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山水田园诗四首 教案 (4)

文档属性

名称 5. 山水田园诗四首 教案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9 16:4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
山水田园诗四首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史及其特点;
2、感受山水田园诗营造的意境美,并学会鉴赏方法。
【教学重、难点】感受意境美,掌握鉴赏方法。
【教学方法】吟诵法、联想法、炼字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们以山水田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就来鉴赏两首山水田园诗,感受一下闲云野鹤们的世外桃源生活。21cnjy.com
二、山水田园诗派的简介
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作家有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
1.山水田园诗的起源。
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早在《诗经》、楚辞中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些描写这方面内容的诗句。魏晋时,完整的山水田园诗正式出现。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田园诗人,谢灵运与谢朓是山水诗的开创者。2·1·c·n·j·y
2.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成就:
A.将山水与田园二者结合得更紧密了,亦即把隐居田园的情趣和欣赏山水的优美加以融合,丰富了意境。
B.保留了陶渊明的纯朴而更趋优美,摒弃谢灵运等人的艰涩和玄言的尾巴而更趋清新,形神兼备,物我契合,致使诗意与画境相结合。www.21-cn-jy.com
三、鉴赏《宿建德江》
问题设置:
1、说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歌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景色。(句子理解)
明确:原野空旷无边,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江水清澈,俯看水中的月影,觉得明月和人更加接近。
2、
说说全诗所表达出来意思,即主旨(70字左右)(综合评价)
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漫游途中停泊在建德江边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的一首小诗,描写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孤独伤感之情。
四、鉴赏《终南望余雪》
1、有关资料
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无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付了一下,立刻写完了四句,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按照考官要求,有画蛇添足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感觉。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又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兴。结果祖咏未被录取,但这首诗一直流传至今。后登开元十二年进士第,与王维友善。
2、赏析诗歌
以炼字为突破口,请就诗中“阴”“秀”“浮”
“霁”“增”等字展开自由讨论,分析其好处。
“阴”: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
;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21教育网
“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
“浮”: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正给人以“浮”的感觉。21·cn·jy·com
“霁”: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余雪,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增”字很妙,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
( http: / / www.21cnjy.com )岭尚余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遥望终南余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www-2-1-cnjy-com
五、比较阅读
1、山水田园诗在盛唐大放异彩,渊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追溯到晋宋的陶渊明和谢灵运。细细品味储光羲的《田家杂兴八首》(其二),
再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比较,看有何异同。21·世纪
教育网
附: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1
cnjy
com
明确:同:①两位诗人都是经历过官场生活后归隐田园,欣喜之
情表露无遗;②诗人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抒发了厌恶官场、向往田园生活的志向;③二诗都刻画了一位热爱自由、不愿受任何拘束的诗人形象;
④景物描绘栩栩如生,逼真感人。
异:①储诗开篇采用对比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志,陶诗开篇与结尾都直抒胸臆;②陶诗在描写田家风物中表现了归隐的乐趣,写景与抒情浑然一体,而储诗则更多地直说归田之乐和生活情景,不如陶诗平淡自然,反璞归真之意亦不如陶诗。
2、吟读王维《终南山》与孟郊《游终南山》,说说二者在意境与表现方法上的不同。
附: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明确:意境方面的不同:王诗景象博大,感情深沉,情景自然浑成。孟诗景象奇特幽深,情感直露,情景相生。
表现方法的不同:王诗以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为主,情深而晦。写景时,王诗移步换景,在动态中描绘景物,如“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结句采用暗示手法,隐含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孟诗写景兼具抒情。写景时以静态为主,诗人立足点未变;抒情采用类比热情,如以山比人,“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结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凡俗生活的厌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