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4-2025年小升初语文分班测试卷九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一、书写与综合实践。(2分)
某动物园因为游客给动物投喂带包装的食品,致使一些动物得了结石,动物园不得不为它们进行手术。面对这种情况,请你为动物园写一条宣传标语,制止游客给动物扔食品。(不超过18字)
二、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8分)
有人说,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蝶变的过程。幼虫在huā pǔ( )中kěn( )食着鲜嫩的树叶,犹如yīwēi( )在母亲怀中的我们,汲取着营养;经历成长,破茧羽化,恰似刚上学的我们,独自面对全新的世界;蝴蝶展翅飞向广阔的天yù( ),好像现在的我们,在广阔的天地实现líng云壮志……这就是成长的不同jiē duàn( )和滋味。
1、认真看拼音,在语段中的括号里规范地写出相应的字词。(4分)
2、小乐想知道画线词语“líng云壮志”的“líng”是哪个字,根据字典里“líng”的意思,他应该选( )(2分)
A.菱líng: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生在泥里,果肉可以吃。
B.陵líng:①丘陵。②陵墓。
C.凌líng:①侵犯;欺侮。②逼近。③升高;在空中。
D.绫líng:丝织物的一种。
3、成长的“长”,本义为人披着长发,下面哪幅图是“长”字 ( )(2分)
三、选择题。(14分)
1、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4分)
搅和:①混合;掺杂;②扰乱。
(1)这件事情让他们一搅和,全乱套了。( )
(2)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 )
沸腾:①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产生大量气泡;②形容情绪高涨;③形容喧嚣嘈杂。
(3)班主任的一番话,使同学们热血沸腾。( )
(4)八宝粥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 )
2、下面语段中用词不当的一项( )。(2分)
为顺利改造文学长岛,我们团队拟定于2024年6月10日9:00在长岛举行方案讨论会,诚邀您A.莅临指导,发表B.拙见。另随画C.敬赠设计方案,敬请校长D.指教。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春节中蕴含的传统人文精神和亲情凝聚价值,成为备受中国人珍视的节日。
B.古运河畔的临水舞台上,让300架无人机点亮星空,庆祝即将到来的节日。
C.节日里的步行街,悬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D.这张照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的场景。
4、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从较高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从较低层次的要求说,要正确地理解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A.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
B.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遗产。
C.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成语。
D.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5、下面句子顺序有点乱,正确的排序应该是( )。(2分)
①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
②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
③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地永存
④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
⑤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
A.④③①②⑤ B.④②①⑤③
C.③④⑤①② D.③①④⑤②
6、围绕“纸质阅读、电子阅读,哪个更好”的主题,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当听到反方“电子阅读代表时代潮流,是每个人阅读的不可替代方式”的表述后,正方辩手小林进行了反驳。以下话语不能起到有效反驳作用的一项是( )。(2分)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在句中横线上依次填入与加点词意思相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校园里,师生互相问好早已成为司空见惯的好风气;地铁上,人们尊老爱幼的行为也是 ;公共场所,大家不喧哗、不吵闹的行为慢慢变得 。
A.不足为奇 绝无仅有 B.屡见不鲜 前所未有
C.见怪不怪 家常便饭 D.屡见不鲜 习以为常
2、农民伯伯顶着烈日在田里劳动,汗水如雨般洒落田间。(注意加点部分,仿写句子)
3、学校的操场上,同学们在开心地拍毕业合影。旁边花坛里的花儿
,树上的鸟儿 ,树叶沙沙作响,
,同学们的脸上也 。
五、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7分)
1、读文知意。时间一去不复返,“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
,没有声音, ”。“人固有一死, ,或轻于鸿毛”,我们要像“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样努力学习,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创造无限的价值。
