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解答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解答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3 19:07:26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2025年兰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全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必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24分)
学校组织大家到皋兰什川开展研学活动,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准备制作以“农耕智慧”为主题的展板,请你参与并完成各题。
1. 前言:什川古梨园系统
5月19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标志着甘肃传统农业文化获得国际认可。截zhì( )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加到25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什川古梨园系统”位于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黄河沿岸。这里的古梨园历史yōu( )久,现存百年以上的古梨树近万株,当地先民在长期的梨园生产管理实践中,积累并传承了一系列极具特色的农作方法与智慧。珍稀的古梨树种质资源、宝贵的复合用地技艺及其知识体系、独特的梨园生态景观及乡土文化,是“什川古梨园系统”的核心要素。
阅读上面的材料,完成下题。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截zhì( ) ②yōu久( )
(2)有同学读到“什川古梨园系统”时,思考“系统”的意思。结合语境推测,“系统”的意思应该是______。(①有条理或有顺序的②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③具有特定功能或目的)(请从括号内选择,只填序号)
【1答案】(1) ①. 至 ②. 悠
(2)②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截至:jié zhì,本义指截止到某个时候,语段中的意思是截止到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加到25项。
(2)悠久:yōu jiǔ,本义指年代久远,语段中的意思是什川古梨园的历史年代久远。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语境义理解。
“系统”在语境中指向“什川古梨园系统”,结合文段可知,该系统包含珍稀的古梨树种质资源、复合用地技艺及其知识体系、独特的梨园生态景观及乡土文化等核心要素,这些要素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整体。因此,此处“系统”指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故选②。
2. 专栏一:梨园生态景观
奔流不息的黄河穿过兰州城后,在什川镇调皮地掉头北上,拐出一个“S”形的弯。以这个“S”形的弯为中心,古梨树 甲 (星罗棋布/浩如烟海),构成了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春赏花、夏乘凉、秋摘果、冬观雪”,______。每年四月,万亩梨花竞相绽放,如雪似云,吸引着数十万左右游客前来观赏。在这里,几乎每户庭院都种植梨树,房前屋后、道路两旁,处处可见古梨树的身影。这种“梨在村中,村在梨园”的庭院格局, 乙 (创造/营造)出古梨园与当地民居融合的独特景观。
阅读上面材料,完成下题。
(1)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横线处。
甲______ 乙______
(2)在文段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2答案】(1) ①. 星罗棋布 ②. 营造
(2)示例:四季皆景,美不胜收。
(3)将“数十万左右”改为“数十万”或“十万左右”。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甲处:
星罗棋布: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根据文段“以这个‘S’形的弯为中心,古梨树……构成了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可知,此处形容古梨树分布广,应选用“星罗棋布”。
乙处:
营造:有计划、有目的地建造或创造(氛围、景观等)。
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根据文段“这种‘梨在村中,村在梨园’的庭院格局……出独特景观”可知,此处指构建融合景观,应选用“营造”。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补写。
需补写的句子要承接前文“春赏花、夏乘凉、秋摘果、冬观雪”,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体现梨园四季景观的特点或吸引力。
根据原文“春赏花、夏乘凉、秋摘果、冬观雪”可知,这是对梨园四季不同景致的概括,补写的句子应总结这种四季分明的景象所展现出的梨园魅力,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呼应前文的四季描述,又要为后文写游客前来观赏等内容做铺垫。
