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任务型教学】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任务型教学】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2 20:40:3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课题: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封君封臣制、基督教的传播,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引导学生构建起公元1世纪以来基督教兴起与发展以及法兰克王国兴起发展、鼎盛与分裂的时间表,并能够将其置于当时欧洲的空间背景下,理解其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地理环境对其的影响。
2.史料实证:能通过《圣经》、法兰克王国时期的法令文书、学者著作等史料,培养学生分析、解读史料以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3.历史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基督教兴起的背景、教义及其在欧洲社会的传播与影响,解释法兰克王国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采邑制改革的意义等历史现象和问题。
4.唯物史观:通过学习法兰克王国的兴衰历程,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5.家国情怀:认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对比中国与西方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差距,了解中国古代的辉煌发达与先进。
【重难点】
1.重点:基督教的兴起,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历程,封君封臣制度。
2.难点:认识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学习任务一、基督教的兴起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32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完成基督教(与佛教对比)档案。(时空观念)
宗教 基督教 佛教
时间 公元1世纪 公元前6世纪
地点 亚洲巴勒斯坦地区 亚洲,南亚、古印度
创始人 耶稣 释迦摩尼
主张 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发展 4世纪末成为罗马国教 ——
2.借助AI了解基督教对欧洲文明的影响。(历史解释)
我准备这样问AI:面向初中生讲述一下基督教对欧洲文明的影响,尽量控制在100字到200字之间,简单清晰明了,语言通俗易懂。
AI给我的回答是:基督教对欧洲文明影响深远。在思想上,它成为欧洲人的重要精神信仰,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像 “爱人如己” 等教义深入人心。在政治方面,罗马教会曾权势极大,与世俗王权相互影响,例如查理曼大帝由教皇加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洲政治格局。在文化艺术上,许多经典作品都以基督教为主题,如但丁的《神曲》,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堂也是其影响的体现,推动了欧洲文化艺术的发展。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1.(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16)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某同学用引擎搜索关键词“1世纪”“耶稣”“救世主”等,他查找到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某同学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了“1世纪”“耶稣”“救世主”等几个关键词,他可能在学习基督教。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B符合题意。A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2.【历史解释】(2024·山东滨州中考·18)“欧洲一体化有着深远的文化思想渊源。二战后,几千年来的统一梦想逐步付诸于实践。”这里的“文化思想渊源”是
A.西欧中世纪大学教育 B.西欧中世纪封君封臣和庄园制度
C.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 D.古罗马文化和基督教
【答案】D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人普遍认为,欧洲原本是一个统一整体,各国文明皆发端于古希腊罗马文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统一的欧洲才分崩离析,兵连祸结。他们一直都在谋求重建一个欧洲大帝国,实现宗教、文化、政治和经济等领域的全面统一。15世纪宗教改革之前,西欧一直都存在着共同的宗教信仰—罗马天主教。罗马教会的神权政治形成了一个基督教文化的统一体,基督教文化几乎成了欧洲文化的同义词。中世纪的西欧人在一种统一的基督教文化中生活,依靠宗教和文化的纽带相联系,形成一个统一体,故选D项;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但题干中的“文化思想渊源”指的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影响和基督教的信仰,不是西欧中世纪大学教育,排除A项;西欧中世纪封君封臣和庄园制度与文化思想无关,排除B项;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主要影响西亚和北非,对欧洲影响不大,排除C项。
3.【历史解释】中世纪,基督教成为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保存者,《新约》中的许多故事是希腊罗马古代神话的翻版;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这孕育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据此可知,基督教
A.垄断了欧洲的教育和科学思维 B.与科学殊途同归
C.实现了神权和世俗文化的和解 D.传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
【答案】D
【解析】题干指出中世纪基督教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新约》故事借鉴希腊罗马神话,经院哲学构建基督教理论并孕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这体现了基督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故选D项;中世纪教会虽主导教育,但科学思维在文艺复兴后独立发展,教会曾阻碍科学如伽利略事件,并非垄断,排除A项;基督教与科学本质不同,历史上冲突频发如哥白尼理论被压制,并非殊途同归,排除B项;中世纪神权与世俗文化矛盾深重,如宗教裁判所镇压异端,未实现和解,排除C项。
