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DNA的结构课件(共36张PPT)-2025-2026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3.2DNA的结构课件(共36张PPT)-2025-2026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14 18:2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2节 DNA的结构
遗传与进化
DNA
蛋白质
染色质
染色体
DNA的中文全称:_________________
DNA的组成元素:_________________
DNA的基本单位:_________________
A
G
C
T
脱氧核糖核苷酸是如何构成DNA分子的呢?
脱氧核糖
磷酸
含氮碱基
腺嘌呤
鸟嘌呤
胞嘧啶
胸腺嘧啶
《分子与细胞》模块知识回顾
脱氧核糖核酸
C、H、O、N、P
脱氧核糖核核苷酸
DNA的双螺旋模型结构的构建
A
P
脱氧
核糖
G
P
脱氧
核糖
C
P
脱氧
核糖
P
T
脱氧
核糖
C
P
脱氧
核糖
【资料1】当时,科学界已经认识到:DNA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4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A、T、G、C 4种碱基。但是,人们并不清楚这4种脱氧核苷酸是如何构成DNA的。
活动一:请根据资料1,用四种脱氧核苷酸构建一条脱氧核苷酸长链
DNA的结构
O
OH
H
H2O
磷酸二酯键
DNA链是由脱氧核苷酸脱水缩合连接而成的长链。
4.脱氧核苷酸链的形成:
A
P
脱氧
核糖
G
P
脱氧
核糖
C
P
脱氧
核糖
P
T
脱氧
核糖
威尔金斯
富兰克林
沃森
克里克
鲍林
DNA的双螺旋模型结构的构建
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DNA模型过程中,借助了他人的哪些经验和成果?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
卡文迪什实验室
沃森
克里克
DNA的双螺旋模型结构的构建
DNA的双螺旋模型结构的构建
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和他的同事富兰克林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获得了DNA衍射图谱。
DNA呈现“X”形
DNA呈螺旋结构
推断
双螺旋、三螺旋
构建
富兰克林发现,将DNA晶体翻转180度获得的X射线衍射图仍然是一样的。
DNA的双螺旋模型结构的构建
推测:碱基在DNA螺旋结构的内侧,磷酸在外侧
磷酸基团是亲水的,碱基疏水
模型一 沃森和克里克尝试了碱基位于螺旋结构外部的不同结构模型
磷脂分子
磷脂双分子层
糖蛋白
蛋白质
活动三:小组成员一只手模拟磷酸搭在另一个人的肩膀上连接成单链,另一只手侧平举掌心向前模拟碱基,尝试两条链上的碱基进行牵手配对,探究两条链相连的方向。
DNA的双螺旋模型结构的构建
DNA的双螺旋模型结构的构建
模型二 沃森和克里克重新构建:磷酸-脱氧核糖骨架在外部,碱基在内部的双链螺旋结构,内部相同碱基配对。
C
C
N
HC
C
N
N
N
CH
NH2
H
C
C
HN
C
C
N
N
N
CH
O
H
NH2
腺嘌呤(A)
鸟嘌呤(G)
C
C
HN
C
C
N
NH2
H
O
H
H
C
C
HN
C
C
N
O
H
O
H
CH3
胞嘧啶(C)
胸腺嘧啶(T)
DNA的双螺旋模型结构的构建
来源 碱基的相对含量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胸腺嘧啶T
人 30.9 19.9 19.8 29.4
牛 27.9 22.7 22.1 27.3
酵母菌 31.3 18.7 17.1 32.9
大肠杆菌 15.1 34.9 35.4 14.6
结论: 。
查哥夫
1952年,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E.Chargaff)发现:在DNA中,腺嘌呤的量等于胸腺嘧啶的量;鸟嘌呤的量等于胞嘧啶的量。
A与T配对,G与C配对
模型三 沃森和克里克重新构建:DNA的双链的平面结构
DNA的双螺旋模型结构的构建
A与T配对
C与G配对
氢键
一个碱基上的H原子和与之配对的碱基上的电负性强的N原子或O原子间存在一定的吸引力,形成氢键。
两条链反向平行
A与T配对
C与G配对
氢键
DNA的双螺旋模型结构的构建
A与T之间有几个氢键?
C与G之间有几个氢键?