示例:展现了什川古梨园四季各异的迷人景致。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原句“万亩梨花竞相绽放,如雪似云,吸引着数十万左右游客前来观赏”存在语义重复的语病,“数十万”本身就表示一个概数,“左右”也表示不确定的概数,二者同时使用造成重复,正确的修改是将“数十万左右”改为“数十万”或“十万左右”,修改后的句子是“万亩梨花竞相绽放,如雪似云,吸引着数十万游客前来观赏”(或“万亩梨花竞相绽放,如雪似云,吸引着十万左右游客前来观赏”)。
3. 专栏二:“天把式”技艺
走进梨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参天古梨树。面对如此高大的果树,什川先民创造性地发明了独特的高空作业技艺。一根长约十米的独木梯插在地上,两根辅助杆居于木梯两侧,形成三脚架形状,便构成一个固定云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从古代流传至今的梨园养护技艺,被称为“天把式”。
阅读上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写出画波浪线句子的主干。
(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①穿梭于半空的树冠间②果农顺云梯攀援而上③修枝条、摘虫叶、采果实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3答案】(1)先民发明技艺。 (2)C
4. 结语:活着的农业文明史
农耕是衣食之源,文明之根。①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黄河水面,②洒在那些历经沧桑的古梨树枝头,③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森林一样的果园,④更是一部活着的农业文明史。它用600余年的坚守告诉世界——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从来都是传统智慧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鸣。
上面的材料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4答案】A
5. 古诗文默写
(1)烽火连三月,______。(杜甫《春望》)
(2)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崔颢《黄鹤楼》)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杜牧《赤壁》)
(5)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唐诗中常有描写边塞独特风光的诗句,展现出奇异壮美的景象,如“______,______”就是如此。
【5答案】 ①. 家书抵万金 ②. 烟波江上使人愁 ③. 谁家新燕啄春泥 ④. 铜雀春深锁二乔 ⑤.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⑥. 会挽雕弓如满月 ⑦. 示例:大漠孤烟直 ⑧. 长河落日圆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4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岁晚① 王安石
月映林塘静,风含笑语凉。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
携幼寻新菂②,扶衰坐野航③。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晚年隐居钟山时。②菂(dì):莲子。③野航:山野间水上的船。
6. 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这是一首写诗人乘兴夜游的诗歌。诗歌的中间两联叙述了诗人夜游的过程:俯身看宁静碧绿的池水,①_______。②_______,撑着老迈的身体坐上野渡的小船。
7. 尾联中的“延缘”,指徘徊流连。请简要概括“延缘”所传达的情感。
【6~7答案】6. ①. 短暂站立,伫立在散发着清幽香气的地方。 ②. 诗人带着年幼的孩子去寻找新的莲子,
7. 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夜景的喜爱陶醉、流连忘返,以及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岁月不再的感慨惋惜之情。
(二)(12分)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选自《陈涉世家》)
【乙】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①,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②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③。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④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注】①楚假王:代理楚王。②下邳(pī):地名。③厩将:军中主管马匹的官。④子房:指张良。张良,字子房。
8.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会天大雨 与上会留
B 等死,死国可乎 后十年,陈涉等起兵
C. 扶苏以数谏故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
D.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沛公善之
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
