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二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二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4 09:25:25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语文园地一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
语言运用:能够用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造句。
思维能力:学习对比的修辞手法,能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描述事物。
审美创造:一花一鸟总关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教学目标】
1.能总结交流本单元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能结合具体语境,初步了解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
3.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能恰当运用。
4.能朗读、背诵古诗《蝉》。
【教学重点】
1.能结合具体语境,初步了解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
2.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能恰当运用。
【教学难点】
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能恰当运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总结本单元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能从示例中受到启发,初步了解对比的写法,以及在描写事物时的作用。
【教学过程】
回顾课文内容,梳理方法
谈话导入:一花一鸟总关情。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好多有趣的动植物,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今天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这个大花园,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
(板书:语文园地)
2.梳理本单元文章的内容,完成学习单。
课文 所描写的具体事物 事物特点 表达的情感
《白鹭》 白鹭 外形和情态的美 赞美之情
《落花生》 落花生 外表不好看,但有用 想到做人的道理
《桂花雨》 桂花雨 香气四溢;摇桂花的乐趣 思念家乡
《珍珠鸟》 珍珠鸟 从怕人到不怕人 生活感悟
小结:本单元的这几篇课文从多角度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体现了“一花一鸟总关情”的人文主题。这几篇课文的共性是借助具体的事物抒发情感,我们可以尝试在习作和小练笔中运用这种借物抒情的方法。(板书:借物抒情)
你能说说对实际生活中某些事物的感受吗?
预设1:从树叶飘落的现象我会产生“叶落归根”“奉献一生”的感受。
预设2:我从腊月里怒放的梅花,产生对腊梅不惧严寒和困难的敬佩。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教材内容,先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感知、了解本单元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一题
1.读题中的三个句子,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这三个句子描写的主要事物的特点比较突出。这三个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都是在每句前半句写事物本身的特点,后半句再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
2.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和原句对比,说说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这三个句子都没有充分显示事物本身的特点,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也不如原句强。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对比写法的好处是让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板书:对比)
3.学习对比的修辞手法。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修辞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教材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方面的优点。)
4.小练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能根据同一词语的不同意思,恰当地在不同语境中运用该词语。
2.朗读、背诵古诗《蝉》。
【教学过程】
一、联系语境,领悟一词多义
1.体会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
出示课件:
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人工智能的出现为人类的生活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1)学生读句子,结合生活实际,同桌间说说带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2)全班交流:两个“开辟”的含义有什么不同?你是根据什么理解的?
预设:第一个句子的意思是:这块地本是荒着的,荒草丛生,不能长任何东西,要种花生就必须让它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改变,所以,“开辟”在这里是“开垦”的意思。第二个句子的意思是:人工智能在人类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崭新的事物,它开创了新的领域,所以“开辟”在这里是“开创、创立”的意思。
2.运用学法,自学第二组例句。
出示课件: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1)学生读句子,体会“姿态”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
(2)学生交流。
预设:“姿态”在第一个句子中是“姿势、样子”的意思;在第二个句子中是“态度、气度”的意思。
(3)小结:像这样一个词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称为多义词。在使用时,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判断、体会。
3.练习体会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
(1)语境练习。引导学生把同一词语放在不同的语境中说话,根据要求写句子。
出示课件:
(形容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根据要求用“温和”写句子。
②全班交流。
预设:a.(形容气候)今天的天气很温和,适合去郊游。
b.(形容性格)王老师性格温和,很受学生喜爱。
(2)巩固练习。把同一词语放在不同的语境中说话。
课件出示:
(价钱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应得的利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学生自己思考,完成练习。
②全班交流。
预设:a.(价钱低)这个菠萝很便宜。
b.(不应得的利益)小芳爱占小便宜。
(3)拓展练习。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是不相同的?举例说一说。
课件出示:
(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压力不仅是我们精神上的负担,更是我们生活的动力。
(活跃;有生气)广场上的老爷爷们正在打太极拳,看起来特别精神。
4.小结:我们在阅读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正确理解一词多义;表达时要学会把同一词语放在不同的语境中说话。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一词多义,能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多义词,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二、积累古诗,读中感受诗情
1.导入:文章能借物抒情,古诗也能托物言志。下面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读中体会:诗人要借助蝉来抒发自己怎样的情怀?
2.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学生自读古诗。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准字音,读懂诗意。
(2)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强调:(ruí)、藉(jiè)。
(3)粗知诗意。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意,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
①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②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补充资料,释疑。
课件出示:
垂:在诗中指蝉的触须。因为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叫“”,蝉头部伸出的触须与其有些相似。
流响:指的是蝉连续不断的鸣叫声。
藉:凭借的意思。
3.读出诗情。
(1)学生练读,男女生读。
(2)介绍诗人,体会诗情。
①资料补充。
课件出示:
虞世南,唐初书法家、文学家。唐太宗评价他:“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虞世南的人品、才学都是一流。
②交流:诗人借蝉表达什么感情?
③联系本单元课文的写法,体会诗人借蝉表达自己高洁的志向和情操的写法。
4.背诵积累。
(1)回顾内容,指导背诵。诗的前两句写了蝉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形象——“垂”;习性——“饮清露”;声音——“流响”。后两句抒发的是诗人高洁的志向。
(2)学生借助插图,练习背诵。
(3)同桌互背古诗。
(4)拓展延伸: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也寄托着自己的情感。像这类托物言志的诗歌叫咏物诗。这类诗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
课件出示:
统编版·《状元大课堂名师教案》·上册
吾课网https://www.wookey.cn
(一)竹石
郑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菊花
元 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三)墨梅
王 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设计意图】拓展学习咏物诗,激发学生对咏物诗的兴趣,从而多诵读积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借物抒情 运用对比 一词多义 托物言志
【教学反思】
本次语文园地教学,我主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展开教学。
学习“交流平台”时,我首先让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然后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同时再说一说课文是怎样借助事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的,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接着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对比的方法,领悟一词多义,诵读、积累咏物诗。教学时,我除了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更注重对知识的运用与巩固,设计了大量的词句与阅读训练,在设计训练题时,我注重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中,我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大胆去说、去练,既能达到训练的目的,也能创造性地解读教材,而不只是学教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
语文园地一
(部编)五年级

