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山水田园诗四首 学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5. 山水田园诗四首 学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9 18:4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山水田园诗四首
学案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内容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诗由“邀”到“至”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宿建德江
隐居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
(689-740),襄州襄阳人,唐代诗人。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
( http: / / www.21cnjy.com )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李白称赞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王士源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王维曾画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现有《孟浩然集》。
此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
( http: / / www.21cnjy.com ))漫游吴越之时。当时,孟浩然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实现自己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但是,孟浩然科举考试失利,未能中进士,失意东归。途经建德江时,愁绪无法排遣,然而,当黄昏来临,明月当空之际,这建德江周围的景物却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于是,一首名垂千古的写景抒情小诗就这样诞生了。
《宿建德江》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一个“愁”字,然而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1.
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移舟泊烟渚”。此句点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兼写环境。“移舟”点出江行,“泊”字点出题面上的“宿”字,而“烟渚”二字,既写出了江边烟雾茫茫的时空环境,也体现了日暮无归的莫名惆怅,又为下面抒写羁旅客愁作了铺垫。
2.“日暮客愁新”中“新”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新”的内涵丰富。一方面,它明说“日暮”引发了“新”的客愁,即无归之愁;另一方面,又暗示了“新愁”之外,自己心中还有许多旧忧。
3.三、四句写景有什么艺术特点?试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抓住建德江畔景色的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以移情手法写“月近人”,写出自然景物可爱宜人的自然之美,又运用以实衬虚的手法,以清新之景衬羁旅之愁,使情物化。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鉴赏】 “野旷天低树”是“日暮”泊舟所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野空旷,天空在与地平线相接的地方从树梢顶上倾斜下去。空旷的原野使人孤寂。“江清月近人”,表明时已夜晚,明月在天,倒影在水中,诗人于船上俯视江水,看见月亮是如此之近。这情景让诗人感到冷清。这两句一写远眺,一写近观,给人既辽远又逼真之感。
终南望余雪
乐于隐逸的祖咏
祖咏(699-约746),
( http: / / www.21cnjy.com )洛阳(今属河南)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开元十二年(724)登进士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曾南游江南,北上蓟(jì
( http: / / www.21cnjy.com ))门。与王维、储光羲、卢象、丘为等友善。诗多状景咏物,宣扬隐逸生活。其诗讲求对仗,亦带有诗中有画之色彩。以《终南望余雪》和《望蓟门》两首诗为最著名。《全唐诗》编诗一卷。
《终南望余雪》是祖咏的一首传世名作,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首应试诗。当时,年轻的诗人满怀建功报国的凌云壮志,从东都洛阳来到了帝京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诗人早闻长安城南的终南山以其独特的风姿横亘关中,广绵千余里,又恰逢终南山刚刚降过雪,于是读书之余,欣然沿北坡而上,饱览了雪后终南山的秀丽山色。当在科举中看到“终南望余雪”试题时,诗人便用一颗赤城的爱国之心抒写了一首忧国忧民的小诗。
《终南望余雪》这是作者在长安的应试诗。诗写遥望积雪,顿觉雪霁之后,暮寒骤增;景色虽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冻。咏物寄情,意在言外。
1.这首诗是怎样扣住一个“望”字写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山上积雪浮荡云端、林表霁色明亮的美景,与城中暮色昏暗、寒气凛冽的景象都是望中所见的。
2.古人讲究炼字,请你谈谈“霁”、“明”二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霁,指雨雪初停后的阳光。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处用为动词,染亮。诗说“林表”之上有阳光,是因为只有在终南山高处才有阳光,表明已是西山衔日,林表上的日光正是落日的余晖,既染亮了林表,当然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
积雪浮云端。
【鉴赏】 “浮云端”三个字,表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的高峻、峭拔,也说明积雪很厚。正因为山高雪厚,远远望过去白皑皑的积雪仿佛浮在云端。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浮”字,用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画面增添了生气。
田家杂兴八首(其二)
诗风朴实的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约762),唐代官员,
( http: / / www.21cnjy.com )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死岭南。
储光羲登进士第后任汜水等地县尉,不久
( http: / / www.21cnjy.com )辞官归乡,曾与王维等人隐居终南山多年。《田家杂兴八首》就是这一时期内创作的诗篇,描写了自得其乐的田园生活,反映了返璞归真、养性怡情的思想。
《田家杂兴八首(其二)》此诗写自己归隐田园之乐。抒发诗人置身田园之中平和恬淡的心态。
1.这首诗的前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世人都追逐荣华富贵而以贫贱为耻,而我却胸怀坦荡,爱好渔猎的闲适生活。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写自己隐居的志向。
2.“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这句诗中有何喻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一句喻意为:朝廷昏暗,时局难辨,我还是回家赋“闲”吧。实际上,诗人有暂时回乡隐逸、待日后政治清明时再复出的意愿。
3.如何理解“所愿在优游,州县莫相呼”这句话中作者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的愿望就是悠闲游乐,无拘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束,朝廷(官府)莫来找我去任职(做官)。这一句明显是反话,诗人很希望朝廷招贤为官,给自己施展才能的机会。