10. 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A 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 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 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 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11. 【乙】文中有“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的说法,【甲】文中陈胜、吴广是如何“运筹策帷帐中”的?请简要说明。
【8~11答案】8. C 9. (1)戍卒中到处都在议论,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2)张良打算去投奔景驹,途中遇见了沛公(刘邦)。 10. D
11. ①面临失期当斩的绝境,提出“举大计”的决策;②假借公子扶苏、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③通过卜者暗示“卜之鬼”以威众;④“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制造天命舆论。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1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雨天的刨木花
许冬林
①在那个三十多年前的乡村,我和弟弟穿过笼在雨雾里的田野和村庄,奔回家,迎接我们的常常是满屋的刨木花:一圈一圈的,大圈缠着小圈,像浪花,从堂上的大桌脚下一路推涌过来,漫到大门口的门槛下。站在这满地刨木花里的,是父亲。
②我们的父亲,又在干木匠活儿了。
③我父亲不是木匠,我父亲只是个农民。他是个热爱木工自学成才的农民,这个自封的木匠身份,只有在下雨天这样的农闲时间才会拿出来一用。父亲天晴时是农民,下雨时是木匠,他的木工手艺仅限于给我们自己家修理或打制家具。在外人话语里木头那里的事不是他的本分,他在木头上花费力气就是越界。
④一个又一个雨天,他有时在砍木头,有时在刨木板,有时在削木片……我们都没当真,我们都不相信也没指望他能制作出家具。然而,父亲当真就造出了一把椅子。父亲把那把小木椅摆在门口,迎候我和弟弟放学归来。我远远看见那把崭新的木椅,端端正正坐在门框中间,简直像皇帝的龙椅一般充满荣耀。
⑤那把木椅小巧可爱,椅背处有父亲精心镶嵌的三根小木柱,手指一般粗细,扇状排列,手指拨动时小木柱还会转动。我坐在小木椅上,脊背左右晃晃,那椅背上的三根小木柱便在脊背上滚动,仿佛在给我按摩,这正是父亲巧妙的设计。这把小木椅只比我膝盖略高一点点,我们的小屁股落下来,刚好铺满椅子的坐面,我确信,那是父亲专为我们小孩子打制的木椅。弟弟爱坐,我也爱坐,我们常为抢坐这一把木椅而推推搡搡,半真半假地吵闹。
⑥我心里开始渴望雨天的到来。在湿漉漉的空气里,父亲躬身在木工长条凳上,哧——哧——他的双臂一趟趟来回推动木工刨,仿佛在将一只木船推向大海,米黄色的刨木花一卷一卷的,像浪花翻涌,从他的手掌间迸溅出来。我心里无比期待父亲再现壮举。
⑦父亲像是早知我的心意,终于又打出了一把小木椅。我和弟弟从此一人一把,天下太平。后来,父亲在雨天又打出了两把小木椅,这样我们家一人一把椅子了。我心里充满了骄傲。我常常把四把椅子在门前门后摆出一长溜,和弟弟玩着小火车的游戏,一种货真价实的快乐,让我终于敢大着胆子晒出来。
⑧我没想到,父亲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他打好四把木椅之后,再度发起冲锋,开始打制一张小方桌。小方桌配上小椅子,一家四口围坐四方,这日子正经庄严得像古人重兵把守的四方城池。我想,外人的嘲笑大约不敢再来犯了吧。
⑨寻常雨天,母亲常常回娘家。父亲打小方桌时,母亲大约也震惊了,觉得有必要重视起来,便放弃了回娘家,在家给父亲打下手,牵墨线,拉锯子,对榫卯……父亲越发有成就感,他做木工时,一边干活儿,一边和母亲说笑,他的又白又大的牙齿上也常常沾着木屑。
⑩有了小方桌,从此我们家吃饭,基本不在堂屋里的大桌上吃饭了。小方桌搬动轻便,特别是夏天,我们总要把它搬到室外。在洒过凉水去了热气的门前门后的场地上,白生生新崭崭的小木桌亭亭立在晚霞渐褪的天空下,四把小木椅亲亲密密围在小木桌四周,天光还未暗,我们坐在小木桌旁吃晚饭,小木桌是明亮的,我们也是明亮的。这样的时刻,小木桌和小椅子散发着木头的香味儿,场地边沿生长的紫茉莉也吐着细细的芬芳,暮色从不远处的田野上一层层滚起来,暮色里也飘散着稻荷的叶香。
许多年后,我品味出那样的夏日黄昏围着小木桌吃饭的情景里充满花径与蓬门的诗意,但那时,我已经为父亲感到骄傲。
只是,父亲到底是卑微的。他的木工刨从来没有在松树那样的好木材上推过,他使用的木料只是我家房前屋后的树;他不曾像一个真正的木匠那样可以在一个明亮的晴天里慷慨地挥霍时间;甚至他的木工工具,也是前前后后置了许多年,但依然不如人家的齐全。
即便是这样,父亲依然从一个农民身份里逃逸出来,以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姿态,做着他的木工活儿,度着他的雨天。他后来又用我家房前屋后的桑树、榆树、柳树先后打制了四把大椅子,两个长条凳,一个鸡笼屋,一张书桌,一张弟弟睡的床,一扇厨房门,两扇杂物间的门……
在父亲做木工的那些潮湿的日子里,父亲在堂屋哧哧地刨着木头,我在房间里他打制的书桌上沙沙地写着作业,刨木花的香味儿从门缝里挤进来,在我的脸边软软地荡漾……我在心里敬重父亲,并且感受到,即使在贫乏的环境里,依然可以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许多年后,我在逼仄的环境里坚持自己的追求。我常在黄昏时对着幽暗天光,细数内心的潮湿。可是,当我翻开书,低头嗅闻书页间干透的木浆味道,便仿佛在跟做着木工活儿的父亲重逢——我们都在创造出各自的刨木花。
(有删改)
12. 结合文章内容,根据下面结构图,完成下题。
(1)请根据提示补充①②处的内容,并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标题的作用:③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文中“母亲给父亲打下手”这段文字可以删去,你是否同意?说说你的看法。
