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一、选择题
1.计算除法算式( )时,第一次试商后要把商调大。
A.464÷61 B.764÷52 C.285÷47
2.把除数78看作80来试商,商( )。
A.可能偏大
B.可能偏小
C.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3.580个零件,每箱装36个,要用( )只箱。
A.15 B.16 C.17
4.5米长的铁丝重250克,2500克这样的铁丝长( )米
A.5米 B.50米 C.500米 D.5000米
5.在计算时出现这样的情况:□÷54=△……56,说明( )。
A.初商偏小要调大 B.初商偏小要调小
C.初商偏大要调大 D.初商偏大要调小
二、填空题
6.a、b、c都不是0,a÷b÷c=a÷( )。
7.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 ),商不变。这就是商不变的规律。
8.90里面有( )个30,( )个40是200;270是90的( )倍.
9.把下面的表格填完整。
冰箱的台数 60 300 600
每车运的台数 30 30 30
货车的辆数 2 ( ) ( )
10.算式590÷50的被除数的前两位是( ),大于除数,所以590÷50的商是( )位数,商是( ),余数是( ).
11.王帅同学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一时大意把被除数325错写成235,结果商比原来少6,但余数恰好相同.问这道题的除数是 ,余数是 .
12.要使480÷□0的商是一位数,方框里可以填( ).
13.379÷34,把34看作 来试商,商是 位数.
14.一个同学在计算除法的时候,把除数72看成了27,结果得到商26还余18,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
15.要使□37÷4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
三、判断题
16.在整数除法计算中,如果把除数23看作20来试商,试的商可能合适也可能偏大。( )
17.如果A÷B=20,那么(A×2)÷(B×2)=40。( )
18.六年级580人乘坐40座的客车去研学,至少需要15辆这样的大客车。( )
19.因为45÷4=11……1,所以450÷40=11……10。( )
四、计算题
20.直接写得数。
90×80= 84÷4= 73-29= 38+53=
150÷50= 0÷78= 360÷40= 4500÷50=
21.列竖式计算(带★要验算)
(1)116×27 (2)305×42 (3)640×55
(4)720÷24 (5)912÷38 (6)★940÷31
五、解答题
22.小白兔共有108个萝卜,它想每次运15个,需要运几次,还剩几个萝卜?
23.王阿姨带了450元去超市买抽纸,该超市一提抽纸卖26元,王阿姨最多能买多少提抽纸?还剩多少元?
24.甲城和乙城相距680千米,一辆小汽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这辆小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需要几小时?
25.2位师傅调试一批电脑,12天正好调试完720台。平均每人每天调试多少台?
26.实验小学举行秋季运动会,四年级360名同学参加开幕式,平均分成12个方阵,每个方阵排成5行。
(1)每行有多少人?
(2)请用“另一种方法”或“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检验上题。
27.小丽步行的速度是65米/分,她从家到剧院要走975米,需要多少分钟?
28.为减少环卫工人清扫路面的难度和强度,瑶河区引进“5G”无人清扫车。一台小型“5G”无人清扫车12分钟可清扫路面960米,平均每分钟清扫路面多少米?
29.在“最美文字”征集评选活动中,新城中学的教师和38名学生共留言396条,其中教师留言168条,平均每名学生留言多少条?
30.一根绳子,如果绕树干4周,那么余3米;如果绕树干24周,那么少40厘米。树干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这根绳子长多少厘米?
31.查找资料,了解你的家乡到北京大约有多远,有哪些交通工具可以选择,它们每小时大约各行驶多少千米。再算一算,乘坐这些交通工具去北京大约各需要多少小时。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三位数与两位数的除法计算过程,先根据“试商”的方法,把除数四舍五入后变成与它最相近的整数,据此解答。
【详解】A.464÷61,把除数“61”看作“60”;第一次试商7后,正好;
B.764÷52,把除数“52”看作“50”;第一次试商1后,正好;
C.285÷47,把除数“47”看作“50”;第一次试商5后,偏小,要把商调大。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
2.B
【分析】把除数78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80来试商,除数变大,那么所得的商可能会偏小;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把除数78看作80来试商,商可能偏小。
故答案为:B
3.C
【详解】580÷36=16(只)……4(个)
16+1=17(只)
故答案为:C
4.B
【分析】用250除以5求出1米铁丝的重量,用总重量除以1米铁丝的重量即可求出铁丝的长度.
【详解】2500÷(250÷5)
=2500÷50
=50(米)
故答案为B
5.A
【分析】□÷54=△……56,余数56大于除数54,说明初商试小了,余数就偏大,所以要把初商调大1即为正确的商。
【详解】由分析可知在计算时出现这样的情况:□÷54=△……56,54<56,说明初商偏小要调大。
故答案为:A
6.(b×c)
7.相同的不为0的数
【详解】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不为0的数,商不变,余数也会乘或除以相同的不为0的数。
例如:63÷3=21
6300÷300=21
8. 3 5 3
【详解】略
9. 10 20
【分析】从60÷30=2(辆)可知,冰箱的台数÷每车运的台数=货车的辆数,用300÷30、600÷30即可解答。
【详解】300÷30=10(辆),600÷30=20(辆)
冰箱的台数 60 300 600
每车运的台数 30 30 30
货车的辆数 2 10 20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59 两 11 40
【详解】略
11. 15 10
【分析】因为商比原来少6,但余数恰好相同,所以被减数减少的数即除数的6倍,即除数为:(325﹣235)÷6=15,然后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325﹣235)÷6,
=90÷6,
=15;
325÷15=21…10;
故答案为15,10.
