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课件(74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秋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课件(74页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3 15:5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4张PPT)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常设情境 ①生活实践类:生活中的摩擦力的应用,生活中物体的悬挂、千斤顶、木楔等工作原理.
②学习探索类: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关系,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共点力平衡条件及临界问题,动态平衡等.
素养目标 1.能从真实的物理情境中认识弹力、摩擦力、动摩擦因数.(物理观念) 2.会应用弹力、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分析弹力、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科学思维) 3.能应用假设法、状态法、平衡法分析、计算弹力和摩擦力的大小.(科学思维)
一、重力和重心
A. 飞行的蝴蝶只受重力的作用
B. 蝴蝶转弯时所受合力沿运动方向
C. 小猫在空中受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D. 小猫蹬地时弹力大于所受重力
D
解析:飞行的蝴蝶除了受到重力还受到来自空气的作用力,A错误;蝴蝶转弯时做曲线运动,其所受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共线,B错误;小猫腾空之后,身体与其他物体没有接触,不受弹力的作用,C错误;小猫蹬地时弹力大于重力,其重心才能加速运动腾空而起,D正确.
地球
正比
mg
弹簧测力计
竖直向下
质量
形状
几何中心
悬挂法
深化1  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1)重力的大小用G=mg计算,重力与物体在地球上的位置有关,与环境和运动状态无关.
(2)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深化2  对重心的理解
(1)重心不是重力的真实作用点,重力作用在整个物体上,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重心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也不一定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3)重心在物体上的相对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放置状态及运动状态无关,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
D
A. 水桶自身重力的大小
B. 水管每秒出水量的大小
C. 水流对桶撞击力的大小
D. 水桶与水整体的重心高低
解析:水管口持续有水流出而过一段时间桶会翻转一次,说明主要原因是装的水到一定量之后,导致水桶与水整体的重心往上移动,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线偏离中心转轴,导致水桶不能稳定平衡,发生翻转,故选D.
A. 在地球上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与是否存在其他力的作用无关
B. 在地球各处的重力方向都是一样的
C. 物体的重力作用在重心上,把重心挖去物体就不会受到重力作用
D. 对某一物体而言,其重力的大小总是一个恒量,不因物体从赤道移到南极而变化
A
解析: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而万有引力与运动状态无关,与其他力无关,故A正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在不同的位置方向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作物体的重心,所以重心是等效出来的,与其他部分没有区别,故C错误;重力等于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在不同的地方,质量不变,但重力加速度有可能会变化,两极的重力加速度最大,赤道最小,所以在地球的不同地方,物体的重力有可能变化,故D错误.
二、弹力的分析与计算
B
恢复原状
接触
弹性形变
相反
弹性形变
正比
kx
劲度系数
自身性质
形变量
深化1  弹力有无的判断
深化2  弹力方向的判断
深化3  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
(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
(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D
A. 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
B. 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
C. 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但是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
D. 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轻弹簧也不一定对小球有弹力
解析:当小车匀速运动时,弹簧弹力大小等于小球重力大小,此时细绳的拉力FT=0;当小车和小球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细绳的拉力不可能为零,弹簧弹力有可能为零,故D正确.
C
解析:选项A中小球只受重力和杆的弹力的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可得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应竖直向上,故A错误;选项B中,因为右边的绳竖直向上,如果左边的绳有拉力,则竖直向上的那根绳就会发生倾斜,所以左边的绳没有拉力,故B错误;球与球接触处的弹力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即弹力方向在两球心的连线上),且指向受力物体,球与墙面接触处的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故C正确;球与面接触处的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即弹力方向在接触点与球心的连线上),即选项D中大半圆对小球的支持力FN2的方向应是沿着过小球球心与圆弧接触点的半径,且指向圆心,故D错误.
角度2 有关弹力的“三类模型问题”
模型1 弹簧的弹力
B
A. b弹簧的伸长量也为L
C. P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2L
A. 75 N B. 125 N
C. 150 N D. 200 N
C
A. 杆对小球的弹力一定竖直向上
B. 杆对小球的弹力一定沿杆斜向上
C. 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mg
D
三、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三、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A. Ff1<Ff2<Ff3 B. Ff1=Ff2<Ff3
C. Ff1=Ff3<Ff2 D. Ff1=Ff2=Ff3
解析: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f=μFN,1、2、3号货箱与直木板间正压力相同,各表面材质和粗糙程度均相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则Ff1=Ff2=Ff3,D正确.