4.【历史解释】在欧洲人眼里,地球的真实构成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座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造成当时地图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缺乏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了解 B.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据支配地位
C.中西方当时从未有过任何的联系 D.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异常缓慢
【答案】B
【解析】提取题干关键信息“欧洲”“神秘”“中心为耶路撒冷”,结合所学知识,耶路撒冷是基督教诞生的地方,宗教亦具有“神秘”色彩,题干所述当时中世纪的欧洲地图形状以耶路撒冷为中心,充分反映了宗教在中世纪欧洲社会中的主导地位与强大影响力,故选B项;中世纪的欧洲对世界其他地区缺乏了解是造成其地图形状的原因之一,但因基督教在精神领域的统治地位,即使欧洲人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也会被宗教信仰和观点所驱动,排除A项;历史上中西方的交流早在中世纪之前就已经开始,对于中世纪地图形状的影响不大,排除C项;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异常缓慢,与地图的形状“以耶路撒冷为中心”没有必然联系,因为“以耶律撒冷为中心”的主要因素是宗教,而非经济,排除D项。
学习任务二、法兰克王国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32—33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完成法兰克王国档案。(时空观念)
名称:法兰克王国 创立者:克洛维 民族:日耳曼人
时间:481年 疆域(地点):位于西欧,克洛维去世时疆域已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
统治措施 (1)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2)保留罗马大地主土地(维护既得利益者),同时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无偿赐给教会和部下(以无主土地收买人心)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5.(2025·广州中考·20)中世纪是欧洲的重要历史时期,将欧洲带入中世纪的是
A.苏美尔人 B.印第安人 C.日耳曼人 D.斯巴达人
【答案】C
【解析】日耳曼人于公元5世纪入侵西罗马帝国,导致其在476年灭亡,这一事件标志着欧洲古典时代结束并开启中世纪,故选C项;苏美尔人是公元前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居民,其文明早于中世纪且位于中东,与欧洲无关,排除A项;印第安人是美洲原住民,15世纪前与欧洲隔绝,未参与欧洲历史进程,排除B项;斯巴达人属于古希腊城邦,主要活动在公元前如希波战争时期,与中世纪时间相隔千年,排除D项。
6.(2020·贵州遵义·37)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众多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它的建立者是
A.屋大维 B.凯撒 C.穆罕默德 D.克洛维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国家,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克洛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故选D项;屋大维、凯撒是古罗马领导人,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创始人,均与“建立法兰克王国”无关,排除A.B.C项。
7.(2022·江苏镇江中考·17)日耳曼人克洛维要求他的臣民都成为天主教徒,他和他的三千名士兵一同皈依了基督教。尽管他在征服过程中的残暴和背信弃义暴露无遗,但主教仍对他大加赞赏。凭借教会的支持,克洛维
A.巩固了法兰克王国 B.建立了查理曼帝国
C.征服了拜占庭帝国 D.强化了幕府的统治
【答案】A
【解析】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为稳固自己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这样就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因此,克洛维利用基督教巩固了法兰克王国的统治,故选A项;查理曼帝国的建立者是查理,排除B项;征服了拜占庭帝国是奥斯曼,排除C项;幕府统治是日本古代政治体制,排除D项。
学习任务三、封君与封臣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34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西欧的封君封臣制与我国古代西周的分封制很像。西欧这一制度的纽带是土地的封制,其本质是封建制度,所以实行这一制度的欧洲处于封建社会。(唯物史观)
2.封君赐予封臣土地,接受土地的封臣必须效忠封君,无偿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则必须保护封臣。这表明封君封臣制的特点是权利义务交织,有一定的契约意义。(历史解释)
3.下图表明,封君与封臣制的另一特点是有着严格的等级性。(历史解释)
4.翻到37页,如何理解课后活动2“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可以借助AI的帮助哟。(时空观念)
我准备这样问AI:结合西欧中世纪实行的封君封臣制,如何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一句话 面向初中生作答,尽量控制在 100 字到 200 字之间,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了。
AI给我的回答是:这句话说的是中世纪西欧分封的规矩。比如国王把土地分给大贵族(封臣),大贵族又把土地分给小贵族(自己的封臣)。这时,小贵族只听大贵族的话,对国王没义务。就像你借笔给同桌,同桌再借给别人,那个人不用直接还你——每个附庸只对直接分封自己的上级负责,不管更上面的人。
5.完成36页课后活动1中的(2)—(4)的判断题。
我的答案:(2) √ (3) × (4) ×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8.(2025·新疆中考·12)某学校戏剧社团正在排演课本剧。有同学看到如下场景,据此判断剧中
人物1:(解下所佩武器,脱帽,下跪,把双手放到人物2合拢的手掌中)阁下,我是您的人了。(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 人物2:(拉起人物1,亲吻他的脸颊,宣誓)我会保护你。(将一把宝剑交给人物1)
A.人物分别是领主、佃户 B.人物关系以血缘为纽带
C.人物正式结成契约关系 D.场景出现在罗马共和国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欧中世纪的封君封臣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人物1解下武器、下跪、将手放于人物2手中并宣誓效忠,人物2宣誓保护并授予宝剑等场景,都是中世纪欧洲封君封臣制下结成契约关系的典型表现,所以剧中人物正式结成契约关系,故选C项;佃户指耕种土地的农民,不参与此类军事效忠仪式,材料中人物1解武器行为表明其身份为战士、骑士或封臣,排除A项;中世纪欧洲封君封臣关系以土地为纽带,不是以血缘为纽带,排除B项;罗马共和国时期未形成封君封臣制,该制度出现于中世纪欧洲,排除D项。