13. 文中画横线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4. 文中后半部分作者写到“即使在贫乏的环境里,依然可以做一个理想主义者”。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2~14答案】12. (1)①夏日黄昏围小方桌吃晚饭;②“我”在父亲打制的书桌上写作业;
③标题的作用:“雨天的刨木花”是文章线索,贯穿父亲雨天做木工的情节;刨木花象征父亲在贫乏生活里的理想追求,奠定全文情感基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不同意。这段写母亲给父亲打下手,体现家庭温馨氛围,侧面表现父亲做木工得到家人支持,丰富文章内容,凸显家庭的凝聚力和对父亲木工活的认可,若删去,情节会单调,也少了这份温情。
13. ①渲染氛围:用木头香、紫茉莉香、稻荷叶香,营造温馨、美好的夏日黄昏氛围,让家庭场景满是诗意;②烘托情感:美好景物烘托出“我们”围坐小方桌吃饭时的愉悦、幸福,以及对父亲木工成果的骄傲;③呼应前文:与前文父亲雨天做木工、打造家具的情节呼应,展现劳动成果带来的生活之美,让父亲的木工活更具生活意义。
14. 示例:父亲是农民,身处贫乏环境(木料普通、工具不全、只有雨天能做木工),但他以理想主义者姿态,坚持雨天做木工,打造出众多家具,改善家庭生活,实现自我价值。作者受此影响,在逼仄环境里坚持追求,“创造出各自的刨木花”。这句话意在表明,无论环境多匮乏,只要像父亲一样,怀揣热爱与理想,坚持去做,就能在平凡中创造价值,让生活有光彩,传递出对坚守理想、积极生活的肯定与倡导。
(二)(11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国家卫健委联合教育部、体育总局等16部门联合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并制定《“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此项活动,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
(摘自《“管”好体重,一起行动》)
材料二:
马拉松热的背后,是中国社会健康观念的深刻变革。国家体育总局2024年数据显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已达37.2%。健身不再是为了“减肥”的短期行为,而逐渐成为追求“更好自己”的生活方式。某高校王先生的故事颇具代表性:三年前他体检多项指标亮红灯:通过同事带动开始慢跑,从3公里气喘吁吁到完成人生“首马”,不仅减重20公斤,更找到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跑步带给我的不仅是健康,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种转变正在无数国人中上演。除跑步外,健步走、骑行、羽毛球等项目也拥有庞大的参与群体。各大城市健身步道、体育公园、社区健身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5分钟健身圈基本覆盖全国城市社区。健身基础设施的普及,为大众提供了“动起来”的硬件支持。
(摘编自《从马拉松看健康中国的时代召唤》)
材料三:
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已经超过遗传、环境和医疗因素,成为影响中国人口健康的最主要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导致慢性病年轻化的同时,也体现在青少年体质水平的下降上,三者之间极易发生连锁反应。从正向而言,主动体育运动参与可引发增强健康责任、促进精神成长、和谐人际关系、均衡饮食营养、管理压力、预防疾病和增强体质等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连锁反应。体育运动可能成为健康促进的一种控制手段,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从反向而言,运动缺乏代表的是一种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代表着青少年对待健康的一种消极态度和行为,在健康管理的其他方面缺乏自律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导致易发疾病、体质下降的可能性。
(摘编自《健康中国背景下青少年主动健康素养培育》)
材料四:
“为体重减负让健康起飞”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仪式上,几位嘉宾围绕“体重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发言。
甲(某研究中心负责人):在体重管理过程中,除了目前常见的以体重指数(BMI)为主导的判定方法外,我们更应关注自身体内的脂肪含量等指标。要关注自己降下去的是什么,最理想的情况就是降低了体内的脂肪含量。
乙(某研究中心研究员):不能一刀切地限制儿童青少年营养摄入量,要在满足成长发育所需的前提下,定期开展科学的体育锻炼,加大运动能量消耗,在孩子们有限的运动时间里,科学地提升运动强度、增加运动类型。对孩子们来说,肌肉力量的保持和提高能提升运动能力,促进身高增长和骨骼健康。
丙(某研究中心研究员):如果只关注体重秤上的数字,不调整生活方式,即便体重下降也会反弹,并影响健康。
(摘编自《体重管理,不能只管理体重》)
15. 根据上面的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使用了数字,使内容真实可信,增强了说服力。
B. 健身从国人为了“减肥”的短期行为,已经变成了追求“更好自己”的生活方式。
C. 影响中国人口健康的四个主要因素是:生活方式、遗传、环境和医疗。
D. 运动缺乏是一种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代表着青少年对待健康的一种消极态度和行为。
16.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以解释“材料一”中的哪一句话?
