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综合融通(一)——利用“价—类”二维图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导学设计
化学小组绘制了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并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示例如下:
1.写出不同类别含铁物质之间转化的离子(化学)方程式。
(1)Fe2O3→Fe3+→Fe(OH)3→Fe3+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Fe2+→Fe3+→Fe2+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OH)2→Fe(OH)3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及其化合物之间存在两种转化关系。
(1)含有相同价态铁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可以借助____________反应等实现。
(2)含有不同价态铁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可以借助____________反应实现。
[系统融通知能]
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分析
(1)横向变化体现同价态不同类别(氧化物、碱、盐)之间的转化。
(2)纵向变化体现不同价态同类别物质之间的转化,主要体现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3)斜向变化体现不同价态、不同类别之间物质的转化,主要体现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题点多维训练]
1.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的图像称为“价—类”二维图,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铝,居第四位的元素“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与水在常温下几乎不发生反应,但在高温下可发生置换反应
B.b和c可分别与水发生反应生成e和d
C.e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转变为d
D.h的某种盐是具备净水和消毒双重功能的水处理剂
2.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a可与e反应生成b
B.b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
C.可将e加入浓碱液中制得d的胶体
D.可存在b→c→d→e→b的循环转化关系
3.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大量会污染环境的物质,为了保护环境,这些废液必须经处理后才能排放。某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两种金属离子:Fe3+、Cu2+,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以回收金属,保护环境。
(1)步骤①中得到固体A和溶液A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
(2)固体A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有________。
(3)步骤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步骤①②③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证明溶液B中含Fe3+,可以用________检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可用下式表示:
Fe2+Fe3+FeO
(1)Fe与过量盐酸反应可以制取FeCl2,若用反应所得的酸性溶液,实现上述①④的转化,要求产物纯净,可分别选用________(填字母)。
a.Cl2 b.Fe c.Cu d.KMnO4
(2)如下化学方程式中:
Fe2O3+3NaClO+4KOH熔融,2K2FeO4(高铁酸钾)+3NaCl+2H2O
①Fe2O3是________,具有________性。
②用单线桥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③每转移12 mol电子可生成______ mol K2FeO4。
综合融通(二)——通过实验融通铁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
1.铁单质的还原性
实验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CuSO4溶液,再将一段铁丝放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丝 铁丝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盐的氧化性
实验 现象 化学方程式或
离子方程式
取3 mL FeCl3稀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入几小块铜片,振荡 铜片被腐蚀,溶液由______色变为______
在一支盛有3 mL水的试管中滴加几滴FeCl3稀溶液,再滴加3滴KI溶液 溶液由______色变成____,然后向溶液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溶液______
3.亚铁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实验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取3 mL FeCl2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入几小块锌片,振荡 溶液变为______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然后向试管中加入少量FeSO4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当溶液紫红色褪去时,再滴加2滴KSCN溶液 溶液变________
[题点多维训练]
(2024·福建龙岩期末)某学习小组欲探究氯气与铁的反应及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
已知:FeCl3的熔点为306 ℃,沸点为315 ℃,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潮解。
Ⅰ.氯气与铁的反应
按如图连接装置并进行制备实验。
(1)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在进行______________操作后,在各仪器中装入对应的试剂;开始反应时,应先点燃______装置的酒精灯(填“A”或“D”)。
(2)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F应连接的装置是________(选择其中一个装置,填相应的字母)。
Ⅱ.产物中铁元素价态探究
反应结束后,将硬质玻璃管及收集器中的物质一并快速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少许植物油(反应过程中不振荡),充分反应后,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
