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课件)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课件)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08 13:05:21

文档简介

第九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北宋的建立;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党项建立西夏国;宋夏间的战与和。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并建立金政权;金灭辽和北宋。南宋的建立;岳飞收复建康;郾城大捷。宋金和议,以及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金迁都燕京。
2.思想教育目标:
1.帮助学生具体分析本节课的史事和历史人物,进一步培养他们初步运用正确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以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3.能力培养目标:
.认识这一时期祖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点是辽、宋、夏、金几个政权并存,辽、夏对北宋的战争是短期的,和平是长期的,几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辽、夏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民族融合,推动着祖国历史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启发与探究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北宋的建立,澶渊之盟。金的强大和与南宋的关系。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四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精忠报国》,其取材于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岳飞生活的时期还出现了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当时中国政局有何特点?各政权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纷争的时代,学习第九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2、出示学习目标
3、学习新课
(1) 辽、北宋、西夏的并立
幻灯片出示:“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让学生读出第一个时期的政权并立情况。
幻灯片出示:几个政权建立的问题,学生看课本自学并标记相关问题,并力求掌握。
幻灯片出示:几个并立政权间关系怎样?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后明确
幻灯片出示:并立政权间的关系示意图,师生共同完成。
重点学习“澶渊之盟”幻灯片出示:
背景
内容
澶渊之盟

影响
学生合作完成以上问题,突出重点。
过渡:辽宋间的相对和平局面维持了近百年的时间后,最终被打破了,国家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权并立的格局。
(2)、金与南宋的对峙
幻灯片出示:金、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让学生读出这一格局。
提出问题:金与南宋建立、辽与北宋何时灭亡?学生看书,小组总结后明确。
幻灯片出示:这几个并立政权间的关系又怎样呢?学生看书后概括回答。
幻灯片出示:
两次重大胜利
岳飞抗金 结果
原因
学生合作自学这些问题后师生共同明确。
宋金间经过几十年的争战后,最终和解,达成和议。幻灯片出示:宋金和议
内容
宋金和议
影响
学生自学并回答这些问题。
(3)议一议 评一评
对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下面我们来评价一下这课中的一些人物、事件。
幻灯片出示:怎样看待“澶渊之盟”?学生讨论回答。
怎样评价岳飞?他是抗金将领,还是民族英雄?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评价历史事件、人物要全面,既要看到它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它的弊端,同时还要抓住主要方面。这样才能正确的评价事件、人物。
(4)回顾小结
两宋时期,中国政局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各政权间关系如何?学生结合板书回答。
(5)出示达标练习题
学生通过回答,既巩固了本节知识,又检验了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
9、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一、 辽、北宋、西夏的并立
西夏 辽
宋夏议和 北宋
二、 南宋与金的对峙
岳飞抗金 宋金议和
课件21张PPT。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学习目标:

1、了解少数民族政权契丹(辽)、西夏和金的兴
起,及宋(北宋、南宋)的建立。
2、掌握辽宋战争与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
金及宋金议和的基本史实。

3、能够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如澶渊之盟)
认识宋与少数民族政权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

辽、北宋、西夏的建立 契丹族 阿保机 10世纪初 上京 汉族 赵匡胤 960年 东京 党项族 元 昊 11世纪前期 兴庆自学探究:辽北宋西夏契丹(辽)北宋陈桥兵变合作探究:辽、北宋、西夏的关系1、总结概述各政权之间的关系?
2、各政权间最终的关系是何状态?
3、体现各政权间最终关系的重大事
件分别是什么?辽、北宋、西夏的和战 辽
西夏

北宋 澶渊 之盟宋夏议和背景:
内容:
影响:辽大举攻宋,澶州之战后,辽战败请求与宋议和
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很长时间内,辽宋之
间保持和平局面金的建立(女真族)
1、时间:
2、建立者:
3、定都: 女
真完颜阿骨打(金太祖)12世纪初期会宁1、金灭辽:金不断发展,先灭辽
2、金灭北宋: 年,北宋灭亡
3、南宋建立: 年, 登上皇位
定都 ,史称南宋。
金灭辽和北宋赵构临安11271127岳飞抗金两次重大胜利:
结果:
原因:收复建康、郾城大捷宋向金求和,岳飞被害南宋与金的对峙南宋统治者担心抗金力量的
壮大威胁自己的统治宋金议和内容:
影响: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
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将都城
迁到燕京,改名中都你对“澶渊之盟”有何看法?1、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2、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评一评总结巩固 辽 契丹族 10世纪初 阿保机 上京
北宋 汉族 960年 赵匡胤 东京
西夏 党项族 11世纪前期 元昊 兴庆
金 女真族 12世纪初 阿骨打 会宁-中都 南宋 汉族 1127年 赵构 临安 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宋金议和 1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是什么?民族关系
的主流是什么?特点:时战时和,同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友好交往,和平相处是民族关系的主流1、下列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2、某班的几位同学在讨论“百家姓”的内容时,赵岩同学说:“如果处在某个朝代,我的姓氏属于国姓。”赵岩所指某朝是( )
A 隋朝 B宋朝 C唐朝 D汉朝学以致用,大展身手DB 2 3、岳飞手书“还我河山”的含义是收复被哪一政权占领
的地区( )
A契丹 B西夏 C金 D蒙古
4、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郾城大捷?陈桥兵变?澶渊之盟④宋金议和
A③①②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5、澶渊之盟、宋夏议和与宋金议和的共同点是( )
A辽、夏、金都向宋称臣 B宋向辽、夏、金送岁币
C宋向辽、夏、金称臣 D以和议换取辽、夏、金的撤军
6、归纳阶段特征四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
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 C三国鼎立 D和平共处 3
CDBB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