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综合提能强训(三) 铁及其化合物融通练(课件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综合提能强训(三) 铁及其化合物融通练(课件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13 09:54:01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综合提能强训(三)
(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检测满分80分)
铁及其化合物融通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叙述了“铁线粉”:“粤中洋行有舶上铁丝,……日久起销,用刀刮其销,……,所刮下之销末,名铁线粉”。这里的“铁线粉”是指(  )
A.Fe B.FeCl3 C.FeO D.Fe2O3
解析:Fe在空气中易发生吸氧腐蚀,“销”主要是指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2.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钢铁使用要尽可能减少钢铁的氧化损耗,Fe2O3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B.常温下,铁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C.故宫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氧化铁可作故宫红色外墙的涂料
D.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加热会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二铁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解析:钢铁使用要尽可能减少钢铁的氧化损耗。Fe2O3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一种碱性氧化物,A正确;常温下,铁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发生反应,B正确;Fe2O3为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可作故宫红色外墙的涂料,C正确;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加热会被迅速氧化成四氧化三铁,D错误。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3.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在这种苹果汁中加入维生素C,苹果汁又变为淡绿色。这些现象体现了(  )
A.Fe2+具有酸性,维生素C具有碱性
B.Fe2+具有还原性,维生素C也具有还原性
C.Fe2+具有氧化性,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D.Fe2+具有碱性,维生素C具有酸性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解析:苹果汁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是由于Fe2+被氧化为Fe3+,说明Fe2+具有还原性,在这种苹果汁中加入维生素C,苹果汁又变为淡绿色,说明维生素C可将Fe3+还原为Fe2+,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4.某次化学探究活动中的任务是完成甲、乙两组实验。
甲组:检验含Fe3+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乙组:检验含Fe2+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3+。
下列试剂及加入试剂顺序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选项 试剂 甲组 乙组
A 新制氯水、KSCN溶液 NaOH溶液
B 酸性KMnO4溶液 KSCN溶液
C KOH溶液 溴水
D 溴水 酸性KMnO4溶液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5.纳米级四氧化三铁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软磁性材料之一。沉淀法是目前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的重要方法,其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保存溶液A时,应加入少量铁粉
B.其制备反应类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取滤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为黄色
D.FeSO4·7H2O和FeCl3·6H2O的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2∶1
解析:Fe3O4中+2价铁与+3价铁的个数比为1∶2,D错误。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6.为了探究Fe2+、Fe3+的氧化性和Fe2+的还原性,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其中符合实验要求而且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离子反应 实验结论
A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浅绿色溶液变成黄色溶液 2Fe2++Cl2=== 2Fe3++2Cl- Fe2+具有
还原性
B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锌片 浅绿色溶液变成无色溶液 Fe2++Zn=== Fe+Zn2+ Fe2+具有
氧化性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C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黄色溶液变成浅绿色 Fe3++Fe===2Fe2+ Fe3+具有
氧化性
D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 蓝色溶液变成黄色溶液 2Fe3++Cu=== 2Fe2++Cu2+ Fe3+具有
氧化性
续表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解析:A项,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2价的铁被氯水氧化生成+3价的铁,变成黄色,所以正确;B项,锌具有还原性,氯化亚铁溶液中+2价的铁具有氧化性,能氧化锌,同时析出黑色固体铁,实验现象描述不完整,所以错误;C项,离子方程式左右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所以错误;D项,氯化铁溶液为黄色,反应后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氯化铜溶液为蓝绿色,所以错误。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7.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反应 ① ② ③
反应物 FeCl3、Cu FeBr2、Cl2(少量) KMnO4和浓盐酸
生成物 CuCl2…… FeCl3、FeBr3 MnCl2、Cl2……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解析:铜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所以反应①的另一产物不可能是Fe,故A正确;FeBr2、Cl2(少量)反应生成FeCl3、FeBr3,而若FeBr2与过量Cl2反应有Br2生成,说明氯气首先氧化亚铁离子后氧化溴离子,所以还原性:Fe2+>Br-,故B正确;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8.(11分)为了检验某同学从家中带来的一瓶补铁药(成分为FeSO4)是否变质,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药片除去糖衣研细后,溶解过滤,取滤液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在一支试管中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在另一支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
请你填出该小组实验中出现以下现象时应得出的结论。
(1)若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褪色,滴入KSCN溶液后不变红,结论是______________。
