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二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第三节二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14 11:01:41

文档简介

二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
主干 自主落实
一、长江概况(☆☆)
[动手实践]
·绘图:用红色笔描出长江干流,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主要支流,用//标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1.基本概况:
发源地 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
流向 ;注入② 海
流经的省区简称 青、川或蜀、③ 、④ 、渝、⑤ 、湘、赣、⑥ 、⑦ 、沪
流经的地形区 H 高原、I 、云贵高原、J 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支流与湖泊 (1)支流:北岸:A 、B 、C 、D 。南岸:E 、F 、G 。 (2)湖泊:a 、b
主要水电站 e三峡、f葛洲坝
上、中、下游 分界点 湖北c ;江西d
2.长江各河段特征(连一连):
二、丰富的水能
1.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的40%,可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 以上。
2.分布:主要集中在 (上/中/下)游河段的 段和 段,最大的水利枢纽是 ,具有 、 、航运等综合效益。
三、巨大的航运价值
1.长江是中国 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 ”的盛誉。
2.重要水陆交通枢纽:重庆、 、南京等。
温故知新
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冲积形成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图笔记
立德树人—人地协调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立法目的是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图解知识
荆江河段治理
合作 重点探究
主题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解题必备|综合思维
探究情境|长江流域图
  万里长江“绿”为先。长江保护法的颁布施行,进一步巩固了长江治理与发展成果,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深入人心。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式问题链
1.(入门探究—分布)根据图示说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城市和水能资源主要集中的河段。
2.(能力探究—原因)长江中、下游航运便利,被誉为“黄金水道”,请简要分析原因。
3.(高阶探究—治理)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要任务,长江经济带各河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开发治理的合理措施有哪些
解题技法
素养 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4年5月11日,从浙江舟山港出发的货轮“创新5”号抵达重庆,标线首航成功。读图完成1~4题。
1.长江的发源地及注入的海洋分别是( )
A.唐古拉山、黄海
B.巴颜喀拉山、黄海
C.唐古拉山、东海
D.巴颜喀拉山、东海
2.“创新5”号从舟山开往重庆,沿途经过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 )
A.三峡
B.三门峡
C.小浪底
D.白鹤滩
3.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 ②横断山区
③青藏高原    ④四川盆地
A.③②①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③②④①
4.长江地区开发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理念,下列开发不符合的是( )
A.上游水土保持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中下游围湖造田
D.中下游水污染治理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理念。读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示意图和长江各河段五种生态功能占比图,完成5~7题。
5.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夏季多暴雨  ②地形起伏大
③土质疏松   ④植被稀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长江流域调蓄水量功能最强的河段是(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河口
7.针对长江不同河段的治理问题,你认为专家分析合理的是( )
A.上游河段是污染的高风险区
B.中游河段优先开发水能资源
C.中下游河段是防灾减灾的最优先区域
D.入海口及沿海地区主要治理水土流失
关键能力提升练
  (读图能力·示意图)读长江流域图,完成8~10题。
8.长江经济带能够实现上下游经济区的协同发展、优势互补,主要得益于发挥了长江的( )
A.灌溉价值
B.航运价值
C.旅游价值
D.养殖价值
9.阴影地区森林破坏对长江造成的严重影响是( )
A.减轻重庆的防汛压力
B.源头河段的水质变差
C.中游河段的含沙量增大
D.宜宾以上河段含沙量减少
10.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需( )
①整治干流河道,改善支流通航条件
②大力发展砂石采掘业,建设化工厂
③贯彻“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
④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等城市的带动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洞庭湖北纳长江汛期泄入的洪水,在城陵矶汇入长江,因而洞庭湖有“吞吐长江”的调节作用。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和大规模的人工围垦,洞庭湖面积不断发生变化。读不同时期的洞庭湖图,完成11、12题。
11.与17世纪中期相比,20世纪中期的洞庭湖( )
A.水量减少,不能满足周边农业灌溉用水
B.面积减少,“吞吐长江”的调节作用减弱
C.水量增加,能够满足周边农业灌溉用水
D.面积增加,“吞吐长江”的调节作用增强
12.为了保护和恢复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A.围垦区内退耕还林,恢复植被
B.流域内围湖造田,增加粮食产量
C.围垦区内加固堤坝,抵御洪水
