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游终南山 课件(2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5. 游终南山 课件(2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9 18:5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游终南山孟郊 游终南山
孟郊
南山塞天地,
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
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
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
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
朝朝近浮名。作者介绍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人,是韩愈的诗友,被时人称为“孟诗韩笔”,早年屡举进士不第,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贫寒至死,他性格孤僻耿介,诗歌苦涩丰厚矫激,以苦吟著名,语言追求奇险,内容深刻警辟。韩愈评他的诗为“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苏轼评他的诗是“诗从肺腑出,出则愁肺腑”。朗读这首诗,说说哪些字用得奇险,似不合实情,却又用得非常好?“南山塞天地”的“塞”字用了夸张的手法,写终南山冲塞天地,终南山没有那么高大,“这是作者写他“游”终南山的感受。身在深山,仰望,则山与天连;环顾,则视线为千岩万壑所遮,压根儿看不见山外还有什么空间。因此,用“南山塞天地”概括这种独特感受,虽“险”而不怪,非常妥帖。日月石上生日月并提,并非日月并生,而是诗人在山中游玩多日,仰望看日出,看月升,先是露出半轮,仍旧再冉冉升起,看起来确实似从山石上“生”出。高峰夜留影 “夜”与“影”不能同时出现,诗人却写在一起,确有“奇”的感觉,但仔细分析,诗人不过是说山下已是不见阳光的夜幕时,终南山的高峰上尚有落日的余辉。深谷昼未明 写终南山千岩万壑,高低悬殊,高处已是白昼,低处尚阴暗无光。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这两句写山风的威力惊人。山高风厉,长风过处,千柏万松的枝叶都向一个发现倾斜,可见“驱”的力量。声音本是无形无色的,如何“拂”呢?因为长风过处,叶叶飘拂,声音自然发出。这里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了,既能看见万壑松涛,又能听见万壑清风。诗人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请用一句话概括景物的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诗人写景是以自己在终南山的主观感受来写景的。终南山在诗人的笔下呈现出雄奇险怪的特点。
通过写景和直接抒情,表达了诗人归隐山林、淡泊名利的情志。对比此诗与王维的《终南山》,说说两首诗在意境与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王诗景象博大,感情深沉,情景自然浑成。孟诗景象奇特幽深,情感直露,情景相生。意境上的区别表现手法的不同王诗以写景为主,情深而晦。写景时,王诗移步换景,在动态中描绘景物,如“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结句采用暗示手法,隐含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孟诗写景兼具抒情。写景以静态为主,诗人立足点未变;抒情采用类比抒情,如以山比人,“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结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凡俗生活的厌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山水田园诗的特点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1、描写自然景色,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2、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厌倦官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如储光羲《田家杂兴八首》。
常用手法:白描手法 借景抒情山水诗特点思想内容:
1、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如杜甫的《望岳》。
2、描写秀丽的风光,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喜爱之情,或表达隐居情怀,如孟郊的《望终南山》
3、描写羁旅愁思或怀才不遇的不幸遭遇,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常用手法: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了解田园诗人平淡自然的诗风和他们乐山爱水的诗情,通过比较学习,提高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注:陶渊明《归园田居》组诗共五首,分别是:“少无适俗韵”(其一);“野外罕人事”(其二);“种豆南山下”(其三);“徘徊丘陇间”(其四);“怅恨独策还”(其五)。这里要求比较的主要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其一)。诗云:?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参考答案:? 储诗与陶诗共同之处在于:两位诗人都是经历过官场生活后归隐田园,欣喜之情表露无遗;诗人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抒发了厌恶官场、向往田园生活的志向;二诗中都刻画了一位热爱自由、不愿受任何拘束的诗人形象;景物描绘栩栩如生,逼真感人。??不同之处在于:储诗开篇采用对比手法言志,陶诗开篇与结尾都直抒胸臆;陶诗在描写田家风物中表现了归隐的乐趣,写景与抒情浑然一体,而储诗则更多地直说归田之乐和生活情景,不如陶诗平淡自然,返璞归真之意亦不如陶诗。? 通过对这二首同写终南山的名诗的比较,掌握古诗学习中常用的分析比较以求理解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参考答案:? ????意境方面的不同:王诗景象博大,感情深沉,情景自然浑成。孟诗景象奇特幽深,情感直露,情景相生。? 表现方法的不同:王诗以写景为主,情深而晦。写景时,王诗移步换景,在动态中描绘景物,如“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结句采用暗示手法,隐含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孟诗写景兼具抒情。写景时以静态为主,诗人立足点未变;抒情采用类比抒情,如以山比人,“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结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凡俗生活的厌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