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分班测试卷十】——2024-2025年小升初语文分班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分班测试卷十】——2024-2025年小升初语文分班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3 11:1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4-2025年小升初语文分班测试卷十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根据拼音写词语。(8分)
当太阳的脚步慢慢向西 nuó yí ,fèi téng 了一
天的广场安静下来。一种莫名的孤寂,向我qīn xí 而来。我不想离开,
在门口pái huái 着。正当我wú liáo 之时,一阵qīng
cuì 的铃声传来——竟是一头 luò tuo 。真是让人bù
kě sī yì 呀!
二、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9分)
清晨,小东江被一层薄(báo bó)薄的轻雾笼(lóng lǒng)罩着,被柔(róu lóu)和的微风吹拂着,被绵绵的细雨滋润(rùn yùn)着。细雨白雾,把整个江面装扮得如梦似幻,宛若身披白纱的出水少女。 旭日东升,轻雾在朝阳下慢慢( ),飘飘忽忽的,将江上的渔舟、两岸的山林渲染成一幅山水画。这时,身着红衣的渔夫抛出渔网,渔网落向水面,激起一阵水花,江面随即泛起阵阵涟漪。此情此景,恍若天上人间。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打“√”。(4分)
2、下列对文段中“飘飘忽忽”一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写出了雾轻的特点。 B.写出了雾薄的特点。
C.写出了雾迅速飘动的样子。 D.写出了雾轻轻飘飞的样子。
3、联系上下文,适合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是( )。(1分)
A.扩散 B.扩大 C.扩展 D.扩充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仿照着写一句话。(2分)
三、选择题。(12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园无此声 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B.一人虽听之 虽与之俱学
C.为是其智弗若与 为设果,果有杨梅
D.赴汤蹈火 及其日中如探汤
2、下列词语中,全部是描写人物神态的一组是( )。(2分)
A.指手画脚 专心致志 眼疾手快
B.全神贯注 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
C.拾金不昧 盛气凌人 手忙脚乱
D.心旷神怡 迫不及待 胆战心惊
3、将下列短句依次填在语段横线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全国少年儿童,人从小要立有志向。因为志向是东方升起的太阳, ;志向是岸边闪烁的灯塔, ;志向是炉中红红的火焰, ;志向是船上扬起的风帆, 。
①给人生的路途带来光明 ②给迷失的人们指明方向
③给冰冷的现实带来温暖 ④给失意的灵魂提供力量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 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4、下列仿写的书法作品中,仿颜真卿楷书的一项是( )。(2分)
5、下列句子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
B.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C.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 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学习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了,想到这里,我噙着泪。
D.能不忆江南
6、下列关于辩论时应注意的事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方陈述时,要充分利用时间,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B.对方陈述时,要注意倾听,抓住对方的漏洞。
C.自由辩论时,语速要快,情绪要激昂,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D.自由辩论时,进一步强调我方观点,并针对对方观点进行有效的反驳。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小妹妹这样乖巧,我们怎能不喜欢她呀 (改为陈述句)(2分)
2、照样子,根据不同心情,写出对身边事物的感受。 (4分)
心情“好”:我悠然地走在小巷里,脚下的青砖上雕饰着大朵的花儿,墙上的瓦片长满了嫩绿的青苔。青的砖,绿的瓦,蓝蓝的天空,绘成了一幅韵味十足的水墨画。
心情“不好”:走在狭窄的小巷里,两边的墙一齐向我挤过来,让人透不过气。脚下的青砖和墙上的绿瓦锈迹斑斑,到处蔓延的青苔更让人生厌。
心情“好”:周宇从办公室走出来,
心情“不好”:周宇从办公室走出来,
3、在奶奶七十岁寿宴上,爸爸想让你对奶奶说几句祝福的话,你会说什么 怎么说 请写在下面。注意说的话要符合生日宴会的气氛。(3分)
我会 (怎么样)地说:“
。”
五、根据所学知识填空。(9分)
1、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古代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 , ”来说明“死的意义有不同”。
2、《两小儿辩日》中,一小儿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理由是: ,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用文中原句回答)
古诗语言精练,含义丰富:“ ,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春草萌发的样子;“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借梅花表达了诗人