17. 根据“材料四”,你认为青少年应如何管理体重?请简要概括。
18. 同学们围绕上面四则材料的有关内容和写法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并填写相关内容。
小语:“体重管理”离不开一个“管”字,即干预、过问。
小文:四则材料从两个层面探讨了“体重管理”这个问题:一个层面是国家的干预,比如①_______;一个层面是自我的干预,比如②_______。
小语:“材料二”是评论性文段,主要通过③_______的方法,证明了中国社会的健康观念正在经历深刻变革这一观点。
小文:“材料三”以生活方式为话题,先讲了生活方式对人们健康影响,然后以正向与反向结合的方式,讲了④_______的道理。
【15~18答案】15. C 16. 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
17. ①保证营养摄入,满足成长发育需求,不盲目限制饮食。②定期进行科学体育锻炼,提升运动强度、增加运动类型,加大能量消耗。③注重肌肉力量训练,促进运动能力、身高增长和骨骼健康,同时调整整体生活方式。
18. ①. 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并制定实施方案 ②. 科学体育锻炼和调整生活方式 ③. 举例论证 ④. 体育运动对健康促进的重要性
四、名著阅读(6分)
19. 班级准备开展“有趣的《西游记》”读书分享会。分享会上小文准备把“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讲给大家,请你帮小文把故事的提纲补充完整。
过程 原因 主要情节 结果
第一次 嫌弃“弼马温”官小 反出南天门;①______ 被封“齐天大圣”
第二次 ②______ 偷吃仙酒仙丹;与二郎神斗法 被关八卦炉
第三次 想夺玉皇大帝宝座 打上灵霄宝殿;与如来打赌 ③______
20. 著名学者林庚先生说:“动物世界、儿童的游戏性、天真的童心与非逻辑的想象,这一切形成了弥散在《西游记》中的童话气氛。”小文对如何理解“儿童的游戏性”感到困惑,请结合你阅读“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体验帮小文解决困惑。
【19答案】 ①. 打败天兵天将 ②. 未被邀请参加蟠桃会 ③. 被压五行山下
【20答案】示例:在“大闹天宫”中,“儿童的游戏性”指孙悟空行为如顽童:偷吃仙果仙丹只为好玩(动机纯粹);藐视天庭自封大圣(无视规则);战斗变来变去充满戏谑幻想(方式游戏化)。这种无功利、反规则、充满想象乐趣的特质,正是构成《西游记》童话气氛的关键要素。
五、写作(50分)
2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某些时刻,会突然感觉神清气爽。或是雨后初晴,泥土混着青草的芬芳沁人心脾;或是登高望远,山风的清凉刹那间带走满心烦忧;又或是捧书半日释卷时,智慧之光拨开思维的迷雾……这些神清气爽的时刻,都是生活的馈赠。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以“神清气爽的时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21答案】例文:
神清气爽的时刻
连续三天的数学模拟考像一场漫长的梅雨,把我困在验算纸和公式堆里。最后一门考完的那个傍晚,天空依旧灰蒙蒙的,我攥着满是红叉的试卷,沿着操场边缘慢慢走,鞋底碾过潮湿的落叶,发出细碎的呻吟,像极了此刻的心情。
书包带勒得肩膀生疼,我索性在看台的台阶上坐下。身后传来一阵窸窣声,回头时,一只灰鸽子正歪着头看我,脚边散落着半块没吃完的面包屑。它大概是被我口袋里的薄荷糖纸吸引了,扑腾着翅膀跳过来,小爪子在水泥地上敲出轻快的节奏。
我忽然想起外婆家的屋檐下,也总有这样的鸽子。小时候蹲在院子里看它们啄米,外婆会说:“你看鸽子多聪明,下雨前就躲进窝里,天一晴就出来晒太阳。”那时不懂,只觉得阳光落在羽毛上,亮得像撒了把碎金子。
风不知什么时候转了向,带着一丝潮湿的暖意拂过脸颊。我抬头,发现云层正在悄悄裂开一道缝,漏下的光像支温柔的笔,在远处的教学楼顶描出金边。操场边的香樟树抖了抖叶子,几颗水珠滚落,砸在台阶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口袋里的薄荷糖被体温焐得发软,我剥开糖纸,清凉的气息瞬间钻进鼻腔。鸽子被声音惊动,扑棱棱飞起来,翅膀带起的风里,竟有青草抽芽的味道。我顺着它飞去的方向望去,操场尽头的围墙外,几株野蔷薇正攀着栅栏开得热闹,粉白的花瓣上还挂着雨珠,在渐亮的天光里闪闪烁烁。
原来雨早就停了。
紧绷的肩膀不知何时松了下来,心里那块发潮的抹布像是被这阵风卷走了。试卷上的红叉依旧刺眼,但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就像这天气,总有云开雾散的时候。远处传来同学的笑闹声,混合着卖冰棍的推车铃铛,忽然变得清晰又悦耳。
我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风穿过看台的立柱,发出呜呜的声响,像谁在轻轻唱歌。阳光终于完全挣脱云层,落在手背上,暖融融的。
那一刻,心里所有的褶皱都被熨平了。原来生活从不会一直阴沉,它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递来一阵风、一缕光,或是一颗带着清凉气息的糖,告诉你:别慌,好日子正在赶来的路上。
这突如其来的神清气爽,是雨天后的馈赠,也是生活偷偷藏在裂缝里的温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2025年兰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全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必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24分)
学校组织大家到皋兰什川开展研学活动,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准备制作以“农耕智慧”为主题的展板,请你参与并完成各题。
1. 前言:什川古梨园系统
