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预习衔接】第十三章 三角形(培优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预习衔接】第十三章 三角形(培优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13 12:0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预习衔接 三角形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2024秋 惠城区期中)如图所示,∠A+∠B+∠C+∠D+∠DEC+∠AFB等于(  )
A.360° B.720° C.180° D.540°
2.(2024秋 五华区校级期中)如图,∠α的度数为(  )
A.30° B.40° C.50° D.60°
3.(2024秋 江南区期中)2024年10月15日至20日举行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如图,自行车的车架上常常会焊接一横梁,运用的数学原理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C.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D.垂线段最短
4.(2024秋 武都区期末)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2,3.5 B.4,5,9 C.6,8,10 D.7,11,3
5.(2024秋 南开区期中)如图,∠ACF和∠FBG均为△ABC的外角,∠ACF的平分线所在直线与∠A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与∠FBG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E=∠A B.∠DBE=90°
C.2∠D=∠A D.∠E+∠DCF=90°+∠AB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2024秋 余姚市期中)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5,x,若x是整数,则x的值可取    (只填一个).
7.(2024秋 龙湾区期中)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摆放,则∠1=   度.
8.(2024秋 凉州区校级期中)已知a,b,c为△ABC的三条边,化简:|a+b﹣c|﹣|b﹣a﹣c|=    .
9.(2024秋 龙湖区期末)如图,点D在△ABC的边BC的延长线上,若∠B=45°,∠ACD=150°,则∠A的大小为    .
10.(2024秋 肥城市期末)如图,点M,N分别在AB,AC上,MN∥BC,将△ABC沿MN折叠后,点A落在点A′处,若∠A′=28°,∠B=120°,则∠A′NC=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1.(2024秋 杭州期中)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线.
(1)CD    AC.(填“<”或“>”)
(2)AC+BC    AB.(填“<”或“>”)
(3)若点E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连结CE,则CD    CE.(填“≤”或“≥”)
12.(2024秋 拜城县期中)阅读材料:
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个内角α的度数是另一个内角度数的3倍,那么这样的三角形我们称为“优雅三角形”,其中α称为“优雅角”.例如: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30°,90°,60°,这个三角形就是“优雅三角形”,其中“优雅角”的度数为90°;反之,若一个三角形是“优雅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一定有一个内角α的度数是另一个内角度数的3倍.
(1)一个“优雅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20°,若“优雅角”为锐角,则这个“优雅角”的度数为    ;
(2)如图,∠MON=60°,在射线OM上取一点A,过点A作AB⊥OM,交ON于点B,以A为端点画射线AC,交线段OB于点C(点C不与点O,B重合),得到一个以∠AOC为“优雅角”的“优雅角三角形”AOC,求∠ACB的度数.
13.(2024秋 五华区校级期中)如图,在△ABC中,∠B=78°,∠C=42°,AD⊥BC于点D,AE平分∠BAC,求∠AEC与∠DAE的度数.
14.(2024春 邗江区期中)如图,△ABC中,AD⊥BC于点D,BE平分∠ABC,若∠ABC=60°,∠AEB=70°.
(1)求∠CAD的度数;
(2)若点F为线段BC上的任意一点,当△EFC为直角三角形时,求∠BEF的度数.
15.(2024秋 商丘期中)△ABC中,∠B=∠A+10°,∠C=∠B+10°,求△ABC的各内角的度数.
新课预习衔接 三角形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2024秋 惠城区期中)如图所示,∠A+∠B+∠C+∠D+∠DEC+∠AFB等于(  )
A.360° B.720° C.180° D.540°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专题】三角形;运算能力.
【答案】A
【分析】如图可知∠A、∠B、∠AFB是△ABF的内角,∠C、∠D、∠DEC是△CDE的内角,进而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A、∠B、∠AFB是△ABF的内角,∠C、∠D、∠DEC是△CDE的内角,
∴∠A+∠B+∠AFB=180°,∠C+∠D+∠DEC=180°,
即∠A+∠B+∠C+∠D+∠DEC+∠AFB=360°.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多边形内角与外角,掌握相应的定义是关键.