2、读诗感悟。诗以言志,如《马诗》中的“ , ”表达了李贺胸有大志,渴望展示抱负的情怀;诗也传情,如《十五夜望月》中的“
,不知秋思落谁家”勾起了天下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理解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7分)
材料一:经典,是指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它们理应是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但是,前不久,某大学在网上搞了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最终得出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红楼梦》高居该榜榜首,不仅如此,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此外还有《百年孤独》《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也位列前十名。这份榜单,引发了社会一片热议。
材料二:某校对六年级28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开设外国名著阅读选修课程”的问卷调查,有关数据统计如下:
1、就材料一写一篇议论文,下列标题作为其题目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读书是最有价值的提升》 B.《让灵魂在文学中升华》
C.《别让经典没落于“通俗时代”》 D.《论经典文学的经典性》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从两方面概括材料二图表的内容。(每方面25字内,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此现象的看法。(3分)
七、课内阅读。(11分)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盛物的器皿(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
1、读《两小儿辩日》(节选),两小儿辩论的问题是:
。(1分)
2、下面句子的朗诵语气与停顿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儿曰(肯定、反问的语气):“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B.一儿曰(肯定、反问的语气):“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C.一儿曰(疑问的语气):“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3、引用具体事例会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根据选文梳理两小儿辩论的内容,说说你的发现。(4分)
4、结合资料袋,我发现:两小儿表达观点的角度不同,小儿甲是依据( )说明观点的,小儿乙是依据( )说明观点的。(2分)
A.视觉效果 B.温度感知
5、这个故事带给我们许多启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2分)
A.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可能就不一样。
B.要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不知为不知。
C.要具有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D.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12分)
夜深同花说相思
杨 荻
①她叫秀花,果然手巧,擅长绣花。我有时候笑她:“你的名字可真够土的。”这时候她总是露出很羞涩的样子,仿佛自己犯了错遭到批评,又自我解嘲地说:“土吗 都是这样的名字啊,我妹妹还叫秀莲呢。”
②上大学那年,女生宿舍时兴拉床帘。我给她修书一封,不久,一幅床帏就绣好寄过来了,白色的细棉布,彩色的丝线缀着一朵一朵的花儿。我拉上床帘,小小的个人世界也跟着芬芳起来。可惜,毕业后,那块很长的白色绣花棉布,跟着日子弄丢了。
③我打电话问:“干吗呢 ”她快活地说:“绣十字绣呢。”她在绣十八个美女,原来想绣《红楼梦》里的“十二金钗”,可惜那个图案刚刚卖完,她就买了十八个美女,说是绣完送给我搬家用。我心想《红楼梦》我是喜欢的,毕竟有典故,您弄十八个没有出处的美女,我挂墙上多俗啊。于是,我委婉地说:“您绣那多费事啊,少说也要两三年,再说眼睛、颈椎也受不了啊。我可不落忍,千万别绣了。”她不听,还是要绣。我只好放狠话:“我不太喜欢的,没地儿挂啊。”她的脸就一热,讪讪地说:“那我就挂自己墙上。”
④然而,我还是劝她别绣了,她又说,闲着也没意思,要是手里不拿点活儿,更没意思。搬家后,她离开了故居旧邻,陌生的环境里,她和夕阳一般孤单,我也就不好再强行阻止。高楼的西窗下, ——远远看去,也是一幅画。
⑤和她住在同城,却也不总见面,为此我常常自责。忙碌了一天,下班后只想回家,休息日只想放松,只觉得精力不够,不够再去腾出心打点一份感情,然而她有。
⑥我接到她的电话,说已经坐公交车到了我单位门口,我急忙跑出去。看到她穿着齐整,站在银杏树下,在过往的人流中冲我笑,又露出那点少女般的羞涩。她的手里拎着沉重的布袋书包,都是吃的:牛肉蒸饺、炒花生、山楂酱、柿子、白萝卜。她从西向东,穿过多半个城市,只为给我送饭。有时候时间晚了,也会在我回家时路过的公交站点下车,于尘埃中等我。我接了沉重的布袋书包,开车绝尘而去,留她在黄昏的暗影里,继续等候开回的公交车。
⑦衣柜里的衣服换了一茬又一茬,压箱底的是一件紫色缎面棉坎肩,她亲手缝制的;床上的床品换了一套又一套,压床底的是一床粉色缎面的棉被,她亲手缝制的。有些东西,不可再生,而你却贪婪地想此生永远拥有,只好压在箱底。
⑧有时候,我想,如果我有能力,就给她建造一个世界,好比秦王的阿房宫、唐王的大明宫,我要把她妥妥地雪藏起来。有时候我又想,她的整个世界,无非是我开放的平安幸福花。我们这里,从小到大,孩子一直喊“妈”,从没有喊过“娘”。如此深情如此夜,我真想热热地唤一声:娘!