5月19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标志着甘肃传统农业文化获得国际认可。截zhì( )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加到25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什川古梨园系统”位于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黄河沿岸。这里的古梨园历史yōu( )久,现存百年以上的古梨树近万株,当地先民在长期的梨园生产管理实践中,积累并传承了一系列极具特色的农作方法与智慧。珍稀的古梨树种质资源、宝贵的复合用地技艺及其知识体系、独特的梨园生态景观及乡土文化,是“什川古梨园系统”的核心要素。
阅读上面的材料,完成下题。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截zhì( ) ②yōu久( )
(2)有同学读到“什川古梨园系统”时,思考“系统”的意思。结合语境推测,“系统”的意思应该是______。(①有条理或有顺序的②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③具有特定功能或目的)(请从括号内选择,只填序号)
2. 专栏一:梨园生态景观
奔流不息的黄河穿过兰州城后,在什川镇调皮地掉头北上,拐出一个“S”形的弯。以这个“S”形的弯为中心,古梨树 甲 (星罗棋布/浩如烟海),构成了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春赏花、夏乘凉、秋摘果、冬观雪”,______。每年四月,万亩梨花竞相绽放,如雪似云,吸引着数十万左右游客前来观赏。在这里,几乎每户庭院都种植梨树,房前屋后、道路两旁,处处可见古梨树的身影。这种“梨在村中,村在梨园”的庭院格局, 乙 (创造/营造)出古梨园与当地民居融合的独特景观。
阅读上面材料,完成下题。
(1)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横线处。
甲______ 乙______
(2)在文段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3. 专栏二:“天把式”技艺
走进梨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参天古梨树。面对如此高大的果树,什川先民创造性地发明了独特的高空作业技艺。一根长约十米的独木梯插在地上,两根辅助杆居于木梯两侧,形成三脚架形状,便构成一个固定云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从古代流传至今的梨园养护技艺,被称为“天把式”。
阅读上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写出画波浪线句子的主干。
(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①穿梭于半空的树冠间②果农顺云梯攀援而上③修枝条、摘虫叶、采果实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4. 结语:活着的农业文明史
农耕是衣食之源,文明之根。①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黄河水面,②洒在那些历经沧桑的古梨树枝头,③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森林一样的果园,④更是一部活着的农业文明史。它用600余年的坚守告诉世界——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从来都是传统智慧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鸣。
上面的材料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5. 古诗文默写
(1)烽火连三月,______。(杜甫《春望》)
(2)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崔颢《黄鹤楼》)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杜牧《赤壁》)
(5)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唐诗中常有描写边塞独特风光的诗句,展现出奇异壮美的景象,如“______,______”就是如此。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4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岁晚① 王安石
月映林塘静,风含笑语凉。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
携幼寻新菂②,扶衰坐野航③。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晚年隐居钟山时。②菂(dì):莲子。③野航:山野间水上的船。
6. 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这是一首写诗人乘兴夜游的诗歌。诗歌的中间两联叙述了诗人夜游的过程:俯身看宁静碧绿的池水,①_______。②_______,撑着老迈的身体坐上野渡的小船。
7. 尾联中的“延缘”,指徘徊流连。请简要概括“延缘”所传达的情感。
(二)(12分)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选自《陈涉世家》)
【乙】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①,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②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③。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④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注】①楚假王:代理楚王。②下邳(pī):地名。③厩将:军中主管马匹的官。④子房:指张良。张良,字子房。
8.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会天大雨 与上会留
B 等死,死国可乎 后十年,陈涉等起兵
C. 扶苏以数谏故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
D.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沛公善之
