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教学 目标 1.历史解释:通过对战争背景的学习,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2.时空观念:通过观察《鸦片战争形势图》,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 3.史料实证:通过对《南京条约》内容的学习,分析其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4.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林则徐敢于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培养爱国情怀。
重点 难点 重点: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的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法 学法 以“教学评一致性”教法为主,结合材料分析法、讨论法,以及提取信息法、合作交流法进行教学。
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教师: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见证了共和国的光荣历史。碑上所刻的十五幅巨型浮雕,生动地浓缩了此前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华优秀儿女为实现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而付出的艰辛努力。左侧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你知道是谁领导了虎门销烟这场伟大的斗争吗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1课《鸦片战争》揭开谜底吧! 教师随笔
二、新课讲授 板块一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销烟 1.识读图文资料,对比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形势,说说有何不同。 答案:(1)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 (2)英国:西方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不断向外进行殖民扩张,掠夺殖民地。 2.识读中英贸易图表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当时中英贸易情况及原因。 答案:(1)中英贸易:英国为开辟海外市场,向中国运来呢绒、布匹,但严重滞销。中国向英国输出的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 (2)原因:遭到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排斥。 3.识读《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为改变在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局面,英国是如何做的。 答案: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毒品鸦片。 4.识读图文资料,谈谈鸦片走私带来哪些严重危害。 答案: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①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 ②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5.观看视频《林则徐虎门销烟》,结合人物图和教材知识,说说虎门销烟的时间、过程和意义。 答案:(1)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 (2)过程:在林则徐主持下,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3)历史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过渡语:商品、鸦片、炮舰是英国打开中国大门的三件武器。继商品和鸦片之后,英国侵略者寄希望于炮舰,以林则徐禁烟为借口,发动了侵略战争。
导 与 学 过 程 板块二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1.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案:(1)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2)根本原因: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观察《鸦片战争形势图》,并结合教材知识,讲述鸦片战争的进程。 答案:(1)第一阶段:英军封锁广东珠江口→后北上攻陷浙江定海→到达天津大沽口。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和英军谈判。 (2)第二阶段:英军攻占虎门附近的大角、沙角炮台→非法强占香港岛→进攻虎门炮台→占领广州城北的四方炮台→先后攻占厦门、定海、宁波→进犯长江门户吴淞→进攻镇江→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战败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3.识读人物图和相关史事,并结合教材知识,讲述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抗击英国侵略的事迹。 答案:(1)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督率将士殊死抵抗,壮烈殉国。 (2)在定海,守将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总兵皆力战殉国。 (3)英军进犯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率众抵抗,力竭牺牲。 (4)英军进攻镇江,副都统海龄指挥清军英勇抵抗,全部战死。 (5)广州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军,显示了中国人民敢于反抗侵略的英雄气概。 4.观察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想一想,为什么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结束 答案:(1)政治: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2)经济:经济落后。 (3)军事:刀、矛、弓箭和旧式的抬枪、火炮抵挡不住英军新式的步枪和大炮。 过渡语:战争的失败不是结束,鸦片战争的战败带给中国的还有更深重的屈辱。这些屈辱体现在哪些条约里面 它们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板块三 《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观察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性质,列举其主要内容,分析其危害。 答案:(1)时间:1842年8月。 (2)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3)内容与危害 项目内容危害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赔款赔偿英国2 100万银元加重了人民负担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了英国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协议 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2.观察下列诸条约签订时的场景,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这些条约的签订时间和列强获取的特权等。 答案: 条约签订时间列强获取特权中英《虎门条约》1843年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等权利(破坏司法、贸易等主权)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其他侵略权益
3.观看视频《鸦片战争》 ,识读表格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 答案:(1)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4)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结束语: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向外国割地、赔款、协议关税,严重损害中国主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小农经济逐渐解体。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板书 设计 鸦片战争
当堂 达标
教学 反思 鸦片战争是新学期历史教学第一课,也是后面课程学习的重要铺垫。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本课中,把学习目标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始终,通过展示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分组讨论学习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学习。同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当然,在教学中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语言应更加简练,增强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