拓展,完成课后活动 1 中的(1)(3)和课后活动 2
2.课后活动 1 答案:(1) (3) ;课后活动 2 答案: 。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1.(2022·山东济南中考·17)下图中领主自营地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佃户份
地是佃户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这种西欧农业经济组织是
A. 庄园 B. 城市 C.大学 D.教会
2.(2024·西藏中考·14)9 世纪开始,欧洲流行一种新的组织。它大小不一,耕地由领
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这种组织是
A. 庄园 B. 工场 C.农场 D.城市
3.【历史解释】(2024·安徽中考·12)中世纪西欧庄园中有擅长各种工作的人,如木
匠、铁匠、金银匠、鞋匠、渔民等,庄园里所需要的绝大多数生产工具和日常用具都是
由农奴生产制造的。这反映出当时的西欧庄园
A. 自给自足特征明显 B.农奴生活质量较高
C.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 奢靡浪费之风盛行
4.【唯物史观】(2024·湖南中考·13)9 世纪起,法兰克盛行庄园制。农奴须自带工具
无偿耕种领主自营地,一般每周 3 天,农忙时增加,农奴还得向领主献纳贡物和缴纳捐
第 2 页 共 4 页
税。这反映了法兰克的庄园
A. 采用罗马奴隶制进行生产 B.存在领主对农奴的剥削
C.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中心 D. 通过劳动惩罚违法行为
5.【历史解释】(2022·山东青岛中考·29)西欧中世纪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绝大部
分人口居住在庄园里。有人说,那时的老百姓可能对国界毫无概念,但对村界一清二楚。
材料反映了西欧庄园的特点是
A. 等级制度森严 B.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封建制度解体 D.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学习任务二、庄园法庭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 40—41 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西欧庄园具有司法权,其具体表现在庄园设有 。
2.庄园法庭的作用是:(1)维护庄园公共秩序;(2)既维护了 的利益,也在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 。(历史解释)
3.庄园法庭开庭时间、地点不固定,也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一般由领主或领主管家主
持,通常以处 为惩罚手段。
4.判断课后活动一题二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2) 。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6.【历史解释】(2023·甘肃兰州中考·21)13 世纪的西欧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
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被罚款 6 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
款 6 便士。这个记录说明庄园具有
A. 行政权 B. 立法权 C.司法权 D.监督权
7.(2022·四川资阳中考·11)西欧庄园设有庄园法庭,13 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
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 6 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
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 20 先令等。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A. 庄园法庭是维护领主利益的工具 B.庄园法庭行使国家最高司法权力
C.庄园法庭意在维护公共秩序 D. 封建君主对农奴实行专制统治
第 3 页 共 4 页
8.(2023·广东中考·22)1287 年,西欧某庄园的庄头将一名农奴带到庄园法庭,指控
他装病拒服劳役,但农奴不承认,法庭调查后证实,庄头出于宿怨伪造了事实,故以诬
告罪对其处以罚款。据此可知,庄园法庭
A. 危及了领主人身安全 B.扩大了城市的自主权
C.加速了市民阶层形成 D. 有利于维护庄园秩序
9.(2022·湖北宜昌中考·36)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下列符合庄园佃
户生活情景的是
A. 无需缴纳“什一税” B.通过庄园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
C.免费使用领主的磨坊 D. 无需为领主提供劳役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