9.(2025·广西中考·13)一个贵族通常也是一名骑马仗剑的骑士,他的天职就是作为军事附庸而为其领主作战,尽管他本人也是拥有众多附庸的封建主。与此现象相关联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 B.日本大化改新
C.西欧封建制度 D.俄国1861年改革
【答案】C
【解析】题干描述贵族作为骑马仗剑的骑士,既是领主的军事附庸又拥有自己的附庸,这体现了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特征,即封君封臣制下骑士效忠领主换取采邑,自己也可能成为领主,故选C项;雅典民主政治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以公民大会为核心的直接民主,没有封建附庸关系,排除A项;日本大化改新是7世纪中期仿效唐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削弱世袭贵族,与封建附庸制不符,排除B项;俄国1861年改革是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现代化举措,解放农奴而非强化封建军事义务,排除D项。
10.(2024·湖南长沙中考·8)“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材料描述的是
A.家庭奴隶制 B.种姓制 C.分封制 D.封君封臣制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涉及的是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封君封臣制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具有严格的等级性,层层分封,逐级保护,故选D项;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种姓制度属于古印度,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西周实行分封制,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11.“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马特改变了墨洛温朝的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办法,开始实行采邑分封。”这种变化有利于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基督教的向外传播
C.加强法兰克的军事力量 D.罗马帝国的迅速扩张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可知,马特改革采邑制的最重要变化是把土地无偿赏赐改变为有条件的土地分封,使得封臣必须为封君服兵役,这就直接加强了法兰克的军事力量,提高了国家的整体防御和进攻能力,故选C项;采邑制度下的封臣仍然在其封地内享有较大的独立性,实际上加剧了地方割据,不利于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国内采邑制度的变化,与基督教的传播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罗马帝国此时早已分裂并衰败,且材料讨论的是法兰克王国,与罗马帝国无关,排除D项。
12.封君对封臣要尽一些义务或责任,如要维持封臣的生计,确保封臣对土地财产的享有,保护封臣的人身安全;而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保证封君安全,不能疏于防卫,不能随意反叛,不能加害封君的身体和财产。由此可知,西欧封君与封臣之间
A.等级界限森严 B.义务相互对等 C.权利义务交织 D.关系平等互利
【答案】C
【解析】题干指出封君需为封臣提供生计保障、土地权益及人身保护,而封臣则要效忠封君、履行防卫义务、禁止反叛与侵害,这体现了双方均需承担特定责任并享有相应权利,权利义务相互关联,故选C项;等级森严强调上下级隔离,但材料重点在于双方互动而非等级固化,排除A项;封君提供土地与保护,封臣提供军事效忠,内容不同且不完全对等,排除B项;封君与封臣存在依附关系,地位并不平等,排除D项。
13.有学者指出,中世纪时的西欧,封臣行臣服礼和宣誓效忠后,封君封臣关系就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忠诚与否的关系,而是有了深刻的经济内涵。该学者重在表明
A.封君无权管辖自己封臣的封臣 B.封臣对封君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C.土地封赐是封君封臣制的纽带 D.封君封臣制有着严格的等级性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经济内涵”联系所学可知,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11世纪,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故选C项;封君无权管辖自己封臣的封臣说法虽然正确,但不是封君封臣制度的经济内涵,排除A项;封臣对封君要履行相应的义务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封君封臣制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说法正确,是政治方面的内涵,不是经济内涵,排除D项。。
学习任务四、查理曼帝国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35—36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查理曼帝国指的是查理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
2.查理继承克洛维为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其重要措施是实行什一税,使教会变得富有强。(历史解释)
3.800年,罗马教皇为查理加冕,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这表明教权逐渐凌驾于王权之上。(历史解释)
4.如下图所示,800年前后的查理曼帝国是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占据着今天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时空观念)
5.在文化上,查理曼重视学习与教育,使欧洲出现了加洛林文艺复兴。
6.如下图所示,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如今德意志、法兰西、意三个国家的雏形。(时空观念)
(二)归纳总结:综合本课所学,完成基督教发展与法兰克王国兴衰时间表。(时空观念)
时间 事件
基督教发展 法兰克王国兴衰
1世纪 基督教创立
4世纪 成为罗马国教,促进了基督教传播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481年 克洛维皈依基督教,鼓励基督教发展 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8世纪前期 改革土地分封形式 形成封君封存制
8世纪 查理实行“什一税” 使得基督教会富有,势力越来越大 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 开始扩张
800年 教权凌驾于王权 罗马教皇为查理加冕
814年 查理曼去世
843年 查理曼帝国分裂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14.(2021·湖北黄石中考·33)814年查理曼去世后,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后形成三个国家的雏形分别是
