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1分)
1. 默写古诗文.(共10分,每一句1分,共10分)
(1)宛在水中央 (2)感时花溅泪 (3)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
(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2.(3分)(1)屹立 (2)羁绊 (3)美不胜收
3.(2分) B
4.(2分)C
5.(2分)示例:广东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社团带你领略粤菜的独特魅力(突出广东饮食文化特点,给1分;
具有宣传效果、能够吸引学生,给1分)
6. 竹升面的制作过程独特,使用大竹竿压制面团而成;在粤语中,由于“竿”和“降”同音,不吉利,因而改为“升”。(1分)因此竹升面不仅是一种美食,还寓意人们对着生活不断进步、事业上升的美好愿望(1分)。(“竹升面”的名称由来占1分,寓意占1分)
二、阅读(4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1题。(18 分)
7. D (3分)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件一件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听罢,)他们都很感叹惋惜。
(2)他是令乡邻都深感满意的人。
9. 一 见 冲 / 因 陈 无 用 / 翛 然 而 退 / 居 阳 岐 积 年 (3分)
10. 在【甲】文的桃花源中,人们为躲避战乱与世隔绝,保持了内心的宁静与祥和,生活淳朴,老人和小孩都怡然自乐;(1.5分)而《骆驼祥子》中的北京城,社会贫富悬殊、道德沦丧、阶级压迫严重,使得祥子从初时的勤劳、坚忍、满怀希望,到被残酷现实消磨了意志,最终走向堕落。(1.5分)可见不同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命运具有深远影响,理想的社会环境能够让人们得到幸福与满足,而恶劣的社会环境则可能让人陷入无尽的苦难与挣扎。(1分)
11.(1)厌恶官场,不愿入仕做官,追求安定、自足
(2)陶渊明向往的是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与生活,(1分)而刘驎之则享受与百姓同乐的寻常生活。(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10 分)
12. A (3分)
13.(3分)⑤ (1分) 这句名言是说天下苍生、民族文化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正是有担当和有责任感的表现。(1分)第⑤段的论点为“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1分)两者相符合或基本一致。
14. 示例:小华,你好!我认为,从内容上,你应该围绕“责任和担当”的演讲主题,(1分)引用名言俗语,增强演讲说服力;(1分)使用“决不”等否定词,从反面强调青年要有责任和担当;(1分)从形式上,你可以使用排比句,利用整齐有力的句式,增强演讲的节奏感和语势。(1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题。(15 分)
15. ①用唱歌和诵诗挺过难挨的日子并逐渐成长(1分)
②记录更多油田人的生活(1分)
16.(1)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0.5分)将“黑夜”比作“无边的织网”,将宿舍窗户里的灯光比作“萤火虫”,形象地写出了荒原夜晚的黑暗、恐怖,(0.5分)表现了以姨父为代表的这一批学生初到荒原时孤独、害怕的心理。(1分)
(2)“拧”字,本义是用力转动,这里形象生动地写出姨父讲述抢险故事时神态的专注,(1分)体现姨父对工作的认真、投入,也表现出姨父讲述的场景的激烈,凸显了石油工人工作的艰辛。(1分)
17.C(1分)
理由:奔赴油田,来到荒原,面对恶劣的环境,我们并没有被吓倒,(1分)反而积极投身到油田建设中,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为祖国献石油,(1分)这是一种满怀豪迈的石油精神。(1分)
18.选文中青年时期的姨父没有被荒原艰苦恶劣的环境所吓倒,与同学们一同克服了困难;(1分)中年时深入一线,积极记录油田人的生活。(1分)他身上体现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石油精神”。(1分)【链接材料】中“战胜物质的匮乏、环境的险恶、野外的寂寞”更是直接点明了当年油田环境的恶劣,但以姨父为代表的石油人不惧挑战,“书写了世界石油工业史上的‘中国奇迹’”(1分),可见姨父身上的“石油精神”还包括挑战自然、挑战自我的豪迈情怀。(1分)
(四)根据名著内容,完成19~20题。(6分)
19. (1)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1分)
(2)史记(1分)
20.示例一:A组两部名著都运用了新颖奇特的想象。(1分)《西游记》在宗教神话的基础上借大胆的想象构建了富有神秘色彩的神魔世界;(1.5分)《海底两万里》则在科学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让读者领略到瑰丽奇幻的海底世界。(1.5分)
示例二:B组两部名著都赞美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和理想信念。(1分)《红星照耀中国》中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必胜的信念,支撑着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在逆境中英勇奋斗,胜利完成了长征。(1.5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甘于奉献、不畏艰难,表现出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坚韧如铁的革命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1.5分)
三、作文(50分)
21.略.
