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气候复杂多样(降水、干湿地区类型)
主干 自主落实
一、降水的分布(☆)
[动手实践]
·绘图:在图中描出800mm、400mm、200mm年等降水量线。
[动手实践]
·填图:在括号里填出对应的城市:武汉、广州、哈尔滨、乌鲁木齐。
·圈画:圈出甲、乙、丙降水较多的月份。
1.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 逐渐减少。
2.时间分布:时间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 季。
二、干湿地区的划分、植被(☆)
1.划分依据:降水量与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反之,气候干旱。
2.分布和植被:
干湿地区 降水量 主要分布区 天然植被
湿润地区 大于 毫米 东北山地、 线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等
半湿润 地区 400~800毫米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大部分等
半干旱 地区 200~400毫米 高原东部、黄土高原一部分、 高原大部分、天山山地等
干旱地区 小于 毫米 西部、 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西北部等 、 荒漠
3.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 地区。
温故知新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四多四少”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回归线经过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③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④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图解知识
我国降水、气候和植被变化规律
名师归纳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①800 mm年等降水量线;
②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2.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段,是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合作 重点探究
主题中国降水的时空分布
探究情境|传统民居屋顶坡度的大小
建筑风格的千差万别是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的结果。降雨多和降雪量大的地方,房顶坡度普遍很大,以加快泄水和减少屋顶积雪。降水少,气候干旱的地区,屋顶一般较平。图甲示意我国各地传统民居分布,图乙示意中国3座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
探究式问题链
1.(入门探究—分布)根据图甲判断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小。
2.(能力探究—规律)读图乙,比较广州、武汉、乌鲁木齐3座城市年降水量的大小和季节变化,说出它们大致反映了中国降水怎样的地区分布趋势和季节分配规律。
3.(高阶探究—实例)图A为中国西北内陆地区传统民居景观图,图B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传统民居景观图,试分析其建筑特点及与降水的关系。
素养 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家住上海的小明同学准备在暑假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了四条旅游路线。读图,完成1、2题。
1.四条路线中,与我国年降水量地区分布规律走势基本一致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沿路线②旅游,最不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草原广袤,牛羊成群
C.小桥流水,绿树成荫
D.椰树沙滩,海风习习
鄂尔多斯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东、北、西三面被黄河环绕,其多样的地形样貌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下图为鄂尔多斯区域图。据此完成3~5题。
3.鄂尔多斯主要位于( )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干旱区
D.半干旱区
4.图中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C.由东北向西南递增
D.由西南向东北递增
5.鄂尔多斯沙漠、沙地广布是因为(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地形复杂地表崎岖
C.黄河挟带泥沙沉积
D.远离海洋降水稀少
关键能力提升练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干湿地区分布图,完成6、7题。
6.据上图推测,该省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①空间分布均匀 ②空间分布差异大
③干旱区面积大 ④湿润区面积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M处敦煌壁画能保存至今,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气候影响,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M处气候特征是( )
A.气候干燥
B.寒冷干燥
C.全年高温少雨
D.气候潮湿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农民最大的愿望。图1为1950—2020年北京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图2为北京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8~10题。
8.据图1分析,北京所在地区易发生洪涝和旱灾的年份分别是( )
A.1951年、1955年
B.1959年、1965年
C.1965年、1969年
D.1989年、2008年
9.从图2可以看出北京地区降水特点是( )
A.降水均匀
B.冬季多雨
C.终年湿润
D.夏秋多,冬春少
1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所在地区农业用水最为紧张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1.读我国干湿区分布图(图1)及我国四城市降水柱状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请填出图1中字母代表的干湿地区名称:A 地区、C 地区。
(2)干湿地区AB之间分界线大致经过 (山脉)— (河流)一线,也是我国 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图1中,A区域主要的耕地类型为 ,B区域主要的耕地类型为 。
(4)据图2可知,四城市的降水分配是不均匀的,雨季最长的城市是 。由图可知,我国降水时间(季节)分配特点是: 多, 少。二 气候复杂多样(降水、干湿地区类型)
主干 自主落实
一、降水的分布(☆)
[动手实践]
·绘图:在图中描出800mm、400mm、200mm年等降水量线。
[动手实践]
·填图:在括号里填出对应的城市:武汉、广州、哈尔滨、乌鲁木齐。
·圈画:圈出甲、乙、丙降水较多的月份。
1.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2.时间分布:时间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秋季。
二、干湿地区的划分、植被(☆)