2个氢键
3个氢键
DNA的双螺旋模型结构的构建
正是因为两条链的核苷酸之间存在作用力,所以这两条链 既不在同一直线也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平面结构
螺旋一定
的角度
立体结构
两条链按照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1nm
0.34nm
DNA的结构
1.DNA的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2.脱氧核苷酸的组成
一分子磷酸
一分子脱氧核糖
一分子含氮碱基
C
胞嘧啶
T
胸腺嘧啶
A
腺嘌呤
G
鸟嘌呤
O
P
CH2
OH
O
OH
H
OH
H
H
H
H
碱基
磷酸
5’
1’
2’
3’
4’
脱氧核糖上与碱基相连的碳叫作1’-C,
与磷酸基团相连的碳叫作5’-C。
3.元素组成:
C、H、O、N、P
DNA的结构
G
A
G
G
C
C
C
T
A
T
C
C
T
G
G
A
G
(1)
5'
3'
5'
3'
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反向平行
双螺旋结构
链数:
方向:
结构:
一条:5’→3’;
另一条:3’→5’
G
A
G
G
C
C
C
T
A
T
C
C
T
G
G
A
G
5'
3'
5'
3'
DNA的结构
5'
3'
5'
3'
磷酸二酯键
G
A
G
G
C
C
C
T
A
T
C
C
T
G
G
A
G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碱基
外侧:
内侧:
(2)
DNA的结构
5'
3'
5'
3'
A
G
C
C
T
A
T
C
T
G
G
A
氢键
碱基对:
两条链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配对
(3)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与T配对,
G与C配对
配对规律:
碱基对
碱基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DNA的结构
A
T
A
T
T
A
G
G
G
C
C
A
T
C
6.总结:
五种元素:
C、H、O、N、P
四种碱基:
A、T、C、G
三种物质:
两条长链:
一种螺旋: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
氢键关系:
A=T G≡C
DNA的结构
你能说出图中1~10的名称。
DNA结构(课后题P52-2)
胞嘧啶
腺嘌呤
鸟嘌呤
胸腺嘧啶
脱氧核糖
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碱基对
氢键
DNA的结构特性
注意:G、C碱基对比例越大,结构越稳定,更耐高温
内部碱基对稳定—通过氢键连接,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空间结构稳定—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外部稳定的基本骨架—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
稳定性:
DNA的结构特性
P
P
P
P
P
P
P
P
4n种
4
4
4
4
在生物体内,一个最短DNA分子也大约有4000个碱基对,碱基对有:A—T、T—A、G—C、C—G。计算DNA分子有多少种?
44000
多样性:
碱基对的数量不同、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
思考:一个含n个碱基对的DNA分子,排列顺序有多少种?
DNA的结构特性
特异性:
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
为什么可以利用DNA指纹来识别身份?
两个随机个体具有相同DNA序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可以利用DNA指纹来识别身份。
DNA指纹技术还可以用于刑侦破案、亲子鉴定、死者遗骸的鉴定等。
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及病毒的核酸类型
项目 核酸 遗传物质 类型 核苷酸种类 碱基 种类 类型 核苷酸种类 碱基
种类
细胞 生物 真核细胞 DNA和RNA ____ ___ DNA 4 4
原核生物 DNA和RNA 8 5 _____ ___ ___
非细胞生物 (病毒) DNA病毒 DNA 4 4 _____ ___ ___
RNA病毒 RNA ___ ___ RNA 4 4
8
5
DNA
4
4
DNA
4
4
4
4
DNA=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小组合作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磷酸
脱氧核糖
四种碱基
1.准备材料:
6种:磷酸、脱氧核糖、4种碱基
2.制作脱氧核苷酸模型
3.制作脱氧核苷酸长链模型
4.制作DNA平面结构模型
5.制作DNA立体结构模型
注意键的连接
两条链反向平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小组合作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小组合作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的计算
1.用卡片构建DNA平面结构模型,所提供的卡片类型和数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卡片类型 脱氧核糖 磷酸 碱基 A T G C
卡片数量 10 10 2 3 3 2
A.最多可构建4种脱氧核苷酸,5个脱氧核苷酸对
B.构成的双链DNA片段最多有10个氢键
C.搭建的DNA模型中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最多可构建44种不同碱基序列的DNA片段

DNA的计算
2.在DNA分子模型的搭建实验中,若仅有订书钉将脱氧核糖、磷酸、碱基连为一体并构建一个含10对碱基(A有6个)的DNA双链片段,那么使用的订书钉个数为
A.58 B.78 C.82 D.88

需要使用订书钉连接的部位有碱基与碱基的连接处、脱氧核糖与磷酸的连接处以及脱氧核糖与碱基的连接处,连接碱基与碱基需要的订书钉数目为6×2+4×3=24,连接脱氧核糖与磷酸需要的订书钉数目为20×2-2=38,连接脱氧核糖与碱基需要的订书钉数目是20,故总共需要的订书钉数目是82。
总结
化学组成单位
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种类:
四种
主要特点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
②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碱基排列在内侧。
③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DNA的结构
DNA双螺旋结构的构建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 链
2 链
A1
T1
C1
G1
T2
A2
G2
C2
1. 基本数量关系
A1=T2
T1 = A2
C1 = G2
G1 = C2
2. 基本规律
① 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C=G,则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② 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恒等且各占DNA总碱基数的50%。
A+G=T+C =A+C=T+G= 50%
例题1、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23%,求A占多少?
