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练习
八年级物理试题
温馨提示:1.本卷共四大题26小题。 2.本试卷中的g值均取10N/kg。
一、填空题:(1~5小题,每空1分;6~10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 水平草地上滚动的足球会逐渐停下来,该现象说明了力是 (选填“维持”或“改
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正在滚动的足球不受任何力,将保持 状态。
2. 1654年,“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 的存在,实验时需用抽气机将两个
半球所拼成的空心球体内抽成近似于 状态。
3. 如图所示,矿泉水瓶静置在水平桌面上,突然用力向左推动瓶子时,内部气泡会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主要是由于气泡与水相比,质量小、 也小的缘故。
4.如图所示,当旋转竹蜻蜓时,叶片上方的气流速度 下方的气流速度,从而使叶片上表面所受压强 下表面所受压强,形成压力差使其上升(均选填“大于”或“小于”)。
5. 如图所示是挑水时的场景,若扁担重10N,每只桶总重均为240N,当扁担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时,肩膀受到扁担的压力为 N,扁担所受力的合力为 N。
第 3题图 第 4题图 第 5题图 第 6题图
6. 利用图像可以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成_____比,两种液体密度ρ甲 ρ乙(选填“>” “=”或“<”)。
7. 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紧靠在一起,平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在20N的水平推力F1作用下向右匀速直线运动。若将A、B叠放到同一桌面上,用水平力F2拉着B使它们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拉力F2=______N,此时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 N。
(
甲
乙
)
(
第
7
题图
)
8. 如图所示,玻璃管长约1m,槽内装有水银。若将玻璃管向上提1cm,但管口仍在槽内水银面以下,则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 mm。实验时若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所测的大气压值会偏 (选填“大”或“小”)。
9. 如图所示,在使用U形管压强计之前,要用手指轻按橡皮膜,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情形来判断装置的 是否良好。如果此时U形管内液体密度为0.8×103kg/m3,液面高度差为5cm,则U形管两侧液面上方的气压差约为 Pa。
10. 如图甲所示,A、B两个质量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B的边长是A的2倍。将A沿竖直方向切去宽为L的部分,把切去的部分叠放在B上,B对地面的压强PB与L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正方体A的重为 N。
(
甲
乙
)
(
第
10
题图
) (
第
8
题图
) (
第
9
题图
)
二、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1. 如图所示,拨动左边的弹性金属片,它反弹后会将右边硬纸片弹开,然而硬纸片上的砝码未被弹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硬纸片具有惯性,砝码没有惯性
B. 硬纸片没有惯性,砝码具有惯性
(
第
11
题图
)C. 硬纸片受弹力后,改变了惯性大小
D. 硬纸片受弹力后改变了运动状态
12. 如图所示,棋子能在竖直放置的磁性棋盘上随意移动且不会滑落。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与棋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棋子对棋盘的压力与棋盘对棋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与棋子对棋盘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
第
12
题图
)D. 棋盘对棋子的摩擦力与棋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3. 下列有关压强知识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如图甲所示,高原上用高压锅烧开水是因为海拔越高的地方,气压越大
B. 如图乙所示,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原因
C. 如图丙所示,用吸盘搬运玻璃时利用了大气压强
D.如图丁所示,火星车宽大的车轮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
第
13
题图
)
甲 乙 丙 丁
14. 下列有关日常运动情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跳远运动员助跑后跳得更远,是因为助跑使运动员的惯性更大
B. 篮球离手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C. 乒乓球质量小,所以容易被快速抽杀,从而改变其运动路线或速度
D. 上升的排球到达最高点时,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其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15. “光线”这一理想模型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和路线。下列事例中也采用了“理想模型法”这一研究方法的是
A.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时,应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B. 研究三峡大坝的五级船闸时,将其视为连通器
C. 拉伸弹簧时,根据弹簧伸长的长度来判断拉力的大小
D. 将物体各部分所受的重力等效看做都集中在一点上,该点即为物体的重心
