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08 10:4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淄川中学高2014级过程性检测
地理试卷
2016.07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卷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第20届国际足联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文艺演出于当地时间2014年6月12日下午在巴西圣保罗市伊塔盖拉球场举行,从而拉开了为期1个月的足球大战。结合巴西略图,完成第1~3题。
1.本次世界杯揭幕战——巴西迎战克罗地亚,于当地时间6月12日下午5点激情上演,中国足球迷在当地观看现场直播的北京时间是(

A.6月11日4:00
B.6月12日6:00
C.6月13日4:00
D.6月13日16:00
2.2014世界杯开幕时,地球最接近下图中的(
)
3.在本次世界杯举行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赛场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然后再变小
B.北京一直是雨季,防洪任务十分艰巨
C.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牧民正在收割后的麦地里放牧
D.淄博的昼长先变长然后变短,但始终昼长夜短
下图为亚洲某区域2013年12月21日3时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图回答第4~5题。
4.此时,图中四城市中,气压最高和风力最大的分别是(
)
A.合肥
乌兰巴托
B.郑州
东京
C.合肥
郑州
D.乌兰巴托
东京
5.下图能正确表示此刻沿郑州——合肥一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的是(
)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6~7题。
6.该区域先后经历了(
)
A.沉积作用-内力挤压-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活动
B.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内力挤压-浸蚀作用-沉积作用
C.内力挤压-岩浆活动-沉积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内力挤压
7.图中甲岩石最有可能是(
)
A.花岗岩
B.板岩
C.页岩
D.砂岩
读图“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第8~9题。
8.此时北半球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此季节甲地(
)
A.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盛行西南风
C.气候炎热干燥 D.有太阳直射
科学家预测,若南极地区冰川融化,中国东部海岸线将如右图中阴影线所示。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动态模拟地球海平面变化及趋势,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应为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11.造成图示中国海岸线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臭氧层破坏
B.全球气候变暖
C.水污染加剧
D.地壳下降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14题。
12.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 ③洪涝灾害增多 ④沙尘暴频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3.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上升  B.植被遭毁  C.气候恶化  D.围湖造田
14.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第15~16题。
15.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B.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C.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   D.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
16.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
)
A.资源短缺 B.劳动力短缺
C.环境质量下降 D.农产品供应不足
读下图,完成第17~18题。
17.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林地、草地
B.草地、耕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
耕地、草地、林地
18.图示区域中,粮食商品率高于太湖平原,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
读人口再生产模式简略示意图,回答第19~20题。
19.图示①②③④四个阶段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当前我国人口增长阶段处在图中所示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我国东南某地城镇规划示意图,回答第21~22题。
21.图中四地,最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2.图中批发市场区位选择最主要的原因是(

A.位于上风向,污染较小
B.交通便利,地价较低
C.接近工业区,运费较低
D.远离河流,不污染水源
比较我国主要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特点,回答23~24题。
23.图中数字代表的运输方式为(

A.①水运②铁路③空运④公路
B.①公路②铁路③空运④水运
C.①铁路②水运③空运④公路
D.①公路②水运③空运④铁路
24、我国南北方向的运输一直很紧张,日前改善这种局面的有效途径是(

A.多开辟南北向航线
B.在现有铁路基础上提高运行速度
C.开挖运河或拓宽京杭大运河
D.铺设南北向管道运输线
读图4,回答25~27题。
25.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A.地形
B.水源
C.光照
D.土壤
26.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
  B.海陆位置
C.土壤
D.地形
27.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A.太阳能、水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石油
D.水能、天然气
下表反映了2002~2003年间,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28~30题。
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
地区
2002年
2003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珠江三角洲
6
52.1
41.9
5.1
54.6
40.3
长江三角洲
4.9
49.8
45.3
4.1
52.4
43.5
京津冀
10.0
45.7
44.3
9.5
47.2
43.3
大东北
12.8
49.7
37.5
12.5
50.4
37.1
28.四大经济圈2002~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
B.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
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29.与其他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A.第一产业比重较低
 B.第二产业轻工业比重大
C.劳动力素质比较高
D.生产设备比较先进
30.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工业的比重将上升的是
①劳动密集型工业
②资金密集型工业
③技术密集型工业
④资源密集型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东北地区河流封冻等日数线分布图,回答31-32题。
31分别说出图中甲、乙可能的封冻数值:
甲190天,乙
130天
B.甲130天,乙150天
C.甲190天,
乙150天
D.甲130天,
乙130天
32.相对于甲地区而言,乙地区河流封冻数值小的自然原因有:
①纬度较高
②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③有山地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④受洋流的影响
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③④
下图为我国某土地利用的结构图。根据学过的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回答33~35题。
33.该地区可能位于
A.两广丘陵
B.山东丘陵
C.辽东丘陵
D.太行山区
34.关于该区农业资源的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流湍急,地表侵蚀切割强烈
B.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气象灾害
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
D.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
35.本区经济发展,可以考虑
A.大量出售木材
B.大力发展一次性木筷子生产
C.大力发展立体生态农业
D.全部改为梯田种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温馨提示:第Ⅱ卷的答案必须全部答在答卷纸上,否则不予判分。
31.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_______。
(2)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大的是___________,图中B、D两处相比,_____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

32.下图为长江流域水系图及流域内主要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判断长江流域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2分)
(2)长江流域旱涝灾害多发,试分析自然原因及综合整治措施。(8分)
33.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0分)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1)根据给出的资料和你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些国营农场分布区(图中甲处)的地貌(2分)
(2)评价这些国营农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区位条件。(6分)
(3)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不利影响。(2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CDDDD
6-10ABBCB
11-15BCBBA
16-20CBDBD
21-25CBCBB
26-30DACBB
31-35
ABADC
31.(10分,每空2分)(1)C
(2)常出现阴雨天气
(3)②
B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
32.(10分)(1)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
(2)(8分)原因
: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每要点2分,答对其中任意两点得4分)
综合整治措施:保持水土(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加固堤坝;疏浚河道。(每要点2分,答对其中任意两点得4分)
33.
(20分)(1)冲积扇(洪积扇)(2分)
(2)有利:(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不利: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劳动力不足。(3)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渍)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图4

柑橘林
稻田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