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专项培优 课文识记
1.知识回顾。
(1)《乞巧》中引用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的诗句是“ , ”。
(2)时光易逝,韶华难寻。所以,陶渊明留下了这样的忠告:盛年不重来, 。及时当勉励, 。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升看到统治者不思进取,沉迷享乐,讽刺其“ , ”。中国少年要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正如《少年中国说(节选)》中所言:“故今日之责任, , 。”
2.撰写爱国寄语
墙报上开辟了爱国寄语专栏,请你默写《示儿》,要做到行款整齐,注意笔画和间架结构等细节。
示儿
【宋】陆游
, 。
, 。
3.国学知识。
(1) ,牵牛织女渡河桥。
(2)明明每天耽于玩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我想用葛洪的“ , ”来劝告他珍惜时间,有所作为。
(3)居高声自远, 。
4.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河出伏流, 。潜龙腾渊, 。 ,百兽震惶。 ,风尘吸张。
(2)诗中有家国情怀,这份情怀体现在陆游临终前的嘱托:“王师北定中原日, 。”也体现在林升对南宋权贵们苟且偷生的控诉:“ ,直把杭州作汴州。”更体现在龚自珍对人才涌现、打破沉闷时的翘首期盼:“我劝天公重抖擞, 。”
(3)《将相和》一文通过 、 、 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由 到 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 的精神,也赞扬了廉颇 的精神。
5.名句积累。
(1)家家乞巧望秋月, 。
(2) ,家祭无忘告乃翁。
(3) , ?暖风熏得游人醉, 。
(4)我劝天公重抖擞, 。
(5)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
(6)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
(7)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 。
(8)居高声自远, 。
(9)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 的人。
(10)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 。
6.古诗中蕴含着哲理,传达着情感。请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
①抒发爱国之情: 。
②劝诫他人惜时: 。
7.走进古诗词
歌以咏志,诗以传情。一首首古诗词饱含着作者浓浓的深情。
诗中有期盼:“ , ”是龚自珍对杰出人才涌现、改革大潮到来的期待;诗中有愤怒:“ , ”是林升对权贵的讽刺;“ ,笑谈渴饮匈奴血”是岳飞对金掠夺者的愤恨;诗中有追求:“ ,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是人们对所爱之人的思念和追忆;诗中有惆怅:“ ,孤舟一系故园心”是杜甫漂泊在外、羁旅之思的凄伤;诗中有渴望:“夜阑卧听风吹雨, ”是陆游对征战沙场的渴望。诗中有想象:“ ,牵牛织女渡河桥”唤起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8.日积月累。
从“ , ”中,我体会到了虞世南的高洁品格;从“王师北定 , ”中,我感受到了陆游真挚深沉的爱国之情;从“莫等闲, , ”中,我懂得了不能虚度青春。《己亥杂诗》中,“ , ”写出了当时社会一片死气沉沉的局势,揭露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
9.默写《己亥杂诗》,诗句居中,注意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
10.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请你盘点日常的积累,完成下面的练习。
(1)家国情怀是从古到今流淌在民族血液中的基因。在陆游笔下,它是“ , ”的热切期盼;在龚自珍笔下,它是“ , ”的强烈愿望;在梁启超笔下,它是“红日初升, 。河出伏流, ”的美好憧憬。
(2)珍惜时间就是热爱生命。南宋岳飞告诫我们“ , ,空悲切”;东晋葛洪提醒我们“不饱食以终日, 。”
11.名句默写。
(1)盛年不重来, 。及时当勉励, 。
(2)莫等闲, ,空悲切。
(3)多少事, ; ,光阴迫。一万年太久, 。
(4)家家乞巧望秋月, 。
12.古诗词默写。
(1)七夕今宵看碧霄, 。(林杰《乞巧》)
(2)王师北定中原日, 。(陆游《示儿》)
(3) ,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4)我劝天公重抖擞, 。(龚自珍《己亥杂诗》)
(5)碧玉妆成一树高, 。(贺知章《咏柳》)
(6) ,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7) ,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8) ,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3.按原文或要求填空。
(1) ,穿尽红丝几万条。
(2)暖风熏得游人醉, 。
(3)我劝天公重抖擞, 。
(4) ,一寸光阴不可轻。
(5)盛年不重来, 。
(6)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 。
(7)《示儿》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的 ,其中表达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的诗句是:“ , ”。
14.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诗有情,“山外青山楼外楼, ?”这是林升看到国家大好河山被金人践踏,对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官员的反问;“ ,万马齐喑究可哀。”这两句表明龚自珍期盼一场急风惊雷,打破在清朝统治下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
(2)诗言志,在看不到祖国统一,受遗憾、悲愤之情袭扰的陆游笔下就有了“死去元知万事空, ”的悲怆之言;梁启超先生则用“美哉, , !壮哉, , !”的诗句表达了对少年中国与天齐寿的祝福和对中国少年与国家共命运的呼唤。
15.按照指定内容书写,做到字体规范、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题临安邸
林升 诗
期中专项培优 课文识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知识回顾。
(1)《乞巧》中引用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的诗句是“ 七夕今宵看碧霄 , 牵牛织女渡河桥 ”。
(2)时光易逝,韶华难寻。所以,陶渊明留下了这样的忠告: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升看到统治者不思进取,沉迷享乐,讽刺其“ 暖风熏得游人醉 , 直把杭州作汴州 ”。中国少年要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正如《少年中国说(节选)》中所言:“故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 , 而全在我少年 。”
【考点】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
【答案】(1)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2)一日难再晨 岁月不待人;
(3)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