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
10. 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A 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 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 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 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11. 【乙】文中有“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的说法,【甲】文中陈胜、吴广是如何“运筹策帷帐中”的?请简要说明。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1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雨天的刨木花
许冬林
①在那个三十多年前的乡村,我和弟弟穿过笼在雨雾里的田野和村庄,奔回家,迎接我们的常常是满屋的刨木花:一圈一圈的,大圈缠着小圈,像浪花,从堂上的大桌脚下一路推涌过来,漫到大门口的门槛下。站在这满地刨木花里的,是父亲。
②我们的父亲,又在干木匠活儿了。
③我父亲不是木匠,我父亲只是个农民。他是个热爱木工自学成才的农民,这个自封的木匠身份,只有在下雨天这样的农闲时间才会拿出来一用。父亲天晴时是农民,下雨时是木匠,他的木工手艺仅限于给我们自己家修理或打制家具。在外人话语里木头那里的事不是他的本分,他在木头上花费力气就是越界。
④一个又一个雨天,他有时在砍木头,有时在刨木板,有时在削木片……我们都没当真,我们都不相信也没指望他能制作出家具。然而,父亲当真就造出了一把椅子。父亲把那把小木椅摆在门口,迎候我和弟弟放学归来。我远远看见那把崭新的木椅,端端正正坐在门框中间,简直像皇帝的龙椅一般充满荣耀。
⑤那把木椅小巧可爱,椅背处有父亲精心镶嵌的三根小木柱,手指一般粗细,扇状排列,手指拨动时小木柱还会转动。我坐在小木椅上,脊背左右晃晃,那椅背上的三根小木柱便在脊背上滚动,仿佛在给我按摩,这正是父亲巧妙的设计。这把小木椅只比我膝盖略高一点点,我们的小屁股落下来,刚好铺满椅子的坐面,我确信,那是父亲专为我们小孩子打制的木椅。弟弟爱坐,我也爱坐,我们常为抢坐这一把木椅而推推搡搡,半真半假地吵闹。
⑥我心里开始渴望雨天的到来。在湿漉漉的空气里,父亲躬身在木工长条凳上,哧——哧——他的双臂一趟趟来回推动木工刨,仿佛在将一只木船推向大海,米黄色的刨木花一卷一卷的,像浪花翻涌,从他的手掌间迸溅出来。我心里无比期待父亲再现壮举。
⑦父亲像是早知我的心意,终于又打出了一把小木椅。我和弟弟从此一人一把,天下太平。后来,父亲在雨天又打出了两把小木椅,这样我们家一人一把椅子了。我心里充满了骄傲。我常常把四把椅子在门前门后摆出一长溜,和弟弟玩着小火车的游戏,一种货真价实的快乐,让我终于敢大着胆子晒出来。
⑧我没想到,父亲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他打好四把木椅之后,再度发起冲锋,开始打制一张小方桌。小方桌配上小椅子,一家四口围坐四方,这日子正经庄严得像古人重兵把守的四方城池。我想,外人的嘲笑大约不敢再来犯了吧。
⑨寻常雨天,母亲常常回娘家。父亲打小方桌时,母亲大约也震惊了,觉得有必要重视起来,便放弃了回娘家,在家给父亲打下手,牵墨线,拉锯子,对榫卯……父亲越发有成就感,他做木工时,一边干活儿,一边和母亲说笑,他的又白又大的牙齿上也常常沾着木屑。
⑩有了小方桌,从此我们家吃饭,基本不在堂屋里的大桌上吃饭了。小方桌搬动轻便,特别是夏天,我们总要把它搬到室外。在洒过凉水去了热气的门前门后的场地上,白生生新崭崭的小木桌亭亭立在晚霞渐褪的天空下,四把小木椅亲亲密密围在小木桌四周,天光还未暗,我们坐在小木桌旁吃晚饭,小木桌是明亮的,我们也是明亮的。这样的时刻,小木桌和小椅子散发着木头的香味儿,场地边沿生长的紫茉莉也吐着细细的芬芳,暮色从不远处的田野上一层层滚起来,暮色里也飘散着稻荷的叶香。
许多年后,我品味出那样的夏日黄昏围着小木桌吃饭的情景里充满花径与蓬门的诗意,但那时,我已经为父亲感到骄傲。
只是,父亲到底是卑微的。他的木工刨从来没有在松树那样的好木材上推过,他使用的木料只是我家房前屋后的树;他不曾像一个真正的木匠那样可以在一个明亮的晴天里慷慨地挥霍时间;甚至他的木工工具,也是前前后后置了许多年,但依然不如人家的齐全。
即便是这样,父亲依然从一个农民身份里逃逸出来,以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姿态,做着他的木工活儿,度着他的雨天。他后来又用我家房前屋后的桑树、榆树、柳树先后打制了四把大椅子,两个长条凳,一个鸡笼屋,一张书桌,一张弟弟睡的床,一扇厨房门,两扇杂物间的门……
在父亲做木工的那些潮湿的日子里,父亲在堂屋哧哧地刨着木头,我在房间里他打制的书桌上沙沙地写着作业,刨木花的香味儿从门缝里挤进来,在我的脸边软软地荡漾……我在心里敬重父亲,并且感受到,即使在贫乏的环境里,依然可以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许多年后,我在逼仄的环境里坚持自己的追求。我常在黄昏时对着幽暗天光,细数内心的潮湿。可是,当我翻开书,低头嗅闻书页间干透的木浆味道,便仿佛在跟做着木工活儿的父亲重逢——我们都在创造出各自的刨木花。
(有删改)
12. 结合文章内容,根据下面结构图,完成下题。
(1)请根据提示补充①②处的内容,并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标题的作用:③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文中“母亲给父亲打下手”这段文字可以删去,你是否同意?说说你的看法。
13. 文中画横线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4. 文中后半部分作者写到“即使在贫乏的环境里,依然可以做一个理想主义者”。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11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国家卫健委联合教育部、体育总局等16部门联合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并制定《“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此项活动,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
