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测评(四)(第四章)
(40分钟·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国南、北方的饮食差异很大,有“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南、北方饮食差异反映出南、北方农业的差异。据此完成1~3题。
1.根据南、北方主要粮食作物的差异,判断“南米北面”的主要原料分别是( )
A.玉米、谷子 B.水稻、大豆
C.玉米、高粱 D.水稻、小麦
2.我国南、北方的大致界线是( )
A.秦岭—淮河 B.黑河—腾冲
C.天山—阴山 D.大兴安岭—太行山
3.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的差异 B.气候的差异
C.栽培技术的差异 D.地势的差异
宁夏是枸杞的原产地,人工种植枸杞已有500多年历史,宁夏枸杞种植面积占我国枸杞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读宁夏回族自治区简图和资料卡,完成4、5题。
宁夏枸杞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该地区首先拥有适于枸杞生长的土壤和昼夜温差大、白天日照充足的气候;其次是该地可利用黄河水灌溉。特定条件决定了宁夏的枸杞与众不同,色艳、粒大、皮薄、肉厚、籽少、甘甜,品质超群,是唯一被载入中国药典的枸杞品种。
4.下列关于宁夏枸杞生长优势条件错误的是( )
A.有适宜的土壤
B.气候干旱
C.可利用黄河水灌溉
D.昼夜温差大,白天日照充足
5.国家质检局对“宁夏枸杞”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有( )
①有利于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②提升宁夏枸杞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③降低当地农民种植枸杞的积极性
④推动宁夏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双季稻是指在同一块稻田里一年中种植和收获两季水稻的稻作制度。现在,人们在稻田里养鱼和青蛙,利用青蛙吃害虫,鱼粪肥田,形成互利共生的生态环境。读我国双季稻主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我国双季稻主产区( )
①地处秦岭-淮河线以南,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②位于湿润区,降水丰沛
③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
④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推广“稻—鱼—蛙”立体种养模式,其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农产品种类
B.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C.增加稻田的肥力
D.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东莞市松湖智谷产业园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以建“摩天工厂”,让“工业上楼”闻名全国。下图为松湖智谷产业园位置示意图和我国四大工业区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松湖智谷靠近我国四大工业区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9.松湖智谷产业园建“摩天工厂”让“工业上楼”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紧张 B.人才流失严重
C.交通运输发达 D.城市污染加剧
包钢(包头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在钢铁生产过程中,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信息体现包头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有( )
①靠近原料、燃料产地 ②科技力量雄厚
③水源充足 ④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包钢治理环境污染的合理措施有( )
①大幅降低钢铁产量
②提高煤炭脱硫、除尘水平
③杜绝原料露天堆放
④加强废水处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中国制造2025》提出,我国应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向制造业强国迈进。读2017-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及增速图,完成12、13题。
12.据图可知,2017-2021年我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 )
A.基本持平 B.有增有减
C.持续下降 D.持续上升
13.中国智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归功于我国积极发展( )
A.家具制造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农副产品加工业 D.棉纺织工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电商不仅可以帮助群众脱贫,而且还能助推乡村振兴,大有可为。”据商务部统计,2022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 313.8亿元。据此完成14、15题。
14.广东省某地直播推销的特色农产品可能包括( )
A.小麦、笋干 B.苹果、茶叶
C.荔枝、柚子 D.人参、鹿茸
15.“直播带货”销售的农产品主要通过 运送到消费者手中( )
A.管道运输 B.航空运输
C.水路运输 D.公路运输
被称为我国又一“史诗级工程”的川藏铁路大部分用隧道和桥梁的方式进行修建,预计总工期为11年。下图为在建川藏铁路及周边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图中虚线表示在建川藏铁路,其修建难度远大于青藏铁路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态环境优良
B.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C.多东西走向的山脉、河流
D.跨我国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17.图中的交通枢纽①是( )
A.郑州 B.株洲 C.徐州 D.兰州
沪昆高铁开通后,上海至昆明只需10小时。读沪昆高铁线路示意图,完成18~20题。
18.沪昆高铁途经( )
A.河西走廊 B.大漠戈壁
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
19.与乘坐飞机相比,沪昆高铁的优势是( )
①速度更快
②受天气影响较小,更准时
③耗时更短
④火车站离市区较近,更便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高铁建设在平原地区一般多采用高架桥梁,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声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降低工程难度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惊蛰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下图是我国不同地区春耕时间示意图。
(1)河南省开始春耕的时间大致是 ,影响各地春耕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2分)
【春雨贵如油】华北平原流传着一句话:“春雨贵如油”。华北平原春耕时期若出现严重“春旱”将会影响全年产量。
(2)华北平原春季(3-5月)降水少,气温回升 。此时,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易发生春旱。目前,应对春旱的主要措施有 (答出一条即可)。(2分)