药品没有变质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2)若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不褪色,滴入KSCN溶液变红,结论是_____________。
(3)若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褪色,滴入KSCN溶液变红,结论是______________。
(4)能不能将KMnO4和KSCN滴入同一试管中进行验证,为什么?试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药品完全变质
药品部分变质
不能,原因是KMnO4溶液呈紫红色,影响Fe3+的检验;
KSCN具有还原性,影响Fe2+的检验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解析:加KMnO4溶液只要褪色就说明含有Fe2+,而加入KSCN溶液变红则说明含有Fe3+,所以(1)(2)(3)问的答案很容易得出,而第(4)问的原因可归结为两条,一是KMnO4溶液呈紫色,影响观察Fe(SCN)3的红色,二是KSCN具有还原性,可以被KMnO4氧化,影响Fe2+的检验。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9.(12分)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补铁药剂中的Fe2+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成Fe3+,影响铁元素在人体中的吸收利用。某实验小组进行如图所示的对照实验,验证补铁药剂和维生素C一起服用的科学性。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实验操作]第一步:在A、B两支试管中加入对比试剂;第二步:振荡;第三步:滴加KSCN溶液。
[实验现象]①A试管中溶液变________色,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解析:①Fe3+与SCN-结合而使溶液呈红色。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实验结论]②维生素C具有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能防止Fe2+被氧化为Fe3+,所以补铁药剂和维生素C一起服用具有科学依据。
解析:②向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维生素C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说明Fe3+被维生素C还原,即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还原性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生活应用]
③某品牌泡腾片的主要成分为维生素C和NaHCO3,放入水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CO2)使口感更好,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解析:将维生素C与NaHCO3放入水中,立即有大量CO2产生,说明维生素C具有酸性。
酸性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④为防止蔬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烹调蔬菜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解析:由实验②、③可知,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和酸性,故烹调蔬菜时应避免与氧化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接触。
避免与氧化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接触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10.(18分)为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一些化学性质,某实验小组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
(1)高温下,让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如图所示。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_____。
解析:H2O中氢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为0,氧化剂是H2O。
H2O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2)如图:
①往A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的颜色_________。
②写出上述A→B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变为红色
2FeCl3+Fe===3FeCl2
10
1
2
4
5
6
7
8
9
11
3
③描述将C放置于空气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出向B中加入氯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
最终变为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2Fe2++Cl2===2Fe3++2Cl-
10
1
2
4
5
6
7
8
9
11
3
⑤将A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并加热,可制得________胶体;当光束通过该胶体时,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
解析:①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A溶液中含有Fe3+,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的颜色变为红色。④B为氯化亚铁溶液,加入氯水生成氯化铁溶液,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Fe(OH)3
丁达尔效应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11.(18分)某兴趣小组设计方案制取FeCl3和Fe(OH)3胶体。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FeCl3的两个方案如下: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①步骤Ⅰ中另一种试剂为__________(填名称),步骤Ⅱ中还有H2O生成,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步骤Ⅰ中,FeCO3要转化为FeCl2,需要的另一种试剂为稀盐酸;步骤Ⅱ中还有H2O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Fe2++O2+4H+===4Fe3++2H2O。
稀盐酸
4Fe2++O2+4H+===4Fe3++2H2O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②步骤Ⅲ反应前后Fe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Ⅰ~Ⅳ中没有发生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填字母)。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
解析:②步骤Ⅲ反应前后Fe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3价,即化合价升高;Ⅰ~Ⅳ发生的是Ⅰ复分解反应、Ⅲ化合反应、Ⅳ复分解反应,其中没有发生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和分解反应。
升高
ab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2)制取Fe(OH)3胶体的两个方案如下: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①方案___能够制得胶体,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悬浊液的本质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方案一是否成功的方法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方案一能够制得胶体,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悬浊液的本质特征为分散质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检验方案一是否成功的方法:用激光笔照射该分散系,如果有一条明亮的光路呈现,则证明该实验成功。