D
1.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对比
相对静止
相对运动
粗糙
压力
相对运动趋势
粗糙
压力
相对运动
0<F≤Fmax
有关
μFN
相反
相反
相对运动趋势
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
粗糙程度
深化1  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
假设法
状态法 根据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受力分析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
转换
对象法 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相互性”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
深化2  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公式法 若μ已知,则Ff=μFN,FN是两物体间的正压力,通常先找到支持力,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到压力
状态法 若μ未知,可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其他受力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2)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求解.
②物体有加速度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求解.
③最大静摩擦力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成正比,其值大于滑动摩擦力,但通常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 物块B不受摩擦力作用
B. 物块B受摩擦力作用,大小恒定,方向水平向左
C. 物块B受摩擦力作用,大小恒定,方向水平向右
D. 因小车的运动方向不能确定,故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情况无法判断
B
解析:对小球A受力分析,它受绳的拉力和自身重力作用,两力的合力水平向左,且大小恒定,故小车有向左的恒定加速度,则物块B也有水平向左的加速度.由受力分析知,物块B必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且大小恒定,故B正确,A、C、D错误.
   
A.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 B、C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同
C. B、C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D. 若传送带突然加速,则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向右
BD
解析:A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它们之间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即无摩擦力作用,故A错误;B、C两物体虽运动方向不同,但都处于平衡状态,由沿传送带方向所受合力为零可知,B、C两物体均受沿传送带方向向上的摩擦力作用,故B正确,C错误;若传送带突然加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物体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故D正确.
A. 沙发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8
B. 沙发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90 N
C. 若用100 N的水平力推静止的沙发,沙发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100 N
D. 若用60 N的水平力推已经运动的沙发,沙发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85 N
BD
解析:用85 N的水平力可使沙发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则沙发的滑动摩擦力Ff=85 N,
平推力大小为90 N时沙发恰好开始运动,可知最大静摩擦力为90 N,B正确;100 N的
水平推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沙发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即85 N,C错误;由于
沙发处于运动状态,所以即使减小水平力的大小,其所受摩擦力仍为滑动摩擦力,则
沙发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85 N,D正确.
AD
A.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
C. 当F>μ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 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解析:由于木块在木板上运动,所以木块受到木板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其大小为μ1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木块对木板的滑动摩擦力也为μ1mg.又由于木板处于静止状态,木板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木块的摩擦力μ1mg和地面的静摩擦力的作用,二力平衡,选项A正确,B错误;若增大F的大小,只能使木块的加速度大小变化,但木块对木板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因而也就不可能使木板运动起来,选项C错误,D正确.
四、摩擦力“突变”四类问题
C
A. 实验中必须让木板保持匀速运动
B. 图乙中曲线就是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C.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10∶7
D. 只用图乙中数据可得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析:滑动摩擦力Ff=μFN,所以保持木板与物块发生相对滑动即可,木板不一定要保持匀速运动,A错误.题图乙中F是对物块的拉力,B错误.由题图乙可知,物块所受拉力最大值约为10 N,此时拉力与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拉力最终稳定时约为7 N,此时拉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C正确.题目中没有提及物块质量,物块与木板间的正压力未知,因此无法计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D错误.
深化1  “静—静”突变
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其他力的合力发生变化时,如果物体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将发生突变.
深化2  “静—动”突变
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其他力变化时,如果物体不能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将“突变”成滑动摩擦力,“突变”点为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
深化3  “动—静”突变
两物体相对减速滑动的过程中,若相对速度变为零,则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突变”点为两物体相对速度刚好为零时.
深化4  “动—动”突变
指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方向变化,例如滑块沿斜面下滑到水平面,滑动摩擦力会发生变化.
A. 物体A相对小车向右运动
B. 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C. 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 物体A受到的弹簧的拉力增大
C
解析:由题意得,物体A与小车的上表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fm≥5 N,小车加速运动时,假设物体A与小车仍然相对静止,则物体A所受合力F合=ma=10 N,可知此时小车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5 N,方向向右,且为静摩擦力,所以假设成立,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故选项A、B错误,C正确;同理可知,物体A受到的弹簧的拉力大小不变,故D错误.
ABC
A. 可求出空沙桶的重力
B. 可求出滑块与小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C. 可求出滑块与小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D. 可判断第50s后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块仍在车上)
解析:t=0时刻,力传感器显示拉力为2N,则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为2N,由小车与空沙桶受力平衡可知空沙桶的重力也等于2N,A选项正确;t=50s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即最大静摩擦力为3.5N,同时小车启动,说明沙子与沙桶总重力等于3.5N,此时摩擦力突变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N,B、C选项正确;此后由于沙子和沙桶总重力3.5N大于滑动摩擦力3N,故50s后小车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选项错误.
