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并分析其成因。
3.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重在培养认识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主要灾害及成因分析
2.进一步训练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的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习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欣赏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2.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 讨论探究法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将学生分成每组6人(若干个小组)
学生准备
搜集黄土高原的有关资料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课前环保宣言
教师:现在旅游业越来越发达家住德州的小明利用假期的时间到黄土高原游玩了一番,以下是他在游玩过程中的一些所见所闻。多媒体展示小明在旅行过程中拍摄的部分照片;
播放《黄土高原风土人情》的图片导入新课
?
?
了解黄
一、自主学习——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特点
自主学习找出问题答案;
土高原概况
领略黄土高原景观
探究黄土高原形成学说
黄土地貌解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探究
小明同学回校以后,想为同学们做一个关于黄土高原的讲座,请各位同学利用所学知识并结合课本18页,从位置与范围、地形、气候、河流和土壤等五个方面为小明拟定一份讲演稿。
幻灯片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二、小组合作学习——黄土风情
教师:小明在游玩的过程中拍摄了许多有趣的照片,淘气的小明想考考大家,你认识以下这些黄土高原的风土人情吗?并给大家做一下解释。
三、小组活动——我来当老师
教师:小明在黄土高原住了几天回来后一直对黄土高原的窑洞念念不忘,非要他的爸爸给他建一个窑洞,你觉得小明的要求合理吗?如果你是小明的爸爸你会怎么说服小明呢?
四、天生我有才——黄土高原形成学说探究
教师:黄土高原广袤辽阔,小明对雄伟的黄土高原的形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回家以后通过搜集资料发现了以下三种关于黄土高原形成过程的学说,你支持那种学说,找出证据并尝试说出这些证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五、火眼金睛辨地貌——黄土地貌解密
教师:小明在广阔的黄土高原见识到了许多地貌类型,有的形如馒头、有的宛如长龙,小明决定一探究竟。那同学们认识下面这些地貌吗?你又知道他们有哪些特点么?
过渡语设计:为了奖励大家的积极表现,小明决定把黄土高原的一幅壮阔的俯瞰航拍图无私的奉献给大家看,大家能从中看出黄土高原辽阔广袤,令人震撼,但是也被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景象深深震撼,那究竟黄土高原这样的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呢?
六、走进科学——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探究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原因探究:
让我们一块走进档案馆来听听专家的看法,请大家在倾听的过程中找出专家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原因的阐述,并分条阐释;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人为原因探究:
阅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新闻报道资料找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人为原因;
七、满目疮痍的黄土高原——观看黄土高原保护宣传片
八、课堂巩固提升
巩固练习;
小组展示:
请各组上台指图(黄土高原地形图、黄土高原政区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讲解为小明准备的演讲稿内容;
各组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
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同时感知黄土高原适合建设窑洞的原因。
仔细阅读课本19页,找出黄土高原形成学说的证据,并根据理解加以解释;
认识黄土各种地貌类型并总结判断标准;
观看《地理中国——黄土高原》,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原因。
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人为原因。
观看视频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通过答题进行知识巩固
课件33张PPT。授课课题: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商务星球版 《黄土高原》请大家阅读课本并结合之前所学知识,从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为小明拟定一份讲演稿。
每组准备2个方面,上台指图回答。自主学习自然地理特征1、位置: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南
临秦岭,北临长城。
范围:包括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份。
2、地形:地形以高原为主。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4、河流:黄河的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5、土壤:黄土地。小明在黄土高原游览了很多的名胜古迹,以下是小明在游玩过程中拍摄的很多照片,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来吗?窑洞信天游秦腔黄帝陵安塞腰鼓兵马俑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左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别的地区没有?想一想资料在线 黄土高原的形成困惑了很多人,下面是几种主要的形成学说:
土成说
科学家认为黄土高原是该地的岩石就地经过风化、侵蚀,最终堆积形成的。
洪水说
科学家认为,黄土中粗粉沙的含量由西北向东南减少,这种“阶梯式”的分布规律与地势相吻合像是洪水造成的。
风成说
长期以来的观察研究认为,黄土高原是由有西北向东南的风造成的,风沙带来了黄土高原
请同学们自主思考。你支持那种学说,找出证据并尝试说出这些证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黄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黄土的矿物成分与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第二条证据“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第三条证据“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流质(风或流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风成说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小明在广阔的黄土高原见识到了许多地貌类型,有的形如馒头、有的宛如长龙,小安决定一探究竟。那同学们认识下面这些地貌吗?你又知道他们有哪些特点么?这样的地貌景观是怎样形成的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地理大讲堂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植被: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原因材料一:70岁的老人李开福告诉记者,50年前,金竹至荷花走廊也曾森林茂密,环境宜人。大炼钢铁和文化大革命后,一座座山丘被理了光头,成了水土流失的重灾区。形成了10万多亩的荒山秃岭,表土尽失。
材料二:上世纪九十年代,神府
大煤田的发现和陆续深度开发,
给当地的水土流失治理带来巨大
压力,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修路、采矿等破坏地表长期乱砍滥伐、过度过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人为原因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什么?地理大讲堂请大家课下利用网络或者杂志搜集资料,写一片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危害的的调查报告?课下作业1.与黄土高原相连的地形区是(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
2.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窑洞,其形成原因是( )
A.黄土具有直立性,较干燥
B.黄土具有黏性
C.黄土比较湿润
D.黄土土质比较松散
CA3、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在( )
A.塬 B.梁 C.峁 D.川
4.“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句话与______高原的水土流失有关(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DC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
①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③人多地少,过度开发破坏地表 ④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A.①②③ B. ①②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D 材料一、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学说有多种。目前“风成说”得到科学界最为广泛的支持。“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主要是盛行风从中亚、蒙古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被称为风神捏就的土地。
材料二、黄土高原图。
1、请你说出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_______________。
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有① ,
② ③ 。
3、从四大区域位置看,位于______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_______阶梯。沟壑纵横黄土土质疏松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北方第二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谢谢指导!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陕 西 山 西 黄土高原的范围太行山脉乌鞘岭秦岭河口桃花峪长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