A.法兰西 英格兰 意大利 B.德意志 法兰西 英格兰
C.德意志 法兰西 意大利 D.德意志 意大利 英格兰
【答案】C
【解析】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查理曼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故C正确,A.B.D排除。
15.(2025·河南·15)作为法兰克王国国王,他十分重视传承古典文化。在其推动下,出现了“加洛林文艺复兴”。他是
A.伯里克利 B.亚历山大大帝 C.查理大帝 D.查士丁尼一世
【答案】C
【解析】查理大帝作为法兰克王国国王,大力提倡古典文化复兴,推动教育、艺术和抄写古籍,直接促成加洛林文艺复兴,故选C项;伯里克利是古希腊雅典领袖,公元前5世纪推动民主与文化发展,与法兰克王国无关,排除A项;亚历山大大帝是马其顿国王,公元前4世纪征服欧亚,与法兰克王国无关,排除B项;查士丁尼一世是东罗马皇帝,6世纪以法律改革著称,未推动加洛林文艺复兴,排除D项。
16.如图是与欧洲某国家演变有关的思维导图。其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国家或王朝分别是
A.拜占庭帝国、查理曼帝国、德意志
B.亚历山大帝国、奥斯曼帝国、德意志
C.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英吉利
D.亚历山大帝国、查理曼帝国、英吉利
【答案】A
【解析】根据欧洲国家演变的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应是拜占庭帝国、查理曼帝国、德意志。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许多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在法兰克王国的基础上,查理大帝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称为查理曼帝国,843 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故选A项;亚历山大帝国在公元前4世纪建立并灭亡,早于罗马帝国,排除B项、D项;奥斯曼帝国存在时间是公元13世纪末到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17.法兰克国王查理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征收“什一税”,教会因此变得富有起来,势力越来越大;教皇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对以上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基督教会在欧洲权力至高无上 B.教权和王权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C.法兰克王国依靠教会力量而崛起 D.教皇和查理是封君封臣的关系
【答案】B
【解析】从材料“法兰克国王查理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教会因此变得......势力越来越大”,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法兰克国王回依基督教,支持基督教的发展,而作为回报,“教皇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可以得出国王和教会相互利用,相互勾结,故选B项;材料体现的是国王和教会相互利用,在法兰克王国,基督教会的权利不是至高无上的,受到王权的限制,排除A项;法兰克王国依靠教会力量而崛起,但不是材料表达的意图,说法片面,排除C项;教皇和查理不是封君封臣的关系,排除D项。
18.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对比下列人物,找出二者的共同点
克洛维 查理大帝
①二者都推动了基督教的发展 ②二者都是法兰克王国的国王
③二者都实行封君封臣制 ④二者都是日耳曼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克洛维和查理的共同点。结合所学可知, 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推动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征收“什一税”,使教会变得富有强大,二者都推动了基督教的发展,故①正确;克洛维是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查理在8世纪时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故②正确;克洛维在481年建立法兰克王国,他统治时期还没有确立封君封臣制,封君封臣制确立于8世纪前期,故③错误;法兰克王国是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的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国王克洛维和查理都是日耳曼人,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19.下列关于法兰克王国演变的历史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②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③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
④某年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加冕
A.②③①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①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②481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③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形成封君封臣制度;④800年,教皇为查理加冕,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选择B项符合题意。
20.(2019·湖南长沙·19)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法兰克王国
A.国王查理统治时期的版图与罗马帝国相当
B.实行限制基督教的政策
C.国王与下属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关系
D.分裂后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英国的雏形
【答案】C
【解析】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因此,本题选择C。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5—2026 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课题:第 7 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封君封臣制、基督教的传播,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引导学生构建起公元 1 世纪以来基督教兴起与发展以及法兰克王国兴起发