分散质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
光笔照射该分散系,如果有一条明亮的光路呈现,则证明该实验成功
用激
1
2
4
5
6
7
8
9
10
11
3
②将Fe(OH)3胶体缓缓加入过量稀盐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②将Fe(OH)3胶体缓缓加入过量稀盐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
Fe(OH)3+3H+===Fe3++3H2O综合提能强训(三) 铁及其化合物融通练
(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检测满分80分)
1.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叙述了“铁线粉”:“粤中洋行有舶上铁丝,……日久起销,用刀刮其销,……,所刮下之销末,名铁线粉”。这里的“铁线粉”是指(  )
A.Fe B.FeCl3
C.FeO D.Fe2O3
2.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钢铁使用要尽可能减少钢铁的氧化损耗,Fe2O3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B.常温下,铁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C.故宫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氧化铁可作故宫红色外墙的涂料
D.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加热会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二铁
3.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在这种苹果汁中加入维生素C,苹果汁又变为淡绿色。这些现象体现了(  )
A.Fe2+具有酸性,维生素C具有碱性
B.Fe2+具有还原性,维生素C也具有还原性
C.Fe2+具有氧化性,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D.Fe2+具有碱性,维生素C具有酸性
4.某次化学探究活动中的任务是完成甲、乙两组实验。
甲组:检验含Fe3+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乙组:检验含Fe2+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3+。
下列试剂及加入试剂顺序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试剂
甲组 乙组
A 新制氯水、KSCN溶液 NaOH溶液
B 酸性KMnO4溶液 KSCN溶液
C KOH溶液 溴水
D 溴水 酸性KMnO4溶液
5.纳米级四氧化三铁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软磁性材料之一。沉淀法是目前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的重要方法,其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保存溶液A时,应加入少量铁粉
B.其制备反应类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取滤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为黄色
D.FeSO4·7H2O和FeCl3·6H2O的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2∶1
6.为了探究Fe2+、Fe3+的氧化性和Fe2+的还原性,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其中符合实验要求而且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离子反应 实验结论
A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浅绿色溶液变成黄色溶液 2Fe2++Cl2=== 2Fe3++2Cl- Fe2+具有还原性
B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锌片 浅绿色溶液变成无色溶液 Fe2++Zn=== Fe+Zn2+ Fe2+具有氧化性
C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黄色溶液变成浅绿色 Fe3++Fe===2Fe2+ Fe3+具有氧化性
D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 蓝色溶液变成黄色溶液 2Fe3++Cu=== 2Fe2++Cu2+ Fe3+具有氧化性
7.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反应 ① ② ③
反应物 FeCl3、Cu FeBr2、Cl2 (少量) KMnO4和浓盐酸
生成物 CuCl2…… FeCl3、FeBr3 MnCl2、Cl2……
A.反应①的另一产物不可能是Fe
B.反应②中若FeBr2与过量Cl2反应有Br2生成,说明还原性:Fe2+>Br-
C.反应③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D.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O>Cl2>Fe3+>Cu2+
8.(11分)为了检验某同学从家中带来的一瓶补铁药(成分为FeSO4)是否变质,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药片除去糖衣研细后,溶解过滤,取滤液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在一支试管中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在另一支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
请你填出该小组实验中出现以下现象时应得出的结论。
(1)若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褪色,滴入KSCN溶液后不变红,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不褪色,滴入KSCN溶液变红,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褪色,滴入KSCN溶液变红,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不能将KMnO4和KSCN滴入同一试管中进行验证,为什么?试进行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2分)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补铁药剂中的Fe2+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成Fe3+,影响铁元素在人体中的吸收利用。某实验小组进行如图所示的对照实验,验证补铁药剂和维生素C一起服用的科学性。
[实验操作]第一步:在A、B两支试管中加入对比试剂;第二步:振荡;第三步:滴加KSCN溶液。
[实验现象]①A试管中溶液变________色,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②维生素C具有___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能防止Fe2+被氧化为Fe3+,所以补铁药剂和维生素C一起服用具有科学依据。
[生活应用]
③某品牌泡腾片的主要成分为维生素C和NaHCO3,放入水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CO2)使口感更好,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④为防止蔬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烹调蔬菜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10.(18分)为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一些化学性质,某实验小组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
(1)高温下,让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如图所示。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
(2)如图:
①往A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的颜色____________。