的高尚情操;“春风又绿江南岸,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4、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本学年我们欣赏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知道了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中的“柳”是指唐代著名的书法家 ;还临摹了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
阅读理解
六、文言文阅读。(7分)
劝学(节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①,鞣以为轮③,其曲中规③。虽有④槁⑧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⑥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⑦而行无过矣。
【注释】①木直中绳:非常直的木头。②鞣以为轮:用火烤使其弯曲做成车轮。③其曲中规:它的弧度可以符合圆规的标准。④有:通“又”。⑤槁:枯。⑥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⑦明:明达。
1、把加点字的意思写在横线上。(2分)
(1)学不可以已: (2)鞣使之然也:
2、《两小儿辩日》中,“孰为汝多知乎”中“知”的意思是“智慧”,所以文中“知明而行无过”的意思可能是 。(2分)
3、请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作者表达的观点和运用的事例。(用原文回答)(3分)
七、课文片段精彩回放。(9分)
匆匆(节选)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 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 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过去的日子
, ,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 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把选文补充完整。(2分)
2、下面对画“ ”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白白”一词的意思是徒然、没有意义,它与前文中的“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相照应。
B.作者“不能平的”是自己在世上走一遭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却没有什么成就,认为自己的努力白费了。
C.这句话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惋惜,以及对时光的眷恋。
3、选文用了一连串的问句来表达情感,这样写的好处是:
。 (2分)
4、孔子曾经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转瞬即逝,作为小学生,我们更应该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学习。请你写一段话勉励自己珍惜时间吧,注意用上学过的名言。(2分)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12分)
最后一次演说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物部门接管的第一件革命文物,是一个绞刑架。就是在这个绞刑架下,李大钊发表了他最后一次演说。
②1927年4月6日清晨,李大钊不幸落入军阀张作霖的手中。他被捕后,遭受敌人的严刑拷打,仍坚贞不屈。教育界名流、学者和广大学生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想方设法营救他。
③李大钊在狱中分析了当时各方面的情况,认为营救不可能成功,于是秘密通过有关方面,劝阻革命同志说,他个人为革命为党献出生命,是光荣而应当的,但已经是党的损失,已经是他的罪过,他不能再要同志们冒险,而来耗费革命力量。现在同志们应当保存革命力量!在狱中,他继续领导党的工作,大力宣传共产主义。
④1927年4月28日,敌人把李大钊等数十位革命志士带到一处秘密的“特别法庭”进行审讯。在审讯中,李大钊见到了他的妻子和孩子。他的女儿李星华在回忆这次见面时,是这样描述她的父亲的:“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⑤由于敌人害怕社会舆论的压力,所以他们偷偷摸摸地在警察局的一间客厅里,匆匆对李大钊等人宣判了死刑。下午,军阀张作霖的士兵全副武装,分乘几辆汽车,把数十位革命者押送到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后院的绞刑架下,进行秘密杀害。
⑥被推下囚车的李大钊和他的战友们,面对敌人的迫害,个个昂首挺胸、面不改色。李大钊面带鄙视敌人的怒容,第一个走上了绞刑台。他那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使刽子手们惊恐万状、目瞪口呆。
⑦就在这时,李大钊忽然转过身来,发表了他那举世闻名的最后一次演说:“你们好像热锅里的游鱼一样,还想昏头晕脑地来演丑戏。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
⑧第二天的《晨报》这样刊登着:“首登绞刑台者,为李大钊”“闻李神色未变,从容就死”。
1、通过对比,往往更能突出人物形象:绞刑台前,李大钊和他的战友们“昂首挺胸、面不改色”,与刽子手“ 、 ”的神态形成对比。此时李大钊和他的战友们心里想的是 。(3分)
2、下列对于李大钊最后一次演说含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李大钊相信共产主义一定会获得胜利。
B.共产主义信念已经传播到了很多地方。
C.敌人就像热锅里的游鱼一样昏头晕脑。
3、阅读短文,联系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回答下列问题。(3分)
(1)短文中加点的“伟大的力量”是指 。(1分)
(2)短文中提到李大钊“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课文中很多细节描写也体现了他的这种精神,请你从中任选其一,简要叙述。(2分)
4、读了李大钊的感人故事,图图联系自己学
过的“奋斗的历程”,和爷爷有了右面的对话。请
你结合语境补全对话。(4分)
语音一:
语音二:
综合实践
