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历史阶段性学习评价样卷
、单项选择题(本 题共 30 题,每 题 2分,计 60分,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新中国成 初期,周恩来对 主 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 起千斟万酌制定的,
就是为 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 的是
A.《中华 国临时约法》 B.《中华 共和国 地改 法》
C.《中华 共和国宪法》 D.《中国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1949年新中国成 后,北京颐和园改名为 公园,太庙改名为北京市劳动 化宫。
命名的变化意在凸显新中国
A.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B.实现了国家独 主
C. 成为国家的主 D. 活的不断改善
3.“喜 拉雅 再 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 也有源,藏族 再苦啊,再苦也有边啊,共
产党来了苦变甜哟……”。藏族 “苦变甜”的历史始于
A.新中国的成 B. 藏和平解放 C. 地改 完成 D. 藏 治区建
4.1950年我国国防费 占国家财政 出的 例达 41.1%,次年增 43.0%,为新中国成 后的
最 峰。直 1952年,经济建设费 才略微超过国防费 。引发国防费 变化的主要原
因是
A.解放全中国的需要 B.科技强军战略的提出
C.国家对国防的重视 D.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
5.朝鲜战争结束之后, 有 个经典的评论:“在涉及国家安全问题上,新中国再也不会
退让。最关键的 个,打出了中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发 权。”该评论认为朝鲜战争
A.确 了中国军事 国的地位 B.提 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促进了中华 族的伟 觉醒 D.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6.新中国成 后,中央 政府在新解放区进 了 地改 ,这次改 是要废除
A.地主 地所有制 B. 地私有制 C.农 地所有制 D. 地国有制
7.右图是 1949—1952年新中国粮 总产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亿吨)。对图中数据变化
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A.农村 命根据地的创建
B. 地改 的进
C. 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三 改造的完成
8.下列图 体现出的共同时代主题是
A.巩固新 政权 B.进 三 改造 C.发展国 经济 D.反抗外来侵略
年级历史试卷(第 1 共 6 )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9.下图是中国 银 1953年发 的部分分币的样币。纸币上的图案集中反映的时代信
息是
A.“ 五”计划已取得成功 B.国家发展重 业的坚定信念
C.新中国 融体系不断完善 D.建国初期经济 平相对落后
10.某校以“魅 辽宁”为主题开展研学活动。在参观沈 航空博览园时,同学们看到了新中
国第 架喷 式歼击机—歼 5。中国能够成功研制歼击机得益于
A.解放战争的胜利 B.经济体制改 的完成
C. 五计划的实施 D.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11.20世纪 20年代, 泽东提出“ 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 参与 宪,把他们认
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 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 泽东这 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七 B.第 届全国 代表 会
C.中共 D.中共 届三中全会
12.徐特 是中国现代 命家和教育家,被尊为“延安五 ”之 ,他曾经当选为第 届全国
代表 会的代表。在该届会议上,他 证了
A.第 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 B.第 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C.第 个 族区域 治政府的产 D.第 五星红旗的升起
13.右图反映了某时段我国 业总产值中部分经济成分所占 重统计图。与此现象相关的历
史事件是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 地改 的开展
C. 五计划的完成
D.三 改造的完成
14.电视剧《 宅 》讲述的是 北京 家百年药铺“百草厅”的百年兴衰沉浮历史。这家
族资本家 店在新中国成 初期应 的发展道路是
A.公私合营 B.独 经营 C.投资国外 D.股份制经营
15.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召开的第 次全国代表 会。 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
盾,指出党和 的主要任务是集中 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 业
国。这次 会是
A.中共七 B.中共七届 中全会
C.中共 D.中共 次会议
16.1956年 泽东同志指出:“我国不但在 主 命过程中有 的许多特点,在社会主义
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有 的许多特点, 且在将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以
后还会继续存在 的许多特点。”他意在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应当
A.坚持 群众路线 B.结合具体实际国情
C.优先发展重 业 D.照抄照搬苏联模式
年级历史试卷(第 2 共 6 )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17.费正清在《伟 中国 命》中写道:1966-1976年成了中国“失落的 10年”。得此观点源于