PAGE
22024~2025学年度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科试卷
温馨提示:1.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2.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1分)
1. 默写古诗文.(共10分,每一句1分,共10分)
(1)溯游从之, 。(《蒹葭》)
(2)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鹏之背, ;怒而飞, 。(《北冥有鱼》)
(4)呜呼!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徜徉在古诗文的“真情”之园,感知跨越千年的情感魅力。王勃高歌“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坚信友情可以战胜距离的阻隔;面对窈窕的佳人,先民吟唱“ , ”(《诗经·关雎》),借形影不离的鸟儿寄托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7分)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乡野烟火处,节庆渐浓时,迅哥儿在皎洁的月光下,守候yì lì于赵庄临河的戏台,带我们 _ 江南水乡的社戏;回延安的途中,贺敬之将陕北的山水、田野、村庄等风光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情景描绘得 _ ,呈现了浓郁的地域风情;黄土高原上,茂腾腾的后生以强健的身姿舞出一场壮阔、豪放、火烈的舞蹈-安塞腰鼓,仿佛冲破了一切的束缚和jī bàn。
这幅民俗的生活画卷,不仅包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更展现人文景观的独特魅力。在这里,我们享受着大自然和传统的 ,享受着生活的烟火气和诗意,měi bù shèng shōu。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yì lì ( ) (2)jī bàn( ) (3)měi bù shèng shōu ( )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领会 淋漓尽致 赠送 B.领略 淋漓尽致 馈赠
C.领会 栩栩如生 馈赠 D.领略 栩栩如生 赠送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这幅民俗的生活画卷,不仅包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更展现人文景观的独特风味。
B.这幅民俗的生活画卷,不仅蕴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更展现人文景观的独特魅力。
C.这幅民俗的生活画卷,不仅展现人文景观的独特魅力,更蕴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D.这幅民俗的生活画卷,不仅展现人文景观的独特风味,更包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小明在研学活动中寻找广东美食,请你参与其中。(4分)
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风俗民情相辅相成,为这里的美食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东美食因为种类丰富、口感细腻、口味鲜美的缘故而闻名海内外。在广东,每一个传统佳节都有代表性的美食,如春节有寓意团圆的“盆菜”,端午节有“龙船饭”等。它们被赋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这正是人们热爱生活的体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对饮食执着追求,不断改良和创新粤菜,使其终成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广东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既体现在高档酒楼的豪华精致中,也体现在街头摊贩的平易近人上。人们在亲口品尝了精心烹制的点心和慢火熬煮的汤品后,就能从中领略到广东美食的独特魅力。
5. 为传播广东饮食文化,学校计划成立广东美食烹饪社团,请你根据以上材料为社团撰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6. 广东人为美食取名讲究寓意美好,请结合小贴士中“竹升面”的名称来由,说说其名称的内涵。(2分)
二、阅读(4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1题。(18 分)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南阳刘驎之,高率善史传,隐于阳岐。于时苻坚临江,荆州刺史桓冲将尽訏谟之益①,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②甚厚。驎之闻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饷,缘道以乞③穷乏,比至上明亦尽。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闾所安。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尽訏谟(xū mó)之益: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②贶(kuàng):赐予。③乞:这里指“赠送”。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渔人甚异之/赠贶甚厚 B.悉如外人/悉不受所饷
C.缘溪行/缘道以乞穷乏 D.不足为外人道也/征为长史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甚厚为乡闾所安。
9.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一 见 冲 因 陈 无 用 翛 然 而 退 居 阳 岐 积 年