②写出上述A→B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描述将C放置于空气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出向B中加入氯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将A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并加热,可制得________胶体;当光束通过该胶体时,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
11.(18分)某兴趣小组设计方案制取FeCl3和Fe(OH)3胶体。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FeCl3的两个方案如下:
方案一:FeCO3,ⅠFeCl2FeCl3
方案二:FeFe(OH)3FeCl3
①步骤Ⅰ中另一种试剂为__________(填名称),步骤Ⅱ中还有H2O生成,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Ⅲ反应前后Fe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Ⅰ~Ⅳ中没有发生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填字母)。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
(2)制取Fe(OH)3胶体的两个方案如下:
①方案__________能够制得胶体,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悬浊液的本质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方案一是否成功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Fe(OH)3胶体缓缓加入过量稀盐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提能强训(三)
1.选D Fe在空气中易发生吸氧腐蚀,“销”主要是指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
2.选D 钢铁使用要尽可能减少钢铁的氧化损耗。Fe2O3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一种碱性氧化物,A正确;常温下,铁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发生反应,B正确;Fe2O3为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可作故宫红色外墙的涂料,C正确;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加热会被迅速氧化成四氧化三铁,D错误。
3.选B 苹果汁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是由于Fe2+被氧化为Fe3+,说明Fe2+具有还原性,在这种苹果汁中加入维生素C,苹果汁又变为淡绿色,说明维生素C可将Fe3+还原为Fe2+,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4.选B 甲组,在Fe3+存在的条件下检验Fe2+,要排除Fe3+的干扰。所选试剂具备下列条件:一是能与Fe2+发生有明显现象的反应;二是与Fe3+不反应。溴水符合条件,实验现象是溴水颜色变浅,酸性KMnO4溶液也符合条件:5Fe2++MnO+8H+===5Fe3++Mn2++4H2O,实验现象是溶液紫红色褪去。乙组,在Fe2+存在的条件下检验Fe3+,用KSCN溶液检验Fe3+即可,Fe2+不会造成干扰。
5.选D Fe3O4中+2价铁与+3价铁的个数比为1∶2,D错误。
6.选A A项,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2价的铁被氯水氧化生成+3价的铁,变成黄色,所以正确;B项,锌具有还原性,氯化亚铁溶液中+2价的铁具有氧化性,能氧化锌,同时析出黑色固体铁,实验现象描述不完整,所以错误;C项,离子方程式左右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所以错误;D项,氯化铁溶液为黄色,反应后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氯化铜溶液为蓝绿色,所以错误。
7.选C 铜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所以反应①的另一产物不可能是Fe,故A正确;FeBr2、Cl2(少量)反应生成FeCl3、FeBr3,而若FeBr2与过量Cl2反应有Br2生成,说明氯气首先氧化亚铁离子后氧化溴离子,所以还原性:Fe2+>Br-,故B正确;由反应2KMnO4+16HCl===2MnCl2+8H2O+5Cl2↑+2KCl可知,氧化剂为2 mol KMnO4,还原剂为10 mol HCl,所以反应③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故C错误;由①可知:氧化性Fe3+>Cu2+,由②知:氧化性Cl2>Fe3+,由③知:MnO>Cl2,综上所述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MnO>Cl2>Fe3+>Cu2+,故D正确。
8.解析:加KMnO4溶液只要褪色就说明含有Fe2+,而加入KSCN溶液变红则说明含有Fe3+,所以(1)(2)(3)问的答案很容易得出,而第(4)问的原因可归结为两条,一是KMnO4溶液呈紫色,影响观察Fe(SCN)3的红色,二是KSCN具有还原性,可以被KMnO4氧化,影响Fe2+的检验。
答案:(1)药品没有变质 (2)药品完全变质 (3)药品部分变质
(4)不能,原因是KMnO4溶液呈紫红色,影响Fe3+的检验;KSCN具有还原性,影响Fe2+的检验
9.解析:①Fe3+与SCN-结合而使溶液呈红色。
②向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维生素C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说明Fe3+被维生素C还原,即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③将维生素C与NaHCO3放入水中,立即有大量CO2产生,说明维生素C具有酸性。
④由实验②、③可知,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和酸性,故烹调蔬菜时应避免与氧化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接触。
答案:①红 ②还原性 ③酸性
④避免与氧化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接触
10.解析:(1)H2O中氢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为0,氧化剂是H2O。(2)①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A溶液中含有Fe3+,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的颜色变为红色。④B为氯化亚铁溶液,加入氯水生成氯化铁溶液,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答案:(1)3Fe+4H2O(g)Fe3O4+4H2 H2O
(2)①变为红色 ②2FeCl3+Fe===3FeCl2
③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④2Fe2++Cl2===2Fe3++2Cl- ⑤Fe(OH)3 丁达尔效应
11.解析:(1)①步骤Ⅰ中,FeCO3要转化为FeCl2,需要的另一种试剂为稀盐酸;步骤Ⅱ中还有H2O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Fe2++O2+4H+===4Fe3++2H2O。②步骤Ⅲ反应前后Fe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3价,即化合价升高;Ⅰ~Ⅳ发生的是Ⅰ复分解反应、Ⅲ化合反应、Ⅳ复分解反应,其中没有发生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和分解反应。(2)①方案一能够制得胶体,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悬浊液的本质特征为分散质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检验方案一是否成功的方法:用激光笔照射该分散系,如果有一条明亮的光路呈现,则证明该实验成功。②将Fe(OH)3胶体缓缓加入过量稀盐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
答案:(1)①稀盐酸 4Fe2++O2+4H+===4Fe3++2H2O
②升高 ab (2)①一 分散质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 用激光笔照射该分散系,如果有一条明亮的光路呈现,则证明该实验成功 ②Fe(OH)3+3H+===Fe3++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