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3 11:4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语文园地八
如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先了解每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各
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主要
内容,如《小英雄雨来》。
关注文章的题目,就能知道文章的主要内
容了,就像《观潮》一课一样。
积累运用
还可以抓关键语句,比如《乡下人家》一
文写了“乡下人家,不论什么季节,不论
什么时候,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从这里,我知道了这篇文章就是写乡下人
家的独特、迷人的。
还可以结合写作背景,我们这个单元学习
的鲁迅先生的文章,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
就能读出鲁迅先生对黑暗社会的憎恨。
总结:的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非常多,同学们非常善于积累,这些方法的积累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阅读和习作。在今后的课内外阅读中,我们握作者表达的情感。
少年闰土 狼牙山五壮士 军神
这是用文章中的主要任务作题目
词句段运用
第一组题目分别写的是一篇怎样的文章,大家还记得吗?
《少年闰土》写了鲁迅先生与闰土儿时的几件趣事;
《狼牙山五壮士》写了五位革命战士为了革命事业在狼牙山英勇牺牲的故事。
这是第一组课题的特点,同时这也是我们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个小技巧,此类文章,只要看到题目,就可以知道文章有哪些主要人物。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文章的课题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呢?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晏子使楚》《扁鹊治病》……
在牛肚子里旅行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这组题目很有意思,因为……
你认为这组课题有趣吗?为什么?
《在牛肚子里旅行》用旅行的地点作题目,《“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用父母对作者写的诗的观点为题;《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用文中人物的性格作题目。
我们掌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题目,那你能说说下面这两组课题的特点吗?
1.竹节人 桥 芦花鞋
2.开国大典 “诺曼底”号遇难记 草船借箭
第一组是用文章的重要事物作题目;
第二组课题非常大气,都是历史上的大事。
总结:
希望同学们将今天学习到的课题类型运用在自己的作文题目中,让自己的作文更加生动。
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饱经风霜的脸 
饱经风霜的老屋
饱经风霜的大树
读到“饱经风霜的脸” 时,我仿佛看到了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里车夫的脸,那张脸
因风吹日晒,因食不果腹,因遭受社会压迫,
变得黑漆漆的,满是皱纹沟壑,刻画着岁月
的年轮,反映着当时社会的黑暗。
当“饱经风霜的老屋”出现在眼前时,我
想到了《总也不会倒的老屋》。课文中的
老屋因为时间的磨砺,如今摇摇欲坠,那
是年龄的展现,是岁月的沉淀。
“饱经风霜的大树”让我联想到了《去年
的树》的另一种结局,那棵树坚守着与鸟
儿的约定,面对伐木工,顽强抵抗;面对
风吹雨打,勇敢生长;面对电闪雷鸣,拼
搏向上。这是一棵饱经风霜的树,也是一
棵勇敢、坚强的树。
树林的深处
秋天的深处
心灵的深处
还有一组词语,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你最有感觉的词语,将它带给你的画面用一段话写下来,记录下这美丽动人的场景。
树林的深处 秋天的深处 心灵的深处
“树林的深处”——在一片静谧的树林中,
葱葱茏茏的枝叶遮住了刺眼的阳光,只有
斑斑驳驳的日影照耀在地面的黄叶上。
“吱——”一声虫鸣打破了这片寂静,显
得这片树林更加幽静了。
“秋天的深处”——“一场秋雨一场寒”,
几场秋雨过后,校园里的绿色越来越少了,
树叶几乎都投入了大地妈妈的怀抱,偶尔
还有几片叶子不忍离开大树的关怀,在枝
头随风摇摆。同学们早已穿上棉衣,打招
呼时空中多了几团白雾,操场上嬉戏的同
学少了,教室里,依然一片欢声笑语。
“心灵的深处”——昨晚,我睡得很晚,
早上强行被妈妈从被窝中拽起,带着朦胧
的双眼坐上公交车。隐约中,我看见一位
老奶奶站在我的身旁,但我实在太困了,
不愿忍受站立的颠簸。于是,没有给老奶
奶让座。
突然,司机一个急刹车,老奶奶站得不稳跌倒了,我赶紧扶起老奶奶坐在我的位子上。同时,我感到很惭愧,如果我早一点让座,老奶奶一定不会摔跤。这是我心灵深处发出的谴责。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
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
书写提示
卿、欧阳询之长,融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
要方圆并施,棱角分明。也就是一笔一画写清楚。
同学们根据刚刚欣赏的名家作品,结合柳公权的介绍,说一说我们在写楷体字时要注意什么?
要注意坐姿,头正、身平、肩开、足安。还要注意写字的距离,身体距桌子一拳,手距离笔尖一寸,眼睛距纸面一尺远。
这是写字时的笔画技巧,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吗?可以结合我们平时的写字经验说一说。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答客诮》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学界的三魂》
日积月累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这四句话出现在鲁迅先生不同文章中,很有哲理,可以说是鲁迅名言。
①“豪杰”不可写作“毫杰”。
②注意“魂”字的书写。
③注意“脊”的笔画顺序。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答客诮》
含义:真正的豪杰并非都是无情的, 真正的大丈夫也并不是没有怜惜子女的温柔的一面。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含义:这句话前面还有一些其他内容“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理解一个句子的意思要联系上下文,这里是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原先地上是没有路的,路是人走出来的,如果没有人走便没有路;而所谓希望也是这样,如果不用行动去努力实践,那么再美好的希望也等于没有,而原本渺茫、难以实现的希望,如果你愿意去努力,那也是可能实现的。鲁迅写的这句话既指出了理想、愿望实现的唯一途径又给人以启迪,说明了主观能动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给当时那些为改变旧中国命运而努力的人们以启发。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学界的三魂》
含义:只有民族精神是最宝贵的,只有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中国才有真进步。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含义:热情地讴歌了从古到今、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地进行斗争的中国的革命力量,论证了中国人是有自信力的。
这些名言都是出自谁的笔下?
鲁迅先生。
你最喜欢哪一句?结合预习,分析它的含义。
我最喜欢“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
丈夫”,这一句不仅是鲁迅回答别人对他
爱孩子的讥讽,表现他对孩子深厚的感情,
而且可以看作是鲁迅对革命后代的殷切期望。
我喜欢“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这一句,谁也不能断定一种理
想能不能最终得到实现,关键在于有没有人
去追求。有人去追求,有更多的人去追求,
就有希望,哪怕前方没有道路,我们也能开
创出一条道路。
我最喜欢“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中国与中华民族是一体的。中国想要发展,前提是中华民族的发展。而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就是他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就是民族魂。只有民族魂发扬起来,民族才能站立起来,国家才能发展。
我最喜欢“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
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
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句
话。其中的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比如舍己
为国的人,奉献终身的人,这些人为中国做
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国的脊梁。
根据描述的情景,从上面四句中选择比较合适的话送给他。
练一练,学运用。
(1)一个爸爸对上小学的儿子经常一幅冷面孔,他常说:“宁给孩子好心不给孩子好脸,做爸爸的一定要对孩子严厉。”如果让你劝说并送给他一句话,你会送哪句比较合适?
(2)表哥大学毕业,他说现在找工作太难了,成天玩。你用哪一句去劝说他比较合适?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
2.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
3.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鲁迅
4.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鲁迅
我拓展,我积累。
你还积累了哪些鲁迅名言?
小结:通过这些名言,我们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似乎更进了一步,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也更多了几分。
多音字组词
多音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