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度虹桥中学初三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小题,24分)
1.下列关于生活估算中,最准确的是( )
A.一般中学生体重约为50kg B.一般中学生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是1.5×10 Pa
C. 1标准大气压强是1.01×10 Pa D.火箭升空时发动机的推力约为500N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游泳运动员比赛时,使运动员前进的力施力物体是他自己
B.图钉尖和图钉帽的面积不同,为了使两端压力不同
C.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力
D.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2025年2月,哈尔滨亚冬会成功举办。下列关于亚冬会的场景,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图甲:冰壶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B.图乙:运动员以抛物线的轨迹腾飞到最高点时,运动员处于平衡状态
C.图丙:冰球离杆后继续运动,是因为冰球具有惯性
D.图丁:滑冰运动员匀速转弯滑行时,受一组非平衡力
4.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能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的是( )
A.甲:手捏笔囊松手后,墨水被“吸”入钢笔 B.乙:塑料吸盘能吸附在墙上
C.丙:打针时,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人体 D.丁:用吸管喝饮料
5.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实验中涉及到了二力平衡条件的知识
B.乙实验说明液体内部只有向侧面的压强
C.丙实验中通过开门和关门,可以体验到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有关
D.丁实验可以说明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6.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个长方体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20N的水平向右的力作用在A物块上,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块B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块A对B的压力与地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地对B的支持力与B对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块A对B的摩擦力大小是20N,方向水平向右
7.船闸由闸室和上、下游闸门以及上、下游水道组成。在闸室内有一艘轮船刚从下游驶入闸室,想驶往上游,如图所示。则可行的操作步骤及顺序是 ( )
①打开闸门C ②关闭闸门D
③打开阀门A ④关闭阀门B
A. ②③① B. ④③①
C. ④②①③ D. ④②③①
8.关于图中力学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图:实验中选择柔软的海绵块做被压物实验效果明显
B.乙图:微小压强计可以准确的测出探头所受液体压强的具体数值
C.丙图:如图实验仅将玻璃管倾斜,玻璃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不变
D.丁图:磁铁吸引铁球如图所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9.如图所示,将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 向右缓慢推木板,使其一部分离开桌面(由图甲到图乙)。推动木板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摩擦力f、压强P 的变化情况是( )
A. f、P均不变
B. f不变, P变大
C. f变小, P变大
D. f不变, P变小
10. F1赛车是一项紧张刺激的竞技运动,其中也蕴含了很多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赛车做的“扁平”是为了抬高重心提高稳定程度
B.赛车“尾翼”需要做的上凸下平有助于高速行驶时不离开地面
C.车轮利用了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可以增大摩擦
D.若操作失误车体相撞破损,是力改变了物体形状
11.(多选)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密度: ρ甲=ρ乙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12.(多选)如图所示,把小桌甲倒放在海绵上,其上放一个物体乙,它们静止时,物体乙的下表面和小桌甲的桌面均水平。已知小桌甲重G ,桌面面积为S ;物体乙重( 下表面的面积为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套器材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B.乙对甲的压力就是乙受到的重力
C.甲对海绵的压强大小等于
D.乙对甲的压强大小等于
二、填空与作图题(共10小题,22分)
13.(2分)著名的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了同种液体中深度 压强越大,除这一因素外,液体内部压强还与 有关。
14.(3分)大型锅炉外部安装锅炉水位计用以实时观察锅炉中的水量,这是因为锅炉水位计和锅炉构成一个 ;当锅炉中水的体积为 5m 时,锅炉内水的重力大小为 N, 方向 。(
