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探界者”钟扬 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3 “探界者”钟扬 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3 16:2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钟扬援藏16年,
在西藏行走50万公里,
采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
为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
“探界者”,顾名思义,意思是探寻边界的人。作为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的钟扬,一生都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的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
情境导入
201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分别是哪些人?   
钟扬、杜富国、吕保民、马旭、刘传健、其美多吉、王仕花、张渠伟、张玉滚、程开甲。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拟写一句话新闻。
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体会选材特点和细节描写的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挖掘人物亮点,学习一材多用,储备写作素材。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钟扬的优秀事迹,感受他们的人生情怀,认识劳动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你可知,一粒袁隆平教授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让我国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你可知,仅仅20多株被西方“植物猎人”引进的我国野生猕猴桃枝条,撑起了新西兰经济的支柱产业
你可知,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收集有全世界最多的豆科植物种子,一旦全球变暖,英国将占据粮食作物的基因优势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说这句话的人已经长眠于地下,但他采集的种子却在孕育着崭新的生命。
钟扬(1964- 2017), 湖南邵阳新宁人。生前是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2017年9月25日,钟扬同志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2018年3月,中央宣传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6月,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9年2月,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同年9月,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人物事迹]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颁奖词]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钟扬,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9月25日不幸遭遇车祸逝世。
钟扬
了解人物
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事迹
2018-201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了解作者
整体感知

文章第一段为什么从拟南芥写起?
①从拟南芥写起能够揭示文章主人公钟扬的身份——植物学家,因为全世界有众多的植物学家都在研究它。
②从拟南芥写起,还把钟扬与西藏、复旦联系在一起,从而揭示了他的其他身份——援藏干部、教育专家等;也为下文写钟扬在西藏采集种子等事件做了铺垫。
③从拟南芥写起,还有助于揭示人物品格。因为植物学家很少涉足西藏,而钟扬却凭执着的品格在西藏发现了拟南芥。
拟南芥
我国古人常将身边的一些卑微、低贱之物“视若草芥”,拟南芥早先也就是一种无声无息、名不见经传的小草,既不好吃、也不好看,对人类毫无经济价值。但近一百年来,随着生物学和经典遗传学的蓬勃发展,科学家们逐渐注意到它的研究价值。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希望在植物中找到一种繁殖快、易于在实验室培养、适于遗传操作的实验材料,进而从根本上改变植物遗传学研究的长期落后状况。拟南芥植株较小、生长周期短、结实多、易于转换。这些特点使得拟南芥适合进行多种实验研究。
拟南芥我国内蒙、新疆、陕西、甘肃、西藏、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区均有发现。
自由诵读,整体把握内容,分析小标题内涵
自由诵读,整体把握内容,分析小标题内涵
自由诵读,整体把握内容,分析小标题内涵
自由诵读,整体把握内容,分析小标题内涵
自由诵读,整体把握内容,分析小标题内涵
特点描述
课文标题 《“探界者”— 钟扬》
切入点
层次逻辑 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
最后写什么
经典议论语句
材料来源
出自主人公所从事的事业的特点
钟扬的多重身份集中呈现
钟扬顺利的求学和仕途经历
钟扬在收集种子、坚持科普、“接盘”研究生等诸多方面做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就
钟扬的牺牲以及对他生命意义的理解
“哪一个身份都可以以一种完整的人生角色在他身上呈现,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天……”“在探寻生命的边界时,他甘愿成为一个先锋者”
事实追述,文献资料,实物(小纸条),访谈接触过被报道者的人(卢老师的话)
人物形象

从关键词、人物语言、追忆者的话等方面把握人物形象
1.读关键词
明确:每个小标题都是对人物形象的高度概括:“英雄”少年、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生命延续。
从关键词、人物语言、追忆者的话等方面把握人物形象
从关键词、人物语言、追忆者的话等方面把握人物形象
从关键词、人物语言、追忆者的话等方面把握人物形象
从关键词、人物语言、追忆者的话等方面把握人物形象
从关键词、人物语言、追忆者的话等方面把握人物形象
从关键词、人物语言、追忆者的话等方面把握人物形象
从关键词、人物语言、追忆者的话等方面把握人物形象
从关键词、人物语言、追忆者的话等方面把握人物形象
从关键词、人物语言、追忆者的话等方面把握人物形象
从关键词、人物语言、追忆者的话等方面把握人物形象
从关键词、人物语言、追忆者的话等方面把握人物形象
从关键词、人物语言、追忆者的话等方面把握人物形象
从关键词、人物语言、追忆者的话等方面把握人物形象
对比阅读

《喜看稻菽千重浪》《“探界者”钟扬》两篇通讯塑造了两位模范人物,表现了这些人物的责任心、使命感和为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感佩,令人敬仰。
两篇通讯在塑造人物和构思安排上有什么异同
1.塑造人物上
同:①都很注意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
②着力刻画细节表现人物。
异:《喜看稻菽千重浪》以具体的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探界者”钟扬》主要是直接引用主人公语言,以此来塑造人物形象。
两篇通讯在塑造人物和构思安排上有什么异同
2.构思安排上
同:都使用散文笔法行文,在叙述中穿插抒情性的句子。
异:《喜看稻菽千重浪》《“探界者”钟扬》都使用小标题标明内容,但《“探界者”钟扬》的小标题都是四字短语,形式整齐美观。
两篇人物的精神具有鲜明时代烙印,他们的精神过时了吗
明确:永远不过时。因为先进人物都是时代的先锋人物,他们有先进的思想、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他们的奉献精神、他们的抱负与使命、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优秀品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砥砺人们前行。袁隆平是科学家的榜样,钟扬是教师的榜样。他们照亮着人们前行的路。
探寻精神

结合时代楷模钟扬的事迹,谈谈你对他的精神意义的认识
结合时代楷模钟扬的事迹,谈谈你对他的精神意义的认识
结合时代楷模钟扬的事迹,谈谈你对他的精神意义的认识
附:佳句诵读
1.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
2.生命诞生以来,从原核到真核,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海洋到陆地,简单与复杂并存,繁盛与灭绝交替,奏响了一篇篇跌宕起伏的演化乐章,期间洋溢着生命诞生与繁盛的欢颂,伴随着物种灭绝与衰落的悲怆。
3.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下去,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
作业
结合本通讯内容,想想钟扬做了什么贡献,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以“抱负与使命”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