16. 如图所示为投掷实心球的场景,实心球离开手之后沿ABCD轨迹运动,最终静止在D位置,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实心球离开手后仍能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手的推力作用
B. 实心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 实心球从B位置运动到C位置的过程中,速度增大,惯性不变
D. 实心球从C位置运动到D位置的过程中,速度减小,受到的摩擦力也减小
甲 乙
第 16题图 第 17题图 第 18题图
17. 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深度相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若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甲=p乙 F甲<F乙 B. p甲<p乙 F甲=F乙
C. p甲>p乙 F甲=F乙 D. p甲<p乙 F甲<F乙
18. 水平方向推动木箱在粗糙程度相同的地面上做直线运动,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4s~8s内木箱受到的推力恒为120N。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 0s~4s内,木箱做加速直线运动,所受的地面摩擦力小于120N
B. 0s~4s内,木箱做加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所受力的合力为零
C. 4s~8s内,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所受力的合力不为零
D. 8s~10s内,木箱做减速直线运动,所受的地面摩擦力仍为120N
19. 如图所示,用U形管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五个烧杯中液体均为水。甲、乙、丙三图中压强计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但橡皮膜朝向不同。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甲 乙 丙 丁 戊
)
(
第
19
题图
)
A. 甲、乙、丙三图比较,可知当液体密度和深度相同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B. 选择乙、丁和戊等步骤进行探究,可得出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C. 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压强计的U形管管径应较大且管内装密度较大的液体
D. 烧杯中均为同种液体,无法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
20. 如图所示,物块在拉力F作用下沿粗糙斜面匀速直线向上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块受到的重力与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如果仅增大拉力F,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不变
C. 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大于物块对斜面的摩擦力
D. 拉力F与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
甲 乙 丙
)
第 20题图 第 21题图
三、实验探究题(第21题4分;第22题7分;第23题10分,共21分)
21.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强弱,这种物理研究方法称为
法。
(2)比较______两图可以初步得出实验结论: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下列事例中,直接应用这一结论的是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课桌四角的边缘设计成圆弧形状,取代之前较窄的直角形状
②茶壶的壶嘴和壶身设计成相同的高度
③航行中的两艘船要避免并驾齐驱,以免发生相互靠近并碰撞的事故
22.(1)如图甲所示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分别将同一小车从相同斜面上
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在摩擦力最小的木板上运
动距离最大。根据实验现象并科学推理:如果没有阻力,运动小车将会在水平面上
(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早在十六世纪末,伽利略通过
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物体运动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2)如图乙、丙所示为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的不同设计,桌面上分别放置了木块和小车,用小车替代木块可以减小桌面 对实验的影响。
(3) 如图丁所示中的两个滑轮没有安装成相同的高度, (选填“能”或“不能”)
完成“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实验。当两边钩码相同时,将质量很小的塑料片扭转
一定角度后松手,塑料片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转动,说明了塑料片左右两端彼此平衡的拉力必须作用在 上。
(
第
22
题图
) (
甲
乙
丙
丁
)
23.(1)利用U形管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如图甲和乙所示,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密度不同的盐水,将两个完全相同的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当容器中液面相平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相同,此时两金属盒上的橡皮膜所受液体压强p甲 p乙(选填“>” “=”或“<”)。
接着将两金属盒同时竖直向下移动相同的一段距离后,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较大