15.(3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测物体 B 的摩擦力。拉力 F 水平向左,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所用弹簧测力计已调零。当F=5N时,物体A 保持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此时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当F=20N时,物体A水平向左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且保持不变,此时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 。
16.(3分)如图,物体与竖直墙面的接触面积为 用30N的力将重为200N的物体压在墙上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对墙的压强是 Pa,物体受到墙对它的摩擦力为 N,若增大对物体的压力F,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7.(2分)如图所示,一平底桶重为5N,底面积为30cm ,往桶里倒入0.7kg的水,水的深度为15cm,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桶对地面的压强为 Pa,水对桶底的压力为 N。(g=10N/kg,
18.(2分)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同一高度处分别有A、B两点,若A、B两点液体压强关系是 则两种液体密度关系是ρ甲 ρz;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甲 Pz.(均选填“>”“=”或“<”)。
19.(2分)弹簧秤下吊着重为15N的正方形金属块,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保持测力计和物块静止,若金属块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力为 20N,则金属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为 N。若向水中加盐,弹簧测力计示数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0.(2分)如图所示,杯中灌满水,用一张纸覆盖杯口,压紧后倒置杯中的水和纸都不会下落,是因为 的存在。若此时将瓶口转动朝向其他各个方向,纸片都不落下说明 。
21.(2分)如图甲所示,边试管中装有一定量的酒精,若将试管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至图乙请用笔画实线段表示液面在图右试管中标出合理的大致液面位置;转动后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1分)如图所示是一个竖放的机翼模型,当气流从上向下从它的两侧流过时,画出机翼受到的水平方向力的合力示意图。
三、探究与应用题(共8小题,34分)
23.(2分)阅读短文材料《神奇液压在哪里 》回答问题
神奇液压在哪里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轻轻按动液压千斤顶的手柄,就能抬起一辆汽车 其实这背后藏着物理学中的“帕斯卡原理”。1653 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发现:密闭液体中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举个直观例子:如下图乙,在一个充满水的密闭U形管左侧活塞施加向下压力,右侧活塞会瞬间感受到相同的压强,即 又由于压强P=F/S,为保证压强是在等大的“传递”,又有 若右侧活塞面积更大就能“放大”力。借助这样成倍放大的力,液压千斤顶就能轻松抬起重物!
这种原理在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驾驶汽车时踩下汽车刹车踏板,刹车油将压强传递到四个车轮的刹车片,让汽车平稳停下;挖掘机的机械臂能灵活摆动,也是因为驾驶员通过手柄控制液压油流动,用液体传递压强;还有2025年“春晚”上扭秧歌的机器人“福兮”,它的关节活动也要靠类似的结构来实现。帕斯卡原理让我们发现液体不仅是流动的物体,还能成为“压强的搬运工”。下次看到工程车作业时,不妨想想这个藏在液体中的科学魔法!
问题:图乙中左侧管口活塞面积为1cm ,施加向下压力恒为1N,右侧管口活塞面积为0.01m ,则刚压动左侧时,右侧活塞感受到的向上推力大小是 N;若右侧活塞处没有施加阻力,活塞上升直至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为 m后,右侧液面不再升高。(管足够深,水不会溢出,忽略活塞重力、摩擦力和厚度)
24.(3分)物体形状变化是力学实验中常用到的重要现象。例如在图甲所示的“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实验中,用同一根橡皮筋每次都从E 点拉动到0点,这样做为了使每次 相同,实验可得出结论: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两个力 F 与 F 合力大小F= ;又如在图乙所示的“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中,用海绵 来比较每次压力作用效果。
25.(2分)如图甲是用传感器研究气体压强和流速关系的实验装置,从左至右三段导气管的依次变细,图乙是实验过程中三个压强传感器读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图像能看出实验从第3.5s开启了抽气机,三管中气体开始流动,抽气过程中相同时间内流过每个管的气体体积相同,第22s 关闭了抽气机,对比三条变化图线可得出结论: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若只分析图像中的一条图线在开启抽气机前后的变化 得出这一结论。(选填“能”或“不能”)。