(4)步骤ⅱ添加的试剂X为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ⅲ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时 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综合融通(一)
[导学设计]
1.提示:(1)Fe2O3+6H+===2Fe3++3H2O
Fe3++3OH-===Fe(OH)3↓
Fe(OH)3+3H+===Fe3++3H2O
(2)Fe+2H+===Fe2++H2↑
2Fe2++Cl2===2Fe3++2Cl-(或2Fe2++H2O2+2H+===2Fe3++2H2O)
Fe+2Fe3+===3Fe2+(或2Fe3++Cu===Cu2++2Fe2+等)
(3)4Fe(OH)2+O2+2H2O===4Fe(OH)3
2.提示:(1)复分解 (2)氧化还原
[题点多维训练]
1.选B 根据“价—类”二维图可知a为Fe,b为FeO,c为Fe2O3,d为Fe(OH)3,e为Fe(OH)2,f为亚铁盐,g为铁盐,h为高铁酸盐(FeO),FeO、Fe2O3与水均不反应,B错误。
2.选C 由题图可知,a为Fe,b中含有Fe2+,c为Fe(OH)2,d为Fe(OH)3,e中含有Fe3+。Fe+2Fe3+===3Fe2+,a可与e反应生成b,A推断合理;Fe2+既可以被氧化为Fe3+,也可以被还原为Fe,B推断合理;可将饱和的Fe3+溶液加入沸水中制得Fe(OH)3胶体,而不是加入浓碱液中,C推断不合理;可存在Fe2+OH-,Fe(OH)2O2,Fe(OH)3H+,Fe3+Fe,Fe2+的循环转化关系,D推断合理。
3.(1)过滤 (2)Fe、Cu (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4)①2Fe3++Fe===3Fe2+、Cu2++Fe===Cu+Fe2+ ②2Fe2++H2O2+2H+===2Fe3++2H2O
③Fe3++3OH-===Fe(OH)3↓
(5)KSCN溶液 溶液变红色
4.(1)a、b (2)①还原剂 还原
②+4KOH2K2FeO4(高铁酸钾)+3NaCl+2H2O ③4
综合融通(二)
1.有红色固体析出 CuSO4+Fe===FeSO4+Cu
2.棕黄 蓝绿色 Cu+2FeCl3===2FeCl2+CuCl2 淡黄 棕色 变蓝
2Fe3++2I-===2Fe2++I2
3.无色 FeCl2+Zn===ZnCl2+Fe 红色 10FeSO4+2KMnO4+8H2SO4===5Fe2(SO4)3+2MnSO4+8H2O+K2SO4、Fe2(SO4)3+6KSCN===2Fe(SCN)3+3K2SO4
[题点多维训练]
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探究氯气与铁的反应及产物;首先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生成的氯气中混有HCl气体,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之后用浓硫酸干燥,通入硬质玻璃管中与铁粉反应,产物在收集器中冷凝,三氯化铁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所以收集之后需要连接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1)一套装置组装完后首先应该进行装置气密性检查;装置中含有空气,首先应该用氯气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则应先点燃A装置的酒精灯;(2)装置A中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反应制备氯气,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3)由分析可知,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在反应结束后要防止氯气进入空气中,同时产品应具有吸水性,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E中,则F应连接的装置是c;(4)试剂X可以检验三价铁,则试剂X为KSCN溶液或硫氰化钾溶液;(5)步骤ⅲ二价铁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答案:(1)装置气密性检查 A
(2)MnO2+4H++2Cl-Mn2++Cl2↑+2H2O
(3)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 c
(4)KSCN溶液或硫氰化钾溶液
(5)2Fe2++H2O2+2H+===2Fe3++2H2O(共69张PPT)
第3课时 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目录
综合融通(一)——利用“价—类”二维图认识铁及
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综合融通(二)——通过实验融通铁及其化合物的相关
性质
课时跟踪检测
利用“价—类”二维图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综合融通(一)
导学设计
化学小组绘制了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并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示例如下:
1.写出不同类别含铁物质之间转化的离子(化学)方程式。
(1)Fe2O3→Fe3+→Fe(OH)3→Fe3+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O3+6H+===2Fe3++3H2O
Fe3++3OH-===Fe(OH)3↓
Fe(OH)3+3H+===Fe3++3H2O
(2)Fe→Fe2+→Fe3+→Fe2+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OH)2→Fe(OH)3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H+===Fe2++H2↑
2Fe2++Cl2===2Fe3++2Cl-(或2Fe2++H2O2+2H+===2Fe3++2H2O)
Fe+2Fe3+===3Fe2+(或2Fe3++Cu===Cu2++2Fe2+等)
4Fe(OH)2+O2+2H2O===4Fe(OH)3
2.铁及其化合物之间存在两种转化关系。
(1)含有相同价态铁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可以借助_______反应等实现。
(2)含有不同价态铁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可以借助_________反应实现。
复分解
氧化还原
[系统融通知能]
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分析
(1)横向变化体现同价态不同类别(氧化物、碱、盐)之间的转化。
(2)纵向变化体现不同价态同类别物质之间的转化,主要体现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3)斜向变化体现不同价态、不同类别之间物质的转化,主要体现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题点多维训练]
1.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的图像称为“价—类”二维图,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铝,居第四位的元素“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与水在常温下几乎不发生反应,
但在高温下可发生置换反应
B.b和c可分别与水发生反应生成e和d