A.国 经济调整 B. 跃进的开展 C. 然灾害严重 D.“ 化 命”
18.下 年代尺是某同学进 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其中②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A.探索建设,曲折发展 B.改 开放,继往开来
C.政权巩固,社会过渡 D.左倾泛滥,国家内乱
19.2025年 2 逝世的中国核潜艇之 旭华,为研究核潜艇隐姓埋名 30年。2013年获评
“感动中国” 物,“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
头, 做沉默的砥柱; 穷 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 的财富。你的 ,
正如深海中的潜艇, 声,但有 穷的 量。”从这段颁奖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
A.开天辟地、 党为公精神 B.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
C.艰苦创业、 私奉献精神 D.改 创新、与时俱进精神
20.“12 22 , 会闭幕。这 天是冬 ,却是新中国改 开放的‘ 春’。从这 天开始,
中国 出了 1957年下半年以来 达 21年的‘左’的阴影;从这 天开始,中国 上了腾
之路。”材料中的“ 会”是指
A.中国 政治协商会议第 届全体会议 B.中共 届三中全会
C.中国共产党第 次全国代表 会 D.第 届全国 代表 会
21.1979年 l0 ,《 报》的 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 开放后诞
的第 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 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 ,
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拨乱反正 作圆满完成 B.经济建设取得巨 成就
C.党和国家 作中 转移 D.对外开放从沿海到内地
22.以下是中国 银 发 的纪念币。其中 值 10元的银币背 图案分别为:安徽 岗
村的 苗和稻穗,上海浦东标志性建筑及南浦 桥、 浦江等组合设计,深圳城市建筑、
蛇 港、拓荒 雕塑及飘带等组合设计。纪念币这些设计
A.代表改 开放的成就 B.表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C.体现农村改 的影响 D.反映全 位对外开放格局
23.根据右图,可以看出农 家庭收 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 公社体制的延续
B.城市经济体制改 初 成效
C.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年级历史试卷(第 3 共 6 )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24.20世纪 80年代初,双汇的前身漯河 联 ,由于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濒临倒闭。1984
年,漯河 联 作为第 批改 试点企业被率先推向市场,当年年底, 联 就扭亏为
盈,后持续发 ,成为全球规模最 的猪 加 企业。该企业的逆转得益于
A.真理标准问题 讨论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城市的经济体制改 D.四个全 的战略布局
25.1992年被 们称为中国改 的分 岭。“如果说此前中国 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
该说 们终于看到了隧道 的光亮。”得出上述结论的依据是中共 四 提出
A.实施 部 开发战略 B.实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经济体制改 的决定 D.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6.作为改 开放的成功样本,1988 年,海南经济特区提出了引进外资、由外商成 承包
开发、设 洋浦经济开发区的“洋浦模式”并得到中央 持。但在当时却因有 公开指责
这 模式 引发 场“洋浦 波”。这表明了
A.对外开放需要解放思想 B.海南政策独树 帜
C.农村体制改 阻 重重 D.海南经济发展优势
27.进 21世纪,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 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
空间的事件是
A.中国加 亚太经合组织 B.中美建交促成中美关系正常化
C.中国加 世界贸易组织 D.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 的成
28. 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 命道路,邓 平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 的社会主义道路,
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坚持 群众路线
C.坚定不移地 社会主义道路 D.借鉴苏联的经验
29.右图所示场景,折射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 盾
发 的变化。明确指出这 变化的会议是
A.中共 六
B.中共 七
C.中共
D.中共 九
30.习近平在 会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
共产党的中 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 全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
个百年奋 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 推进中华 族伟 复兴。材料中的“ 会”是指
A.中共 七 B.中共 C.中共 九 D.中共
. 选择题(本 题共 3 题,31题 13分,32题 14分,33题 13分,计 40分。请将答
案写在答题卡上)
3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 家都明 ,如果不是美国军队占领我国的台湾、侵略朝鲜 主主义 共和
