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源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素养调研
八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是()
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③采用公元纪年④以《共同纲领》
为施政方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949年10月1日,历经沧桑的中国人民迎来了自已的节日。这一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中共一大召开
D.北平和平解放
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战歌激励着中
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前线是在()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4.“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儿白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
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茶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5.新中国成立后,上: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A.新解放
B.老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D.《义勇军进行曲》
7.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开始于()
A.上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改革开放
8.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
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制定并实行了一整套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
办法,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
因为()
A.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工具
B.农村出现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
C.先进的机械化农具难以在农村推广
D.分散的个体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9.“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
个新世界。”一一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这句话体现的历史背景是()
A.解放战争胜利前夕
B.抗美援朝时期
C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10.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不
括()
A.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C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D.决定实施“一五”计划
12.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一、选择题
1 - 5 AABCA
6 - 10 CBDAD
11 - 15 DADAC
16 - 20 DDBBB
二、材料分析题
21题(15分)
(1)历史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2分);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2分);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分)。
(2)历史事件:西藏和平解放(2分)。意义: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4分)。
(3)措施:抗美援朝(1分)、土地改革(2分) 。
22题(15分)
(1)主要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3分)。工业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建成投产(1分,任答一个即可)。交通成就: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分 )。
(2)实质: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2分)。意义: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不足: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2分)。
(3)影响: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1分);推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分);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2分)。
23题(15分)
(1)建设经验:敢闯、敢“冒” ,大胆试验(3分)。
(2)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6分,每个要点2分)。
(3)影响:对中国,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促进中国经济发展(3分);对世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3分)。
24题(15分)
(1)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分)。
(2)途径: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不断为人民造福(3分)。青少年做法: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3分,言之有理即可)。
(3)奋斗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分)。名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