C.e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转变为d
D.h的某种盐是具备净水和消毒双重功能的水处理剂
√
2.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a可与e反应生成b
B.b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
C.可将e加入浓碱液中制得d的胶体
D.可存在b→c→d→e→b的循环转化关系
√
3.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大量会污染环境的物质,为了保护环境,这些废液必须经处理后才能排放。某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两种金属离子:Fe3+、Cu2+,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以回收金属,保护环境。
(1)步骤①中得到固体A和溶液A的操作名称是______。
(2)固体A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有________。
(3)步骤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
Fe、Cu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4)写出步骤①②③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证明溶液B中含Fe3+,可以用_____________检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2Fe3++Fe===3Fe2+、Cu2++Fe===Cu+Fe2+
2Fe2++H2O2+2H+===2Fe3++2H2O
Fe3++3OH-===Fe(OH)3↓
KSCN溶液
溶液变红色
4.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可用下式表示:
(1)Fe与过量盐酸反应可以制取FeCl2,若用反应所得的酸性溶液,实现上述①④的转化,要求产物纯净,可分别选用________(填字母)。
a.Cl2 b.Fe
c.Cu d.KMnO4
a、b
(2)如下化学方程式中:
①Fe2O3是________,具有________性。
②用单线桥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③每转移12 mol电子可生成______ mol K2FeO4。
还原剂
还原
4
通过实验融通铁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
综合融通(二)
1.铁单质的还原性
实验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CuSO4 溶液,再将一段铁丝放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丝 铁丝表面
有红色固体
析出
CuSO4+Fe===
FeSO4+Cu
2.铁盐的氧化性
实验 现象 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取3 mL FeCl3稀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入几小块铜片,振荡 铜片被腐蚀,溶液由____ 色变为_______
在一支盛有3 mL水的试管中滴加几滴FeCl3稀溶液,再滴加3滴KI溶液 溶液由 色变成 ,然后向溶液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溶液_____
棕黄
蓝绿色
淡黄
Cu+2FeCl3===
2FeCl2+CuCl2
棕色
变蓝
2Fe3++2I-===
2Fe2++I2
3.亚铁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实验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取3 mL FeCl2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入几小块锌片,振荡 溶液变为 _____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然后向试管中加入少量FeSO4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当溶液紫红色褪去时,再滴加2滴KSCN溶液 溶液变 _____
无色
红色
FeCl2+Zn===ZnCl2+Fe
10FeSO4+2KMnO4+
8H2SO4===5Fe2(SO4)3+
2MnSO4+8H2O+K2SO4
Fe2(SO4)3+6KSCN===
2Fe(SCN)3+3K2SO4
、
[题点多维训练]
(2024·福建龙岩期末)某学习小组欲探究氯气与铁的反应及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
已知:FeCl3的熔点为306 ℃,沸点为315 ℃,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潮解。
Ⅰ.氯气与铁的反应
按如图连接装置并进行制备实验。
(1)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在进行__________________操作后,在各仪器中装入对应的试剂;开始反应时,应先点燃______装置的酒精灯(填“A”或“D”)。
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探究氯气与铁的反应及产物;首先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生成的氯气中混有HCl气体,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之后用浓硫酸干燥,通入硬质玻璃管中与铁粉反应,产物在收集器中冷凝,三氯化铁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所以收集之后需要连接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装置气密性检查
A
解析:一套装置组装完后首先应该进行装置气密性检查;装置中含有空气,首先应该用氯气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则应先点燃A装置的酒精灯;
(2)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F应连接的装置是___(选择其中一个装置,填相应的字母)。
解析:由分析可知,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在反应结束后要防止氯气进入空气中,同时产品应具有吸水性,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E中,则F应连接的装置是c;
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
c
Ⅱ.产物中铁元素价态探究
反应结束后,将硬质玻璃管及收集器中的物质一并快速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少许植物油(反应过程中不振荡),充分反应后,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
(4)步骤ⅱ添加的试剂X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试剂X可以检验三价铁,则试剂X为KSCN溶液或硫氰化钾溶液;