D.流域内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13.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横贯中国中部,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造福了亿万人民。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雪山冰峰,无垠草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
(1)试判断长江源头水量最大的季节,并阐述原因。
(2)长江发源地“无垠草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试判断所在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金沙江是长江上游干流的一段,全长约3 500千米,总落差5 100米,是长江上水电站最为密集的河段。
(3)试分析金沙江河段水电站密集的原因。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2024年9月10日,三峡水库正式启动2024年175米蓄水,以“蓄丰补枯”调度,为当年冬季和次年春季长江流域的航运、供水、生态、发电等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4)据图分析长江干流通航能力的变化特点。
(5)试分析长江三峡“蓄丰补枯”的意义。
综合思维长江流域小调查
14.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问卷
  说明: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受访者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的认知和看法。请您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相应选项或填写相关信息。您的参与对于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感谢您的配合!
1.你所在的地区是否在长江流域范围内
2.你是否关注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3.你认为长江流域的水质情况如何
4.你是否听说过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行动
5.你是否参加过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活动
6.你是否认为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公众参与解决
7.你是否认为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跨省协作解决 二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
主干 自主落实
一、长江概况(☆☆)
[动手实践]
·绘图:用红色笔描出长江干流,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主要支流,用//标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1.基本概况:
发源地 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
流向 自西向东;注入②东海
流经的省区简称 青、川或蜀、③藏、④云或滇、渝、⑤鄂、湘、赣、⑥皖、⑦苏、沪
流经的地形区 H青藏高原、I横断山脉、云贵高原、J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支流与湖泊 (1)支流:北岸:A雅砻江、B岷江、C嘉陵江、D汉江。南岸:E乌江、F湘江、G赣江。 (2)湖泊:a洞庭湖、b鄱阳湖
主要水电站 e三峡、f葛洲坝
上、中、下游 分界点 湖北c宜昌;江西d湖口
2.长江各河段特征(连一连):
二、丰富的水能
1.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的40%,可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2.分布:主要集中在上(上/中/下)游河段的三峡段和金沙江段,最大的水利枢纽是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三、巨大的航运价值
1.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
2.重要水陆交通枢纽:重庆、武汉、南京等。
温故知新
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冲积形成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图笔记
立德树人—人地协调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立法目的是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图解知识
荆江河段治理
合作 重点探究
主题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解题必备|综合思维
探究情境|长江流域图
  万里长江“绿”为先。长江保护法的颁布施行,进一步巩固了长江治理与发展成果,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深入人心。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式问题链
1.(入门探究—分布)根据图示说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城市和水能资源主要集中的河段。
答:长江上、中游的分界点城市是湖北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点城市是江西湖口;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宜昌以西的上游河段。
2.(能力探究—原因)长江中、下游航运便利,被誉为“黄金水道”,请简要分析原因。
答:自然原因:长江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冬季不结冰;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量丰富;中、下游流经平原,河道宽,水流缓慢,航运便利。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人文原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旺盛。
3.(高阶探究—治理)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要任务,长江经济带各河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开发治理的合理措施有哪些
答:各河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上游水土流失、中下游泥沙淤积、洪涝、水污染等。治理措施: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游修建水利工程,疏浚河道,裁弯取直,建立蓄、分洪区;下游加固大堤,退田还湖,防治水污染等。
解题技法
素养 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4年5月11日,从浙江舟山港出发的货轮“创新5”号抵达重庆,标线首航成功。读图完成1~4题。
