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八章恒定电流第2讲电路电路的基本规律课件(61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秋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八章恒定电流第2讲电路电路的基本规律课件(61页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3 16:0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第八章 恒定电流
第2讲 电路 电路的基本规律
素养目标 1.通过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电路特点等电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重在培养学生的能量观念.(物理观念) 2.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会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科学思维) 3.通过探究电源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体会图像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科学思维)
一、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及应用
A. CE
C
1. 串联电路
(1)电流:I=I1=I2=I3=…=In.
U1+U2+U3+…+Un 
R1+R2+R3+…+Rn 
R1∶R2∶R3∶…∶Rn 
2. 并联电路
(2)电压:U=U1=U2=U3=…=Un.
I1+I2+I3+…+In 

 深化1  串、并联电路几个常用的推论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一部分电路的总电阻.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一支路的总电阻.
(3)无论电阻怎样连接,每一段电路的总电功率P总是等于各个电阻的电功率之和.
(4)无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变大时,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深化2  电表的两种改装的比较
项目 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 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
内部电路
改装原理 串联分压 并联分流
项目 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 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
所需电阻阻值
改装后的量程 U=Ig(Rg+R)
校准电路
角度1 串、并联电路
A. 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8 Ω
B. 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16 Ω
C. 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9 V
D. 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16 V
C
A. 当S1和S2均断开时,可改装成为电流表
B. 当S1和S2均断开时,改装成的是量程为1 kV的电压表
C. 当S1和S2均闭合时,改装成的是量程为10 mA的电流表
D. 当改装为电流表时,仅闭合开关S1时的量程比开关S1和S2均闭合时大
D
角度2 电表的改装
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分析与计算
A. 通过的电流增大
B. 两端的电压增大
C. 阻值增大为原来的1.2倍
D. 电功率增大为原来的1.44倍
B
1.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2. 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2)特殊情况
正比 
反比 