⑨夜深同花说相思。她叫花儿,我的娘亲,已经老去,正在更老。
1、本文作者是河北唐山人,请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方言词语。(1分)
不落忍:
2、如果将本文设计成以母亲为中心的四幕剧,请概括剧情,并写出段落分布。(3分)
第一幕:第②自然段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3、请简要分析第⑦自然段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2分)
4、联系上下文,想象意境,为第④自然段的横线处补写一个特写镜头。(2分)
高楼的西窗下,
——远远看去,也是一幅画。
5、若要演好秀花这一角色,演员需要具备哪些气质 请从外貌、性格、品质等方面选两点作答。(2分)
6、本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分)
综合实践
九、先补充完整毕业联欢会策划书,再完成下面题目。(8分)
1、毕业会演的时间临近,大家想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想好后,请你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2、仿照开场和结尾,结合节目内容,为第一幕、第二幕拟定主题名称,写在横线上。(2分)
开场 [昨日重现] 播放师生影集,回忆六年点滴。 第一幕 合唱:《给老师的信》 朗诵:《致亲爱的母校》 舞蹈:《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第二幕 小提琴演奏:《童年》 小品:《谁说童年不精彩》 独唱:《青春之歌》 结尾 [拥抱未来] 朗诵:《相信未来》 合唱:《我的未来不是梦》
习作天地
十、习作。(25分)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总能品尝到当地独具特色的美味佳肴,也许是北京烤鸭,也许是云南过桥米线,也许是重庆小面……请你以“好吃的 ”为题写一篇习作,给大家推荐一种你最喜欢的美食。可以写这种美食的味道、做法、吃法,也可以写美食背后的故事。注意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书写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为了动物们的健康,请勿投喂食品。
二、1、花圃 啃 依偎 域 阶段
2、C
3、B
三、1、②①②①
2、B
3、D
4、C
5、C
6、C
四、1、D
2、妹妹哭得十分伤心,她的眼泪简直要汇成一条河了。
3、绽开笑脸 唱着欢乐的歌 仿佛在向同学们打招呼 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五、1、滴在时间的流里 也没有影子 或重于泰山 专心致志
2、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今夜月明人尽望
六、1、C
2、①喜欢开设外国名著阅读课程的学生比不喜欢的多(或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开设外国名著阅读课程)。②读过外国名著的学生比没有读过的更喜欢这门课程。
3、①“去经典化”倾向愈来愈明显。随着电子阅读兴起、阅读方式多元化,传统中外名著的阅读地位逐渐下降,快餐文化成了如今适应浮躁社会的主流。
②经典名著具有时代穿透力,经典名著所关怀和弘扬的总是具有永恒性的东西,是全民族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食粮,需要代代地传承。
③学校应担负起推动名著阅读的重任,比如建设“书香社团”、开设外国名著选修课程等,通过阅读引导等各种措施,将名著阅读落实到课程常态化。
七、1、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
2、A
3、(1)而日中时远也 (2)而日中时近也 (3)及日中则如盘盂
(4)日初出沧沧凉凉 (5)近者大 (6)近者热
4、AB
5、ACD
八、1、不忍心,过意不去。
2、母亲给“我”绣床帘 母亲给“我”绣十八个美女 母亲给“我”缝制坎肩和棉被 第③自然段 第⑥自然段 第⑦自然段
3、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这些东西是母亲亲手给“我”缝制的,突出母亲对“我”的关爱,也表现“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4、这个叫秀花的女子拿着绣针,在阳光下低头绣着十字绣,一针一针,绣着一幅画,绣着寸寸光阴
5、外貌:温婉柔美,眼神清澈,笑容纯朴,衣着淡雅。
品质:勤快,无私,关爱孩子。
6、本文通过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事件中来间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恩、理解以及思念之情。
九、感恩母校 通过典礼活动的形式来表达同学们对老师的感恩之情,也展示六年来同学们成长的喜悦。
①手印墙签名 ②节目表演
1、示例:时光如流水,一刹那就逝去了,我们小学六年快乐的生活也即将走到尽头。六年来,我们疯狂地笑过,我们自豪地喊过,也一起痛快地哭过,就这样从天真幼稚的小孩子,变成了懂事成熟的少年。今天,我们就要打开毕业的大门,去迎接新的未来。就让我们给这美好的小学生活画上完美的句号,开始最后的联欢吧!现在,我宣布,六年级(1)班毕业联欢会正式开始!
2、师恩如山 童年时光
十、 好吃的重庆小面
重庆小面,那可是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走进重庆的面馆,点上一碗小面,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小面就端上桌了。只见面条根根分明,均匀地铺在碗底,面条是手工擀制的,筋道又有嚼劲。上面撒着翠绿的葱花、细碎的榨菜、香辣的辣椒油,还有那一小勺芝麻酱,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用筷子搅拌一下,面条就裹满了各种调料。那芝麻酱的醇厚香气、辣椒油的火辣热烈、榨菜的咸香脆爽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美味。轻轻夹起一筷子放入口中,面条的嚼劲在齿间蔓延,调料的香味瞬间充满整个口腔。先是芝麻酱的浓郁,接着是辣椒油的火辣,榨菜的脆爽也在其中穿插,各种味道相互交融,让人欲罢不能。
重庆小面虽然看似简单,却有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重庆人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重庆人的热情与豪爽。每次品尝重庆小面,都像是一次美妙的味觉之旅。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