角度3 “动—静”突变
B
解析:滑块上升过程中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由Ff=μFN和FN=mgcos θ联立得Ff=6.4 N,方向为沿斜面向下.当滑块的速度减为零后,由于重力的分力mgsin θ<μmgcos θ,滑块不动,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得Ff=mgsin θ,代入数据可得Ff=6 N,方向沿斜面向上,故选项B正确.
角度4 “动—动”突变
BD
解析:当滑块速度小于传送带速度时,a=gsin θ+μgcos θ,当滑块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时,由于μ<tan θ,即μmgcos θ<mgsin θ,所以速度能够继续增加,此时摩擦力方向突变为向上,加速度大小为a=gsin θ-μgcos θ,所以B、D正确.
限时跟踪检测
A级·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重力和重心
A. 把物体当成质点来处理,主要采用了“微元法”
B. 建立“重心”概念时,主要采用了“极限法”
C. 卡文迪什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主要采用了“放大法”
D. 利用v-t图像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公式时,主要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C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把物体当成质点来处理,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主要采用了理想模型法,A错误;建立“重心”概念时,主要采用了“等效法”,B错误;卡文迪什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主要采用了“放大法”,C正确;在推导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时,采用微元法将变速运动等效近似为很多小段的匀速运动,D错误.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题组二 弹力的分析与计算
A. 甲图中,由于书的形变,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F1
B. 乙图中,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C. 丙图中,碗对筷子的弹力沿筷子斜向上,如图中箭头所示
D. 丁图中,绳的拉力不一定沿着绳收缩的方向
A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F1为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书的形变,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A正确;根据胡克定律可知,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B错误;碗对筷子的弹力应垂直该处碗的切面斜向上,即接触点与碗心的连线向上,C错误;绳的拉力一定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C. 弹簧的原长为3l1-3l2
D. 弹簧的原长为3l1-2l2
BD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题组三 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A. 物体B对物体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 地面与物体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5 N
C. 物体C对物体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 地面与物体C之间无摩擦力
C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A处于静止状态,所受外力的合力为0,则A只受重力与支持力,物体B对物体A没有摩擦力作用,A错误;对A、B、C整体分析,由于F1=20 N>F2=5 N,所以地面对物体C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Ff=F1-F2=15 N,B、D错误;对A、B整体分析,由于F1的作用,整体相对C有向右运动的趋势,则物体C对物体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A. 弹簧的压缩量变为2.5 cm
B. 木块B所受静摩擦力为0
C. 木块A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5 N
D. 木块B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5 N
D
题组四 摩擦力“突变”四类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根据胡克定律可知F弹=kΔx=4 N,木块B静止,所受静摩擦力FfB=4 N,当B受推力F=9 N时,F-F弹=5 N,Ffm=μG=5 N,故木块B能够继续保持静止,此时B与地面间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弹簧的压缩量仍为2.0 cm,故A、B错误,D正确;木块A受力平衡,故其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FfA=F弹=4 N,故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B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推力F=FN=kt,开始时物体沿墙面竖直向下滑动,摩擦力Ff=μFN=μkt为正比例函数;当Ff增加到大于G时,物体开始做减速运动,Ff继续增大,当速度减为零时,物体静止,此时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且不再变化,故B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B级·能力提升练
A. 图甲中物块m受到摩擦力
B. 图乙中物块m受到摩擦力
C. 图甲中物块m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 图乙中物块m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摩擦力


BD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对题图甲:设物块m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作用,而重力与支持力平衡,若受到摩擦力作用,其方向与接触面相切,方向水平,则物块m受力将不平衡,与题中条件矛盾,故假设不成立,A、C错误;对题图乙:设物块m不受摩擦力,由于m匀速下滑,m必受力平衡,若m只受重力、支持力作用,由于支持力与接触面垂直,故重力、支持力不可能平衡,则假设不成立,由受力分析知:m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摩擦力,B、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B. 2mgsin θ
A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9. (2025·山东德州联考)一横梁起重机移动货物时因出现故障而失去动力,工作人员在货物上作用一水平恒力,使货物和起重机一起缓慢向右移动,此过程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已知起重机的质量为m1,货物的质量为m2,绳索与水平轨道间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绳索的质量不计,求:
(1)水平恒力的大小F;
1
2
3
4
5
6
7
8
9
(2)水平横梁对起重机的阻力大小与横梁受到的压力大小的比值k.
1
2
3
4
5
6
7
8
9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