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草船借箭》第二课时 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草船借箭》第二课时 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3 22:5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精读引领课
5.草船借箭
第二课时
招募令
浅墨书香,尽是人间至味;精彩“剧”献,浸润童年底色。学校即将举行“走进名著品读经典”课本剧汇演大赛。看,这是学校大队部发来的一封招募令
××小学×年×班
2025年3月17日
招募令要求:
1.表达自然流畅,讲清故事情节。
2.能够演出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3.有自己创意的见解和表达。
活动一:回顾内容,聚焦人物
学习提示: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课文,先按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诸葛亮
周瑜
曹操
鲁肃
活动一:回顾内容,聚焦人物特点
活动二:细读文本,品析人物
学习任务:
1.自主学习:默读课文6-9自然段,思考: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用“——” 画出相关语句,并把你体会到的人物特点在文中简要批注。
2.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梳理归纳主要原因,并分条写下来。
交流提示:通过上节课学习____方法,抓住_____(词/句/段),我体会到了_____特点,我知道了他借箭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
阅读评价量表 评价标准 等级
能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特点
能说清阅读体会并启发他人
学习古典名著了解借箭成功原因
鲁肃 诚实守信
原因一:知天时
细读文本,品析人物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阅读评价量表 评价标准 等级
能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特点
能说清阅读体会并启发他人
学习古典名著了解借箭成功原因
阅读评价量表 评价标准 等级
能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特点
能说清阅读体会并启发他人
学习古典名著了解借箭成功原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鲁肃的吃惊 诸葛亮的笑
对比
体现了诸葛亮善于洞察人心。
原因二:识人心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请同学们思考诸葛亮在笑什么?

曹操得之江上的动静之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生性多疑
谨慎小心
曹操
活动二:细读文本,品析人物
原因三
:善谋略
5
6
7
8
9
10
布置船
连船
擂鼓呐喊
掉转船头
体现了诸葛亮善于运筹帷幄。
连周瑜都忍不住赞赏他:(用原文语句回答)
“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周瑜 自知之明
1.分清角色,讲好人物语言。
2.加上表情和动作。
小组合作
再现场景,身临其境,演一演草船借箭中你喜欢
的场景。
活动三:链接原著,引发期待
学习任务:
1.对照阅读链接原著部分,找出课文中与之对应的段落。
2.对比阅读,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桌交流。
活动三:链接原著,学习方法
曹操派人向江面射箭、诸葛亮借箭成功的情节。
文言色彩。
语句简练。
称呼不同。
大致明白。
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