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月光曲》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3《月光曲》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3 23:5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23 月光曲
知道这首曲子的曲名和作者吗?
贝多芬
你对贝多芬有哪些了解?简单的说一说。
贝多芬(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主要有交响曲九部、钢琴奏鸣曲三十二首,著名的有《英雄》《命运》《月光曲》《致爱丽丝》等。
课文中提到的《月光曲》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著名的钢琴奏鸣曲。课文写的是关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一个传说。
“传说”是民间流传的故事,不一定确有其事。但是,民间传说能够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好恶。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位音乐家。
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贝多芬
谱 莱 茵 盲
纯 键 缕 陶
mánɡ
lái
yīn
chún
我会读

táo

jiàn
我会读
谱写 钢琴 幽静 断断续续
茅屋 烛光 失明 纯熟
清幽 琴键 景象 陶醉

词语理解
注意“幽”字笔顺:
交流理解词语:
幽静的小路
“幽静”侧重于“静”
“清幽”侧重于“清”
课文主要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交流汇报:课文围绕《月光曲》写了哪些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单介绍了贝多芬并点明他创作《月光曲》的故事是一个传说。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叙述了贝多芬走进房屋,为穷鞋匠兄妹俩演奏。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描写了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情景。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讲了贝多芬奔回客店,记录曲子。
复习旧知
听写一组与月亮有关的词语:
披上银纱 格外清幽 微波粼粼
洒遍银光 越升越高 穿过微云
在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过程中,兄妹俩各有什么反应?
皮鞋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根据上面的文字描述,给下面图片排序。
3
1
2
( ) ( ) ( )
第一幅: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这段话是皮鞋匠的联想,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
音乐:舒缓轻柔
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波折。
第三幅: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
给图片搭配对应的乐曲意境
并跟随音乐的意境进行朗读
齐读词语,说说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
我仿佛看见皎洁的月光正照耀着大海,海上银光闪闪。
我仿佛看见大海起风了,浪花老高老高、雪亮雪亮的。
细读感悟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
贝多芬为什么弹曲子给盲姑娘听?
为什么弹完一曲又一曲?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组合作,画出重点语句,并在旁做批注。
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
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
从“那有多好哇!”“不过随便说说”中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盲姑娘想听贝多芬演奏的迫切心情和她的善解人意及对哥哥的劝慰。
2.贝多芬为什么弹曲子给盲姑娘听?
这一幕兄妹互相体贴的对话正好传入音乐家贝多芬的耳中,这位一心想为穷苦人民造福的伟大音乐家面对如此热爱音乐的妹妹怎能不感动呢?于是他推开门,轻轻走了进去,为盲姑娘弹了一首曲子。
“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盲姑娘为什么激动?
因为盲姑娘从纯熟的琴声中听出了弹琴的正是贝多芬本人。
因为她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盲姑娘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3.贝多芬为什么愿意为盲姑娘再弹奏一曲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妹妹双目失明和对音乐的热爱以及难以言表的激动中去思考)
盲姑娘的几句话使贝多芬十分激动,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贝多芬因他乡遇知音而激动,于是产生了要为她弹奏第二首曲子的想法,创作的激情油然而生。
解读“联想”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画面和音乐美吗?其实书本里描绘的更美,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第9自然段,找出写得美的词句,并想想美在哪里?
这么美的景色,全是皮鞋匠亲眼看到的吗?用“____”画出实实在在的事物,用“ ”画出联想的句子。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读出清幽、舒暖之感。
读出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波折之感。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读出高潮的高昂激越。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读出大海的美,读出它的变化。从中体会联想的写作手法的妙处。
写文章的时候,如果既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得具体,又能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文章的内容一定会更加充实,表达的情感也会更加深刻!不过,联想和想象必须建立在自己见闻的基础上,而且必须与主题相关,为主题服务哦。
第9自然段:借助皮鞋匠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月光曲》优美的意境。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乐曲的意境太美妙了,兄妹俩都陶醉了。
艺术的魅力
本文讲述了贝多芬因同情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以及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背诵第9自然段。
听《月光曲》进行写话练习。
推荐学生课后再去听听贝多芬的其他作品,如:《暴风雨》《田园》等,加深对音乐的认识。
听:弹琴
同情
微波粼粼

弹:一曲
谈话
感动
知音
现实事物
月亮升起
风卷浪涌
月亮升高
波涛汹涌
月亮照耀
联想、想象
结构梳理
《月光曲》
记录
月光曲
随堂练习
一、将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入场券 霎时  恬静
莱茵河  一缕 微波粼粼
l___
l__
l__
t___






__uàn
___à
q
sh
ián
ǚ
ín
ái
二、选词填空。
宁静  清幽  恬静  幽静 美妙  美好
(1)_______的月光照在盲姑娘_______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2)一个________的夜晚,贝多芬在________的小路上散步。
(3)贝多芬那________的琴声,给兄妹俩留下了________的回忆。
宁静
恬静
清幽
幽静
美妙
美好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详细描写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____、____、____、
记录。主要运用____的方法详细描写了琴声,表现了贝多芬__________、 ____________,同时也表现了贝多芬____________________。
听琴
弹琴
创作
联想
高超的技艺
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