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组金属中,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的是( )
A.K、Na、Ca、Mg、Al
B.Fe、Al、Zn、Hg、Ag
C.K、Mg、Cu、Ag、Au
D.Zn、Mg、Na、Ca、K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但不是置换反应的是( )
A.Fe+H2SO4FeSO4+H2↑
B.2Al+3CuSO4Al2(SO4)3+3Cu
C.2CO+O22CO2
D.Fe2O3+3CO2Fe+3CO2
3.在CuCl2和Zn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的物质是( )
A.Cu
B.Fe
C.Cu、Fe
D.Cu、Fe、Zn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向镁条中滴加稀硫酸:银白色固体表面出现气泡、固体减少、放热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强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雾
C.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钉: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变成浅绿色
D.在空气中点燃一氧化碳: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
5.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硬水和软水
取样,蒸干
加肥皂水搅拌
B
木炭粉和氧化铜
通入CO气体后加热
在空气中灼烧
C
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观察颜色
D
黄铜和焊锡
加入硫酸镁溶液
比较硬度
A.A
B.B
C.C
D.D
6.下列应用及相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原理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煤炉里煤层上方发生的反应
C+O2CO2化合反应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KMnO4K2MnO4+MnO2+O2↑
分解反应
C.碳还原氧化铜
2CuO+C2Cu+CO2↑
置换反应
D.家用天然气燃烧
CH4+2O22H2O+CO2氧化反应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含少量杂质
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铁粉
硫酸铜粉末
加水溶解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
B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氧化钙
碳酸钙
高温煅烧后加入水中
D
氯化钠固体
泥沙
加适量水溶解后过滤,蒸发滤液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
8.铜在空气中加热的化学方程式 .
9.铝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铝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0.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 ;现象: 色固体表面产生 色固体,溶液由 色变为 色.
11.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 ;现象: 色固体表面产生 色固体,溶液由 色变为 色.
12.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 ;现象: 色固体表面产生 色固体,溶液由 色变为 色.
13.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
14.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符号:
名称: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 ,它的活动性就 .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 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 中的 .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 的金属能把位于 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 置换出来.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8.2
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金属中,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的是( )
A.K、Na、Ca、Mg、Al
B.Fe、Al、Zn、Hg、Ag
C.K、Mg、Cu、Ag、Au
D.Zn、Mg、Na、Ca、K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常见金属活动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
A、K、Na、Ca、Mg、Al,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的是K、Ca、Na、Mg、Al,故选项错误.
B、Fe、Al、Zn、Hg、Ag,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的是Al、Zn、Fe、Hg、Ag,故选项错误.
C、K、Mg、Cu、Ag、Au,是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的,故选项正确.
D、Zn、Mg、Na、Ca、K,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的是K、Ca、Na、Mg、Zn,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强弱,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但不是置换反应的是( )
A.Fe+H2SO4FeSO4+H2↑
B.2Al+3CuSO4Al2(SO4)3+3Cu
C.2CO+O22CO2
D.Fe2O3+3CO2Fe+3CO2
【考点】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解答】解: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D、该反应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但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
故选:D.
【点评】解决此题时应该抓住四种反应的特点,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进行判断.
3.在CuCl2和Zn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的物质是( )
A.Cu
B.Fe
C.Cu、Fe
D.Cu、Fe、Zn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锌>铁>氢>铜.由题意可知,向含有CuCl2、Zn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由于铁是过量的,将溶液中的CuCl2全部反应完,不能与氯化锌反应.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有Fel2、ZnCl2,而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生成的金属铜和过量的铁.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金属活动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顺序的灵活应用,只有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向镁条中滴加稀硫酸:银白色固体表面出现气泡、固体减少、放热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强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雾
C.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钉: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变成浅绿色
D.在空气中点燃一氧化碳: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镁条中滴加稀硫酸的反应现象进行判断;
B、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
C、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铜是红色固体判断;
D、根据空气中点燃一氧化碳的燃烧现象进行判断.
【解答】解:
A、向镁条中滴加稀硫酸:银白色固体表面出现气泡、固体减少、放热,故A说法正确;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而非“白雾”,故B说法不正确;
C、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铜是红色固体,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故说法不正确;
D、在空气中点燃一氧化碳: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而非“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5.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硬水和软水
取样,蒸干
加肥皂水搅拌
B
木炭粉和氧化铜
通入CO气体后加热
在空气中灼烧
C
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观察颜色
D
黄铜和焊锡
加入硫酸镁溶液
比较硬度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硬水与软水;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在鉴别不同的物质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所选择的药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出现不同的现象,利用不同的现象进行鉴别.我们在鉴别不同的物质时,一定要熟悉各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A、硬水和软水中都含有矿物质;
B、一氧化碳能够和氧化铜反应,碳能够和氧气反应;
C、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都是无色的;
D、黄铜和焊锡中的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都比镁弱.