2.(2024秋 五华区校级期中)如图,∠α的度数为(  )
A.30° B.40° C.50° D.60°
【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运算能力.
【答案】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和”的性质求解即可.
【解答】解:如图所示,
∵∠1=∠α+10°=30°+20°,
∴∠α=20°+30°﹣10°=40°,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3.(2024秋 江南区期中)2024年10月15日至20日举行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如图,自行车的车架上常常会焊接一横梁,运用的数学原理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C.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D.垂线段最短
【考点】三角形的稳定性;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
【专题】三角形;几何直观.
【答案】C
【分析】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由此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自行车的车架上常常会焊接一横梁,运用的数学原理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的稳定性,线段的性质,垂线段最短,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2024秋 武都区期末)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2,3.5 B.4,5,9 C.6,8,10 D.7,11,3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专题】三角形;运算能力.
【答案】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求
【解答】解:A选项,1+2=3,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故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B选项,3+5=8<9,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故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C选项,6+8=14>10,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能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
D选项,3+7=10<11,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故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要掌握并熟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5.(2024秋 南开区期中)如图,∠ACF和∠FBG均为△ABC的外角,∠ACF的平分线所在直线与∠A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与∠FBG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E=∠A B.∠DBE=90°
C.2∠D=∠A D.∠E+∠DCF=90°+∠ABD
【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专题】三角形;推理能力.
【答案】A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角判定选项B;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CF∠ACF,结合三角形外角的额性质可判定C;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MBC+∠BCN=180°+∠A,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判定A;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E+∠DCF=90°+∠DBC,结合∠ABD=∠DBC可判定D.
【解答】解:∵∠MBC=∠A+∠ACB,∠BCN=∠A+∠ABC,∠ACB+∠A+∠ABC=180°,
∴∠MBC+∠BCN=∠A+∠ACB+∠A+∠ABC=180°+∠A,
∵BE平分∠MBC,CE平分∠BCN,
∴∠MBC=2∠EBC,∠BCN=2∠BCE,
∴∠EBC+∠BCE=90°∠A,
∵∠E+∠EBC++BCE=180°,
∴∠E=180°﹣(∠EBC++BCE)=180°﹣(90°A)=90°∠A,故A错误;
∵CD平分∠ACF,
∴∠DCF∠ACF,
∵∠ACF=∠ABC+∠A,∠DCF=∠OBC+∠D,
∴2∠D=∠A,故C正确;
∵BD平分∠ABC,BE平分∠CBG,∠ABC+∠CBG=180°,
∴∠DBE=90°,故B正确;
∵∠DCF=∠DBC+∠D,
∴∠E+∠DCF=90°∠A+∠DBC∠A=90°+∠DBC,
∵∠ABD=∠DBC,
∴∠E+∠DCF=90°+∠ABD,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2024秋 余姚市期中)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5,x,若x是整数,则x的值可取  3(答案不唯一) (只填一个).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专题】三角形;推理能力.
【答案】3(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5﹣3<x<5+3,即2<x<8.
∵x是整数,
∴x可以取3.
故答案为:3(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知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
7.(2024秋 龙湾区期中)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摆放,则∠1= 85 度.
【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专题】三角形;推理能力.
【答案】85.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ECD,进而求出∠BCD,再求出∠ACD,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计算即可.
【解答】解:∵∠D=30°,
∴∠ECD=90°﹣30°=60°,
∴∠BCD=60°﹣10°=50°,
∴∠ACD=90°﹣50°=40°,
∴∠1=∠ACD+∠A=85°,
故答案为:85.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8.(2024秋 凉州区校级期中)已知a,b,c为△ABC的三条边,化简:|a+b﹣c|﹣|b﹣a﹣c|=  2b﹣2c .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绝对值.
【专题】实数;三角形;运算能力;推理能力.
【答案】2b﹣2c.
【分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得a+b>c,a+c>b,再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去掉绝对值符号,然后利用整式的加减运算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a+b>c,a+c>b,
∴a+b﹣c>0,b﹣a﹣c=b﹣(a+c)<0,
∴|a+b﹣c|﹣|b﹣a﹣c|
=|a+b﹣c|﹣|b﹣(a+c)|
=a+b﹣c﹣(a+c﹣b)
=a+b﹣c﹣a﹣c+b
=2b﹣2c.
