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综合测试(含答案+答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综合测试(含答案+答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13 17:28:5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综合测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C A A A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D A 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指尖 大脑
17. 振动 音调 空气。
18.60 减小 90
19.(1)漫反射(2)直线 (3)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
20. (1)300 450(2)玻璃
21. ②⑤ ①③ ④⑥
22.(1)凸 虚(2)近视
三、实验探究题(共5 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3.(1)空气;(3)入射角 能;(4)强
24.(1)漫反射(2)反射光、入射光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3)反射角=入射角 (4)可逆
25.(1)玻璃板(平面镜) (2)等效替代法 (3)像距=物距 (4)对称性
26.(1)底面BC ;(2)会聚 (3)③;(4)紫 紫光的偏折程度大
27.(1)10 (2)放大 (3)变小 (4)B
四、解答题(共30分)
28.(1)冷热;(2)不好,痛觉对人体有保护作用;(3)感冒使嗅觉不敏感,味觉与嗅觉相互影响 (4)不断运动
29. 4 不变
30.凸透镜 实像 照相机
31.(1)变大(2)900 (3)折射 反射
3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
A.嗅觉和听觉  B.听觉和视觉  C.听觉和味觉  D.触觉和味觉
2.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下列关于皮肤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皮肤是人体的一道屏障,起保护作用 B.皮肤是排出代谢废物的器官
C.形成冷、热、触、痛等不同的感觉 D.能通过汗液的蒸发调节体温
3.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丙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李白的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涉及到的光学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空中的明月是光源
B.杯中的人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地上的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月光能照射到人说明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水中倒影 B.三棱镜分解白光 C.小孔成像 D.铅笔“折断”
6.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等于
60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
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 )
A. B. C. D.
8.如图,小舟利用平面镜研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O是入射光线
B.反射角等于30°
C.将激光笔靠近N时,光线OB会靠近ON
D.绕ON前后转动F板,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
9.下列所成的像为实像的是(  )
A.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B.山在水中的倒影
C.邮票经放大镜成的正立放大的像 D.太阳经过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圆形光斑
10.如图所示,在中国象棋棋盘正中央立一块垂直于棋盘的平面镜,
棋子“象”由甲移到乙,则平面镜中“象”的移动( )
A.由④到② B.由③到①
C.由②到④ D.由①到③
11.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
的是(  )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
C.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12.眼睛让我们看见多彩世界。下列属于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做法是( )
13.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14.下列四幅图中,分别反映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两幅图是( )
A.①③ B.① ④ C.②③ D.②④
15.如图,小敏在家中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墙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墙上所成的烛焰像是虚像
B.手和透镜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若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手和透镜的影子大小不变
D.若蜡烛不动,透镜靠近蜡烛,能再次呈现清晰的烛焰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在“瞎子摸象”这个成语故事里,瞎子是用触觉来感知大象的形状,对这种感觉比较敏
感的部位是 ,此种感觉形成部位在 。
17.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
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
到我们耳中的。
18.如图所示,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为 °;
若光线AO绕O点顺时针旋转1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
将 (填“增大”或“减小”)到 °。
19.如图所示是一种反射式路灯,灯发出的光不是直接照射到路面,而是经过灯上方粗糙的反
射板的反射后照亮路面。
(1)光在反射板表面发生了 (填“镜面反射”或“漫
反射”)现象。
(2)如果把反射板换成平面镜,当黑夜灯亮时,地面上会有灯
罩的影子,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3)反射板用白色是因为 。
20.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
(1)入射角为 ,折射角为 。
(2)界面左侧是 (填“空气”或“玻璃”)。
21.判断下列实例各属于哪种光现象:①水中倒影 ②皮影 ③波光粼粼
④岸上看池底变“浅” ⑤小孔成像 ⑥海市蜃楼。
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
是 。(填序号)
22.小敏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完成下列实验。
(1)小敏从眼镜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图1所示),小敏用
的镜片是 透镜,所成的是 (填“虚”或“实”)像。
(2)小敏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
在镜片前放置一眼镜(如图2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
清晰了。此眼镜是 (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
23.小明同学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
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
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 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