因为DNA分子中,A+G=T+C。所以,A=50% – 23%=27%
双链DNA碱基数目的计算规律
1 链
2 链
A1
T1
C1
G1
T2
A2
G2
C2
2. 基本规律
③ 在双链DNA分子中,A+T或C+G在全部碱基中所占的比例等于其任何一条单链中A+T或C+G所占的比例。
…… m
…… m
2 m
由图知:A1+T1+G1+C1=m,A2+T2+G2+C2=m,
整个双链DNA上的碱基总数为2m。
推理:A1=T2、T1=A2,则A1+T1=A2+T2,A+T=(A1+T1)+(A2+T2),
A1+ T1
m
m
A2+ T2
=
2m
A1+ T1 + A2+ T2
=
双链DNA碱基数目的计算规律
双链DNA碱基数目的计算规律
1 链
2 链
A1
T1
C1
G1
T2
A2
G2
C2
2. 基本规律
④ 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在整个DNA分子中为1。
即:若在一条链中
A1+G1
T1+C1
= a,
则在互补链中
A2+G2
T2+C2
= 1/a,
而在整个DNA中
A+G
T+C
= 1。
推理:A1 + G1 = T2 +C2,T1+ C1= A2 + G2,则
A1+G1
T1+C1
A2+G2
T2+C2
=
例题2、DNA的一条单链中
(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单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为是多少?
2.5(互补链)
1( 整个DNA分子)
双链DNA碱基数目的计算规律
1 链
2 链
A1
T1
C1
G1
T2
A2
G2
C2
2. 基本规律
⑤ 互补碱基之和所占比例在任意一条链及整个DNA分子中都相等。
即若在一条链中
则在互补链及整个DNA分子中
A+T
G+C
= m。
A1+T1
G1+C1
= m,
推理:A1+ T1 = A2 +T2, C1+ G1 = C2 +G2 ,则
A1+ T1
G1+C1
G2+C2
A2+ T2
=
G + C
A + T
=
例题3、DNA的一条单链中
(A+T)/(G+C)=0.6。上述比例在其互补单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为是多少?
0.6(互补链)
0.6( 整个DNA分子)
双链DNA碱基数目的计算规律
1 链
2 链
A1
T1
C1
G1
T2
A2
G2
C2
2. 基本规律
…… m
…… m
2 m
⑥某碱基在双链中所占的比例等于其在对应单链所占比例和的一半。
若1链中碱基 A1 所占的比例为
A1
m
=a %
A2
m
=b %
若2链中碱基 A2 所占的比例为
则碱基 A 在双链中所占的比例为
A
2m
a+b
2
=
%
双链DNA碱基数目的计算规律
1.某一链状双链DNA分子中,已知一条链上A∶T∶G∶C=1∶2∶3∶4,则下列有关该DNA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另一条链上的4种含氮碱基A∶T∶G∶C=1∶2∶3∶4
B.该DNA分子中四种含氮碱基A∶T∶G∶C=4∶4∶7∶7
C.若该DNA分子中A的数量为p,则G的数量为7p/3
D.该DNA分子中的碱基A+T的量始终等于C+G的量
C
1 链
2 链
A1
T1
G1
C1
T2
A2
C2
G2
1
2
3
4
1
2
3
4
=2∶1∶4∶3
=3∶3∶7∶7
A+G=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