故答案为:2b﹣2c.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绝对值,关键是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绝对值的性质.
9.(2024秋 龙湖区期末)如图,点D在△ABC的边BC的延长线上,若∠B=45°,∠ACD=150°,则∠A的大小为  105° .
【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专题】三角形;运算能力.
【答案】105°.
【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解即可.
【解答】解:∵∠ACD=∠A+∠B,
又∵∠B=45°,∠ACD=150°,
∴∠A=150°﹣45°=105°,
故答案为:105°.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0.(2024秋 肥城市期末)如图,点M,N分别在AB,AC上,MN∥BC,将△ABC沿MN折叠后,点A落在点A′处,若∠A′=28°,∠B=120°,则∠A′NC= 116 °.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
【专题】三角形;推理能力.
【答案】116.
【分析】由图形可知∠A′NC=∠MNC﹣∠A′NM,故应设法求出∠MNC、∠A′NM的度数.由折叠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以求出∠C的度数;然后再根据由MN∥BC得到∠ANM=∠C,∠CNM+∠C=180°,从而求出∠ANM和∠MNC的度数.由折叠的性质可知∠A′NM=∠ANM,进而解答题目.
【解答】解: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A′=28°,∠A′NM=∠ANM.
∵∠A=28°,∠B=120°,
∴∠C=180°﹣∠A﹣∠B=32°.
∵MN∥BC,
∴∠ANM=∠C,∠CNM+∠C=180°.
∴∠CNM=180°﹣∠C=148°.
∵∠A′NM=∠ANM,∠ANM=∠C,
∴∠A′NM=∠C=32°.
∴∠A′NC=∠CNM﹣∠A′NM=148°﹣32°=116°.
故答案为:116.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需要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找出角之间的数量关系.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1.(2024秋 杭州期中)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线.
(1)CD  < AC.(填“<”或“>”)
(2)AC+BC  > AB.(填“<”或“>”)
(3)若点E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连结CE,则CD  < CE.(填“≤”或“≥”)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垂线段最短.
【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推理能力.
【答案】(1)<;
(2)>;
(3)<.
【分析】(1)利用垂线段最短进行分析作答;
(2)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分析作答;
(3)利用垂线段最短进行分析作答.
【解答】解:(1)∵CD是斜边AB上的高线,
∴CD⊥AB,
∴CD<AC.
故答案为:<;
(2)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AC+BC>AB.
故答案为:>;
(3)由(1)知,CD⊥AB,
∵点E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
∴CD<CE.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垂线段最短.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作的垂线段最短.它是相对于这点与直线上其他各点的连线而言.
12.(2024秋 拜城县期中)阅读材料:
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个内角α的度数是另一个内角度数的3倍,那么这样的三角形我们称为“优雅三角形”,其中α称为“优雅角”.例如: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30°,90°,60°,这个三角形就是“优雅三角形”,其中“优雅角”的度数为90°;反之,若一个三角形是“优雅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一定有一个内角α的度数是另一个内角度数的3倍.
(1)一个“优雅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20°,若“优雅角”为锐角,则这个“优雅角”的度数为  45° ;
(2)如图,∠MON=60°,在射线OM上取一点A,过点A作AB⊥OM,交ON于点B,以A为端点画射线AC,交线段OB于点C(点C不与点O,B重合),得到一个以∠AOC为“优雅角”的“优雅角三角形”AOC,求∠ACB的度数.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对顶角、邻补角.
【专题】三角形;运算能力.
【答案】(1)45°;
(2)∠ACB的度数为80°.
【分析】(1)结合“优雅三角形”的定义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列式计算,即可作答.
(2)先求出∠MON=60°,结合△AOC是“优雅三角形”,进行求解即可.
