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功与机械能 章末评价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粽叶又飘香,颗粒正归仓。建设新时代,农民丰收忙。”如图所示,斜向上的传送带将小麦匀速运送到高处粮仓的过程中,其中1 kg小麦的()
A.动能不变 B.重力势能不变
C.机械能不变 D.动能与重力势能的和不变
2.下列情形中,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A.用手把实心球抛向空中 B.将弹簧拉力器拉长
C.举着杠铃不动 D.把掉在地上的羽毛球捡起来
3.如图是小明在校运会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铅球在b点离手,c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d点是铅球运动的最低点。整个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b到c的过程中,铅球的动能增大
B.在c点时铅球的动能为零
C.在c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在b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
4.用一水平推力使重为800 N的小车在水平道路上前进了10 m,当撤去推力后,小车又前进了2 m。若推力对小车做的功为400 J,则推力的大小是()
A.400 N B.200 N C.40 N D.33.3 N
5.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相同的力将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所做的功不同
B.功率与时间成反比,所以只要时间短,功率就大
C.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又移动了距离,则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6.将图甲中A、B两个相同的物体从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做功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右侧斜面机械效率为66.7%
B.左侧给A的拉力等于A受到的摩擦力
C.对B做的有用功为2 J
D.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越费力,机械效率越低
7.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800 N的建筑材料提升到楼顶,如图所示,已知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500 N,建筑材料在10 s内匀速上升了5 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的功率是400 W B.拉力所做的额外功是2 000 J
C.拉力所做的总功是5 000 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2分。
物理学与传统技术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书中记载着大量的古代农业机械,其中一段这样写道:“凡河滨有制筒车者,堰陂障流,绕于车下,激轮使转,挽水入筒,一一倾于枧内,流入亩中。昼夜不息,百亩无忧。”如图甲所示为文中记载的筒车,图乙为筒车的简化示意图。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8~9题。
8.筒车工作时把水的 能转化为 能;取水筒的容积越大,筒车旋转一周提升的水就越多,那么对进入接水槽的水所做的功就越 。
9.当水流变湍急后,筒车提升水的功率会变 ;若接水槽离取水处高4 m,水轮上有12个取水筒,一个取水筒每次可取水4 kg,筒车旋转一周所用时间为60 s,水流冲击筒车的总功率为40 W,则水流做的总功为 J,筒车旋转一周取水的机械效率为 。(接水槽离倒水处的高度忽略不计,g取10 N/kg)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某一高度O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经过P、Q两点,OP=PQ。忽略空气阻力,在下落过程中,小球从O点到P点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从P点到Q点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小球经过P点的机械能 经过Q点的机械能;小球从O到P过程重力做功的功率 从P到Q过程重力做功的功率。(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1.小明同学用20 N的水平推力,将重为280 N的购物车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动了10 m,在此过程中,推力对购物车做功 J,购物车的重力做功 J;一个皮球落地后弹起,弹起的高度越来越低,皮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总量 (选填“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
12.把常用的按钮式圆珠笔笔尖朝上用力按下后放手,它会弹起很高。把它拆开后发现,它能弹起的原因是内部装有一根弹簧。小强仔细观察后发现,圆珠笔弹起的过程可以分为“a:按下后放手”到“b:获得一个向上的速度”再到“c: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如图所示。圆珠笔在“a→b”阶段, 转化为动能;圆珠笔在“b→c”阶段,动能转化为 ,在“a→c”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以0.01 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了10 s。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4.2 N,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 N(不计绳、弹簧测力计和滑轮重)。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m,拉力F的功率为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1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由四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两滑轮组分别在F甲和F乙的作用下,用相同时间将质量相等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忽略绳重和一切摩擦),则甲、乙两个滑轮组绳端的拉力F甲
F乙,拉力F甲和F乙做功的功率P甲 P乙,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 η乙。(均选填“>”“=”或“<”)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5小题7分,第16小题12分,共
19分。
15.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A、B是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mA(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 (填序号)。
A.小球在斜面上时的动能
B.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C.小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D.木块的动能
(2)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让同一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若要研究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则需将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 (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使其滚下并观察记录。
(4)小明通过比较乙、丙两图,得出的结论是“质量大的物体动能大”,你认为他这样得出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16.小明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其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物体 上升的 高度h/m 拉力 F/N 绳子自由 端上升的 距离s/m η
1 2 0.1 1.1 0.3
2 4 0.1 2.0 0.3
(1)计算机械效率并填入表中。
(2)比较两次机械效率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 。
(3)实验中拉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 拉动弹簧测力计。
(4)小明发现实验中拉动弹簧测力计时,有忽大忽小变化的现象,因而他采用了让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他测得的机械效率 (选填“偏大”“准确”或“偏小”)。
(5)增大物体被提高的高度h,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四、计算题:本题共6分。
17.“绿色出行,低碳生活”,近年来,国产迷你电动汽车因环保、节能、价格低廉等优势,越发受到人们欢迎,如图所示是国内某型号的新能源迷你汽车,满载时总质量为1 000 kg,在平直公路上以最大功率
20 kW从静止开始加速,经过25 s恰好达到最大速度,并接着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2 min,已知汽车在行驶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重力的,忽略空气阻力,g取10 N/kg。求:
(1)汽车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
(2)整个过程中发动机所做的功。
(3)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
五、综合能力题:本题共12分。
18.图甲是某居民楼前的无障碍通道,一位中年人正用轮椅推着他的母亲缓缓上行。为估测中年人推轮椅时所用力的大小,小明进行了实验测量。如图乙所示,他制作了与无障碍通道坡度相同的斜面,确定了斜面底部的A点以及与其相距1 m的B点。
(1)选用车轮材料与轮椅车轮材料相同的小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测出小车重为2.0 N;
②将弹簧测力计与斜面平行放置,沿斜面方向匀速直线拉动小车,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
③将小车从A点拉到B点的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 J;此时,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结论:斜面可以省 (选填“力”或“距离”)。
(2)在小车上逐渐添加重物,重复上述实验,计算出小车从A点到B点拉力所做的总功W1、克服重力做的有用功W2,并根据数据画出W1和W2与小车总重G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①由图像可知:用该通道斜面提升物体的机械效率与物重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图甲的无障碍通道上坡的机械效率与图乙中斜面的相同。若中年人母亲的质量为55 kg,所坐的轮椅质量为15 kg,则中年人用沿着通道斜面方向的力F推轮椅匀速上坡时,母亲的动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力F的大小为 N。(g取10 N/kg)
第十一章 章末评价卷
1.A 2.C 3.C 4.C 5.D 6.C 7.C
8.动 重力势 多 9.大 2 400 80%
10.等于 等于 小于
11.200 0 减少 12.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 变小
13.0.3 0.06 70% 14.< = =
15.(1)B (2)木块移动的距离长短 转换法 不能
(3)速度 相同 (4)错误
16.(1)60.6% 66.7% (2)大 (3)竖直向上匀速
(4)偏大 (5)不变
17.(1)1×103 N (2)2.9×106 J (3)20 m/s
18.(1)③0.3 60% 力 (2)①无关 ②不变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