(5)步骤ⅲ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步骤ⅲ二价铁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KSCN溶液或硫氰化钾溶液
2Fe2++H2O2+2H+===2Fe3++2H2O
课时跟踪检测
(选择题第1~7小题,每小题3分,第10小题5分,本检测满分7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向某溶液中加入含Fe2+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当再滴入几滴新制氯水后,混合溶液变成红色,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CN-
B.氧化性:Fe3+>Cl2
C.Fe2+与SCN-不能形成红色物质
D.Fe2+被氧化为Fe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溶液中的Fe2+与加入的新制氯水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故氧化性:Fe3+1
2
4
5
6
7
8
9
10
11
3
√
2.(2024·合肥期末)铁元素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人体血红蛋白的形成,Fe2+易被人体吸收,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缺铁性贫血症可以服用维生素C将难吸收的Fe3+氧化为Fe2+,促进铁元素的吸收
B.高温下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可得到红色的氧化铁
C.将过氧化钠投入氯化亚铁溶液中,最终生成白色沉淀
D.FeO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迅速被氧化成Fe2O3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
3.下列反应不涉及铁元素价态变化的是( )
A.用铁粉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许FeCl3杂质
B.铁在氧气中燃烧
C.氢氧化亚铁是白色固体,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D.氢氧化铁受热分解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
4.自来水厂利用铁屑及FeCl2溶液处理泄漏的Cl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解析:Cl2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A正确;Fe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和强氧化性的氯气反应生成Fe3+,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Cl-+2Fe3+,B正确;铁屑的作用是将FeCl3还原为FeCl2,生成的FeCl2可以继续吸收氯气,C正确; Fe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会与强氧化性的ClO-反应,二者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5.(2024·泉州校级期末)铁粉具有平肝镇心,消痛解毒之功效,主治惊痫、癫狂、脚气冲心、贫血等。某兴趣小组探究用氢气和碳酸亚铁制取铁粉并检验反应产物,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A.本实验不可以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制备氢气
B.装置①的作用是干燥氢气
C.装置②、③中的试剂分别是无水硫酸铜、碱石灰
D.④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产生的CO2
√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解析: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会与碳酸亚铁反应,本实验不可以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制备氢气,故A正确;①装置盛有浓硫酸干燥H2,防止对后面产物的检验产生干扰,故B正确;由分析可知,②为检验产物H2O的装置,可盛装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③装置的主要目的是吸收H2O并防止④中的H2O进入②装置中造成干扰,可以是无水CaCl2或无水硫酸铜,但碱石灰会吸收CO2,不能选碱石灰,故C错误;④为检验CO2的装置,故D正确。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
6.在FeCl3、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中,Fe3+、Cu2+、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现加入适量铁粉,使溶液中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变为1∶2∶4,则参加反应的铁粉与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 B.1∶2 C.1∶3 D.1∶4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解析:根据三种离子物质的量的变化可知,Cu2+没有参加反应,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设溶液中Fe3+、Cu2+、Fe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2 mol、1 mol,根据离子方程式可知Fe3+的物质的量减少2 mol,则需消耗1 mol铁粉,故参加反应的铁粉与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C正确。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
7.(2024·石家庄期末)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 1 mol·L-1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 mL(标准状况)的气体,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未出现红色,那么,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所得铁的质量为( )
A.11.2 g B.5.6 g
C.2.8 g D.无法计算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8.(12分)(2024·北京顺义区期末)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下。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回答下列问题:
(1)预测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Fe2+的化合价为+2,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Fe2+的化合价为
+2,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2)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解析:Fe3+与KSCN溶液显红色,所以检验溶液中的Fe3+,常用的试剂是KSCN溶液;