课文 所描写的具体事物 事物特点 表达的情感
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完成学习单。
《白鹭》
白鹭
外形和情态的美
赞美之情
《落花生》
落花生
外表不好看,但有用
想到做人的道理
《桂花雨》
桂花雨
珍珠鸟
《珍珠鸟》
香气四溢;摇桂花的乐趣
思念家乡
生活感悟
从怕人到不怕人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
你能说说对实际生活中某些事物的感受吗?
从树叶飘落的现象我会产生“叶落归根”“奉献一生”的感受。
我从腊月里怒放的梅花,产生对腊梅不惧严寒和困难的敬佩。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词句段运用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对比
事物本身的特点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和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对比
事物本身的特点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对比
事物本身的特点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没有充分显示事物的本身的特点,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也不如原句强。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修辞手法。对比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对 比
1.花生长在地下,不像苹果那样高挂枝头。
2.妹妹很乖巧,不像弟弟 。
3.爸爸很懒惰,不像妈妈 。
用对比的手法写一写。
那么顽皮
那样勤劳
第2课时
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人工智能的出现为人类的生活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开辟
读句子,结合生活实际,同桌间说说带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词句段运用
两个“开辟”的含义有什么不同?你是根据什么理解的?
第一个句子的意思是:这块地本是荒着的,荒草丛生,不能长任何东西,要种花生就必须让它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改变,所以,“开辟”在这里是“开垦”的意思。
第二个句子的意思是:人工智能在人类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崭新的事物,它开创了新的领域,所以“开辟”在这里是“开创、创立”的意思。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姿态
运用学法,自学第二组例句。
姿势、样子。
态度、气度。
(形容气候)
(形容性格)
温和
根据要求用“温和”写句子。
今天的天气很温和,适合去郊游。
王老师性格温和,很受学生喜爱。
(价钱低)
(不应得的利益)
便宜
自己思考,完成练习。
这个菠萝很便宜。
小芳爱占小便宜。
(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
(活跃;有生气)
精神
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是不相同的?举例说一说。
压力不仅是我们精神上的负担,更是我们生活的动力。
广场上的老爷爷们正在打太极拳,看起来特别精神。
我们在阅读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正确理解一词多义;表达时要学会把同一词语放在不同的语境中说话。
自读古诗。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准字音,读懂诗意。

[唐] 虞世南
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ruí
jiè
日积月累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意,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垂 :在诗中指蝉的触须。因为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叫“ ”,蝉头部伸出的触须与其有些相似。
流响:指的是蝉连续不断的鸣叫声。
藉:凭借的意思。
虞世南,唐初书法家、文学家。唐太宗评价他:“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虞世南的人品、才学都是一流。
交流:诗人借蝉表达什么感情?
诗人借蝉表达自己高洁的志向和情操
托物言志

[唐] 虞世南
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形象
习性
声音
抒发的是诗人高洁的志向
咏物诗

[唐] 虞世南
垂 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借助课本插图,练习背诵。
竹 石
郑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菊 花
元 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墨 梅
王 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语文园地
借物抒情
运用对比
一词多义
托物言志
结构梳理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