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边塞战争诗四首 学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6. 边塞战争诗四首 学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9 19:0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
边塞战争诗四首
学案
从军行(其一)
作者名片
“七绝圣手”——王昌龄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盛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科,授汜水尉,
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
( http: / / www.21cnjy.com )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背景资料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蓟中作
作者名片
擅写歌行的边塞诗人——高适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今河北沧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
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后客居梁、宋等地,曾与李白、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任侍御史,谏议大夫。肃宗时,历任淮南节度使,蜀、彭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大都督府长史等职。代宗时官居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高适为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高常侍集》传世。
背景资料
蓟中指蓟城,在今北京市大兴县西南。高适于公元751年(天宝十载)以封丘尉送兵到北部边境后,在回程的蓟中看到边境状况而感慨,写下了这首诗。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作者名片
浪漫主义边塞诗人——岑参
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出身于官僚家庭,
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州刺史。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之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大历年间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岑参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其诗题材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朓、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有《岑嘉州集》传世。
背景资料
这首借歌颂热海的奇特无比以壮朋友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色的送别诗,是诗人在北庭为京官崔侍御还京送行时所作。此诗或写于交河郡,或写于轮台县。热海即伊塞克湖,又名大清池、咸海,今属吉尔吉斯斯坦,唐时属安西节度使领辖。岑参虽未到过那里,但根据传闻和自己长期在荒远之地的体验,把它写得有声有色、神奇无比。
塞下曲
作者名片
诗风豪放明快的边塞诗人——李益
李益(748-约827),字君虞,
( http: / / www.21cnjy.com )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769)登进士第,两年后,登制科举,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北游河朔,贞元十三年(797)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十六年南游扬州等地,写了一些描绘江南风光的佳作。元和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众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宪宗时复用为秘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大和元年(827)任礼部尚书,以礼部尚书致仕卒。李益诗名在当时就极高,诗作多被画工入画或度为乐曲,流播一时。有《李益集》传世,《全唐诗》编诗二卷。
背景资料
李益的边塞诗,主要是抒发将士们久戍思归的怨望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绪,情调偏于感伤,但也有一些慷慨激昂之作,《塞下曲》便是这方面较著名的一首。诗以前代戍边名将作比,抒发了将士们的豪情壮志。
课后知能检测
一、基础巩固
1.下面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塞垣(yuán)   羌笛   烁石
B.赤坂(bǎn)
单于
峰火
C.一隅(yú)
胡虏
萧条
D.蓟中(jì)
霜威
惟愿
【解析】 “峰”应为“烽”。
【答案】 B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那金闺万里愁
无那:无奈
B.蒸沙烁石然虏云
然:然而
C.热海炎气为之薄
薄:消减
D.定远何须生入关
生:活着
【解析】 然:同“燃”。
【答案】 B
3.对《蓟中作》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一开始就抓住塞外特有的景物,勾勒出一幅浩瀚壮丽的画面。
B.诗人善用白描手法,以“策马”、“长驱”、“登”等一系列动作描写,勾勒出一位沙场英雄的形象。
C.诗中感情的主流是赞扬守边将士能征善战、保家卫国的优秀品质。
D.诗的情感韵味浓厚,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有一种浓浓的爱国情怀。
【解析】 这首诗主要批判了守边将领巧诈邀功的行为,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郁闷之情。
【答案】 C
4.请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更吹羌笛关山月,______________。
(2)边城何萧条,______________。
(3)蒸沙烁石然虏云,______________。
(4)送君一醉天山郭,______________。
(5)莫遣只轮归海窟,______________。
【答案】 (1)无那金闺万里愁 (2)白日黄云昏
(3)沸浪炎波煎汉月 (4)正见夕阳海边落 (5)仍留一箭射天山。
二、课内阅读
5.读李益的《塞下曲》,然后回答问题。
(1)说说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抒写了作者守卫边疆、以身许国的豪壮情怀。
(2)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诗成功地运用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典故,一句一典,有的正用,有的反说,处处紧扣边关战地,将典故的内涵和诗人的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收到了语言简练、形象丰富的艺术效果;诗中“惟愿”、“何须”、“莫遣”、“仍留”等关联词语,掷地有声,确切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使高昂的情致流注全诗。
三、课外阅读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7.(2011·四川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 天经,姓叶,名懋;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1)(对应《蓟中作》“重难突破”第2题)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作品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的分析归纳,从“客子光阴诗卷里”可以想象诗人每日吟诗度日,是一个“情趣高雅”之人;从诗歌的题目及“西庵禅伯还多病”、“忽忆轻舟寻二子”可以分析得知诗人挂念着自己的朋友,可以看出他珍视友情;从“纶巾鹤氅试春风”一句可以分析得知,诗人装束高雅,迎风而立,是一个风流飘逸之人。
【答案】 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
(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综合鉴赏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此诗,应从对仗手法、情景关系等角度考虑。“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一联在当时广为传诵,诗人以“客子”对“杏花”,以“诗卷”对“雨声”,一我一物,一景一情,情景交融。其中苦还是乐,怜还是惜,悲还是喜,令人难以察觉,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答案】 示例:诗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赏杏花,此种生活,是苦是乐,是悲是喜,诗中并未直接道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客子”对“杏花”,“诗卷”对“雨声”,融情于景,以自然清新的笔调表现诗人的平淡闲适之情。
四、语言表达
8.(2011·辽宁高考)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抓住“阐释——阐释的依据——阐释的内容(既有,也有 还有)”
【答案】 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阐释的依据是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阐释的内容既有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也有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还有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
9.请描绘岑参的《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中的诗句“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抓住与海水密切关联的几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具体物象:岸旁青草、空中白雪、沙石虏云和浪波汉月。岸边的草木非但没有被热水灼伤而萎枯,反而青青常绿;但空中的白雪,却在很远的地方遇到热气旋就化为乌有。上有云天白雪,下有绿叶青枝,中间夹着热气腾腾的热海,风光奇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