的是 (选填“甲”或“乙”)图中的压强计。
保持甲图中金属盒位置不变,将一杯密度更大的盐水倒入容器中搅匀后,发现U形
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于是得出“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其内部的
压强就越大”的结论。该结论得出过程不可靠,原因是 。
(2)如图丙所示,首先将弹簧B端固定,第一次用两只测力计沿相同方向拉A端,使A端到达O点,记录两个拉力F1、F2的大小与方向。第二次再用一只测力计拉同一弹簧A端,仍将A端拉伸到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两次拉力的_________相同,再记录此时拉力F的大小与方向。通过上述实验可知:F与F1、F2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填入字母表达式)。
(
甲
乙
丙
)
(
第
23
题图
)
四、计算与简答题(第24小题6分,第25小题7分,第26小题8分,共21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
24. 标准乒乓球的球壳表面积约为0.005m2,,质量为2.7g。求:
(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数值为1.013×105Pa)下,将乒乓球静置在无风的空气中,外表面所受的大气压力。
(2)当乒乓球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桌面对球的支持力。
(3)如图所示,将乒乓球静放在玻璃杯底部,在球的上方通过吸管向下吹气,发现乒乓球向上升起并跃出杯口。请结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力与运动的关系”等知识分析这一现象。
第 24题图
25. 徽州古城景区为降低火灾隐患,利用无人机对古建筑洒水。无人机空机质量为5kg,停放时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0cm2,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5kg。无人机先以0.5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到20m的高度,再水平飞行进行洒水作业。求:
(1)该无人机匀速上升20m所用的时间。
(2)该无人机可装水的最大体积。
(3)该无人机空机状态停放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6. 如图所示,水瓶瓶身的主体部分为圆柱体形状,将未装满水的密闭水瓶先后正立和倒立在水平桌面上,瓶底面积为30cm2,瓶盖面积为10cm2,瓶重及厚度均忽略不计。求:
(1)倒立放置时瓶盖受到的水的压力。
(2)瓶内水的重力。
(3)倒立放置时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第 26题图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练习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5题,每空1分;6-10题,每空2分,共28分)
1.改变 匀速直线运动 2. 大气压强(大气压力) 真空(或没有空气等)
3. 左 惯性 4. 大于 小于 5. 490 0 6. 正 > 7. 20 0 8. 760 小 9. 气密性 400 10. 40
二、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A C B C B D C B
三、实验探究题(第21题4分;第22题7分;第23题10分,共21分)
21.(1) 凹陷程度(或形变大小等) 转换
(2) 乙、丙 ①
22.(1) 同一 匀速直线运动 不需要
(2) 摩擦力(或阻力等)
(3) 能 会 同一直线
23.(1) = 甲 没有保持液体的深度相同(或液体密度和深度都不同,有两个不同变量等)
(2) 作用效果 F= F1 + F2
四、计算题(第24小题6分,第25小题7分,第26小题8分,共21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
24.(6分)(答案和步骤仅供参考,评分时,只要考生答案合理正确即可)
解:(1) ……………………………………2分
(2) ……………………………………1分
乒乓球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支持力 …………………………………………1分
(3)向下吹气时,乒乓球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表面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导致球下表面所受的向上压力大于上表面所受的向下压力,合力向上且大于球的重力,使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变为向上运动,跃出杯口。 ……………2分
答:(1)乒乓球表面所受的大气压力约为506.5N。
(2)桌面的支持力为。
(3)如上所述略。
25.(7分)(答案和步骤仅供参考,评分时,只要考生答案合理正确即可)
解:(1) ………………………………………………………………2分
(2)
………………………………………………2分
(3) …………………………………………1分
……………………………………………………2分
答:(1)该无人机匀速上升20m所用的时间为40s。
(2)该无人机可装水的最大体积为3×10-2m3。
(3)该无人机空机状态停放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6250Pa。
26.(8分)(答案和步骤仅供参考,评分时,只要考生答案合理正确即可)
解:(1)倒立放置时,水对瓶盖的压强
……………………2分
倒立放置时,水对瓶盖的压力
………………………………………1分
(2)由左图可知,瓶内水的体积为
………………………………1分
水的质量为
………………………………1分
水的重力为
……………………………………………1分
(或:同第1问解法,先求瓶底所受水的压强为900Pa,再求瓶底
所受水的压力为2.7N,水的重力与其相等。赋值同第1问。)
(3)倒立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强
…………………………………………2分
答:(1)倒立放置时瓶盖受到的水的压力为1.2N。
(2)瓶内水的重力为2.7N。
(3)倒立放置时水瓶对桌面压强为270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