【分析】考查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解答】(1)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林杰的《乞巧》,全诗为: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2)考查名言警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出自陶渊明,意思是: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3)考查古诗文默写。“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出自林升的《题临安邸》,全诗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出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节选)》: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故答案为:
(1)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2)一日难再晨 岁月不待人;
(3)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2.撰写爱国寄语
墙报上开辟了爱国寄语专栏,请你默写《示儿》,要做到行款整齐,注意笔画和间架结构等细节。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 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家祭无忘告乃翁 。
【考点】古诗文默写.
【答案】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分析】考查了古诗文默写。练习这一类型的题,需要平时多积累古诗,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解答】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诗歌原文是: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故答案为: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点评】古诗文默写是考试中考查频率较高的一类习题,平时要加强积累。
3.国学知识。
(1)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2)明明每天耽于玩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我想用葛洪的“ 不饱食以终日 , 不弃功于寸阴 ”来劝告他珍惜时间,有所作为。
(3)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
【考点】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
【答案】(1)七夕今宵看碧霄;
(2)不饱食以终日 不弃功于寸阴;
(3)非是藉秋风。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解答本题,需回顾诗歌内容,在理解名言警句含义的基础上,结合日常积累的知识作答。
【解答】(1)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
(2)“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出自东晋时期葛洪的《抱朴子 爵学》,意思是:不要整日就只是吃饱喝足,却不去多思考多探索,不要因为懒惰,少花一点时间造成功亏一篑。
(3)出自唐代虞世南的《蝉》。
故答案为:
(1)七夕今宵看碧霄;
(2)不饱食以终日 不弃功于寸阴;
(3)非是藉秋风。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诗歌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4.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河出伏流, 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 鳞爪飞扬 。 乳虎啸谷 ,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 ,风尘吸张。
(2)诗中有家国情怀,这份情怀体现在陆游临终前的嘱托:“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也体现在林升对南宋权贵们苟且偷生的控诉:“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更体现在龚自珍对人才涌现、打破沉闷时的翘首期盼:“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
(3)《将相和》一文通过 完璧归赵 、 渑池会面 、 负荆请罪 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由 不和 到 和好 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 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 的精神,也赞扬了廉颇 勇于改过 的精神。
【考点】古诗文默写;课文理解.
【答案】(1)一泻汪洋 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 鹰隼试翼;
(2)家祭无忘告乃翁 暖风熏得游人醉 不拘一格降人材;
(3)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不和 和好 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 勇于改过。
【分析】考查古诗文默写、课文理解。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解答】(1)考查古诗文默写。语段选自《少年中国说》原文如下: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2)考查古诗文默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宋代陆游的《示儿》,全诗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出自林升的《题临安邸》,全诗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全诗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3)考查作家及其作品、课文理解。《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赞扬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故答案为:
(1)一泻汪洋 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 鹰隼试翼;
(2)家祭无忘告乃翁 暖风熏得游人醉 不拘一格降人材;
(3)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不和 和好 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 勇于改过。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5.名句积累。
(1)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
(2)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3) 山外青山楼外楼 ,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
(4)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
(5)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
(6)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7)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 , 来日方长 。
(8)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
(9)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 只讲体面的,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的人。
(10)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 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
【考点】古诗文默写;现代诗文默写.