1.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反之,气候干旱。
2.分布和植被:
干湿地区 降水量 主要分布区 天然植被
湿润地区 大于800毫米 东北山地、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等 森林
半湿润 地区 400~800毫米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等 森林草原
半干旱 地区 200~400毫米 内蒙古高原东部、黄土高原一部分、青藏高原大部分、天山山地等 草原
干旱地区 小于200毫米 内蒙古高原西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西北部等 荒漠草原、 荒漠
3.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西北部地区。
温故知新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四多四少”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回归线经过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③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④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图解知识
我国降水、气候和植被变化规律
名师归纳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①800 mm年等降水量线;
②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2.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段,是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合作 重点探究
主题中国降水的时空分布
探究情境|传统民居屋顶坡度的大小
建筑风格的千差万别是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的结果。降雨多和降雪量大的地方,房顶坡度普遍很大,以加快泄水和减少屋顶积雪。降水少,气候干旱的地区,屋顶一般较平。图甲示意我国各地传统民居分布,图乙示意中国3座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
探究式问题链
1.(入门探究—分布)根据图甲判断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小。
答:东南沿海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西北内陆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小。
2.(能力探究—规律)读图乙,比较广州、武汉、乌鲁木齐3座城市年降水量的大小和季节变化,说出它们大致反映了中国降水怎样的地区分布趋势和季节分配规律。
答:广州、武汉、乌鲁木齐3座城市年降水量的大小关系为广州>武汉>乌鲁木齐,大致反映出中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的趋势。
广州、武汉、乌鲁木齐3座城市降水的季节变化大致反映出中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主要集中于夏秋季。
3.(高阶探究—实例)图A为中国西北内陆地区传统民居景观图,图B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传统民居景观图,试分析其建筑特点及与降水的关系。
答:A民居为平顶房,中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较少,不必考虑排水问题,并且平顶利于晾晒农作物;B民居为尖顶房,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年降水量较多,尖顶利于雨水下泄,对房屋起到保护作用。
素养 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家住上海的小明同学准备在暑假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了四条旅游路线。读图,完成1、2题。
1.四条路线中,与我国年降水量地区分布规律走势基本一致的是(B)
A.①
B.②
C.③
D.④
2.沿路线②旅游,最不可能看到的景观是(D)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草原广袤,牛羊成群
C.小桥流水,绿树成荫
D.椰树沙滩,海风习习
鄂尔多斯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东、北、西三面被黄河环绕,其多样的地形样貌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下图为鄂尔多斯区域图。据此完成3~5题。
3.鄂尔多斯主要位于(D)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干旱区
D.半干旱区
4.图中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C.由东北向西南递增
D.由西南向东北递增
5.鄂尔多斯沙漠、沙地广布是因为(D)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地形复杂地表崎岖
C.黄河挟带泥沙沉积
D.远离海洋降水稀少
关键能力提升练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干湿地区分布图,完成6、7题。
6.据上图推测,该省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B)
①空间分布均匀 ②空间分布差异大
③干旱区面积大 ④湿润区面积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M处敦煌壁画能保存至今,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气候影响,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M处气候特征是(A)
A.气候干燥
B.寒冷干燥
C.全年高温少雨
D.气候潮湿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农民最大的愿望。图1为1950—2020年北京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图2为北京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8~10题。
8.据图1分析,北京所在地区易发生洪涝和旱灾的年份分别是(B)
A.1951年、1955年
B.1959年、1965年
C.1965年、1969年
D.1989年、2008年
9.从图2可以看出北京地区降水特点是(D)
A.降水均匀
B.冬季多雨
C.终年湿润
D.夏秋多,冬春少
1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所在地区农业用水最为紧张的季节是(A)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1.读我国干湿区分布图(图1)及我国四城市降水柱状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请填出图1中字母代表的干湿地区名称:A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
(2)干湿地区AB之间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山脉)—淮河(河流)一线,也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图1中,A区域主要的耕地类型为水田,B区域主要的耕地类型为旱地。
(4)据图2可知,四城市的降水分配是不均匀的,雨季最长的城市是广州。由图可知,我国降水时间(季节)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