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3 15:0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天下九州”、“一言九鼎”“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些都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建立者有关,他是(  )
A. 禹 B. 启 C. 舜 D. 尧
2.今天的客家人(Hakka) 约有8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江西省和南方沿海各省。虽然客家人的源头至今有争议,但客家人与北方人口南迁有重大关联是很肯定的。关于北方汉人的第一次南迁的原因(下图橙色箭头),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原民众渴望南方更充沛的阳光和水资源
B. 晋武帝司马炎分封同姓诸侯,最终导致八王之乱的惨祸
C. 匈奴人在中原到处烧杀抢掠
D. 西晋统治者驱赶中原的汉族民众去南方生活
3.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宋代针铺商标 清明上河图 交子 南宋海船
A. 宋代商业繁荣 B. 民族政权并立 C. 元朝国家统一 D. 大都闻名世界
4.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不是中国人熟悉的王朝循环,而是彻底终结王朝逻辑,开启中国现代共和政体进程的伟大革命。其“彻底终结王朝逻辑”的成果是(  )
A.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 建立了中华民国
C. 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 D. 打击了侵略势力
5.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从开始到结束,一共持续了14年。其开始与失败的标志是(  )
A. 金田起义、洪秀全病逝 B. 定都天京、天京陷落
C. 金田起义、天京陷落 D. 定都天京、洪秀全病逝
6.中共某次会议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随后,大会确认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该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 中共八大
7.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回忆说,他在欧洲旅行,人民常对华人持歧视态度,在1953年以后,西欧海关人员一见华人都肃然起敬。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 B. 新中国成立,中国实现了民族解放
C.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D. 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的过渡
8.2021年成立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与澳门仅一水之隔。规划建设的琴澳一体轻轨网络,使琴澳轨道交通无缝衔接。合作区与澳门优势互补,服务设施共享共建。该合作区有助于(  )
A. 深化内地与澳门的合作 B. 捍卫国家主权完整
C. 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 D. 推动经济特区建立
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九大是党的重要会议,其会议主题关键词对应最准确的是(  )
A. 兴国之魂——美丽中国——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
B. 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市场经济
C.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企业自主权
D. 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三个代表”——主要矛盾
10.在19世纪末期,爆发了一场与日本密切相关的危机,使东亚传统的华夷秩序被打破,由此改变了世界的对华、对日观,甚至引发中国被“瓜分豆剖”的民族危机。这场危机指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义和团运动是(  )
A. 农民反封建斗争 B. 农民反帝反封建斗争
C. 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D. 农民反洋教斗争
12.有专家认为,世界古代史上已经在一些地区实行了“法治”。下列选项中,能为这一观点提供最有力证据的是(  )
A. 楔形文字篆刻的《汉谟拉比法典》 B. 文献中记载的印度种姓制度
C. 出土青铜器铭文反映的西周分封制 D. 苏格拉底所描述的公民大会
13.如果把“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 步入近代社会 B. 进入“蒸汽时代” C. 开启民主进程 D. 揭开殖民序幕
14.如表为考古发现的中国早期人类遗存(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
文化遗址 生产生活状况 时间
湖南玉蟾岩遗址 人工栽培稻种 距今18000-14000年
浙江上山遗址 镰形石器、石刀、石磨盘 距今11400-8600年
河北磁山遗址 地窖式粮仓、家猪骨 距今8000-7600年
A. 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B. 南方农业生产发达
C. 先民已成为食物生产者 D. 石器打制技术成熟
15.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不仅使非洲国家失去了经济资源,也使非洲国家失去了政治尊严,即民族的独立和平等。下列史实,标志着非洲国家最终找回“政治尊严”的是( )
A. 印巴分治 B.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C. 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 D. 纳米比亚独立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6.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雕版印刷是我国古代长期使用的印刷技术。作为一名刻字工,毕昇在实践中发现了雕版印刷的缺陷,经过观察和反复实践,发明了一种新的印刷技术。这一发明对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二:爱迪生是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和企业家。为了解决漫漫黑夜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困扰,他通过数千次的尝试,终于在1879年找到了一种新材料,成就了一项新的发明。随后他与大资本家合作办厂,将该项发明投入生产。1881年他研制出当时容量最大的发电机。1882年,建成全球第一座大型发电厂。1883年他发现热电子发射现象,推动了电子工业的创立。
材料三:
材料四:
(1) 材料一、二中“一种新的印刷技术”和“一项新的发明”分别指的是什么?从上述材料中,你认为要成为一名发明家应具备哪些优良品质?
(2) 材料三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 材料四中英美两国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的角度分析美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4) 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就如何利用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两条建议。
17.某班以“中外交流”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完成。
材料一:
(1) 观察地图,写出图中A和B两条路线所对应的唐朝中外交往的史实。
材料二:郑和的船队每到一处,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礼物,表达友好交往的意愿。同沿途国家发展贸易,宣扬明朝国威。所到之处,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郑和能够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远航,原因有以下数点:宋元以来海上交通与海外贸易大为发展,海船建造技术与航海技术大为提高,海外地理知识日渐丰富;明朝经济经过洪武年间的恢复和发展,到永乐年间已进入极盛,为海外航行创造了物质条件;明太祖时国家初建,主要致力于国内的励精图治,明成祖时则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声威,招致朝贡。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2) 根据材料二,概括郑和能够进行大规模远航的原因。
18.目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乔治 布什(老布什)总统一方面对世界形势总体趋缓作出了一定贡献,另一方面为维护美国霸权主义而不断制造紧张局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 乔治 布什的生平活动 美国国家形势
1924年 出生在马萨诸塞州富裕的家庭 一战前,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一战后,主导世界事务的企图受挫而拒绝批准和约
1933年 与父母一起感受经济危机及欢呼新总统就任 新总统在新政期间,颁布《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等
__年 听到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消息,立马决定报名参加美国海军 在日军偷袭珍珠港的第二天,美国宣布对日本开战
1988年 当选为美国第41任总统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发动对巴拿马的战争
1989年 对苏联实行“超越遏制”战略
1990年 促成德国统一 发动海湾战争,试图建立完全由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促使苏联解体,结束冷战,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经济困境加剧;中美关系出现波动
1991年 发动第一次海湾战争,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
1992年 宣布向台湾出售150架F-16战斗机
(1) 19世纪中后期至一战前,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 1933年,乔治 布什“与父母一起感受”的那场经济危机有哪些特点?他们欢呼哪位新总统就任?
(3) 材料一中提到的“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该历史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有何影响?
(4) 从材料一中找出乔治 布什总统“为维护美国霸权主义而不断制造紧张局势”的具体史实。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A
13.【答案】A
14.【答案】C
15.【答案】D
16.【答案】【小题1】活字印刷术、碳丝灯泡;坚韧不拔的毅力,勇于创新。
【小题2】环境污染;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产生大量废气,环保意识薄弱。
【小题3】英国由世界第一逐渐落后,美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霸主。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走在前列。
【小题4】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应该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为人类造福,同时尽量将科技的负面作用降到最低。
17.【答案】【小题1】史实:路线A玄奘西游天竺;路线B鉴真东渡日本
【小题2】原因:造船业、航海技术的进步与海外贸易的发展;经过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明朝前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郑和本人的航海经验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明朝统治者的支持等
18.【答案】【小题1】美国南北战争。第二次工业革命。
【小题2】特点: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波及范围特别广。罗斯福。
【小题3】1941年。促成了世界反法斯同盟的形成,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
【小题4】对苏联实行“超越遏制”战略,发动第一次海湾战争,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促成德国统一,向台湾出售150架F-16战斗机。
第2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