国和打到了我国的东北边疆,中国 是不会和美国军队作战的。但是既然美国侵略者已经
向我们进攻了,我们就不能不举起反侵略的旗帜……
——《建国以来 泽东军事 集》上卷
年级历史试卷(第 4 共 6 )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1)据材料 指出中国 和美国军队作战的原因有哪些?(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
出“和美国军队作战”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2分)
材料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 业和重 业产值增 速度和 重变化表
1953年农轻重 例 1957年农轻重 例 1953—1957年
(%) (%) 平均增 速度(%)
农 业 52.8 43.5 4.5
轻 业 29.6 29.2 12.8
重 业 17.6 27.3 25.4
(2)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2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
的意义。(2分)
材料三
A 下 是资本主义 商业改 B 中国)没有照抄教条和照搬苏联经验,
造过程中 个资本家的表 :“对于 没有采 暴 段来建 社会主义制度,
我,失去的是我个 的 些剥削所 是根据中国的国情,通过对农业、 业、
得,它 起国家第 个五年计划的 资本主义 商业进 社会主义改造,和平地
投资总额是那么渺 ;得到的却是 消灭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建 了以公
个 富裕、繁荣富强的社会主 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
义国家。 ——刘林元《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
条 暴 的社会主义 命新路》
(3)材料三 A材料中反映了这位资本家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什么态度?(2分)据材料三
B材料,概括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2分)
3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 据湖南省 1954年对 9个县的 9个乡调查,贫农由于平均亩产 中农少 68 ,
全年收 中农少 38.83%。 根据福建省同年对 8个县的 8个乡调查,贫农占当地农户总数
的 14.1%, 只占当地耕地总数的 9.88%,耕 总数的 4.20%,主要农具的 9.47%,其中 40%
的农户粮 不够吃,25%的农户出卖劳动 ,31%的农户家庭负债。
——摘编 范守信《 改后的中国农村和党的互助合作政策》
(1)材料 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 产存在哪些问题?(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这
些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材料 互助组的成 解决了许多 产能 弱的农户种地和吃饭问题,……合作社的形
式与互助组不 样, 地归到 起,统归合作社; 、 、农具作价 股,年终按股 分红;
社员劳动实 评 记分制度……按 分来分红。…… 们的 产热情达到了空前的 涨。
——乔世 《“ 选” 表扬了俺们希勤村》
(2)据材料 概括指出互助组成 的作 ?(2分)合作社的主要分配 式有哪些?(2
分)合作社对农业 产的影响是什么?(2分)
年级历史试卷(第 5 共 6 )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材料三 农村改 前后变化情况表
时间 均纯收 均住房 积 彩 电视机拥有量 恩格尔系数
1978年 134元 8.1平 0.39台/百户 67.7%
2010年 5919元 33.6平 111.8台/百户 41.1%
(注: 品开 与家庭消费 出总额之 ,称作恩格尔系数。其数值越 ,说明 活越
富裕;数值越 ,则说明 活 平越低。)
——摘编 《中国历史地图册》 年级下册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农村改 前后的主要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
化得益于哪 制度在农村的施 ?(2分)综合上述材料,说 说你对建国以来农
村 貌不断发 变化的认识?(1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 主主义 命时期完成救国 业。……新中国的
成 ,……宣告中国 从此站 起来了!……中华 族 上了实现伟 复兴的壮阔道路。
、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 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 业进 社会主义 命,
确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三、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在改 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 业……
作出把党和国家 作中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 改 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坚持和
发展了中国特 社会主义。
四、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 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
业。2012年党的 以来……党的 貌、国家的 貌、 的 貌、军队的 貌、中华
族的 貌发 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迎来了实现中华 族伟 复兴的光明前景。
——摘编 《光明 报》 章《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作者:曲 )
(1)新中国成 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据材料概括指出,新中国成 的历史意
