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第五单元15、16课复习课)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复习教案+课件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第五单元15、16课复习课)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复习教案+课件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08 13:12:46

文档简介

单位
姓名
课题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八下第五单元15、16课复习课)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取得,既需要正确的外交政策,也需要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②新中国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③周恩来堪称中国形象的代表,他的魅力、智慧、精神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
过程方法:①培养学生善于用各种感官获取有效信息,探寻答案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历史归纳的能力等。
知识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日建交、中美建交;我国成功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教学重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教材分析
本专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外关系的重要表现,是中国现代史的重点专题之一,是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考点,地位举足轻重。本专题内容丰富,事件较多,但时间跨度不大,脉络清晰,和世界史所学部分内容有紧密的联系。
学情分析
本专题的授课对象是初三毕业班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求知欲强。但对于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于一些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符合现阶段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辩证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
难点
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
新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导学案、视频、音频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板书
设计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20世纪50年代外交
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
教与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让我们翻开历史的长卷,领略新中国外交家的智慧和风采;感悟新中国实力的提升。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八年级下册第十五、十六课,复习新中国的外交。
【教学过程】幻灯片:本次复习的历程)
第一乐章:感受篇
(幻灯片:第一乐章:感受篇)
回顾近代历史,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和厉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率战率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如外交家周恩来所评价的那样:中国近代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是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的外交,是跪着办外交的。
(幻灯片:旧中国的外交)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外交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师:此次图片展览共分三个展厅。
一、50年代的外交成就
(幻灯片:第一展厅—开拓厅)
师:多媒体展示入厅门票。
师:多媒体展示五十年代的外交史实。
师: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
生:学生总结视频中出现的外交史实。为第一展厅的事件写解说词。(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师:两大外交事件的作用?
生:回答。
师:教师总结中国五十年代的外交成就是——中国有了话语权即中国声音。
师:感受了五十年代中国的声音,我们移步第二展厅,感受七十年代的突破。
二、20世纪70年代外交—突破
(幻灯片:第二展厅—突破厅)
师:多媒体展示七十年代的外交史实。
生:总结七十年代的外交史实。(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胆量。)
师:新中国成立初,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何政策?
生:孤立、封锁、包围、敌视。
师:七十年代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是什么?
生: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
师:变化说明什么?
生:回答。
师: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长期追随美国的日本也受到很到的冲击,田中角荣首相的访华和并早于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
师:就在1972年底,又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小球转动大球”—中美关系正常化,引发了国际上与中国建交的高潮,我国外交工作出现新局面,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中国开始全方面融入世界,世界也积极接受中国,中国的对外关系出现了全新的局面。
师:中美中日建交有何意义?
生:学生进行讨论。
师:中美中日建交的意义:对中国而言,有利于打开外交新局面,引发了国际上与中国建交的高潮;对世界而言,有利于世界和平。
三、改革开放后的外交—腾飞
(幻灯片:第三展厅—腾飞厅)
师:多媒体展示外交图片。
生:根据图片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师:多媒体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第二乐章:感悟篇
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
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生:学生展示讨论成果。
生: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
生: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生:新中国采取灵活务实的外交;
生: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的不断提高;
生:外交家的努力和智慧……
师:教师进行总结。
师:学习完这课,你有何感悟?
生:纵贯近代、现代外交,一个国家外交的基础和后盾是综合国力
生:我们要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就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坚持改革开放……
师: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展示图片。
师生:共同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五十年代的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
七十年代的外交成就:重返联合国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港澳回归90年代
中国举办 APEC
中国加入 WTO
奥运外交
世博外交
师:多媒体展示。
第四乐章:展望篇
师:多媒体展示中国的不同时期的主席的国际出访的图片 。

