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花非花 课件 (2)

文档属性

名称 7. 花非花 课件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9 19:3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花非花走近白居易1、生平
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
2、思想
倡导新乐府诗歌创作,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与元稹深交,世称“元白”。晚年闲居洛阳与刘禹锡唱和较多,世称“刘白”。
讽喻诗以《秦中吟》《新乐府》为代表;
感伤诗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
长篇叙事诗,代表他的最高成就。
白居易诗的分类:
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
白居易诗歌的特点是:
①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②常用对比手法。
③注重人物描写。

“白诗四最”:
唐代传诗最多、最通俗易懂
讽喻诗最多、 流传最广新乐府运动:新乐府是相对于汉魏旧乐府而言的“即事名篇”的诗歌。她是在元和年间由白居易、元稹(“元白”)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反映现实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又名“元和体”、“长庆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中作者描绘了一种怎样的事物?最突出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花——非花
雾——非雾似花似雾,给人捉摸不定的感觉。
取喻于花和雾,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苏轼《水龙吟》咏杨花柳絮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教从坠。”品读诗歌,思考 夜半来 天明去 如春梦 似朝云 春梦虽美却短暂,
朝霞虽美却易幻灭。“来”和“去”引出新比喻比喻 白居易诗原本以通俗著称,这首诗却相当朦胧,有朦胧诗特色,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诗。不知的喻体,就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使诗的意境也蒙上的一层“朦胧”的色彩。博喻:由一连串比喻构成,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自然成文。主要表现为以多个鲜明的喻体表现一个本体。技法探究:博喻本诗把此物比作花、非花、雾、非雾、春梦、朝云。反复以鲜明的意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体,使形象更加生动。借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雨,梅子黄时雨。 ———— 贺铸《青玉案》用烟草、风、梅雨等景象作比,喻“闲愁” 例你认为本诗写什么?此诗诗意朦胧,带有一种淡淡的感伤之情。 你认为诗人写的是什么?1.悼亡之作。表现出一种对已经消
逝了的美好事物的追念与惋惜之情。【《真娘墓》:“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惟见真娘墓头草。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消歇,塞北花,江南雪。” 《简简吟》,其中有句:“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你认为诗人写的是什么?2.诗人感伤身世之作。白居易晚年家庭遭遇变故,对其
打击颇大,此诗写其难言的伤痛。3.为妓女而作 夜半初得处, 天明临去时。 ——元稹《梦昔时》你认为诗人写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