九、下面是六年级(1)班在班会课上展开的辩论赛,请你也发表看法。(3分)
刘老师:同学们,人工智能(简称AI)是人类发展的新课题。为了让大家更理性地看待人工智能,我们班开展辩题为“人类大力发展AI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赛。请大家畅所欲言。
亮亮:我认为人类大力发展AI利大于弊。因为人工智能很实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代表——ChatGPT 不仅能通过分析文本来理解人类的语言,还能生成文本与人类进行模拟对话;利用人工智能采集数据,实现了信息采集自动化、及时化;专门帮忙做家务的机器人,让人类的生活更方便、更舒适。
图图:我认为人类大力发展AI弊大于利。理由主要有两点,①人工智能技术肆意发展,却没有有效的管理手段,会带来很多无法预测的风险。我的爷爷刚刚遭遇了 AI换脸诈骗,损失惨重。②ChatGPT 出现后,很多人会用它写论文、编小说,而不再注重知识的掌握、写作技法的锻炼,这样会使人变得更懒惰,不思上进。
我:
习作天地
十、习作。(25分)
为了崇高的理想,多少先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为了实现理想,多少英雄书写着动人的篇章。你的理想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 你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请你以“理想”为话题写一篇习作。要求:①结合自己的理想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②题目自拟;③ 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挪移 沸腾 侵袭 徘徊 无聊 清脆 骆驼 不可思议
二、1、báo lǒng róu rùn
2、D
3、A
4、比喻。 夕阳晚霞,把整个江面装扮得金碧辉煌,宛若一袭华丽的丝绸。
三、1、D
2、B
3、B
4、B
5、A
6、C
四、1、小妹妹这样乖巧,我们很喜欢她。
2、想着刚才老师对自己的表扬,心里乐开了花。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一直暖到心里。树上的蝉欢叫着,像是在祝贺他。一阵清风吹来,带来了夏日难得的凉爽。
想着刚才老师对自己的批评,心里既焦急又愧疚。火辣辣的阳光照在脸上,灼热难耐。蝉在树上不停地叫唤,惹人心烦。一股热风袭来,闷得他喘不过气来。
3、恭敬 奶奶,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五、1、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2、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孟
3、天街小雨润如酥 不向世俗献媚 明月何时照我还
4、柳公权 三门记
六、1、停止;这样
2、智慧明达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
3、表达的观点:学不可以已
事例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事例四:金就砺则利
七、1、千门万户 如轻烟 被微风吹散了 像游丝样的痕迹
2、B
3、一连串的问句畅快、直接,能紧紧吸引读者的目光,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将作者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慨之情表达得更加强烈
4、时光如流,岁月不居。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好好学习,努力奋斗,在有限的时间里,绽放出生命的光彩。“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奋斗吧,少年!
八、1、惊恐万状,目瞪口呆,革命必定会有流血牺牲,牺牲必定会换来民众觉醒,我们死得其所。
C
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从课文“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这一神态描写中,可以看出李大钊
先生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培养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
勤学好问、顽强拼搏,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
贡献的人。
九、我认为人类大力发展AI利大于弊。理由有:①人工智能可以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工作效率;②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人类解决一些难题,比如疾病的诊断、城市交通的优化;③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自身,探索更多的未知领域,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十、 我的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医生。
这个理想源于我小时候的一次生病经历。那时候我高烧不退,整个人昏昏沉沉的。妈妈带我去医院,医院里人来人往,到处都是生病的人。我看到医生们忙碌的身影,他们认真地询问病情、仔细地检查、温和地安慰患者。其中一位医生在为我诊治时,眼神里满是关切,他耐心地告诉我不要害怕,打针是为了让我快点好起来。在他的精心治疗下,我的病情很快就有了好转。那一刻,我心中对医生充满了敬佩,也种下了成为医生的理想种子。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知道自己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上,我要认真对待每一门学科,尤其是生物和化学,因为它们是医学的基础。我还要多阅读医学方面的书籍,了解人体的奥秘和各种疾病的知识。我也会积极参加学校的志愿者活动,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同理心。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一天,我能穿上白大褂,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