12.5、6、7、8或9
【详解】略
13. 30 两
【详解】略
14.10
【分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用商乘错误的除数,再加上余数,求出正确的被除数,再用正确的被除数除以正确的除数解答。
【详解】27×26+18
=702+18
=720
720÷72=10
正确的结果应该是10。
【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被除数。
15.5
【详解】略
16.√
【分析】除法计算中,把除数看大了,商就容易偏小,调商时要调大一点,把除数看小了,商就容易偏大,调商时要调小一点,据此解答。
【详解】在整数除法计算中,如果把除数23看作20来试商,试的商可能合适也可能偏大,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被除数不变,如果除数变小了,那么商就会变大。
17.×
【分析】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如果A÷B=20,那么(A×2)÷(B×2)=20,题干算式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商的变化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8.√
【分析】用总人数除以一辆客车的座位数,有余数,商再加1,即可求出实际需要的辆数,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得:
580÷40=14(辆)……20(人)
14+1=15(辆)
则至少需要15辆这样的大客车。
故答案为:√
19.√
【分析】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商不变,但是余数需要乘或除以这个数,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45×10=450
4×10=40
1×10=10
因为45÷4=11……1,所以450÷40=11……1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0.7200;21;44;91;
3;0;9;90;
【详解】略
21.(1)116×27=3132
(2)305×42=12810
(3)640×55=35200
(4)720÷24=30
(5)912÷38=24
(6)940÷31=30……10
【详解】(1)解:116×27=3132
(2)解:305×42=12810
(3)解:640×55=35200
(4)解:720÷24=30
(5)解:912÷38=24
(6)解:940÷31=30……10
计算乘法时要从个位乘起,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数字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计算除法时从最高位除起,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就试除前三位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数要比除数小.
22.7次 3个
【详解】108÷15=7(次)…3(个).
答:需要运7次,还剩3个.
23.17提;8元
【分析】用450÷26,即可求出王阿姨最多能买多少提抽纸,还剩多少元。
【详解】450÷26=17(提)……8(元)
答:王阿姨最多能买17提抽纸,还剩8元。
24.8小时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680÷85=8(小时)
答:这辆小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需要8小时。
【点睛】熟练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30台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可以先算出每位师傅12天可以调试多少台,再算出平均每人每天调试多少台。也可以先算出2位师傅每天调试多少台,再算出平均每人每天调试多少台。
【详解】第一种解法:
720÷2÷12
=360÷12
=30(台)
第二种解法:
720÷12÷2
=60÷2
=30(台)
答:平均每人每天调试30台。
26.(1)6人
(2)见详解
【分析】(1)用360除以12,求出每个方阵的人数,再用每个方阵的人数除以5,求出每行有多少人;
(2)用每行的人数乘5,求出每个方阵的人数,再用每个方阵的人数乘12,求出四年级有多少学生参加开幕式,得数是360,则说明(1)的结果正确。
【详解】(1)360÷12÷5
=30÷5
=6(人)
答:每行有6人。
(2)6×5×12
=30×12
=360(人)
所以(1)的计算结果正确。
(检验的方法不唯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除法的计算及应用,关键是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再确定先算什么,最后再算什么。
27.15分钟
【分析】根据题意,路程和小丽步行的速度已知,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975÷65=15(分钟)
答:需要15分钟。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28.80米
【分析】用960除以12即可求出平均每分钟清扫路面多少米。
【详解】960÷12=80(米)
答:平均每分钟清扫路面80米。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9.6条
【详解】396-168=228(条) 228÷38=6(条)
30.17厘米;368厘米
【分析】已知如果绕树干4周,那么余3米,也就是余300厘米,两次绕树的数量差为:300+40=340厘米,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绕24-4=20(圈);所以可以求出一圈的长度(树的周长),列式为:340÷20=17厘米,那么绳子长为:17×4+300=368厘米,据此解答。
【详解】3米=300厘米
(300+40)÷(24-4)
=340÷20
=17(厘米)
17×4+300
=68+300
=368(厘米)
答:树干的周长是17厘米,这根绳子长368厘米。
【点睛】盈亏问题的解答思路是:通过比较已知条件,找出两个相关的差数,一是总差额,二是每份的差额,将这两个差相除,就可求出总份数,然后再求物品数;基本关系式为:总差额÷每份的差额=总份数。
31.见详解
【分析】先查出家乡到北京的距离,再找出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一般有飞机、高铁、汽车等。飞机每小时大约行驶1000公里,高铁大约每小时行驶400公里,汽车大约每小时行驶50公里。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分别求出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去北京需要的时间。
【详解】经查阅资料,我的家乡到北京大约2000公里,可以乘坐飞机、高铁以及汽车。飞机每小时大约行驶1000公里,高铁大约每小时行驶400公里,汽车大约每小时行驶50公里。
2000÷1000=2(小时)
2000÷400=5(小时)
2000÷50=40(小时)
乘坐飞机大约需要2小时,乘坐高铁大约需要5小时,乘坐汽车大约需要40小时。
(答案不唯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