【智慧促丰收】“不负春日好时节,智慧春耕促丰收。”现代春耕时节,经常可以看到无人机喷洒农药,无人旋耕机翻地作业等场景。
(3)“智慧春耕”体现了我国( )(1分)
①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②机械化生产不断提高
③农业地域差异逐渐缩小
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精神相传承】位于河南省的兰考县位于黄河岸边,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在此泛滥改道。60年前,这里常有风沙、盐碱、内涝之患。1962年,焦裕禄来到这里担任兰考县委书记。带领人民栽泡桐、战风沙、治盐碱、除内涝,还为兰考人民的未来发展留下一个“绿色银行”。
(4)历史上兰考多次发生洪涝灾害,“泡桐树”的种植在治理兰考自然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1分)
22.读环渤海经济圈示意图和京津冀地区各类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量占比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环渤海经济圈包含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等省级行政区域。其中山东省境内有 条南北干线贯通。(1分)
(2)环渤海经济圈内分布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区—— 工业区和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 工业区。(2分)
(3)简析环渤海经济圈内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两点)。(2分)
(4)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读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量占比统计图,企业数量占比最多的产业是 。简要分析该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2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2024年是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20周年。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0.7%。山西、河南等地煤炭资源丰富,湖北有铁矿,湖南、江西有色金属丰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郑州大学等著名高校分布于该区域。
材料二 中部地区示意图。
(1)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我国铁路重要的枢纽地区,其中 线和陇海线在郑州处交会,如今“米”字高铁网络已经形成,交通发达。(1分)
(2)自古以来,中部地区的“南”“北”方饮食特色显著,如南米北面,南甜北咸,这些差异能反映出气候对当地饮食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试完成下表,对比这里的气候差异。(2分)
省区 温度带 主要干湿区
山西 ① 带 半湿润区、半干旱区
湖南 亚热带 ② 区
(3)根据材料,简要分析中部地区崛起的有利发展条件。(2分)
途经郑州的连霍高速是我国最长的高速公路,东起江苏连云港,西到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并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公路网相连,形成了亚洲与欧洲之间的又一条重要的陆路贸易路线。
(4)试用相关知识说出该高速公路的建成对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2分)单元质量测评(四)(第四章)
(40分钟·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国南、北方的饮食差异很大,有“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南、北方饮食差异反映出南、北方农业的差异。据此完成1~3题。
1.根据南、北方主要粮食作物的差异,判断“南米北面”的主要原料分别是(D)
A.玉米、谷子 B.水稻、大豆
C.玉米、高粱 D.水稻、小麦
2.我国南、北方的大致界线是(A)
A.秦岭—淮河 B.黑河—腾冲
C.天山—阴山 D.大兴安岭—太行山
3.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B)
A.地形的差异 B.气候的差异
C.栽培技术的差异 D.地势的差异
宁夏是枸杞的原产地,人工种植枸杞已有500多年历史,宁夏枸杞种植面积占我国枸杞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读宁夏回族自治区简图和资料卡,完成4、5题。
宁夏枸杞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该地区首先拥有适于枸杞生长的土壤和昼夜温差大、白天日照充足的气候;其次是该地可利用黄河水灌溉。特定条件决定了宁夏的枸杞与众不同,色艳、粒大、皮薄、肉厚、籽少、甘甜,品质超群,是唯一被载入中国药典的枸杞品种。
4.下列关于宁夏枸杞生长优势条件错误的是(B)
A.有适宜的土壤
B.气候干旱
C.可利用黄河水灌溉
D.昼夜温差大,白天日照充足
5.国家质检局对“宁夏枸杞”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有(D)
①有利于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②提升宁夏枸杞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③降低当地农民种植枸杞的积极性
④推动宁夏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双季稻是指在同一块稻田里一年中种植和收获两季水稻的稻作制度。现在,人们在稻田里养鱼和青蛙,利用青蛙吃害虫,鱼粪肥田,形成互利共生的生态环境。读我国双季稻主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我国双季稻主产区(B)
①地处秦岭-淮河线以南,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②位于湿润区,降水丰沛
③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
④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推广“稻—鱼—蛙”立体种养模式,其主要目的是(B)
A.增加农产品种类
B.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C.增加稻田的肥力
D.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东莞市松湖智谷产业园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以建“摩天工厂”,让“工业上楼”闻名全国。下图为松湖智谷产业园位置示意图和我国四大工业区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松湖智谷靠近我国四大工业区中的(D)
A.① B.② C.③ D.④
9.松湖智谷产业园建“摩天工厂”让“工业上楼”主要原因是(A)
A.土地资源紧张 B.人才流失严重
C.交通运输发达 D.城市污染加剧
包钢(包头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在钢铁生产过程中,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信息体现包头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有(C)
①靠近原料、燃料产地 ②科技力量雄厚
③水源充足 ④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包钢治理环境污染的合理措施有(B)
①大幅降低钢铁产量
②提高煤炭脱硫、除尘水平
③杜绝原料露天堆放