展、鼎盛与分裂的时间表,并能够将其置于当时欧洲的空间背景下,理解其发展的历史脉络
和地理环境对其的影响。
2.史料实证:能通过《圣经》、法兰克王国时期的法令文书、学者著作等史料,培养学
生分析、解读史料以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3.历史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基督教兴起的背景、教义及其在欧洲社会的传播与影响,解
释法兰克王国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采邑制改革的意义等历史现象和问题。
4.唯物史观:通过学习法兰克王国的兴衰历程,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
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5.家国情怀:认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对比中国与西方进入
封建社会的时间差距,了解中国古代的辉煌发达与先进。
【重难点】
1.重点:基督教的兴起,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历程,封君封臣制度。
2.难点:认识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学习任务一、基督教的兴起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 32 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完成基督教(与佛教对比)档案。(时空观念)
宗教 基督教 佛教
时间 公元 世纪 公元 世纪
地点 亚洲 地区 亚洲,南亚、古印度
创始人 释迦摩尼
主张 忍受 ,死后升入天堂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发展 世纪末成为罗马国教 ——
第 1 页 共 8 页
2.借助 AI 了解基督教对欧洲文明的影响。(历史解释)
我准备这样问 AI:

AI 给我的回答是: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1.(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16)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社会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某同学用引擎搜索关键词“1 世纪”“耶稣”“救世主”等,他查找
到的宗教是
A. 佛教 B. 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2.【历史解释】(2024·山东滨州中考·18)“欧洲一体化有着深远的文化思想渊源。
二战后,几千年来的统一梦想逐步付诸于实践。”这里的“文化思想渊源”是
A. 西欧中世纪大学教育 B.西欧中世纪封君封臣和庄园制度
C.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 D. 古罗马文化和基督教
3.【历史解释】中世纪,基督教成为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保存者,《新约》中的许多故
事是希腊罗马古代神话的翻版;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这孕育了
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据此可知,基督教
A. 垄断了欧洲的教育和科学思维 B.与科学殊途同归
C.实现了神权和世俗文化的和解 D. 传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
4.【历史解释】在欧洲人眼里,地球的真实构成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
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座已知的
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造成当时地图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A. 欧洲缺乏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了解 B.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据支配地位
C.中西方当时从未有过任何的联系 D.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异常缓慢
学习任务二、法兰克王国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 32—33 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第 2 页 共 8 页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完成法兰克王国档案。(时空观念)
名称:法兰克王国 创立者: 民族:日耳曼人
疆域(地点):位于 ,克洛维去世时疆域已延伸至高卢南部
时间:481 年
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
(1)皈依 ,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统治措施 (2)保留罗马大地主土地(维护既得利益者),同时把原属罗马国有
的土地和无主土地 赐给教会和部下(以无主土地收买人心)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5.(2025·广州中考·20)中世纪是欧洲的重要历史时期,将欧洲带入中世纪的是
A. 苏美尔人 B. 印第安人 C.日耳曼人 D.斯巴达人
6.(2020·贵州遵义·37)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众多王国,被称
为“蛮族王国”。其中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它的建立者是
A. 屋大维 B. 凯撒 C.穆罕默德 D.克洛维
7.(2022·江苏镇江中考·17)日耳曼人克洛维要求他的臣民都成为天主教徒,他和他的
三千名士兵一同皈依了基督教。尽管他在征服过程中的残暴和背信弃义暴露无遗,但主
教仍对他大加赞赏。凭借教会的支持,克洛维
A. 巩固了法兰克王国 B.建立了查理曼帝国
C.征服了拜占庭帝国 D. 强化了幕府的统治
学习任务三、封君与封臣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 34 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西欧的封君封臣制与我国古代西周的分封制很像。西欧
这一制度的纽带是 的封赐,其本质是封建制度,故实行这一制度的欧洲处于 社
会。(唯物史观)
2.封君赐予封臣土地,接受土地的封臣必须效忠封君,无偿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封君则必须保护封臣。这表明封君封臣制的特点是 义务交织,有一定的 意
义。(历史解释)
第 3 页 共 8 页
3.下图表明,封君与封臣制的另一特点是有着严格的 性。(历史解释)
4.翻到 37 页,如何理解课后活动 2“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可以借助
AI 的帮助哟。(时空观念)
我准备这样问 AI:

AI 给我的回答是:

5.完成 36 页课后活动 1 中的(2)—(4)的判断题。