【答案】(1)穿尽红丝几万条;
(2)王师北定中原日;
(3)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直把杭州作汴州;
(4)不拘一格降人材;
(5)白日依山尽 更上一层楼;
(6)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7)前途似海 来日方长;
(8)非是藉秋风;
(9)只讲体面的,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10)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分析】考查了诗歌默写和课文背诵,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1)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
(2)出自宋代陆游的《示儿》。
(3)出自宋朝诗人林升的古诗作品《题临安邸》。
(4)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5)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6)出自近代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7)出自近代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8)出自初唐诗人虞世南的《蝉》。
(9)选自《落花生》。
(10)选自《白鹭》。
故答案为:
(1)穿尽红丝几万条;
(2)王师北定中原日;
(3)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直把杭州作汴州;
(4)不拘一格降人材;
(5)白日依山尽 更上一层楼;
(6)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7)前途似海 来日方长;
(8)非是藉秋风;
(9)只讲体面的,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10)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6.古诗中蕴含着哲理,传达着情感。请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
①抒发爱国之情: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②劝诫他人惜时: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考点】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
【答案】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②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解答】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宋代陆游的《示儿》。全诗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得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②“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出自陶渊明的《杂诗》。意思是:美好的青春岁月一旦过去便不会再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四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的时候勉励自己努力奋斗,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这首诗起笔即命运之不可把握发出慨叹,劝诫他人要惜时。
故答案为: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②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7.走进古诗词
歌以咏志,诗以传情。一首首古诗词饱含着作者浓浓的深情。
诗中有期盼:“ 我劝天公重抖擞 , 不拘一格降人材 ”是龚自珍对杰出人才涌现、改革大潮到来的期待;诗中有愤怒:“ 暖风熏得游人醉 , 直把杭州作汴州 ”是林升对权贵的讽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是岳飞对金掠夺者的愤恨;诗中有追求:“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是人们对所爱之人的思念和追忆;诗中有惆怅:“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是杜甫漂泊在外、羁旅之思的凄伤;诗中有渴望:“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是陆游对征战沙场的渴望。诗中有想象:“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唤起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考点】古诗文默写.
【答案】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壮志饥餐胡虏肉 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丛菊两开他日泪 铁马冰河入梦来 七夕今宵看碧霄
【分析】考查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
【解答】“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全诗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出自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全诗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出自岳飞的《满江红 写怀》,全词为: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出自《蒹葭》,全诗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出自唐代杜甫的《秋兴八首 其一》,全诗为: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出自宋代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全诗为: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全诗为: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故答案为: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壮志饥餐胡虏肉 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丛菊两开他日泪 铁马冰河入梦来 七夕今宵看碧霄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8.日积月累。
从“ 居高声自远 , 非是藉秋风 ”中,我体会到了虞世南的高洁品格;从“王师北定 中原日 , 家祭无忘告乃翁 ”中,我感受到了陆游真挚深沉的爱国之情;从“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 空悲切 ”中,我懂得了不能虚度青春。《己亥杂诗》中,“ 九州生气恃风雷 , 万马齐喑究可哀 ”写出了当时社会一片死气沉沉的局势,揭露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
【考点】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
【答案】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分析】考查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解答】“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出自唐代虞世南《蝉》,全诗为: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宋代陆游的《示儿》,全诗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岳飞的名句,意思:不要虚度年华,花白了少年黑发,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全诗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故答案为: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9.默写《己亥杂诗》,诗句居中,注意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考点】古诗文默写.
【答案】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分析】考查古诗文默写。诗歌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
【解答】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全诗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故答案为: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10.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请你盘点日常的积累,完成下面的练习。
(1)家国情怀是从古到今流淌在民族血液中的基因。在陆游笔下,它是“ 王师北进中原日 , 家祭无忘告乃翁 ”的热切期盼;在龚自珍笔下,它是“ 我劝天公重抖擞 , 不拘一格降人材 ”的强烈愿望;在梁启超笔下,它是“红日初升, 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 一泻汪洋 ”的美好憧憬。
(2)珍惜时间就是热爱生命。南宋岳飞告诫我们“ 莫等闲 ,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东晋葛洪提醒我们“不饱食以终日, 不弃功于寸阴 。”
【考点】古诗文默写.