【解答】解:A、硬水和软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中都含有矿物质,蒸发都会留下固体,现象相同,不能鉴别;软水中加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而硬水中加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可以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能够和氧化铜反应,而碳不能反应,可以鉴别;碳能够和氧气反应,而氧化铜不能和氧气反应,可以鉴别;故符合题意;
C、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都是无色的,所以不能通过颜色来区分,故不符合题意;
D、黄铜和焊锡中的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都比镁弱,所以不能通过硫酸镁来区分这两种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项为:B.
【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鉴别,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选择恰当的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6.下列应用及相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原理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煤炉里煤层上方发生的反应
C+O2CO2化合反应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KMnO4K2MnO4+MnO2+O2↑
分解反应
C.碳还原氧化铜
2CuO+C2Cu+CO2↑
置换反应
D.家用天然气燃烧
CH4+2O22H2O+CO2氧化反应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解:A、煤炉里煤层上方发生的反应是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氧化反应不是基本的反应类型,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含少量杂质
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铁粉
硫酸铜粉末
加水溶解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
B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氧化钙
碳酸钙
高温煅烧后加入水中
D
氯化钠固体
泥沙
加适量水溶解后过滤,蒸发滤液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
( http: / / www.21cnjy.com )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加水溶解后,铁粉能与硫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铜粉末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最终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
8.铜在空气中加热的化学方程式 2Cu+O22CuO .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加热条件下,铜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解答】解: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
故填:2Cu+O22CuO.
【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
9.铝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 2Al+3H2SO4═Al2(SO4)3+3H2↑ ;铝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6HCl═2AlCl3+3H2↑ .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
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
故答案为:2Al+3H2SO4═Al2(SO4)3+3H2↑;2Al+6HCl═2AlCl3+3H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10.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
( http: / / www.21cnjy.com )e+CuSO4═FeSO4+Cu ;现象: 银白 色固体表面产生 红 色固体,溶液由 蓝 色变为 浅绿 色.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因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则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溶液中有铜离子显蓝色,有亚铁离子显浅绿色.
【解答】解:根据金属的活动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发生置换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生成红色固体铜和硫酸亚铁,即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又溶液中有铜离子显蓝色,有亚铁离子显浅绿色.
故答案为:Fe+CuSO4═FeSO4+Cu;
银白,红,蓝,浅绿.
【点评】根据金属的活动性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并能作出现象的判断,应注意反应现象和反应的原理紧密联系来解答问题.
11.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 2Al+3CuSO4=3Cu+Al2(SO4)3 ;现象: 银白 色固体表面产生 红 色固体,溶液由 蓝 色变为 无 色.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铝溶液,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与硫
( http: / / www.21cnjy.com )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铝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3Cu+Al2(SO4)3;现象:铝丝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
故答案为:2Al+3CuSO4=3Cu+Al2(SO4)3;银白;红;蓝;无.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Cu+2AgNO3═2Ag+Cu(NO3)2 ;现象: 红 色固体表面产生 银白 色固体,溶液由 无 色变为 蓝 色.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铜能把银置换出来,铜离子溶液是蓝色考虑实验现象,根据方程式的写法考虑方程式书写.
【解答】解:由于铜比银活泼,所以铜与硝酸银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生成银和硝酸铜,银是银白色,铜离子溶液是蓝色,所以反应现象是铜的表面附着着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铜与硝酸银反应的反应物是铜和硝酸银,生成物是银河硝酸铜,用观察法配平即可,其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2Ag+Cu(NO3)2.
故答案为:Cu+2AgNO3═2Ag+Cu(NO3)2;红,银白,无,蓝.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叙述实验现象时要根据生成物的颜色和状态考虑,熟悉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3.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铝在空气中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在常温下铝与空气氧气反应来解答即可.
【解答】解:(1)因为在常温下,铝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所以,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故答案为:铝在空气中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应熟练掌握.
14.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符号: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名称: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 靠前 ,它的活动性就 越强 .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 前面 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 硫酸 中的 氢 .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 前面 的金属能把位于 后面 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 溶液 置换出来.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及应用分析回答.
【解答】解: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符号: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名称: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置换出来.
故答为:K、Ca、Na、Mg、Al、Z
( http: / / www.21cnjy.com )n、Fe、Sn、Pb、(H)、Cu、Hg、Ag、Pt、Au;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1)靠前,越强.(2)前面,硫酸,氢.(3)前面,后面,溶液.
【点评】本题所考查的知识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应加强学习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