KSCN溶液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3)Fe粉高温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4)白色的Fe(OH)2在空气中极不稳定,最终变为红褐色物质,用化学用语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白色的Fe(OH)2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4Fe(OH)2+O2+2H2O===4Fe(OH)3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5)利用FeCl3溶液和覆铜板制作图案:实验操作为取一小块覆铜板,用油性笔在覆铜板上画上设计好的图案,然后浸入盛有FeCl3溶液的小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出覆铜板并用水清洗干净。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覆铜板上制作出“化学”图案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
2Fe3++Cu===2Fe2++Cu2+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9.(12分)一定量的铁粉在氯气中充分燃烧后,将所得固体完全溶于稀盐酸,制得溶液A。
(1)铁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2)推测溶液A中可能含有的金属阳离子:①只有Fe3+;②只有Fe2+;③________________。甲同学为探究溶液的组成,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取少量溶液A置于 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 ____________ 假设②不成立,假设①或③成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有Fe3+和Fe2+
Fe3++3SCN-===Fe(SCN)3
溶液呈红色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解析:Fe3+可以和铁单质反应生成Fe2+,Fe3+具有氧化性,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铁反应生成Fe3+。将一定量的铁粉在氯气中充分燃烧后所得固体完全溶于稀盐酸,假如铁粉剩余,在所得溶液中铁粉可以把Fe3+还原为Fe2+,所以在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①Fe3+、②Fe2+、③Fe3+和Fe2+。在溶液中检验Fe3+常使用KSCN溶液,因假设②不成立,说明溶液中至少含有Fe3+,所以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3)乙同学继续探究溶液A的组成。
查阅资料: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实验过程:另取少量溶液A置于试管中,逐滴加入酸性KMnO4溶液,充分振荡,KMnO4溶液紫色褪去。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解析:向溶液A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Fe2+,也可以氧化Cl-,故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实验结论:___(填字母)。
a.可能有Fe2+ b.可能无Fe2+ c.一定有Fe2+
根据你选择的实验结论,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因为还原性Fe2+>Cl-,
逐滴加入的酸性KMnO4溶液先将Fe2+氧化,从而使KMnO4紫色褪去,
故可能含有Fe2+(或b 溶液中可能无Fe2+,加入的酸性KMnO4溶液
将Cl-氧化,从而使KMnO4紫色褪去)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高阶思维训练(选做题)
10.(2024·山东聊城高一期末)利用废旧镀锌铁皮制备Fe3O4胶体粒子的流程图如图,已知:Zn溶于强碱时生成可溶于水的[Zn(OH)4]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Fe3O4是碱性氧化物,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
B.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a+、[Zn(OH)4]2-、OH-
C.“酸溶”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
D.“氧化”的目的是将Fe2+全部氧化为Fe3+
√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解析:Fe3O4是一种复杂的化合物,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故A错误;Zn溶于强碱时生成可溶于水的[Zn(OH)4]2-,Fe与NaOH溶液不反应,则滤液含过量NaOH,存在的离子有Na+、[Zn(OH)4]2-、OH-,故B正确;“酸溶”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C错误;由流程可知,过氧化氢只氧化部分亚铁离子,故D错误。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11.(20分)(2024·安徽安庆开学考试)研究性学习小组对Fe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进行探究。
探究一: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夹持仪器略)。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1)A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
解析:装置A提供水蒸气,给液体加热时容易发生暴沸现象,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暴沸;装置B中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碱石灰吸收水蒸气起到干燥氢气的作用,装置E中氢气还原黑色的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单质和水;(1)液体加热时很容易发生暴沸,加入碎瓷片是为了防止暴沸;
防止暴沸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2)硬质玻璃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确定探究一反应后硬质玻璃管B中黑色固体的成分。
解析:装置E中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需要通入干燥洁净的氢气,所以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4)将硬质玻璃管中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全部取出置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溶解并过滤,进行如下实验,请将下表补充完整:
步骤 现象 解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结论
Ⅰ.取少量滤液,滴加KSCN 溶液 溶液不变红,为浅绿色 Fe3O4+8H+===Fe2++2Fe3++4H2O ①__________________。 滤液中的阳离子为③__________
2Fe3++Fe===3Fe2+
H+、Fe2+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Ⅱ.取少量滤液,滴加NaOH溶液 刚开始无明显现象, 一段时间后先出现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②__________________。
Fe2++2OH-===Fe(OH)2↓
(白色);
4Fe(OH)2+2H2O+O2===4Fe(OH)3
续表
H++OH-===H2O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探究三: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Fe(OH)2。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解析: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溶液中不存在铁离子,说明铁过量,生成的铁离子被铁还原生成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取样,滴加NaOH溶液,刚开始无明显现象,说明盐酸过量,首先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根据离子方程式可知,有氢氧化亚铁沉淀生成,又因为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现象是一段时间后先出现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后的溶液中阳离子为H+、Fe2+;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5)试剂X可选用植物油,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解析:试剂瓶中为NaOH,根据题意知此试剂瓶中发生的反应应该是生成氢氧化亚铁的反应,氢氧化亚铁很容易被氧化,所以需要用植物油隔绝空气,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
隔绝空气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6)实验开始时,打开分液漏斗塞子,关闭K3,依次打开K1、K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段时间后关闭K1,打开K3,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2中浅绿色溶液流入3中,3中析出白色沉淀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解析:因为氢氧化亚铁很容易被氧化,所以装置中不能存在空气,利用硫酸与铁粉反应生成的氢气先把装置中的空气从K1处的导管排出;待排尽空气后关闭K1,打开K3,锥形瓶中生成的氢气使瓶内压强增大,会把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沿导管压入试剂瓶中与氢氧化钠反应,现象为2中浅绿色溶液流入3中,3中析出白色沉淀。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选择题第1~7小题,每小题3分,第10小题5分,本检测满分70分)
1.向某溶液中加入含Fe2+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当再滴入几滴新制氯水后,混合溶液变成红色,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CN-
B.氧化性:Fe3+>Cl2
C.Fe2+与SCN-不能形成红色物质
D.Fe2+被氧化为Fe3+
2.(2024·合肥期末)铁元素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人体血红蛋白的形成,Fe2+易被人体吸收,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缺铁性贫血症可以服用维生素C将难吸收的Fe3+氧化为Fe2+,促进铁元素的吸收
B.高温下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可得到红色的氧化铁
C.将过氧化钠投入氯化亚铁溶液中,最终生成白色沉淀
D.FeO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迅速被氧化成Fe2O3
3.下列反应不涉及铁元素价态变化的是( )
A.用铁粉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许FeCl3杂质
B.铁在氧气中燃烧
C.氢氧化亚铁是白色固体,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D.氢氧化铁受热分解
4.自来水厂利用铁屑及FeCl2溶液处理泄漏的Cl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l2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Cl2??Cl-+HClO+H+
B.吸收泄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Cl-+2Fe3+
C.铁屑的作用是将FeCl3还原为FeCl2
D.铁屑耗尽时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2+、Fe3+、ClO-、Cl-
5.(2024·泉州校级期末)铁粉具有平肝镇心,消痛解毒之功效,主治惊痫、癫狂、脚气冲心、贫血等。某兴趣小组探究用氢气和碳酸亚铁制取铁粉并检验反应产物,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不可以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制备氢气
B.装置①的作用是干燥氢气
C.装置②、③中的试剂分别是无水硫酸铜、碱石灰
D.④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产生的CO2
6.在FeCl3、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中,Fe3+、Cu2+、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现加入适量铁粉,使溶液中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变为1∶2∶4,则参加反应的铁粉与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 B.1∶2 C.1∶3 D.1∶4
7.(2024·石家庄期末)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 1 mol·L-1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 mL(标准状况)的气体,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未出现红色,那么,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所得铁的质量为( )
A.11.2 g B.5.6 g
C.2.8 g D.无法计算