(摘自《“管”好体重,一起行动》)
材料二:
马拉松热的背后,是中国社会健康观念的深刻变革。国家体育总局2024年数据显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已达37.2%。健身不再是为了“减肥”的短期行为,而逐渐成为追求“更好自己”的生活方式。某高校王先生的故事颇具代表性:三年前他体检多项指标亮红灯:通过同事带动开始慢跑,从3公里气喘吁吁到完成人生“首马”,不仅减重20公斤,更找到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跑步带给我的不仅是健康,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种转变正在无数国人中上演。除跑步外,健步走、骑行、羽毛球等项目也拥有庞大的参与群体。各大城市健身步道、体育公园、社区健身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5分钟健身圈基本覆盖全国城市社区。健身基础设施的普及,为大众提供了“动起来”的硬件支持。
(摘编自《从马拉松看健康中国的时代召唤》)
材料三:
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已经超过遗传、环境和医疗因素,成为影响中国人口健康的最主要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导致慢性病年轻化的同时,也体现在青少年体质水平的下降上,三者之间极易发生连锁反应。从正向而言,主动体育运动参与可引发增强健康责任、促进精神成长、和谐人际关系、均衡饮食营养、管理压力、预防疾病和增强体质等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连锁反应。体育运动可能成为健康促进的一种控制手段,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从反向而言,运动缺乏代表的是一种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代表着青少年对待健康的一种消极态度和行为,在健康管理的其他方面缺乏自律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导致易发疾病、体质下降的可能性。
(摘编自《健康中国背景下青少年主动健康素养培育》)
材料四:
“为体重减负让健康起飞”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仪式上,几位嘉宾围绕“体重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发言。
甲(某研究中心负责人):在体重管理过程中,除了目前常见的以体重指数(BMI)为主导的判定方法外,我们更应关注自身体内的脂肪含量等指标。要关注自己降下去的是什么,最理想的情况就是降低了体内的脂肪含量。
乙(某研究中心研究员):不能一刀切地限制儿童青少年营养摄入量,要在满足成长发育所需的前提下,定期开展科学的体育锻炼,加大运动能量消耗,在孩子们有限的运动时间里,科学地提升运动强度、增加运动类型。对孩子们来说,肌肉力量的保持和提高能提升运动能力,促进身高增长和骨骼健康。
丙(某研究中心研究员):如果只关注体重秤上的数字,不调整生活方式,即便体重下降也会反弹,并影响健康。
(摘编自《体重管理,不能只管理体重》)
15. 根据上面的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使用了数字,使内容真实可信,增强了说服力。
B. 健身从国人为了“减肥”的短期行为,已经变成了追求“更好自己”的生活方式。
C. 影响中国人口健康的四个主要因素是:生活方式、遗传、环境和医疗。
D. 运动缺乏是一种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代表着青少年对待健康的一种消极态度和行为。
16.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以解释“材料一”中的哪一句话?
17. 根据“材料四”,你认为青少年应如何管理体重?请简要概括。
18. 同学们围绕上面四则材料的有关内容和写法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并填写相关内容。
小语:“体重管理”离不开一个“管”字,即干预、过问。
小文:四则材料从两个层面探讨了“体重管理”这个问题:一个层面是国家的干预,比如①_______;一个层面是自我的干预,比如②_______。
小语:“材料二”是评论性文段,主要通过③_______的方法,证明了中国社会的健康观念正在经历深刻变革这一观点。
小文:“材料三”以生活方式为话题,先讲了生活方式对人们健康影响,然后以正向与反向结合的方式,讲了④_______的道理。
四、名著阅读(6分)
19. 班级准备开展“有趣的《西游记》”读书分享会。分享会上小文准备把“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讲给大家,请你帮小文把故事的提纲补充完整。
过程 原因 主要情节 结果
第一次 嫌弃“弼马温”官小 反出南天门;①______ 被封“齐天大圣”
第二次 ②______ 偷吃仙酒仙丹;与二郎神斗法 被关八卦炉
第三次 想夺玉皇大帝宝座 打上灵霄宝殿;与如来打赌 ③______
20. 著名学者林庚先生说:“动物世界、儿童的游戏性、天真的童心与非逻辑的想象,这一切形成了弥散在《西游记》中的童话气氛。”小文对如何理解“儿童的游戏性”感到困惑,请结合你阅读“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体验帮小文解决困惑。
五、写作(50分)
2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某些时刻,会突然感觉神清气爽。或是雨后初晴,泥土混着青草的芬芳沁人心脾;或是登高望远,山风的清凉刹那间带走满心烦忧;又或是捧书半日释卷时,智慧之光拨开思维的迷雾……这些神清气爽的时刻,都是生活的馈赠。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以“神清气爽的时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