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太 阳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1.生字卡片。
2.搜集有关太阳及太阳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知道《后弈射日》的传说吗?谁来讲给大家听?(从学生的爱好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天上的太阳到底能不能被射下来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说明太阳的课文。(板书:太阳)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圈出自己不会的字。
2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长组织本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不会的生字,互教互学。
(2)小组成员都不会的生字可以一起查字典学习。
(3)小组成员接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
4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熟巩固。
5重点指导“稼、兽、蔬、滴、凝、菌”等字的写法。
(1)观察字形,看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2)学生写字,同桌间互评。
(3)写字交流展示。
三、再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
1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远、大、热)
3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4互相交流读书体会。
四、作业
1向家长介绍太阳的特点。
2搜集有关太阳及太阳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早晨,当红通通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把它那金灿灿的光芒洒向大地的时候,你可曾想过,是太阳给我们带来了这个可爱的世界。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太阳。
2质疑梳疑:
(1)太阳是怎样一个星球?
(2)太阳与我们有着怎样的关系?
二、抓词理解,品读课文
1讨论:太阳是怎样的一个星球?
(1)根据学生选择来学习。
①远:1.5亿公里远。
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坐飞机飞二十几年;从地球上看只有盘子那么大。
②大: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
③热:大火球;温度很高;表面6000摄氏度;钢铁碰到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2500倍。
(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3)在你读出的这些句子中,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体会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用你的朗读来再现一下太阳的特点吧!
2太阳离我们那么远,那么大,还那么热,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讨论:太阳与我们有着怎样的关系?
(1)学生自读课文。自由发言。
(2)太阳与人类的关系真是很密切。请你找出最能表现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一句话。(学生练读)
(3)看录像:有关太阳与地球的关系。联系录像及生活实际谈太阳与我们的关系。
(4)根据你平时观察所得和书上提供的资料说说太阳与我们人类关系怎么密切。
提供句式:
①有了太阳……②如果没有太阳……就……,因为……
(5)太阳与人类有这么密切的关系,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三、朗读展示,读出体会
同学们了解了太阳的特点,知道了太阳与动植物、人类生活、雨雪形成、风的形成、人类健康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下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这些密切的关系吧!
四、课外资料交流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五、小结升华
人们说太阳是光辉灿烂的,不仅仅指它的光彩夺目,还有对它无私精神的赞美,让我们也做一个小太阳,无私的把光和热撒向身边的每一个人。
?
?《太阳》一课为说明文,课文较为枯燥,学生不易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读书的情趣。新课标提出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感知、感受、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每节课要有充分的读书时间。课上在老师的指导下,为学生创设了情景,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了学生的情趣,在
读中感悟。课堂中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师互动的多方位的课堂结构。
2.听、说、读的能力有机结合,促进语文能力协调发展。本节语文课不是单一的说与读,而是读说结合,在读中感悟,并有意识培养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并与他们交流,正确表达自己的体会,让读与说有机结合,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得以发展与提高。
3.知识的拓展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课外知识的适当介入,使学生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而是与生活实际和自己所了解的内容相联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探究的兴趣,使学生的目光由课内投向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