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
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 (填“入射角”或“反射
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 填“能”或“不能”)
像光一样反射。
(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 (填
“强”或“弱”于玻璃板。
24.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以便显示光路,这是利
用光的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如图,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3)同学们还想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具
入射角/℃ 10 30 60
反射角/℃ 10 30 60
体做法是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
方向是否改变,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把测
量结果记在表格中,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到的结论
是 。
(3)若将一束光沿FO入射到O点,光將沿图中OE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
路是 的。
25.小敏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进行如下操作:
甲 乙 丙
(1)如图甲所示,将一张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先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立在纸上,用笔
顺着玻璃板下沿画一条直线,目的是为了确定 的位置。
(2)如图乙所示,把蜡烛1点燃竖立在玻璃板前,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 2,
将蜡烛 2竖立在玻璃板后并来回移动,直至蜡烛2与蜡烛1的像完全重合,得到像
和物大小相等。以上运用了 的科学方法。
(3)如图丙所示,记录了三次物和像的位置,用直线连接A与B,C与D,E与F。分析
图线后可得出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真,还可得出的结论是 。
(4)小敏将蜡烛换成F发光体继续实验是为了直观的证明平面镜所成的象与物相对平面
镜具有 。
26.三棱镜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光通过三棱镜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呢?小越用红光以一
定角度射到三棱镜上,光路图如图1所示。改变入射角度,光路图如图2、图3所示。
(1)经过两次折射后,红光均向三棱镜的________(填“顶角A”或“底面BC”)偏折。
这个规律对于其他的单色光成立吗?小越选用其他不同的单色光重复上述实验,发
现了同样的规律。
(2)了解了小越的探究后,老师建议小越把凸透镜分割成两部分进行思考,如图4所示。
小越经过分析和综合,理解了凸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_作用的原因。
图1 图2 图3 图4
(3)如图5所示光的色散实验,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在屏上标出了三个区
域,其中能应用于遥控器的光的区域是 (选填“①”
“②”“③”)。
(4)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 请你写出你的判
断: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小。
27.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1,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出现
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2,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
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3)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_______ (选填“变大”或“变小”)。
(4)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在逐渐变短,出现了如图3所示现象,为了把像调整到光屏
中央,应选_______。
A.将蜡烛向下移动 B.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C.将光屏向下移动
四、解答题(每空2分,作图每图2分,共30分)
28.小敏因淋雨感觉不适去医院检查,一位老医生用手背触摸了一会她的额头后便告诉她患
了感冒,开了处方。挂盐水时一阵疼痛令小敏差点哭了出来。晚饭时,面对母亲辛辛苦
苦准备的一桌好菜,小敏没有闻到阵阵香味,也没有胃口。请问:
(1)老医生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 比较敏感。
(2)小敏想:“如果没有痛觉,那该多好啊!”你认为好不好 说明理由。 。
(3)小敏面对好菜没有胃口的原因是: 。
(4)小敏健康时面对好菜能闻到阵阵香味,说明气体分子在 。
29.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当该同学面
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0.如图所示,白纸上画了两个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纸前(图乙),人眼观
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分相当于一个______,使下方箭
头成缩小的______(填“实”或“虚”)像,这种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有________(写
一种)。
31.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时所发生的光现象。
(1)使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γ (填写变化规律),
且折射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角。
(2)当入射角i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角γ会达到最大值,该最大值是 。
(3)若继续增大入射角i,将会发现不再有 光线,而只存在 光线。
32.作图题。
(1)如图1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从A点发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经水面反射
后,在固定光屏PQ上形成一个光斑,光斑的位置随水位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水
面在CD时,屏上的光斑移到了B点。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光路图(保留
作图痕迹)。
(2)如图2所示,一束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到水中,请你作出折射光路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综合测试
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 ; 。
17. 。
18. ; ; 。
19.(1) ;(2) ;(3) 。
20. (1) ;(2) 。
21. ; ; 。
22.(1) ;(2) 。
三、实验探究题(共 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3.(1) ;(3) (4) 。
24.(1) (2) ;
(3) (4) 。
25.(1) (2) ;(3) (4) 。
26.(1) ;(2) ; (3) (4) 。
27.(1) ;(2) (3) (4) 。
四、解答题(共30分)
28.(1) ;(2) ;
(3) (4) 。
29. ; 。
30. 。
31.(1) ;(2) (3) 。
3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F
F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