④加强废水处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中国制造2025》提出,我国应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向制造业强国迈进。读2017-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及增速图,完成12、13题。
12.据图可知,2017-2021年我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D)
A.基本持平 B.有增有减
C.持续下降 D.持续上升
13.中国智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归功于我国积极发展(B)
A.家具制造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农副产品加工业 D.棉纺织工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电商不仅可以帮助群众脱贫,而且还能助推乡村振兴,大有可为。”据商务部统计,2022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 313.8亿元。据此完成14、15题。
14.广东省某地直播推销的特色农产品可能包括(C)
A.小麦、笋干 B.苹果、茶叶
C.荔枝、柚子 D.人参、鹿茸
15.“直播带货”销售的农产品主要通过 运送到消费者手中(D)
A.管道运输 B.航空运输
C.水路运输 D.公路运输
被称为我国又一“史诗级工程”的川藏铁路大部分用隧道和桥梁的方式进行修建,预计总工期为11年。下图为在建川藏铁路及周边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图中虚线表示在建川藏铁路,其修建难度远大于青藏铁路的主要原因是(B)
A.生态环境优良
B.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C.多东西走向的山脉、河流
D.跨我国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17.图中的交通枢纽①是(D)
A.郑州 B.株洲 C.徐州 D.兰州
沪昆高铁开通后,上海至昆明只需10小时。读沪昆高铁线路示意图,完成18~20题。
18.沪昆高铁途经(C)
A.河西走廊 B.大漠戈壁
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
19.与乘坐飞机相比,沪昆高铁的优势是(C)
①速度更快
②受天气影响较小,更准时
③耗时更短
④火车站离市区较近,更便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高铁建设在平原地区一般多采用高架桥梁,主要是为了(B)
A.减少噪声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降低工程难度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惊蛰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下图是我国不同地区春耕时间示意图。
(1)河南省开始春耕的时间大致是4月中下旬,影响各地春耕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或热量)。(2分)
【春雨贵如油】华北平原流传着一句话:“春雨贵如油”。华北平原春耕时期若出现严重“春旱”将会影响全年产量。
(2)华北平原春季(3-5月)降水少,气温回升快。此时,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易发生春旱。目前,应对春旱的主要措施有发展节水农业、跨流域调水(答出一条即可)。(2分)
【智慧促丰收】“不负春日好时节,智慧春耕促丰收。”现代春耕时节,经常可以看到无人机喷洒农药,无人旋耕机翻地作业等场景。
(3)“智慧春耕”体现了我国(A)(1分)
①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②机械化生产不断提高
③农业地域差异逐渐缩小
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精神相传承】位于河南省的兰考县位于黄河岸边,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在此泛滥改道。60年前,这里常有风沙、盐碱、内涝之患。1962年,焦裕禄来到这里担任兰考县委书记。带领人民栽泡桐、战风沙、治盐碱、除内涝,还为兰考人民的未来发展留下一个“绿色银行”。
(4)历史上兰考多次发生洪涝灾害,“泡桐树”的种植在治理兰考自然环境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盐碱化;保持水土。(1分)
22.读环渤海经济圈示意图和京津冀地区各类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量占比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环渤海经济圈包含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等省级行政区域。其中山东省境内有2(两或二)条南北干线贯通。(1分)
(2)环渤海经济圈内分布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和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京津冀工业区。(2分)
(3)简析环渤海经济圈内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两点)。(2分)
答: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市场广阔)。
(4)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读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量占比统计图,企业数量占比最多的产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简要分析该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2分)
答:科技力量雄厚(或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2024年是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20周年。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0.7%。山西、河南等地煤炭资源丰富,湖北有铁矿,湖南、江西有色金属丰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郑州大学等著名高校分布于该区域。
材料二 中部地区示意图。
(1)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我国铁路重要的枢纽地区,其中京广线和陇海线在郑州处交会,如今“米”字高铁网络已经形成,交通发达。(1分)
(2)自古以来,中部地区的“南”“北”方饮食特色显著,如南米北面,南甜北咸,这些差异能反映出气候对当地饮食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试完成下表,对比这里的气候差异。(2分)
省区 温度带 主要干湿区
山西 ①暖温带 半湿润区、半干旱区
湖南 亚热带 ②湿润区
(3)根据材料,简要分析中部地区崛起的有利发展条件。(2分)
答:承东启西,连接南北,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市场广大;高校云集,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工农业基础雄厚等。
途经郑州的连霍高速是我国最长的高速公路,东起江苏连云港,西到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并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公路网相连,形成了亚洲与欧洲之间的又一条重要的陆路贸易路线。
(4)试用相关知识说出该高速公路的建成对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2分)
答:加强了沿线地区的交通联系;促进了沿线地区的贸易往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了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