10.【勾连名著】【甲】文中的桃花源是一个宁静祥和的理想世界,而《骆驼祥子》中的北京城则是一个充满苦难与挣扎的现实社会。请你对比桃花源居民与祥子的命运,简要分析不同社会环境对他们的人生轨迹的影响。(4分)
11.【口语交际】根据【甲】【乙】两篇选文,把下面对话补充完整。(4分)(高阶思维)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10 分)
青年当永葆家国情怀
周德睿
①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的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②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也可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③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戚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事实证明,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难言个人的尊严。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
④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堪称一种精神坐标。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真挚的话语,饱含着爱与真情,正是浓厚家国情怀的写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体现在行动之中。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事迹为什么感动了亿万人?就在于她们以行动诠释爱国情感,为祖国守护神圣土地。对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可以说,家国情怀需要我们爱国、奉献、担当、作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升华爱国奋斗精神。
⑤今天,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奋进在新时代,亟待我们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对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扬青春、崇尚奋斗,当代青年才能不负使命担当,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⑥“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的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为青年提供了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激荡家国情怀,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当代青年必将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选文有删改)
12.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青年只要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就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B.家国情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今天,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
C.文章结尾对新时代的青年充满期许,激励新时代青年激荡家国情怀,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D.整体上看,全文呈现总—分—总结构,主体部分由古到今,逐层深入,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13. 小明在阅读了文章第④~⑥段时,想到了一句名言,不知道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你帮助他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3分)
【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我:小明,我觉得放在第 段最适合。因为
14. 小华准备参加以“责任和担当”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他觉得第⑤段画线句读起来很有气势,想要仿写,请你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他提出建议。(4分)(情境设题,理解运用)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题。(15 分)
又见黄河口
高 方
①若干年前,黄河多次注入黄海,混浊的泥沙将近岸的海水由蓝色染成黄色。这便是“黄海”名字的由来。
②那一年,姨父刚初中毕业,是一名十七岁的翩翩少年,他考上的是一所半工半读中专技校,隶属于一个名
叫“九二三厂”的保密单位,毕业后可以定向进入该单位工作。那个年代,考上技校就可以领到工资,是无比光荣的事。
③姨父只知道“九二三厂”与石油有关。那时,一首铿锵有力的《我为祖国献石油》传遍大江南北,召唤着
有志青年投身这条新征程。
④奔赴胜利油田的姨父是学生大军中的一员。他们先是坐着绿皮火车来到油田附近的车站。一辆辆解放牌
卡车早已在车站等候他们。姨父他们坐在露天的车斗里颠簸着,只觉得脑壳被晃得像散了黄儿的鸡蛋。
⑤初到这片荒原,姨父眼里只看见两种颜色,一种是黑色,那是石油和暗夜;一种是白色,那是盐碱地和
