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为世界工作 教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7. 为世界工作 教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9 18:5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7.
为世界工作
教案
一、教学要求:
1、认识马克思具有的普通人的一面,了解马克思的伟大精神品质,从中获得新的认识。
2、学习文中的一些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马克思具有的普通人的一面,了解马克思的伟大精神品质,从中获得新的认识。学习文中的一些写法。、
三、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习文章的一二部分。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生速读文章,思考:本文从什么角度选材展现马克思的伟大之处?据此理清层次。
【从日常生活琐事落笔:体格、饮食、业余阅读、儿女家事等,他的伟大,不是脱离世俗、不食人间烟火,而是立足于日常生活中。本文由此可分为四个部分:一、主要讲述马克思晚年的健康状况以及他本人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二、主要介绍马克思对文学和数学的爱好与看法。三、描述了马克思独特的人际交往情形。四、简说1875年马克思迁居以后的情况。】21cnjy.com
(三)学生阅读第一部分,讨论思考:
1、马克思生命最后十年曾被称为“慢性死亡”,作者为什么认为是过分夸张?
【马克思生命的最后十年,身体健康十分糟糕,几乎无法挽回,这确实是在逐步走向死亡,但马克思这十年里仍在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工作,这又决不能说是一种慢性死亡的状态。】www.21-cn-jy.com
2、从文中看,马克思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身体健康?
【马克思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的态度是以工作需要为准的,为了工作,他会尽量锻炼身体保持体力;但同样也是为了工作,他又无暇顾及身体健康,过度工作以致损害身体的健康。这是一种忘我的工作精神,只要生命不息,就战斗不止的献身精神。】2·1·c·n·j·y
3、从文章第5段的这些细节看,马克思是如何处理工作与休息的关系的?
【从文中细节看,马克思的体质本来是很好的,有一个相当强壮的身体,且自己也很懂得休息的作用以及如何休息,并且绝不缺乏这样的能力。但在他心里,革命事业才是第一位的,工作的重要性压倒一切,他让自己的身体健康与休息都服从工作的需要。】21·cn·jy·com
(四)阅读第二部分,讨论思考:
马克思在文学、数学方面有怎样的观感?他评判文学的标准是什么?
【马克思把欣赏文学当作精神上的休息,他有深厚的文学素养——爱好反映时代的文学家,精通上至中世纪的德国文学,对法国文学、英国文学都有精到的认识。他阅读评判文学的标准和他的革命思想紧密联系着。他也很喜欢数学,“在精神痛苦和遭遇重大不幸的日子里,他常到数学中趣寻求逃避,因为数学对他有一种镇静的效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习第三、四部分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学生阅读三、四部分,思考:
1、在13段中,介绍了马克思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世界工作”,“他总是一个最随和、愉快而有风趣的谈伴”,“是一个谈笑自若的俗世的人”。】
2、“当他激怒地谈到自由党、特别是谈到它的爱尔兰政策的时候,这位老战士的深邃的小眼睛像火一般地燃烧起来。他皱着浓眉,宽大而坚强的鼻子和整个面孔都由于激动而抽搐 他盛怒时的激动同他转而阐述自己对当代经济事件时的宁静态度恰成鲜明的对照。他毫不费力地从预言家和猛烈的谴责者一变而为宁静的哲学家。”从这些描写中,可看出马克思怎样的特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他的激怒,表现了他作为革命者、战士,对敌人的疾恶如仇,说明他性格热烈,富于感性,表明马克思也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他的宁静,表明了他作为学者和科学家所具有的冷静、沉着、专注乃至痴迷的品格。】
3、马克思为何能这样轻易的从激动转换为哲学家的宁静?
【这种由盛怒的激动轻而易举的转换为哲学家的宁静,说明他性格热情,但很能自我克制,这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才能拥有的素质。】21教育网
4、马克思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哪些独特之处?
【提示:仍旧远离所谓的社交生活,但他的家却成了一个极其活跃的交往的中心,成了公社流亡者的一种“正义避难所”;对自己的不同女婿也有不同的情感。】
(三)表达交流:阅读这篇传记后,你对马克思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感受?
(四)归结中心及写法。
◎本文主要描述马克思晚年生活的一些片段,从中显示出马克思忘我的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终生的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