8.(12分)(2024·北京顺义区期末)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预测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Fe粉高温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色的Fe(OH)2在空气中极不稳定,最终变为红褐色物质,用化学用语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FeCl3溶液和覆铜板制作图案:实验操作为取一小块覆铜板,用油性笔在覆铜板上画上设计好的图案,然后浸入盛有FeCl3溶液的小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出覆铜板并用水清洗干净。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2分)一定量的铁粉在氯气中充分燃烧后,将所得固体完全溶于稀盐酸,制得溶液A。
(1)铁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溶液A中可能含有的金属阳离子:①只有Fe3+;②只有Fe2+;③____________________。甲同学为探究溶液的组成,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取少量溶液A置于试管中, 加入KSCN溶液 __________ 假设②不成立,假设①或③成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乙同学继续探究溶液A的组成。
查阅资料: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实验过程:另取少量溶液A置于试管中,逐滴加入酸性KMnO4溶液,充分振荡,KMnO4溶液紫色褪去。
实验结论:__________(填字母)。
a.可能有Fe2+ b.可能无Fe2+ c.一定有Fe2+
根据你选择的实验结论,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阶思维训练(选做题)
10.(2024·山东聊城高一期末)利用废旧镀锌铁皮制备Fe3O4胶体粒子的流程图如图,已知:Zn溶于强碱时生成可溶于水的[Zn(OH)4]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Fe3O4是碱性氧化物,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
B.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a+、[Zn(OH)4]2-、OH-
C.“酸溶”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
D.“氧化”的目的是将Fe2+全部氧化为Fe3+
11.(20分)(2024·安徽安庆开学考试)研究性学习小组对Fe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进行探究。
探究一: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夹持仪器略)。
(1)A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硬质玻璃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确定探究一反应后硬质玻璃管B中黑色固体的成分。
(4)将硬质玻璃管中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全部取出置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溶解并过滤,进行如下实验,请将下表补充完整:
步骤 现象 解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结论
Ⅰ.取少量滤液,滴加KSCN 溶液 溶液不变红,为浅绿色 Fe3O4+8H+===Fe2++2Fe3++4H2O ①__________________。 滤液中的阳离子为③__________
Ⅱ.取少量滤液,滴加NaOH溶液 刚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先出现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②____________。 Fe2++2OH-===Fe(OH)2↓(白色); 4Fe(OH)2+2H2O+O2===4Fe(OH)3
探究三: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Fe(OH)2。
(5)试剂X可选用植物油,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6)实验开始时,打开分液漏斗塞子,关闭K3,依次打开K1、K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段时间后关闭K1,打开K3,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1.选B 溶液中的Fe2+与加入的新制氯水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故氧化性:Fe3+2.选A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将难吸收的Fe3+氧化为Fe2+,促进铁元素的吸收,可以治疗缺铁性贫血症,故A正确;高温下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可得到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高温,Fe3O4+4H2,故B错误;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O2,且Na2O2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将过氧化钠投入氯化亚铁溶液中,最终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故C错误;FeO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迅速被氧化成Fe3O4,故D错误。
3.选D 铁粉可将Fe3+还原为Fe2+,Fe元素的价态发生了变化,A不符合题意;F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3O4,Fe元素的价态发生了变化,B不符合题意; Fe(OH)2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发生反应4Fe(OH)2+O2+2H2O===4Fe(OH)3,Fe元素的价态发生了变化,C不符合题意;Fe(OH)3受热分解:2Fe(OH)3Fe2O3+3H2O,Fe元素的价态没有发生变化,D符合题意。
4.选D Cl2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A正确;Fe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和强氧化性的氯气反应生成Fe3+,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Cl-+2Fe3+,B正确;铁屑的作用是将FeCl3还原为FeCl2,生成的FeCl2可以继续吸收氯气,C正确; Fe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会与强氧化性的ClO-反应,二者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5.选C 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会与碳酸亚铁反应,本实验不可以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制备氢气,故A正确;①装置盛有浓硫酸干燥H2,防止对后面产物的检验产生干扰,故B正确;由分析可知,②为检验产物H2O的装置,可盛装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③装置的主要目的是吸收H2O并防止④中的H2O进入②装置中造成干扰,可以是无水CaCl2或无水硫酸铜,但碱石灰会吸收CO2,不能选碱石灰,故C错误;④为检验CO2的装置,故D正确。