我的答案:(2) (3) (4)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8.(2025·新疆中考·12)某学校戏剧社团正在排演课本剧。有同学看到如下场景,据此
判断剧中
人物 1:(解下所佩武器,脱帽,下跪,把双手放到人物 2 合拢的手掌中)阁下,我是
您的人了。(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
人物 2:(拉起人物 1,亲吻他的脸颊,宣誓)我会保护你。(将一把宝剑交给人物 1)
A. 人物分别是领主、佃户 B.人物关系以血缘为纽带
C.人物正式结成契约关系 D. 场景出现在罗马共和国
第 4 页 共 8 页
9.(2025·广西中考·13)一个贵族通常也是一名骑马仗剑的骑士,他的天职就是作为军
事附庸而为其领主作战,尽管他本人也是拥有众多附庸的封建主。与此现象相关联的是
A. 雅典民主政治 B.日本大化改新
C.西欧封建制度 D. 俄国1861年改革
10.(2024·湖南长沙中考·8)“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材料描述的是
A. 家庭奴隶制 B. 种姓制 C.分封制 D.封君封臣制
11.“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
部下……马特改变了墨洛温朝的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办法,开始实行采邑分封。”这种变
化有利于
A.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基督教的向外传播
C.加强法兰克的军事力量 D. 罗马帝国的迅速扩张
12.封君对封臣要尽一些义务或责任,如要维持封臣的生计,确保封臣对土地财产的享有,
保护封臣的人身安全;而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保证封君安全,不能疏于防卫,不能随
意反叛,不能加害封君的身体和财产。由此可知,西欧封君与封臣之间
A. 等级界限森严 B. 义务相互对等 C.权利义务交织 D.关系平等互利
13.有学者指出,中世纪时的西欧,封臣行臣服礼和宣誓效忠后,封君封臣关系就不仅仅表
现为一种忠诚与否的关系,而是有了深刻的经济内涵。该学者重在表明
A. 封君无权管辖自己封臣的封臣 B.封臣对封君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C.土地封赐是封君封臣制的纽带 D. 封君封臣制有着严格的等级性
学习任务四、查理曼帝国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 35—36 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查理曼帝国指的是 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
2.查理继承克洛维为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其重要措施是实行 ,使教会变
得富有强。(历史解释)
3.800 年,罗马教皇为查理加冕,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这表明 逐渐凌驾于王
权之上。(历史解释)
4.如下图所示,800 年前后的查理曼帝国是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占据着今天 北
第 5 页 共 8 页
部、 北部和 西部的广大地区,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时
空观念)
5.在文化上,查理曼重视学习与教育,使欧洲出现了 。
6.如下图所示,843 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如今 、 、 三个
国家的雏形。(时空观念)
(二)归纳总结:综合本课所学,完成基督教发展与法兰克王国兴衰时间表。(时空观
念)
第 6 页 共 8 页
事件
时间
基督教发展 法兰克王国兴衰
世纪 基督教创立
4 世纪 成为罗马国教,促进了基督教传播
476 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481 年 克洛维皈依基督教,鼓励基督教发展 建立法兰克王国
改革土地分封形式
8世纪前期
形成 制
查理实行“ 税” 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
8 世纪
使得基督教会富有,势力越来越大 开始扩张
年 权凌驾于 权 罗马教皇为查理加冕
814 年 查理曼去世
年 查理曼帝国分裂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14.(2021·湖北黄石中考·33)814 年查理曼去世后,843 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后形
成三个国家的雏形分别是
A. 法兰西 英格兰 意大利 B.德意志 法兰西 英格兰
C.德意志 法兰西 意大利 D. 德意志 意大利 英格兰
15.(2025·河南·15)作为法兰克王国国王,他十分重视传承古典文化。在其推动下,出
现了“加洛林文艺复兴”。他是
A. 伯里克利 B. 亚历山大大帝 C.查理大帝 D.查士丁尼一世
16.如图是与欧洲某国家演变有关的思维导图。其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国家或王朝分别是
A. 拜占庭帝国、查理曼帝国、德意志
B.亚历山大帝国、奥斯曼帝国、德意志
C.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英吉利
第 7 页 共 8 页
D. 亚历山大帝国、查理曼帝国、英吉利
17.法兰克国王查理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征收“什一税”,教会因此变得富有起来,
势力越来越大;教皇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对以上材料认
识最准确的是
A. 基督教会在欧洲权力至高无上 B.教权和王权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C.法兰克王国依靠教会力量而崛起 D. 教皇和查理是封君封臣的关系
18.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对比下列人物,找出二者的共同点
克洛维 查理大帝
①二者都推动了基督教的发展 ②二者都是法兰克王国的国王
③二者都实行封君封臣制 ④二者都是日耳曼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下列关于法兰克王国演变的历史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②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③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
④某年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加冕
A. ②③①④ B. 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20.(2019·湖南长沙·19)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法兰克王国
A. 国王查理统治时期的版图与罗马帝国相当
B.实行限制基督教的政策
C.国王与下属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关系
D. 分裂后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英国的雏形
