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下《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 (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七下《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 (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08 16:4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明朝君权的加强第15课 《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有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安徽民谣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家境贫困,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到一座寺庙当和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战火烧毁,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建立了明朝。明朝的建立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应天(南京)朱元璋 明太祖1368年时间:建立者:都城:灭元朝时间:1368年灭元朝标志:攻占大都 课本 89 页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想一想 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加强君权的措施?
请从地方,中央,司法,思想四个方面总结。
1,改革行政机构。 ①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民政)提刑按察司(刑狱)都指挥使司(军政)中央思考:
(1)行省制度始于什么朝代?
(2)三司的职责是什么?改革行政机构。②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分权给六部.皇帝吏户礼兵刑工 锦衣卫印明朝君权的加强明代锦衣卫明太祖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目的: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
特点:它由皇帝直接指挥
职责: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说明:明朝专制主义空前加强。根据材料和教材分析:明太祖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的目的、特点是什么?锦衣卫的职责是什么?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科举考生看榜图明朝君权的加强3.明太祖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命题范围:
答题观点:
文体: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必须分为八个部分
如何评价明朝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外郊坑儒还要厉害。”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1、 “靖难之役”: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听取大臣的建议,实行削藩政策。燕王朱棣先发制人,打着“靖难”的旗号,在1399年起兵下争夺皇位。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靖难之役”。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迁都北京2、增设特务机构—东厂3、继续实行削藩皇 帝群臣人民知识分子地方中央皇族小结: 明朝君权的加强91议一议政治方面: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分理朝政;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厂卫等特务机构,对臣民进行监视;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执行削藩政策。
文化方面:八股取士。91思考与判断女孩的看法似有一定道理,但只看到了表面现象。男孩的观点抓住了本质问题,因而也更加深刻。92//3题明初都城在南京,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死在南京,因此他的陵墓也在南京,称为明孝陵。明成祖时迁都北京,他成为第一位埋葬在北京的明朝皇帝,而那时的明朝经济发展,国势强盛,所以他的陵墓就建得非常宏伟,成为十三陵中最宏大的陵墓。选择题: 1.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 A.南京????B.北京????C.西安????D.洛阳
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 A.诗赋????????B.三通四史????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3.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东厂??B.西厂?????C.锦衣卫????D.内阁
4.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北京古城是在下列哪位皇帝时修建的( ) A.朱元璋???B.朱棣???C.建文帝???D.崇祯帝 练习ADCB5.阅读下列材料: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请回答:
(1)这是??? 朝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 。 (2)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六部的最高长官对谁负责?
(3)材料中“帝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4)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5①明朝;文中的“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②“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的最高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
③“帝自操威柄”指的是全国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
(4)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