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主干 自主落实
一、世界海洋大国
[动手实践]
·描图:描出北回归线。
·圈画:圈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填图:在图中填出四大渔场、四大盐场的名称。
1.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
主要有海洋 资源、海洋 资源、海洋 资源、海洋 资源、海洋能资源等。
2.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连一连):
3.四大盐场:
项目 长芦盐场 苏北盐场 布袋盐场 莺歌海盐场
地形 条件 地形 ,有利于晒盐的海滩
气候 条件 北方,雨季 ,降水 ,晴天 ,气温高,蒸发旺盛 纬度低,气温高,位于山地 坡,降水较 ,日照充足,蒸发旺盛
二、保护海洋生态,建设海洋强国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1)海水 加剧 (2) 系统退化 (3) 资源衰竭 (4)赤潮灾害频发 我国把海洋 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坚持 和 并重, 和 并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知识拓展
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渔场的原因。
东海大陆架广阔;地处洋流的交汇处;长江入海口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立德树人—可持续发展
建设海洋强国
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国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时代夙愿,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使命。
图解知识
赤潮发生机理
漫画助学
过度捕捞
素养 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下图为中国海洋资源示意图和某年中国海洋水产品构成图。读图,完成1、2题。
1.海洋是资源的宝库,可以为人类提供( )
①生物资源 ②森林资源
③矿产资源 ④潮汐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中国海洋水产品构成中,比重最大的是( )
A.鱼类 B.虾蟹类
C.藻类 D.贝类
3.“深耕蔚蓝,向海图强”。解决好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目前立体化养殖的智能网箱和多功能海上平台的发展利用,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和食品安全意义重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发展多种海洋产业,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②扩展渔业立体空间,提高渔业产量
③改善海域生态环境,保障海产品供应安全
④建设好海洋牧场就能解决好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海上放养。每个海洋牧场配备一个现代化平台,平台只需4人就可完成所有养殖工作。读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四大海域的分布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我国内海和第一大岛搭配正确的是( )
A.渤海 海南岛 B.台湾海峡 崇明岛
C.东海 山东半岛 D.渤海 台湾岛
5.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有( )
①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生长
②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
③海域自北向南跨越寒带、温带和热带
④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具备11 000米的海域钻探能力。下图为我国四大海域平均水深和地理面积图。读图,完成6~8题。
6.舟山群岛所在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7.“梦想”号将主要在我国最深海域开展钻探,该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8.设计建造“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有利于我国( )
①建设海洋强国 ②扩大领海宽度
③探测深海资源 ④维护海洋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关键能力提升练
(跨学科·地理与物理)“十四五”期间,国家明确提出积极推进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向海争风”成为东部沿海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的“蓝色动力”。如图为海上风电融合开发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9.我国可以大力开发海上风电主要是因为( )
A.海域面积辽阔 B.地势西高东低
C.陆上邻国众多 D.劳动力资源丰富
10.与传统单一开发海上风电相比,融合开发( )
A.能源消耗更少
B.科技含量更高
C.占用草地更多
D.环境污染更重
11.我国推广海上风电融合开发有利于( )
A.消除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B.彻底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C.摆脱对矿产资源的依赖
D.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12.“向海而兴,开海而盛”,海洋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与资源保障。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A、B、C、D出现的海洋污染来源分别是什么。
(2)请你为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提出合理化建议。
(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地理实践力
13.探究主题:盐光互补
材料一 “盐光互补”是将晒盐和光伏发电结合在一起,在盐田上架设光伏组件,实现水上发电、水面晒盐、水下养殖的新型立体高效生产方式。该项目在输送绿电的同时,还能大力发展盐业、海水养殖业、特色旅游业等,推进“盐、光、渔、游”产业一体化发展,促进当地绿色能源结构转型,带动区域产业链发展。
材料二 在我国能源转型大趋势下,天津市大力支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项目。2023年7月8日,位于天津长芦盐场的世界单体最大“盐光互补”项目建成发电。该项目提升了华北地区电力保供能力。
材料三 下表为此项目部分资料表,图(a)为长芦盐场气温与降水量图,(b)为长芦盐场位置图。
地点 盐田面积/平方千米 最佳晒 盐时间 /月份 全年日照时数/小时 一年发 电量/亿 千瓦时 一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万吨
长芦 盐场 1 500 3-5 2 802 15 125
(1)列举两种“盐光互补”项目中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2)说出长芦盐场晒盐最佳季节并从气候角度解释原因。
(3)分析“盐光互补”项目选址于长芦盐场的原因。
(4)简述发展“盐光互补”项目对华北地区的积极影响。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主干 自主落实
一、世界海洋大国
[动手实践]
·描图:描出北回归线。
·圈画:圈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填图:在图中填出四大渔场、四大盐场的名称。
1.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
主要有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能资源等。