4.这首诗是如何运用白描手法描写田园生活之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的中间六句具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写了田园生活所乐之处。用白描的手法展现了充满农家风情的隐居环境。“山泽时晦暝”天已昏暗,“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庭院种满了葵藿、桑榆,禽雀翔集的画面,没有过多地渲染雕琢,用浅易的语言描写了田园之乐。
诗歌的表达技巧——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巧。这种画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同色彩的烘染,只用黑线勾描物象。在文学创作上,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逼肖。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寥寥几笔就为我们勾勒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设问方式:
1.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2.这首诗的白描手法体现在什么地方,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第一步,先指出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表达的效果、体现的意境或抒发的感情。
请完成“课后知能检测”第5题的第(3)小题
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
【鉴赏】 麻雀等飞禽都知道我清闲,常常集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群飞到我家门前屋后,来找我“嬉戏”。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从侧面表现田园生活的悠闲自得,富于生活情趣。
游终南山
“硬语”诗人——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
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早年生活贫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无所遇合,屡试不第。贞元(785-805)中张建封镇徐州时,郊曾往谒。46岁始登进士第。后东归,旅游汴州(今河南开封)、越州(今浙江绍兴)。贞元中任为溧阳尉。在任不事曹务,常以作诗为乐,被罚半俸。元和(806-820)初,河南尹郑余庆奏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60岁时,因母死去官。郑余庆镇兴元,又奏为参谋、试大理评事。郊应邀前往,到阌乡(今河南灵宝),暴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诗与韩愈并称“韩孟”。其为诗惨淡经营,苦心孤诣,多穷愁之词,属苦吟诗派,继承杜甫而别开蹊径。五言古诗硬语盘空,多为自诉穷困和愤世嫉俗之作。绝句质朴简练,有古乐府神味。有《孟东野诗集》。
终南山自魏晋至唐,一直是“隐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摇篮、旅游的胜地。诗人在公务之余,曾有幸去游历终南山。这首《游终南山》就描绘了终南山的险峻挺拔,借此表明了自己的理想——走进终南山学参禅。
《游终南山》这首诗六句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写终南山的雄奇险怪之景,给人的感受是:终南自成天地,清幽宜人。表达诗人归隐山林、淡泊名利的情志。
1.如何理解“日月石上生”的“生”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身在终南山深处,朝望日,夕望月,都从终南山高处初露半轮,然后冉冉升起,这就像从石上“生”出来一样。
2.“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两句诗突出了终南山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高峰夜留景”,不过是说在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地方已经被夜幕笼罩之后,终南的高峰还留有落日的余晖。极言其高,又没有违背真实。“深谷昼未明”,不过是说在其他地方已经洒满阳光之时,终南的深谷里依然一片幽暗。极言其深,很富有真实感。
3.“路险心亦平”的“平”有何深刻内涵?请结合“山中人自正”加以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路险心亦平”中的“险”是“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反义词。上句诗已说明山中人正而不邪,那么,山路再“险”,心还是“平”的。这里诗人以“路险”作反衬,突出地歌颂了山中人的心地平坦。
4.诗人一味地赞美山及山中人,有何言外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极力赞美终南山的万壑清风,就意味着厌恶长安的十丈红尘;极力赞美山中的人正心平,就意味
着厌恶山外的人邪心险。以“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收束全诗,这种言外之意就表现得相当明显了。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鉴赏】 “长风驱松柏”,“驱”字下得“险”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而山高则风长,长风过处,千柏万松,枝枝叶叶,都向一边倾斜,这只有那个“驱”字才能表现得形神毕肖。“声”既无形又无色,当然不能看见它在“拂”。“声拂万壑清”,“拂”字下得“险”。然而那“声”来自“长风驱松柏”,长风过处,千柏万松,枝枝叶叶都在飘拂,也都在发声。说“声拂万壑清”,就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统一起来了,使读者于看见万顷松涛之际,又听见万壑清风。
高山安可仰的孟浩然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叹说:“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王维曾画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后人因尊崇他,不愿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为当地的名胜古迹。可见他在古代诗人中的盛名。王维、李白、王昌龄都是他的好友,杜甫、皮日休等人也与他关系甚好。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应用角度】 这则材料可用于与“理想与现实”、“奋斗”、“情操”、“高山仰止”、“自我”等话题相关的写作中。
山水田园,慢城太白
太白县“山水田园,慢城太白”旅游推介会于2012年4月7日在西安东方大酒店举行。
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位于陕西省西部、宝鸡市
东南,因境内秦岭主峰太白山而得名。享有“关中水塔”、“陕西的青藏高原”和“秦岭里的香格里拉”之美誉。
太白县突出表现在“四最”(最高之城、最绿之城、最凉之城、最奇之城)和“四大名片”(良好的生态、独特的气候、绿色的蔬菜和迷人的风光)。
【媒评文摘】 满眼翠绿、满天白云、满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阳光、满鼻清香是太白生态环境保护的真实写照,置身其中,您可以远离盛夏的酷热与浮躁,享受青山绿水间的惬意清凉;您可以纵情诗意山水,体验原生态的独特魅力,太白已成为都市人避暑休闲、度假观光、运动养生的向往之地。
——搜狐网
故乡的孟浩然
你游走在我故乡的明月里,笔落之处惊动了山水的轻梦,连野菊花都摇头晃脑背诵你的春晓。
汉江的夜航船上飘飞着你的歌赋旋律,故乡的风中游荡着你思乡的魂灵。
那一年,你从官码头登船,赴京师赶考,想看看长安那片明月。可是,长安的月夜是浑浊的,九门皇城下连续演出千万种荒唐的闹剧。
那一年,长安的渭水让你感伤,你带着满心的伤痛,打道回府,归隐襄阳麓门山中。
那一年,你轻舟快帆带着满舱的诗笺去洛阳城找寻牡丹,看她为何高贵不凡,能否与大明宫里的则天比试娇艳?