【答案】(1)王师北进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其道大光 一泻汪洋;
(2)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不弃功于寸阴。
【分析】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诗歌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
【解答】(1)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中的诗句“王师北进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选自清代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宋代岳飞的《满江红》,意思是: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意思是:别一天到晚吃饱了没事做,不要浪费一点时间偷懒不用功,饱食伤身,不坚持做一件事,就会一事无成。
故答案为:
(1)王师北进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其道大光 一泻汪洋;
(2)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不弃功于寸阴。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默写时要注意做到书写认真,不写错别字。
11.名句默写。
(1)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
(2)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3)多少事, 从来急 ; 天地转 ,光阴迫。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 。
(4)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
【考点】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
【答案】(1)一日难再晨 岁月不待人;
(2)白了少年头;
(3)从来急 天地转 只争朝夕;
(4)穿尽红丝几万条。
【分析】考查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解答】(1)考查名言警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陶渊明的名句,意思是: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2)考查名言警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岳飞的名句,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花白了少年黑发,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3)考查名言警句。“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是毛泽东的名句,意思是:人世间的多少事都是匆匆而过,日月星辰不断运转,光阴催人老。相对于人类短暂的生命而言,一万年太久远了,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4)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林杰的《乞巧》,全诗为: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故答案为:
(1)一日难再晨 岁月不待人;
(2)白了少年头;
(3)从来急 天地转 只争朝夕;
(4)穿尽红丝几万条。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12.古诗词默写。
(1)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林杰《乞巧》)
(2)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3)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4)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龚自珍《己亥杂诗》)
(5)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6)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7)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8)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考点】古诗文默写.
【答案】(1)牵牛织女渡河桥;
(2)家祭无忘告乃翁;
(3)山外青山楼外楼;
(4)不拘一格降人材;
(5)万条垂下绿丝绦;
(6)葡萄美酒夜光杯;
(7)秦时明月汉时关;
(8)桃花潭水深千尺。
【分析】考查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
【解答】(1)出自林杰的《乞巧》,全诗为: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2)出自陆游的《示儿》,全诗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出自林升的《题临安邸》,全诗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4)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全诗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5)出自贺知章的《咏柳》,全诗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出自王翰的《凉州词》,全诗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7)出自王昌龄的《出塞》,全诗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出自李白的《赠汪伦》,全诗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故答案为:
(1)牵牛织女渡河桥;
(2)家祭无忘告乃翁;
(3)山外青山楼外楼;
(4)不拘一格降人材;
(5)万条垂下绿丝绦;
(6)葡萄美酒夜光杯;
(7)秦时明月汉时关;
(8)桃花潭水深千尺。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13.按原文或要求填空。
(1)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2)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
(3)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
(4)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5)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 。
(6)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 。
(7)《示儿》这首诗的作者是 宋 (朝代)的 陆游 ,其中表达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的诗句是:“ 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家祭无忘告乃翁 ”。
【考点】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
【答案】(1)家家乞巧望秋月;
(2)直把杭州作汴州;
(3)不拘一格降人材;
(4)少年易老学难成;
(5)一日难再晨;
(6)而全在我少年;
(7)宋 陆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分析】考查了诗歌默写和名言警句,要注意在体会诗歌的含义的基础上,加强背诵,增加知识积累,并能正确书写。
【解答】(1)出自唐朝林杰的《乞巧》,意思是: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2)出自宋朝林升的《题临安邸》,意思是:暖洋洋的香风吹得游人如痴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3)出自清朝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意思是: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于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人才。
(4)出自宋朝朱熹的《劝学诗》,意思是: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5)出自魏晋南北朝陶渊明的《杂诗》,意思是: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6)出自课文《少年中国说》,意思是:因此当今时代国家存亡的大任,不再是其他人的,而是全部都寄予在我们的少年身上。
(7)出自宋朝陆游的《示儿》,意思是: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故答案为:
(1)家家乞巧望秋月;
(2)直把杭州作汴州;
(3)不拘一格降人材;
(4)少年易老学难成;
(5)一日难再晨;
(6)而全在我少年;
(7)宋 陆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点评】要熟练掌握所要背诵的诗句,注意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加强背诵。
14.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诗有情,“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这是林升看到国家大好河山被金人践踏,对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官员的反问;“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这两句表明龚自珍期盼一场急风惊雷,打破在清朝统治下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
(2)诗言志,在看不到祖国统一,受遗憾、悲愤之情袭扰的陆游笔下就有了“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的悲怆之言;梁启超先生则用“美哉, 我少年中国 , 与天不老 !壮哉, 我中国少年 , 与国无疆 !”的诗句表达了对少年中国与天齐寿的祝福和对中国少年与国家共命运的呼唤。
【考点】古诗文默写.
【答案】(1)西湖歌舞几时休 九州生气恃风雷;
(2)但悲不见九州同 我少年中国 与天不老 我中国少年 与国无疆。
【分析】考查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
【解答】(1)诗有情,“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出自林升的《题临安邸》,全诗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全诗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出自陆游的《示儿》,全诗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出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节选)》,原文: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故答案为:
(1)西湖歌舞几时休 九州生气恃风雷;
(2)但悲不见九州同 我少年中国 与天不老 我中国少年 与国无疆。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15.按照指定内容书写,做到字体规范、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 诗
【考点】古诗文默写.
【答案】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分析】考查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
【解答】出自林升的《题临安邸》,全诗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故答案为: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