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课件(47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秋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课件(47页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3 15:5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讲 牛顿运动定律
常设情境 ①生活实践类:交通安全、体育运动、娱乐活动、如汽车刹车、飞机起飞、滑雪、滑草等.
②学习探索类:加速度测量、连接体问题、传送带问题、板块模型问题等.
素养目标 1.知道惯性、牛顿运动定律、单位制的内容.(物理观念) 2.掌握转换研究对象法的应用技巧.(科学思维) 3.能应用“理想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科学思维)
一、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A. 缓慢起动时,两只行李箱一定相对车子向后运动
B. 急刹车时,行李箱a一定相对车子向前运动
C. 缓慢转弯时,两只行李箱一定相对车子向外侧运动
D. 急转弯时,行李箱b一定相对车子向内侧运动
B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改变
维持
改变
加速度
惯性
惯性定律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固有
无关
质量
质量
质量
深化1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提出惯性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
(2)揭示力的本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深化2  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
(1)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时,惯性表现为抗拒运动状态改变的能力.惯性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较难改变;惯性小,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深化3  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
(1)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它是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牛顿第二定律是通过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得出的.
(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而是不受任何外力的理想情况.
A.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B. 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C. 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D. 牛顿认为,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BCD
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故A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故B正确;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故C正确;牛顿认为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故D正确.故选B、C、D.
A. 牛顿第一定律是依靠实验事实,直接归纳总结得出的
B.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D.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有惯性,加速时没有惯性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是以实验为基础,但又不是完全通过实验得出,A错误;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错误;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受力等因素没有关系,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C正确,D错误.
C
A. 在线的A端慢慢向下增加拉力,结果CD线被拉断
B. 在线的A端慢慢向下增加拉力,结果AB线被拉断
C. 在线的A端突然向下猛力一拉,结果AB线被拉断
D. 在线的A端突然向下猛力一拉,结果CD线被拉断
AC
解析:缓慢增加拉力时,CD上的力较大,故CD先断;快速猛力一拉,重球惯性较大,速度变化慢,CD上的拉力瞬间几乎没变,故AB先断,所以选项A、C正确.
A
A. 该同学是在利用羽毛球的惯性
B. 该同学无法取出羽毛球
C. 羽毛球会从筒的下端出来
D. 羽毛球筒向下运动过程中,羽毛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才会从上端出来
解析:用力F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时,球筒会在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而羽毛球由于惯性而保持静止,所以羽毛球会从筒的上端出来,故A正确,B、C错误;球筒向下运动,羽毛球相对于球筒向上运动,所以羽毛球受到向下的摩擦力,故D错误.
二、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A
作用力
质量
作用力
F=ma
加速度
深化1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深化2  合力、加速度、速度之间的决定关系
(1)不管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只要合力不为零,物体就有加速度.
(3)合力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合力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直观
情境 物体水平向右加速运动
Fcos θ-f=ma 物体沿斜面上滑
mgsin θ+f=ma
C
A. 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 扶梯对顾客的支持力始终等于mg
C. 加速阶段扶梯对顾客的摩擦力大小为macos θ,方向水平向右
D. 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沿扶梯向下,再竖直向下
解析:顾客加速过程中,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知,水平方向有Ff=macos θ,
Ff方向水平向右,竖直方向有FN-mg=masin θ,则FN>mg,选项B错误,C正确.在匀速运动过程中,顾客仅受重力和支持力,且二力平衡;加速阶段,顾客受到的合力方向沿扶梯向上,而顾客受到的扶梯的作用力不是沿扶梯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顾客对扶梯的作用力方向也不沿扶梯向下,选项A、D错误.
B
解析:上升过程,对排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上,下落过程,对排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下,则上升过程中排球的加速度较大,又v-t图像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大小,所以上升过程图像斜率的绝对值要比下降过程图像斜率的绝对值大,A、D错误;由于有空气阻力存在,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排球回到原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v末<v0,B可能正确,C错误.
C. g
B
三、力学单位制
A. kg·m·s-1 B. kg·m·s-2
C. Pa·m2 D. J·m-1
B
基本单位
长度
质量
基本物理量
深化  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kg
s
m
A. 常数,没有单位
A
限时跟踪检测
A级·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A. 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冲”上对接的斜面
B. 没有摩擦,小球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C. 减小斜面的倾角θ,小球仍然到达原来的高度
D. 继续减小斜面的倾角θ,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永远运动下去
A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冲”上对接的斜面,这是事实,故A正确;因为生活中没有无摩擦的轨道,所以小球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为推理,故B错误;减小斜面的倾角θ,小球仍然到达原来的高度是在B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故C错误;继续减小斜面的倾角θ,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永远运动下去,这是在C项的基础上继续推理得出的结论,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A. 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的物体没有惯性
B. “安全带,生命带,前排后排都要系”.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C.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是因为“强弩”的惯性减小了
D. 战斗机作战前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增大战斗机的惯性
解析:惯性只与质量有关,所以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的物体具有惯性,A错误;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B正确;“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是因为“强弩”的速度减小了,惯性不变,C错误;战斗机作战前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战斗机的惯性,增加灵活性,D错误.
B
1
2
3
4
5
6
7
8
9
10
A. F B. 2F C. 3F D. 4F
解析:设列车的质量为m,加速度大小为a,当列车的速率为v时,牵引力大小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kv=ma,即F=kv+ma;当列车的速率为3v时,牵引力大小为F'=3kv+ma,即F<F'<3F. 故B正确.
B
1
2
3
4
5
6
7
8
9
10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A. 汽车的质量
B. 汽车的轮胎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
C. 汽车所受的摩擦力
D. 汽车所受的支持力
B
1
2
3
4
5
6
7
8
9
10
A. kg B. N C. W D. J
解析:kg是质量的单位,是基本单位,A正确;N是力的单位,是导出单位,B错误;W是功率单位,是导出单位,C错误;J是能量单位,是导出单位,D错误.故选A.
A
1
2
3
4
5
6
7
8
9
10
A. 力kg·m2/s2 B. 电荷量A·s
C. 功N·m D. 电场强度V/m
B
1
2
3
4
5
6
7
8
9
10
B级·能力提升练
A. 0.35mg B. 0.3mg
C. 0.23mg D. 0.2mg
D
1
2
3
4
5
6
7
8
9
10
A. 地铁列车一定在向右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tan θ
B. 中学生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向右
D. 细绳和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不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质量为65 kg,吊椅的质量为15 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以a=1 m/s2的加速度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的大小;
答案:(1)440 N
解析:(1)设运动员和吊椅的质量分别为M和m,绳拉运动员的力为F. 以运动员和吊椅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的大小为(M+m)g,向上的拉力为2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F-(M+m)g=(M+m)a
解得F=44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拉绳的力的大小为440 N,方向竖直向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答案:(2)275 N,方向竖直向下
解析:(2)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动员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Mg、绳的拉力F、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F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N-Mg=Ma,解得FN=275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大小为275 N,
方向竖直向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