26.(3分)学习压强知识后同学们制作了两种简易气压计如图,图甲结构和原理与水银管测大气压实验装置相同,图乙的玻璃瓶口由胶塞密封。若把两装置由山脚下带到山顶,图甲装置液柱 ,图乙装置液柱 。(两空均选填“升高”或“降低”)为便于操作,图甲装置应选择密度 的液体(选填“大”或“小”)
27.(5分)小桥利用容积1mL的轻质注射器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实验中组成图甲示实验装置。
(1)为得到活塞横截面积,量取注射器的有效长度为 cm;匀速拉动活塞时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拉力大小为 N
(2)考虑到摩擦因素,小桥取下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稳定时的示数为0.4N;
(3)利用以上数据可计算出大气压强是 Pa;
(4)若测量结果小于 则造成该偏差的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尖嘴处有残余气体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③该地区海拔高度较高
(5)如图乙,同学们用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想要估测大气压强的值,他们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刚好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F,吸盘的直径D。若上述两个物理量用字母表示,则大气压强的表达式P= 。
28.(8分)如图所示是物理兴趣小组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A至E各图中使用的物块均为同一铁块,E图中液体密度与水不同。根据他的实验探究数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开始测量前应在 方向调零。
(2)B图中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3)由图A、C、D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 (选填“无关”或“有关”);
(4)分析A至E实验可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和 有关;
(5)利用你学过的知识分析可知E图中液体密度比水的密度 。
(6)若要探究“浸没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物块密度有关 ”在利用A、D两实验步骤的基础上增加F、G两实验步骤进行对比,则F、G 中选用的物块,除了要能够浸没在水中外,还应满足哪些条件: 。
29.(5分)物理课上同学们分小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1)同学们将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器的探头深入水中不同位置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如图甲。实验中用U型管 来比较探头处压强大小情况;根据他们的实验信息可以发现液体内部压强与 无关。
(2)接下来某小组同学们在已知横截面积为S 的玻璃管内加入适量的细沙,来测量液体内部某处液体压强的大小,实验过程:
①准备足量的细沙,质量为m ,;
②将玻璃管带有橡皮膜的一端插入液体中某一深度
③向玻璃管内加入细沙,直至橡皮膜 ,测出剩余细沙的质量为m 。
④这种液体该深度处压强的数学表达式:P= 。
(3)各小组进行完实验并总结得出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后,老师将各小组使用的不同液体分别倒入如图丙所示的特制装置中,图中的液泵能将容器中的液体匀速抽出(即每秒抽出液体的体积相同),同时用压强传感器测量容器中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并实时记录到电脑中。如图丁是 a、b两种液体在分别装入图丙装置后,被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杯底
压强与两次液泵分别工作时间的关系图像,忽略液体抽出时流动对压强的影响,若a 液体是水,则b液体的密度是 。
30.(6分)如图所示,一边长为0.1m、质地均匀的正方体物块漂浮在水杯的水面上,杯子自重忽略不计。物块质量是0.5kg,恰好有其高度一半的部分浸入水中,杯中水的质量是5.8kg,杯子底面积是( 求:
(1)物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
(2)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大小;
(3)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大小。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B C B D D B B D BD AD
13.(2分)越深;液体密度
14.(3分) 连通器; 50000;竖直向下
15. (3分)0; 17; 水平向右
16. (3分)150:200; 不变
17. (2分) 4000; 4.5
18. (2分) 〉; 〉
19.(2分) 25; 变小
20.(2分)大气压强;大气压向各个方向
21. (2分) 变小
第22题图
22.(1分)
23. (2分)100; 1
24.(3分)力的作用效果 F1+F2凹陷程度
25.(2分)小; 能
26. (3分) 降低: 升高;
27. (5分)2.50 ;4.2;95000; ①②③;4 F/πD2
28.(8分)竖直;0.25;无关;排开液体体积,液体密度;小;体积相同密度不同
29. (5分) 两侧液面高度差; 方向; 恢复水平; (m2-ml) g/s; 250kg/m
30. (6分) 500pa, 63N,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