增大 
E 

 深化1  电路动态分析的常用方法
(1)程序判断法:遵循“局部→整体→局部”的思路,按以下步骤分析:
(2)“串反并同”法:所谓“串反”,即某一电阻增大(减小)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增大);所谓“并同”,即某一电阻增大(减小)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增大(减小).
(3)极限法:因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引起电路变化的问题,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滑至两个极端,让电阻最大或电阻为零,然后再讨论有关问题.
(4)特殊值法:对有些复杂难以直接判断的问题,可采用特殊值代入帮助分析.
 深化2  含电容器电路的处理方法
(1)电路的简化:不分析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时,把电容器所处的支路视为断路,简化电路时可以去掉此支路,求电荷量时再在相应位置补上.
(2)电路稳定时电容器的处理方法:电路稳定后,与电容器串联的电路中没有电流,同支路的电阻相当于导线,即电阻不起降低电压的作用,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等于与之并联的电阻两端的电压.
(3)电容器的电荷量及变化
①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电容器的充、放电.若电容器两端电压升高,电容器将充电;若电压降低,电容器将通过与它连接的电路放电.
②如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相同,通过所连导线的电荷量为|Q1-Q2|.
③如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相反,通过所连导线的电荷量为Q1+Q2.
A. 0.30 Ω B. 0.83 Ω
C. 1.2 Ω D. 1.5 Ω
B
角度2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D
A. I减小,U1增大
B. I减小,U2减小
C. 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之比不变
D. 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之比变大
解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动时,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外电路总电阻变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总电流I变小,路端电压U变大,R1两端的电压U1=IR1减小,R2的电压U2=U-U1增大,故A、B错误;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之比为电阻R2的阻值,R2变大,故C错误;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之比为外电路总电阻,外电路总电阻变大,故D正确.
角度3 含容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A
A. 1∶2 B. 2∶3
C. 1∶1 D. 2∶1
解析: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
三、电源的功率和效率
A. 车灯的电流变小
B. 路端电压变小
C. 电路的总电流变小
D. 电源的总功率变大
ABD
 深化1  电源的功率和效率
电源总功率 任意电路:P总=EI=P出+P内
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 P内=I2r=P总-P出
电源的输出功率 任意电路:P出=UI=P总-P内
P出与外电阻R的关系
电源的效率
 深化2  等效电源
把含有电源、电阻的部分电路等效为新的“电源”,其“电动势”“内阻”如下:
(1)两点间断路时的电压等效为电动势E'.
常见电路等效电源如下:
图例 等效情况
E'=E,r'=R+r
A. 电源的内阻消耗的功率最大为9 W
B. 电源的效率最大为50%
C. 输出功率最大时,外电路的总电阻为4 Ω
D. 电源的电动势为12 V
D
解析:由题图可知,当电流为1.5 A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这时内阻消耗的功率等于输出功率,为9 W,电源的效率为50%,这时电源的总功率为18 W,根据P=IE,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为12 V,D项正确;由Pr=I2r可知,电源的内阻为4 Ω,由于不确定外电路是不是纯电阻电路,因此C项错误;随着电流的增大,内阻消耗的功率增大,A项错误;随着电流的减小,电源的效率增大,B项错误.
甲 乙
A. R1=0 B. R1=1.5 Ω
C. R2=1.5 Ω D. R2=2 Ω
C
四、两类U-I图像的比较及应用
考题4 (2023·全国甲卷)某同学用伏安法测绘一额定电压为6 V、额定功率为3 W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所用电压表内阻约为6 kΩ,电流表内阻约为1.5 Ω.实验中有图(a)和(b)两个电路图供选择.
(1)实验中得到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曲线如图(c)所示,该同学选择的电路图是图(  )(填“a”或“b”).
a 
解析:(1)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 V,额定功率为3 W,则额定电流为0.5 A,即500 mA,观察题图(c)发现,电流为500 mA时,电压表示数不到6 V,说明电流表示数大于通过小灯泡的电流,该同学选择的电路图是图(a).
(2)若选择另一个电路图进行实验,在图(c)上用实线画出实验中应得到的I-U关系曲线的示意图.
答案:(2)图见解析
解析(2)若选择题图(b)所示电路,流过小灯泡的电流相同的情况下,题图(b)中电压表的读数要大于题图(a)中电压表的读数,如图所示.
 深化  两类U-I图像对比
项目 电源的U-I图像 电阻的U-I图像
图像
物理意义 路端电压随电流的变化规律 电阻两端电压随电流的变化规律
截距 过坐标轴原点,表示没有电压时电流为零
项目 电源的U-I图像 电阻的U-I图像
斜率的绝对值 内电阻r 电阻大小
坐标的乘积UI 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 表示电阻消耗的功率
坐标的U、I比值 表示外电阻的大小,不同点对应的外电阻大小不同 每一点对应的比值均等大,表示此电阻的大小不变
甲 乙
A. 该电源的内阻为5.0 Ω
B. 该元件的电阻随着其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C. 当该元件两端的电压为0.75 V时,它的电阻约为2.5 Ω
D. 让电源和该元件组成闭合回路,该元件的功率约为0.3 W
D
限时跟踪检测
A级·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及应用
A. 7.5 V 10 V B. 10 V 7.5 V
C. 0 10 V D. 10 V 0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I1=2Ig
B. I2=3Ig
C. 若仅使R1阻值变小,则I1和I2均变大
D. 若仅使R2阻值变小,则I1和I2均变大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R1<R2 B. R1>R2
C. U1<U2 D. U1=U2
D
题组二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分析与计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C.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D.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当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P向b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则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总电流变大,路端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示数变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R2两端的电压U2=E-I(R1+r),由于总电流变大,则U2变小,流过R2的电流变小,则通过滑动变阻器R3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故B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题组三 电源的功率和效率
A. 电流表示数变小
C. 灯L1变亮,灯L2变暗
D. 电源效率减小,电源输出功率变大
B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ra<rb,Pa=Pb B. ra<rb,Pa<Pb
C. ra>rb,Pa=Pb D. ra>rb,Pa<Pb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电源的电动势为E=5 V
B. 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4 V
C. 电阻的电流为I=0.4 A
D. 太阳能电池的内阻为5 Ω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B级·能力提升练
甲 乙
AD
A. 环境变暗时,甲电路的灯泡亮度变亮
B. 环境变暗时,乙电路的灯泡亮度变亮
C. 环境变亮时,甲电路的R1电功率减小
D. 环境变亮时,乙电路的R1电功率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对于电流表,是把灵敏电流计与小电阻串联改装而成的
B. V1的电阻大于V2的电阻
C. V1的读数小于V2的读数,V1指针的偏转角度等于V2指针的偏转角度
D. 定值电阻R的电压等于V1的读数与V2的读数之和,其电流等于A1或A2的读数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灵敏电流计与小电阻并联,改装成电流表,故A错误;灵敏电流计与大电阻串联改装成电压表,量程越大,串联的电阻越大,V1的量程小于V2的量程,则V1的电阻小于V2的电阻,故B错误;V1、V2串联,电流相同,流过灵敏电流计的电流相同,则V1、V2指针的偏转角度相同,V1的量程小于V2的量程,则V1的读数小于V2的读数,故C正确;定值电阻R的电压等于V1的读数与V2的读数之和,A1、A2串联,读数相同,电流相同,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则定值电阻R的电流小于A1或A2的读数,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期末)利用电动机通过如图所示的电路提升重物,已知电源电动势E=12 V,电源内阻r=2 Ω,电阻R=8 Ω,当重物过重电动机被卡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10 V;当电动机以稳定的速度匀速提升重物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11 V. 不计各种摩擦,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求:
(1)电动机的线圈电阻;
答案:(1)2 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重物匀速上升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答案:(2)3 W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同课章节目录