【解答】解:(1)∵一个“优雅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20°,
∴另两个角之和为:180°﹣120°=60°,
∵“优雅角”为锐角,
根据“优雅三角形”的定义得:,
故答案为:45°;
(2)由题意可知:∠OAB=∠MAB=90°,
∵点C在线段OB上,
∴0°≤∠OAC≤90°,
∵∠MON=60°,
∴∠AOC=60°,
∵△AOC是以∠AOC为优雅角的“优雅三角形”,
∴∠OAC=20°,
则∠ACO=100°,
∴∠ACB=180°﹣∠ACO=180°﹣100°=80°.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邻补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能对新定义的理解和运用.
13.(2024秋 五华区校级期中)如图,在△ABC中,∠B=78°,∠C=42°,AD⊥BC于点D,AE平分∠BAC,求∠AEC与∠DAE的度数.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专题】计算题;三角形;推理能力.
【答案】∠AEC=108°;∠DAE=18°.
【分析】先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AC、∠BAD,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BAE,最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求出∠AEC与∠DAE的度数.
【解答】解:在△ABC中,
∵∠B+∠C+∠BAC=180°,∠B=78°,∠C=42°,
∴∠BAC=180°﹣∠B﹣∠C
=180°﹣78°﹣42°
=60°.
∵AE平分∠BAC,
∴∠BAE∠BAC=30°.
∴∠AEC=∠B+∠BAE
=78°+30°
=108°.
∵AD⊥BC,
∴∠ADB=90°.
∴∠BAD=90°﹣∠B
=90°﹣78°
=12°.
∵∠BAD+∠DAE=∠BAE,
∴∠DAE=∠BAE﹣∠BAD
=30°﹣12°
=18°.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2024春 邗江区期中)如图,△ABC中,AD⊥BC于点D,BE平分∠ABC,若∠ABC=60°,∠AEB=70°.
(1)求∠CAD的度数;
(2)若点F为线段BC上的任意一点,当△EFC为直角三角形时,求∠BEF的度数.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专题】三角形;几何直观;运算能力.
【答案】(1)50°;
(2)20°或60°.
【分析】(1)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ABE=∠CBE=30°,由三角形外角定理得∠AEB=∠CBE+∠C=70°,据此可得∠C=40°,再根据AD⊥BC可得∠CAD的度数;
(2)根据∠C=40°可知当△EFC为直角三角形时,有以下两种情况:①当∠FEC=90°时,先求出∠BEC=180°﹣∠AEB=110°,再根据∠BEF=∠BEC﹣∠FEC可得∠BEF的度数;②当∠EFC=90°时,根据∠BFE=90°,∠CBE=30°可得∠BEF的度数.
【解答】解:(1)∵BE平分∠ABC,若∠ABC=60°,
∴∠ABE=∠CBE∠ABC60°=30°,
∵∠AEB=∠CBE+∠C=70°,
∴∠C=70°﹣∠CBE=70°﹣30°=40°,
∵AD⊥BC于点D,
∴∠CAD=90°﹣∠C=50°;
(2)∵∠C=40°,
∴当△EFC为直角三角形时,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当∠FEC=90°时,如图1所示:
∵∠BEC+∠AEB=180°,∠AEB=70°,
∴∠BEC=180°﹣∠AEB=180°﹣70°=110°,
∴∠BEF=∠BEC﹣∠FEC=110°﹣90°=20°;
②当∠EFC=90°时,如图2所示:
∴∠BFE=90°,
∵∠CBE=30°,
∴∠BEF=90°﹣∠CBE=60°.
综上所述:当△EFC为直角三角形时,∠BEF的度数是20°或6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定理,理解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5.(2024秋 商丘期中)△ABC中,∠B=∠A+10°,∠C=∠B+10°,求△ABC的各内角的度数.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将第一个等式代入第二等式用∠A表示出∠C,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方程求出∠A,然后求解即可.
【解答】解:∵∠B=∠A+10°,∠C=∠B+10°,
∴∠C=∠A+10°+10°=∠A+20°,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A+∠B+∠C=180°,
所以,∠A+∠A+10°+∠A+20°=180°,
解得∠A=50°,
所以,∠B=50°+10°=60°,
∠C=50°+20°=7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用∠A表示出∠C然后列出关于∠A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