芦苇花。
⑥黄河像一条摆尾的巨兽,从这里注入渤海,留下一片狼藉的滩涂。姨父的内心先是生起了阵阵恐惧,努
力恢复平静后,又被一种难以言说的无助和感伤湮没。
⑦由于学校还没有竣工,教室才刚刚搭好框架,姨父他们也纷纷参与到校舍的建设中。芦苇、泥巴和成的土坯砖,建造的房屋墙壁很厚,冬暖夏凉。几个人一组抬土铺到地基里,一点儿一点儿把地面填平。
⑧一间学生宿舍住十几个人,铁质的上下铺随着一个翻身的动作就嘎吱作响。水管里流出来的水混浊且苦涩,难以下咽,这些都让同学们想家的思绪一点点累积。一到晚上,经常有几个同学结伴跑到大野地,抱头一顿痛哭。
⑨荒野的夜,是最难挨的。黑夜像一张无边的织网,宿舍窗户里的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渺小,仿佛被风一吹,它便飘摇着没了踪影。
⑩后来,为了不让想家的情绪蔓延,同学们约定:不准掉眼泪。于是晚上大家便凑在一起唱歌,唱《我为祖国献石油》,大声朗读诗人艾青写给石油人的诗,“最荒凉的地方/却有最大的能量/最深的地层/喷涌最宝贵的溶液/最沉默的战士/有最坚强的心……”
年轻的人们想不出比这更好的主意了。空旷的荒野里,不管白昼还是黑夜,他们都用歌声来驱散恐惧和孤独。当月亮钻出云彩时,他们的脸一下子明亮起来,像是投射在幕布上的剪影,随着嘴巴一张一合地歌唱,头也微微摇动,眼睛在黑暗里闪着灼灼的光。
姨父每日和荒原万物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长,变得越来越强壮,那些伤感的情绪逐渐黯淡下去。
一晃人到中年,姨父调入胜利油田工会做宣传工作,这让他有机会深入一线,记录下更多油田人的生活。
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听姨父絮叨着讲很多井喷抢险的故事。他把眉毛、眼睛拧在一起,口中描绘的场景像一幕幕斑驳的电影。
他边讲边挥舞着手臂,模拟那冲天的油柱。时隔几十年,他仍然可以清晰地还原很多细节,比如:“现场气浪滚滚,声响很大,趴在耳边说话也很难听清楚,现场讲方案、下指令大多是通过一块小黑板。”
姨父记忆里定格的画面还有1986年的孤东会战,两万余名职工和民工投入战斗,大干近两百天,没有休息日,那是激情燃烧的年代。
再后来,花甲之年的二姨和姨父退休,两人回到了黄海之滨的故乡。那段奋斗于渤海之滨,承载着岁月芳华的记忆暂时封存。
去年初秋,我随作协采风团来到了黄河入海口,见到了姨父故事里的热土。
这里已经没有一点儿荒滩的影子,我的眼眸被绿色充盈。
回去后,我把手机里拍下的照片一一拿给姨父看。他戴着老花镜,连连点头,说道:“拍得不错,后生可畏!”
那天他坐在窗前,逆光之下,我看到了一张剪影。无数奔波于黄海、渤海之间的人们,他们留下了时代奋斗的诗篇,藏在时光盒子里,等待某个瞬间被开启。
(选自《青年文学家》2024年第5期,有删改)
15. 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展现了姨父人生不同阶段的经历,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2分)
初到荒原 扎根荒原 人到中年 花甲退休
帮忙搭建校舍 ① ② 回到黄海之滨的故乡
16. 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4分)
(1)黑夜像一张无边的织网,宿舍窗户里的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渺小,仿佛被风一吹,它便飘摇着没了踪
影。(修辞手法的角度)
(2)他把眉毛、眼睛拧在一起,口中描绘的场景像一幕幕斑驳的电影。(赏析加点词语)
17. 如果你是奔赴胜利油田的学生大军中的一员,此时你会选择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文中艾青写给石油人的诗歌?请简述理由。(4分)
A.饱含悲伤 B.充满温情 C.满怀豪迈
选择: ,理由: _
18. 请结合选文及【链接材料】,简要分析姨父身上的“石油精神”。(5分)
【链接材料】
一代又一代石油人秉持奋斗本色、怀揣石油格局,战胜物质的匮乏、环境的险恶、野外的寂寞,迸发出强大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为新中国“解围”、为现代化建设“造血”,书写了世界石油工业史上的“中国奇迹”,也让石油精神的火炬越燃越旺,成为支撑中国道路和中国格局的砥柱基石。
(四)根据名著内容,完成19~20题。(6分)
学校准备开展“感知名著精神”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9.【名著综合】请完成以下阅读任务。(2分)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任务
关注情节 伤病无情地夺走了他的健康,他仍然不向命运屈服,克服种种困难,他开始写作,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着生命的誓言。——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评价 此情节可见他的精神品质是(1)
关注价值 创了“纪传体”,叙事自黄帝以来到著者当世,就是汉武帝的时候……这称为“正史”。 ——《经典常谈》 横线处应填的这部经典著作是《(2) 》。
20.【名著综合】同学们将下面四本名著按内容、主题或艺术手法进行了分类组合,请你从下面两组中任选一组,结合名著内容简述组合理由。(4分)
A组:《海底两万里》《西游记》 B组:《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作文(50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把父母的目光刻进生命里,你将在亲情的陪伴下成长;把朋友的鼓励刻进生命里,你将在友情的温暖中前行;把信仰刻进生命里,你将在迷茫时找到方向;把责任刻进生命里,你将成为勇于担当的人……
请将题目“把 刻进生命里”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小贴士:竹升面是用竹竿滚压面团而成的,原叫“竹竿面”,由于“竿”和“降”同音,因避讳粤语“竿”字发音不吉利而改成“升”,称“竹升面”,寄予着步步高升的美好祝愿。
PAGE
八年级语文科试卷 第 6 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