第 8 页 共 8 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课题: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封君封臣制、基督教的传播,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引导学生构建起公元1世纪以来基督教兴起与发展以及法兰克王国兴起发展、鼎盛与分裂的时间表,并能够将其置于当时欧洲的空间背景下,理解其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地理环境对其的影响。
2.史料实证:能通过《圣经》、法兰克王国时期的法令文书、学者著作等史料,培养学生分析、解读史料以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3.历史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基督教兴起的背景、教义及其在欧洲社会的传播与影响,解释法兰克王国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采邑制改革的意义等历史现象和问题。
4.唯物史观:通过学习法兰克王国的兴衰历程,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5.家国情怀:认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对比中国与西方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差距,了解中国古代的辉煌发达与先进。
【重难点】
1.重点:基督教的兴起,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历程,封君封臣制度。
2.难点:认识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学习任务一、基督教的兴起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32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完成基督教(与佛教对比)档案。(时空观念)
宗教 基督教 佛教
时间 公元 世纪 公元 世纪
地点 亚洲 地区 亚洲,南亚、古印度
创始人 释迦摩尼
主张 忍受 ,死后升入天堂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发展 世纪末成为罗马国教 ——
2.借助AI了解基督教对欧洲文明的影响。(历史解释)
我准备这样问AI:

AI给我的回答是: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1.(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16)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某同学用引擎搜索关键词“1世纪”“耶稣”“救世主”等,他查找到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2.【历史解释】(2024·山东滨州中考·18)“欧洲一体化有着深远的文化思想渊源。二战后,几千年来的统一梦想逐步付诸于实践。”这里的“文化思想渊源”是
A.西欧中世纪大学教育 B.西欧中世纪封君封臣和庄园制度
C.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 D.古罗马文化和基督教
3.【历史解释】中世纪,基督教成为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保存者,《新约》中的许多故事是希腊罗马古代神话的翻版;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这孕育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据此可知,基督教
A.垄断了欧洲的教育和科学思维 B.与科学殊途同归
C.实现了神权和世俗文化的和解 D.传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
4.【历史解释】在欧洲人眼里,地球的真实构成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座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造成当时地图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缺乏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了解 B.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据支配地位
C.中西方当时从未有过任何的联系 D.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异常缓慢
学习任务二、法兰克王国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32—33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完成法兰克王国档案。(时空观念)
名称:法兰克王国 创立者: 民族:日耳曼人
时间:481年 疆域(地点):位于 ,克洛维去世时疆域已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
统治措施 (1)皈依 ,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2)保留罗马大地主土地(维护既得利益者),同时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 赐给教会和部下(以无主土地收买人心)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5.(2025·广州中考·20)中世纪是欧洲的重要历史时期,将欧洲带入中世纪的是
A.苏美尔人 B.印第安人 C.日耳曼人 D.斯巴达人
6.(2020·贵州遵义·37)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众多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它的建立者是
A.屋大维 B.凯撒 C.穆罕默德 D.克洛维
7.(2022·江苏镇江中考·17)日耳曼人克洛维要求他的臣民都成为天主教徒,他和他的三千名士兵一同皈依了基督教。尽管他在征服过程中的残暴和背信弃义暴露无遗,但主教仍对他大加赞赏。凭借教会的支持,克洛维
A.巩固了法兰克王国 B.建立了查理曼帝国
C.征服了拜占庭帝国 D.强化了幕府的统治
学习任务三、封君与封臣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34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西欧的封君封臣制与我国古代西周的分封制很像。西欧这一制度的纽带是 的封赐,其本质是封建制度,故实行这一制度的欧洲处于 社会。(唯物史观)
2.封君赐予封臣土地,接受土地的封臣必须效忠封君,无偿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则必须保护封臣。这表明封君封臣制的特点是 义务交织,有一定的 意义。(历史解释)
3.下图表明,封君与封臣制的另一特点是有着严格的 性。(历史解释)
4.翻到37页,如何理解课后活动2“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可以借助AI的帮助哟。(时空观念)
我准备这样问AI:

AI给我的回答是:

5.完成36页课后活动1中的(2)—(4)的判断题。