你游走在我故乡的星星上,拖着长长的白色锦衣,金樽在夜风中飘香,月下还悬挂着李白送给你的那只玉壶。
你对月长叹息:天生我材,为何无用?黑夜听不见,张着大嘴吞噬了你的呐喊。
秋风叩响了你的门扉,对着麓门娓娓评说,你行云流水的奇文,还有你颠荡漂泊的生平。
……
(摘自天涯社区,有删改)
【精要赏析】 本文重点写孟浩然由满怀报国之志入长安,到遭受打击转而寄情山水的经历,表达了对孟浩然的同情,对孟浩然洁身自好、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表达了敬慕之情。
一、基础巩固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霁色(jì)   膏腴(yú)   晦暝(mínɡ)
B.万壑(hè)
畋渔(tián)
松柏(bó)
C.兀然(wù)
停泊(bó)
边塞(sài)
D.葵藿(huò)
烟渚(zhǔ)
充塞(sè)
【解析】 “柏”应读“bǎi”。
【答案】 B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野旷天低树   旷:空阔远大。
B.相与尚膏腴
膏腴:肥沃,此泛指富贵。
C.所乐在畋渔
畋:打猎。
D.兀然倾一壶
兀然:突然。
【解析】 兀然:傲然。
【答案】 D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顶峰,它的繁荣与唐代经济的繁荣密不可分。
B.储光羲是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思想与晋代陶渊明有相通之处。
C.孟浩然的诗,有一种“隐士”情结,可见他是一位甘于平淡的作家。
D.贾岛的诗与孟郊的诗风格相近,多是描写山水田园风光。
【解析】 “甘于平淡”表述有误。
【答案】 C
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日暮客愁新。
(2)终南阴岭秀,______________。
(3)满园植葵藿,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州县莫相呼。
(5)山中人自正,______________。
【答案】 (1)移舟泊烟渚 (2)积雪浮云端 (3)绕屋树桑榆 (4)所愿在优游 (5)路险心亦平
二、课内阅读
5.阅读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完成后面的问题。
(1)“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踌躇满志应考而失利,归途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暮泊舟夜宿,烟雾迷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心中的压抑落寞、孤独悲凉蓦然而生,一、三、四句虽未言愁,但羁旅愁思无处不在。由此可见,一个“愁”字笼罩全篇,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2)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天高地远,四野空旷,江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澈,月亮倒影其中,显得离人很近。整个场景,因日暮而昏暗,又因月色而清淡。作者通过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性描绘,显示出诗人的寂寞孤独,将内心深处的愁绪鲜明地展现出来。(意思对即可)
★(3)(对应《田家杂兴八首(其二)》“重难突破”第4题)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章采用了白描的手法,很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地摄取了眼前之景,表达旅途孤寂、漂泊之感。泊舟江渚,触动了作者的愁思;日落黄昏,增添了新愁;原野空旷,孤寂凄凉;江清月近,倍加思乡。眼前之景,着墨轻淡,却传达出了真切的情意。
三、课外阅读
6.(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和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抒发情感的方式。联系词作的题目和“千里念行客”等词句即可归纳出作者流露出的情感。抒情词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在这首词中该句是首句,有起兴作用。综合以上分析即可作答。
【答案】 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以理解前后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的关系的形式来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和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这两句实际都是考查理解前后词句的关系。“就砚旋研墨”的意思是就用它来研磨香墨,书写别情。而用来研磨的是前句“临窗滴”下的“泪”。同样,正是前有“泪”的“滴下”,才有了后文的“红笺为无色”,虽有夸张,却情真意切。
【答案】 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渺,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2)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做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四、语言表达
8.根据文意,依照画线句的句式,补充下列语段中空缺的内容。
翻开古往今来的诗词,你可以一一品味诗人们深切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思想感情,继而有所思,有所悟。______________。读杜甫、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是关心民间疾苦;读陆游、辛弃疾,你懂得了什么是爱国情怀。读着,品着,你已经和诗人们融为一体了,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答案】 (示例)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是钟情山水;
9.(2013·山东高考)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4分)
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
学生乙:老师,您勤耕三尺讲台,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
学生甲: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
学生乙: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①用汗水浇灌希望,孜孜不倦 ②诗词歌赋,颂不完您带来的感动
示例二:①用双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 ②赤橙黄绿,画不完您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