义。(3分)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 的标志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出实
改 开放历史性决策的会议是什么?(2分)据材料指出,为推进富国 业,党
开创的建设道路是什么?(2分)
(3)据材料指出,在中国特 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向是什么?(1
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史的认识。(2分)
年级历史试卷(第 6 共 6 )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年级历史阶段性学习评价样卷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本 题共 30 题,每 题 2分,计 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B D B A B A B C B A D A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A C B C A C C D A C A D D
、材料解析(本 题共 3题,31题 13分,32题 14分,33题 13分,计 40分)
31.(13分)(1)原因:美国军队占领我国的台湾;侵略朝鲜 主主义 共和国(朝鲜);
打到了我国的东北边疆(3分)
历史意义: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 和平 活;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提
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中华 族 向伟 复兴的重要 程碑。(任 点 1分,两点 2分)
(2)原因:实施 五计划(集中主要 量发展重 业)(2分)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 业落后的 貌,向社会主义 业化迈进(2分)
(3)态度: 持拥护(2分)
特点: 暴 和平 段;根据中国的国情(2分)
32.(14分)
(1)问题:贫农 均占有 产资料少;经营规模 ; 活困难;亩产低、收 少;粮 不
够吃;负债 例 (1点 1分,任答 2点得 2分)
措施:农业合作化 / 对农业进 社会主义改造。(2分)
(2)作 :解决了农户种地和吃饭问题;(2分)
分配 式:按股 分红;按 分分红(2分)
影响:调动了农 的 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2分)
(3)变化: 活 平提 ;(1分)
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 产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党和政府始终重
视三农问题,不断调整农村 产关系···(任 1点得 1分,政治正确、 之有理即可)
33.(13分)
(1)事件:开国 典 (1分)
意义:标志着新 主主义 命胜利;宣告中国 站 起来;中华 族 上实现伟 复兴的
壮阔道路。(3分)
(2)标志:三 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分)
会议:中共 届三中全会(2分)
道路:中国特 社会主义道路(2分)
(3) 向:实现强国 业;(1分)
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引领中国 实现伟 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作 。
(2分。其他 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年级历史阶段性学习评价样卷答题纸
!
!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
!
! 缺考考 ,由监 1.答题前,考 先将 的学校、班 考
! 考员 2B铅笔 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代为填涂准考 注 填涂相应的考号信息点。
! 证证号并填涂下 意 2.选择题必须使 2B铅笔填涂,解
! 的缺考违纪 事 答题要认真书写,字体 整、笔迹
标记。缺考涂 号
! 1 2 项 清楚。,违纪涂 。 3.请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
! 考 禁涂 题纸上答题 效。
! 4.保持卡 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单项选择题(每 题 2分,共 60分)
! ! ! ! ! ! ! ! ! ! ! ! ! ! ! ! !
! 1 6 11 16
! 2 7 12 17
! 3 8 13 18
! 4 9 14 19
! 5 10 15 20
! ! ! ! ! ! ! ! !
! 21 26
! 22 27
! 23 28
! 24 29
! 25 30
、 选择题(共 3 题,31题 13分,32题 14分,33题 13分,共 40分)
31.(13分)
(1)原因(3分):
;
历史意义(2分):
;
(2)原因(2分): ;
意义(2分): ;
(3)态度(2分): ;
特点(2分): ;
请在各题 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 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 效
1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
!
32.(14分)
(1)问题(2分): ;
措施(2分): ;
(2)作 (2分): ;
分配 式(2分): ;
影响(2分): ;
(3)变化(1分): ;
制度(2分): ;
认识(1分): 。
33.(13分)
(1)事件(1分): ;
意义(3分):
;
(2)标志(2分): ;
会议(2分): ;
道路(2分): ;
(3) 向(1分): ;
认识(2分): 。
请在各题 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 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 效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2 !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