我的答案:(2) (3) (4)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8.(2025·新疆中考·12)某学校戏剧社团正在排演课本剧。有同学看到如下场景,据此判断剧中
人物1:(解下所佩武器,脱帽,下跪,把双手放到人物2合拢的手掌中)阁下,我是您的人了。(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 人物2:(拉起人物1,亲吻他的脸颊,宣誓)我会保护你。(将一把宝剑交给人物1)
A.人物分别是领主、佃户 B.人物关系以血缘为纽带
C.人物正式结成契约关系 D.场景出现在罗马共和国
9.(2025·广西中考·13)一个贵族通常也是一名骑马仗剑的骑士,他的天职就是作为军事附庸而为其领主作战,尽管他本人也是拥有众多附庸的封建主。与此现象相关联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 B.日本大化改新
C.西欧封建制度 D.俄国1861年改革
10.(2024·湖南长沙中考·8)“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材料描述的是
A.家庭奴隶制 B.种姓制 C.分封制 D.封君封臣制
11.“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马特改变了墨洛温朝的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办法,开始实行采邑分封。”这种变化有利于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基督教的向外传播
C.加强法兰克的军事力量 D.罗马帝国的迅速扩张
12.封君对封臣要尽一些义务或责任,如要维持封臣的生计,确保封臣对土地财产的享有,保护封臣的人身安全;而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保证封君安全,不能疏于防卫,不能随意反叛,不能加害封君的身体和财产。由此可知,西欧封君与封臣之间
A.等级界限森严 B.义务相互对等 C.权利义务交织 D.关系平等互利
13.有学者指出,中世纪时的西欧,封臣行臣服礼和宣誓效忠后,封君封臣关系就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忠诚与否的关系,而是有了深刻的经济内涵。该学者重在表明
A.封君无权管辖自己封臣的封臣 B.封臣对封君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C.土地封赐是封君封臣制的纽带 D.封君封臣制有着严格的等级性
学习任务四、查理曼帝国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35—36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查理曼帝国指的是 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
2.查理继承克洛维为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其重要措施是实行 ,使教会变得富有强。(历史解释)
3.800年,罗马教皇为查理加冕,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这表明 逐渐凌驾于王权之上。(历史解释)
4.如下图所示,800年前后的查理曼帝国是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占据着今天 北部、 北部和 西部的广大地区,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时空观念)
5.在文化上,查理曼重视学习与教育,使欧洲出现了 。
6.如下图所示,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如今 、 、 三个国家的雏形。(时空观念)
(二)归纳总结:综合本课所学,完成基督教发展与法兰克王国兴衰时间表。(时空观念)
时间 事件
基督教发展 法兰克王国兴衰
世纪 基督教创立
4世纪 成为罗马国教,促进了基督教传播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481年 克洛维皈依基督教,鼓励基督教发展 建立法兰克王国
8世纪前期 改革土地分封形式 形成 制
8世纪 查理实行“ 税” 使得基督教会富有,势力越来越大 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 开始扩张
年 权凌驾于 权 罗马教皇为查理加冕
814年 查理曼去世
年 查理曼帝国分裂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14.(2021·湖北黄石中考·33)814年查理曼去世后,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后形成三个国家的雏形分别是
A.法兰西 英格兰 意大利 B.德意志 法兰西 英格兰
C.德意志 法兰西 意大利 D.德意志 意大利 英格兰
15.(2025·河南·15)作为法兰克王国国王,他十分重视传承古典文化。在其推动下,出现了“加洛林文艺复兴”。他是
A.伯里克利 B.亚历山大大帝 C.查理大帝 D.查士丁尼一世
16.如图是与欧洲某国家演变有关的思维导图。其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国家或王朝分别是
A.拜占庭帝国、查理曼帝国、德意志
B.亚历山大帝国、奥斯曼帝国、德意志
C.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英吉利
D.亚历山大帝国、查理曼帝国、英吉利
17.法兰克国王查理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征收“什一税”,教会因此变得富有起来,势力越来越大;教皇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对以上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基督教会在欧洲权力至高无上 B.教权和王权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C.法兰克王国依靠教会力量而崛起 D.教皇和查理是封君封臣的关系
18.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对比下列人物,找出二者的共同点
克洛维 查理大帝
①二者都推动了基督教的发展 ②二者都是法兰克王国的国王
③二者都实行封君封臣制 ④二者都是日耳曼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下列关于法兰克王国演变的历史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②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③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
④某年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加冕
A.②③①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20.(2019·湖南长沙·19)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法兰克王国
A.国王查理统治时期的版图与罗马帝国相当
B.实行限制基督教的政策
C.国王与下属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关系
D.分裂后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英国的雏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