6.选C 根据三种离子物质的量的变化可知,Cu2+没有参加反应,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设溶液中Fe3+、Cu2+、Fe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2 mol、1 mol,根据离子方程式可知Fe3+的物质的量减少2 mol,则需消耗1 mol铁粉,故参加反应的铁粉与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C正确。
7.选C 用盐酸溶解后,得到的产物加 KSCN 溶液,无红色出现,说明得到的产物是氯化亚铁,即混合物中的铁元素全在氯化亚铁中,盐酸的物质的量为1 mol·L-1×0.1 L=0.1 mol,根据氯元素守恒,则n(Fe)=n(FeCl2)=×n(HCl)=0.05 mol,则混合物中Fe元素的质量为m(Fe)=0.05 mol×56 g·mol-1=2.8 g,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是2.8 g。
8.解析:(1)Fe2+的化合价为+2,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2)Fe3+与KSCN溶液显红色,所以检验溶液中的Fe3+,常用的试剂是KSCN溶液;(3)高温下Fe与H2O(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高温,Fe3O4+4H2;(4)白色的Fe(OH)2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5)在覆铜板上制作出“化学”图案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
答案:(1)Fe2+的化合价为+2,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
(2)KSCN溶液 (3)3Fe+4H2O(g)Fe3O4+4H2
(4)4Fe(OH)2+O2+2H2O===4Fe(OH)3
(5)2Fe3++Cu===2Fe2++Cu2+
9.解析:(1)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
(2)Fe3+可以和铁单质反应生成Fe2+,Fe3+具有氧化性,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铁反应生成Fe3+。将一定量的铁粉在氯气中充分燃烧后所得固体完全溶于稀盐酸,假如铁粉剩余,在所得溶液中铁粉可以把Fe3+还原为Fe2+,所以在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①Fe3+、②Fe2+、③Fe3+和Fe2+。在溶液中检验Fe3+常使用KSCN溶液,因假设②不成立,说明溶液中至少含有Fe3+,所以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
(3)向溶液A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Fe2+,也可以氧化Cl-,故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答案:(1)2Fe+3Cl22FeCl3 (2)③含有Fe3+和Fe2+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溶液呈红色 Fe3++3SCN-===Fe(SCN)3
(3)a 因为还原性Fe2+>Cl-,逐滴加入的酸性KMnO4溶液先将Fe2+氧化,从而使KMnO4紫色褪去,故可能含有Fe2+(或b 溶液中可能无Fe2+,加入的酸性KMnO4溶液将Cl-氧化,从而使KMnO4紫色褪去)
10.选B Fe3O4是一种复杂的化合物,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故A错误;Zn溶于强碱时生成可溶于水的[Zn(OH)4]2-,Fe与NaOH溶液不反应,则滤液含过量NaOH,存在的离子有Na+、[Zn(OH)4]2-、OH-,故B正确;“酸溶”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C错误;由流程可知,过氧化氢只氧化部分亚铁离子,故D错误。
11.解析:装置A提供水蒸气,给液体加热时容易发生暴沸现象,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暴沸;装置B中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碱石灰吸收水蒸气起到干燥氢气的作用,装置E中氢气还原黑色的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单质和水;(1)液体加热时很容易发生暴沸,加入碎瓷片是为了防止暴沸;(2)硬质玻璃管中是铁和水蒸气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3)装置E中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需要通入干燥洁净的氢气,所以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4)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溶液中不存在铁离子,说明铁过量,生成的铁离子被铁还原生成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取样,滴加NaOH溶液,刚开始无明显现象,说明盐酸过量,首先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根据离子方程式可知,有氢氧化亚铁沉淀生成,又因为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现象是一段时间后先出现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后的溶液中阳离子为H+、Fe2+;(5)试剂瓶中为NaOH,根据题意知此试剂瓶中发生的反应应该是生成氢氧化亚铁的反应,氢氧化亚铁很容易被氧化,所以需要用植物油隔绝空气,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6)因为氢氧化亚铁很容易被氧化,所以装置中不能存在空气,利用硫酸与铁粉反应生成的氢气先把装置中的空气从K1处的导管排出;待排尽空气后关闭K1,打开K3,锥形瓶中生成的氢气使瓶内压强增大,会把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沿导管压入试剂瓶中与氢氧化钠反应,现象为2中浅绿色溶液流入3中,3中析出白色沉淀。
答案:(1)防止暴沸 (2)3Fe+4H2O(g)Fe3O4+4H2
(3)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4)①2Fe3++Fe===3Fe2+
②H++OH-===H2O ③H+、Fe2+
(5)隔绝空气 (6)利用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2中浅绿色溶液流入3中,3中析出白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