生:结合当今现实指出当今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在当今世界主题下我国的外交理念。展示幻灯片。
师生:总结我国的外交理念——和平崛起,和谐世界。以和为贵。
师:我们要牢记:合作共赢!
【巩固练习】 要求:
1、独立完成
2、不会的做好标记
温馨提示:
1、有几问,问什么。
2、看分值确定要点。
3、序号化,要点化,段落化。
4、书写整洁、仔细。
问题形式或问法:
1、直接问——利用所学直接答
2、依据材料问——回看材料,据材料答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来问——利用材料、结合所学回答。
4、开放性问题谈启示、说做法——看清主题来回答。
材料题:
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材料二: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意义。在其指导下,20世纪50年代中国发出的中国声音有哪些?(3分)
2、材料反映出当代中国什么样的“中国形象”?(2分) 从 “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3、为了使中国的形象更靓丽,我国领导人提出了中国梦。作为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做些什么?(1分)
【课堂小结】
师:播放歌曲《我的中国梦》在悠扬的歌声重温精彩瞬间。
多媒体展示动态幻灯片。
【结束语】中国梦,你的吗,我的梦,他的梦,我们共同的梦。我希望大家都插上梦想和拼搏的翅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今天的复习之旅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合作,再见!
课件23张PPT。新中国的外交 旧中国饱受了落后挨打的屈辱。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蜂拥而至,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屡战屡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昔日的中华大地,沦为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用血淋淋的史实证明了弱国无外交。
然而新中国的成立,犹如旭日东升,曙光初照。一扫过去百年“屈辱外交”的历史,完成了开拓、突破、腾飞的蜕变,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光芒四射。?第一乐章:感受篇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慈禧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传》旧中国的外交特点:不独立、不平等、屈辱 旧中国饱受了落后挨打的屈辱。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蜂拥而至,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屡战屡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昔日的中华大地,沦为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用血淋淋的史实证明了弱国无外交。
然而新中国的成立,犹如旭日东升,曙光初照。一扫过去百年“屈辱外交”的历史,完成了开拓、突破、腾飞的蜕变,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光芒四射。?第一乐章:感受篇
1、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C.求同存异
D.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2、 在20世纪50年代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 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这是因为周恩来提出了
方针
C 入厅门票求同存异第一展厅:开 拓 厅周恩来总理亲笔书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周恩来总理会晤印度总理尼赫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0年代的中国外交:有了话语权(中国声音)。1954年1955年
1、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会议是: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最大收获是中美双方签订了:
A.上海《中美联合公报》 B.《中美建交公报》
C.《中美和平友好条约》 D.《共同防御条约》?
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美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②中日建交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建交
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 ③①②④ D. ①④②③DAC入厅门票第二展厅:突 破 厅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周恩来接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1979年中美建交金砖五国领导人在一起第三展厅:腾飞厅 1.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简称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4.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5.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6.2010年,上海世博会腾飞的表现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开拓20世纪70年代中国重返联合国
中日关系正常化
中美邦交正常化突破港澳回归90年代
中国承办
中国加入
奥运外交
世博外交改革开放后腾飞APECWTO总结: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证明新中国
外交的特点是:独立、自主、辉煌。新中国外交特点第二乐章:感悟篇原因:?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的不断提高
?外交家的努力和智慧第二乐章:感悟篇1、新中国外交成就辉煌的原因?2、对比新旧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史实,你
有何感悟?感悟:?旧中国的外交告诉我们弱国无外交;
?我们要不断提高综合国力,要坚持改革开
放政策 一个“和”字荏苒千年,发展变化,表达了孔子“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观。一个“和”字同样也适用于当今的中国外交:和平崛起,和谐世界。我们相信,秉承此外交理念的中国,将在世界大国的舞台上更加夺目、耀眼! 中国的外交理念 合作共赢第三乐章:展望篇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后课堂巩固中国重返联合国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尼克松访华中国承办
APEC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要求:
1、独立完成
2、不会的做好标记
温馨提示:
1、有几问,问什么。
2、看分值确定要点。
3、序号化,要点化,段落化。
4、书写整洁、仔细。
问题形式或问法:
1、直接问——利用所学直接答
2、依据材料问——回看材料,据材料答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来问——利用材料、
结合所学回答。
4、开放性问题谈启示、说做法——看清主题来回答。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等方面发挥了作用。材料二: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意义。在其指导下,20世纪50年代中国发出的中国声音有哪些?(3分)
2、材料反映出当代中国什么样的“中国形象”?(2分) 从 “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3、为了使中国的形象更靓丽,我国领导人提出了中国梦。作为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做些什么?(1分)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建立世界新秩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发展中大国形象。
?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提高综合国力;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毛泽东访问苏联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万隆会议—求同存异周恩来步入日内瓦会场 基辛格秘密访华 尼 克 松 访 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五星红旗在联合国总部飘扬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2001年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加入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行课堂小结中国梦
亚洲梦
亚太梦
梦天下
发展和谐
合作共赢
辉煌灿烂谢谢大家的合作,再见!Bye_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