1.长江的发源地及注入的海洋分别是(C)
A.唐古拉山、黄海
B.巴颜喀拉山、黄海
C.唐古拉山、东海
D.巴颜喀拉山、东海
2.“创新5”号从舟山开往重庆,沿途经过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A)
A.三峡
B.三门峡
C.小浪底
D.白鹤滩
3.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D)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 ②横断山区
③青藏高原    ④四川盆地
A.③②①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③②④①
4.长江地区开发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理念,下列开发不符合的是(C)
A.上游水土保持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中下游围湖造田
D.中下游水污染治理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理念。读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示意图和长江各河段五种生态功能占比图,完成5~7题。
5.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
①夏季多暴雨  ②地形起伏大
③土质疏松   ④植被稀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长江流域调蓄水量功能最强的河段是(B)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河口
7.针对长江不同河段的治理问题,你认为专家分析合理的是(C)
A.上游河段是污染的高风险区
B.中游河段优先开发水能资源
C.中下游河段是防灾减灾的最优先区域
D.入海口及沿海地区主要治理水土流失
关键能力提升练
  (读图能力·示意图)读长江流域图,完成8~10题。
8.长江经济带能够实现上下游经济区的协同发展、优势互补,主要得益于发挥了长江的(B)
A.灌溉价值
B.航运价值
C.旅游价值
D.养殖价值
9.阴影地区森林破坏对长江造成的严重影响是(C)
A.减轻重庆的防汛压力
B.源头河段的水质变差
C.中游河段的含沙量增大
D.宜宾以上河段含沙量减少
10.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需(C)
①整治干流河道,改善支流通航条件
②大力发展砂石采掘业,建设化工厂
③贯彻“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
④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等城市的带动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洞庭湖北纳长江汛期泄入的洪水,在城陵矶汇入长江,因而洞庭湖有“吞吐长江”的调节作用。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和大规模的人工围垦,洞庭湖面积不断发生变化。读不同时期的洞庭湖图,完成11、12题。
11.与17世纪中期相比,20世纪中期的洞庭湖(B)
A.水量减少,不能满足周边农业灌溉用水
B.面积减少,“吞吐长江”的调节作用减弱
C.水量增加,能够满足周边农业灌溉用水
D.面积增加,“吞吐长江”的调节作用增强
12.为了保护和恢复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A)
A.围垦区内退耕还林,恢复植被
B.流域内围湖造田,增加粮食产量
C.围垦区内加固堤坝,抵御洪水
D.流域内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13.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横贯中国中部,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造福了亿万人民。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雪山冰峰,无垠草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
(1)试判断长江源头水量最大的季节,并阐述原因。
答:夏季。长江的源头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部分山地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且降水也较为丰富。
(2)长江发源地“无垠草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试判断所在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答:草地。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金沙江是长江上游干流的一段,全长约3 500千米,总落差5 100米,是长江上水电站最为密集的河段。
(3)试分析金沙江河段水电站密集的原因。
答: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支流众多,河流年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2024年9月10日,三峡水库正式启动2024年175米蓄水,以“蓄丰补枯”调度,为当年冬季和次年春季长江流域的航运、供水、生态、发电等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4)据图分析长江干流通航能力的变化特点。
答:越向下游,通航能力越强(或越向上游,通航能力越弱)。
(5)试分析长江三峡“蓄丰补枯”的意义。
答:为当年冬季和次年春季长江流域的航运、供水、生态、发电等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综合思维长江流域小调查
14.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问卷
  说明: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受访者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的认知和看法。请您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相应选项或填写相关信息。您的参与对于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感谢您的配合!
1.你所在的地区是否在长江流域范围内
答:略。
2.你是否关注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答:略。
3.你认为长江流域的水质情况如何
答:略。
4.你是否听说过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行动
答:略。
5.你是否参加过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活动
答:略。
6.你是否认为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公众参与解决
答:略。
7.你是否认为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跨省协作解决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