2.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连一连):
3.四大盐场:
项目 长芦盐场 苏北盐场 布袋盐场 莺歌海盐场
地形 条件 地形平坦,有利于晒盐的海滩
气候 条件 北方,雨季短,降水较少,晴天多,气温高,蒸发旺盛 纬度低,气温高,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
二、保护海洋生态,建设海洋强国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1)海水污染加剧 (2)生态系统退化 (3)生物资源衰竭 (4)赤潮灾害频发 我国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知识拓展
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渔场的原因。
东海大陆架广阔;地处洋流的交汇处;长江入海口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立德树人—可持续发展
建设海洋强国
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国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时代夙愿,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使命。
图解知识
赤潮发生机理
漫画助学
过度捕捞
素养 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下图为中国海洋资源示意图和某年中国海洋水产品构成图。读图,完成1、2题。
1.海洋是资源的宝库,可以为人类提供(D)
①生物资源 ②森林资源
③矿产资源 ④潮汐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中国海洋水产品构成中,比重最大的是(D)
A.鱼类 B.虾蟹类
C.藻类 D.贝类
3.“深耕蔚蓝,向海图强”。解决好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目前立体化养殖的智能网箱和多功能海上平台的发展利用,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和食品安全意义重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①发展多种海洋产业,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②扩展渔业立体空间,提高渔业产量
③改善海域生态环境,保障海产品供应安全
④建设好海洋牧场就能解决好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海上放养。每个海洋牧场配备一个现代化平台,平台只需4人就可完成所有养殖工作。读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四大海域的分布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我国内海和第一大岛搭配正确的是(D)
A.渤海 海南岛 B.台湾海峡 崇明岛
C.东海 山东半岛 D.渤海 台湾岛
5.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有(B)
①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生长
②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
③海域自北向南跨越寒带、温带和热带
④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具备11 000米的海域钻探能力。下图为我国四大海域平均水深和地理面积图。读图,完成6~8题。
6.舟山群岛所在的海域是(C)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7.“梦想”号将主要在我国最深海域开展钻探,该海域是(D)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8.设计建造“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有利于我国(C)
①建设海洋强国 ②扩大领海宽度
③探测深海资源 ④维护海洋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关键能力提升练
(跨学科·地理与物理)“十四五”期间,国家明确提出积极推进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向海争风”成为东部沿海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的“蓝色动力”。如图为海上风电融合开发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9.我国可以大力开发海上风电主要是因为(A)
A.海域面积辽阔 B.地势西高东低
C.陆上邻国众多 D.劳动力资源丰富
10.与传统单一开发海上风电相比,融合开发(B)
A.能源消耗更少
B.科技含量更高
C.占用草地更多
D.环境污染更重
11.我国推广海上风电融合开发有利于(D)
A.消除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B.彻底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C.摆脱对矿产资源的依赖
D.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12.“向海而兴,开海而盛”,海洋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与资源保障。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A、B、C、D出现的海洋污染来源分别是什么。
答:油轮泄漏、工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工业废气。
(2)请你为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禁止向海洋倾倒垃圾,防止石油泄漏,禁止过度捕捞,加强海洋监测,加强立法、执法,保护海洋环境,加强保护海洋环境的宣传力度。
(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答:提供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提供海洋运输路线和空间;调节气候。
地理实践力
13.探究主题:盐光互补
材料一 “盐光互补”是将晒盐和光伏发电结合在一起,在盐田上架设光伏组件,实现水上发电、水面晒盐、水下养殖的新型立体高效生产方式。该项目在输送绿电的同时,还能大力发展盐业、海水养殖业、特色旅游业等,推进“盐、光、渔、游”产业一体化发展,促进当地绿色能源结构转型,带动区域产业链发展。
材料二 在我国能源转型大趋势下,天津市大力支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项目。2023年7月8日,位于天津长芦盐场的世界单体最大“盐光互补”项目建成发电。该项目提升了华北地区电力保供能力。
材料三 下表为此项目部分资料表,图(a)为长芦盐场气温与降水量图,(b)为长芦盐场位置图。
地点 盐田面积/平方千米 最佳晒 盐时间 /月份 全年日照时数/小时 一年发 电量/亿 千瓦时 一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万吨
长芦 盐场 1 500 3-5 2 802 15 125
(1)列举两种“盐光互补”项目中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答:土地资源,太阳能资源,海洋化学资源。
(2)说出长芦盐场晒盐最佳季节并从气候角度解释原因。
答:春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多大风天气,有利于蒸发。
(3)分析“盐光互补”项目选址于长芦盐场的原因。
答:盐场面积广阔,利于光伏面板的铺设;全年日照时数较长,太阳能丰富;靠近天津市,能源需求量大;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完善等。
(4)简述发展“盐光互补”项目对华北地区的积极影响。
答:有利于保障华北地区能源安全;有利于优化华北地区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土地利用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